打印

寻根荆楚·中华非遗探访之旅

寻根荆楚·中华非遗探访之旅

主办单位:
  21世纪经济报道
 长江商报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协办单位:
  南国置业
媒体联合主办:
   大楚网、大武汉
指导单位:
   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学术支持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支持媒体:
  南方日报、南方周末
 南方都市报、南方人物周刊
独家户外媒体支持:
   立林科技

探访路线:
  第一站    武汉高龙
  第二站    武汉木雕船
  第三站    枝江手工布鞋
  第四站    长阳民歌
  第五站    楚式漆器
  第六站    铅锡刻镂技艺
  终点站    天门皮影戏                    信息来源:大楚网·南国置业·寻根荆楚

[ 本帖最后由 张国伟 于 2010-9-3 10:05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张贺 宝葫芦 +8 我很赞同 2010-9-3 16:23

TOP

寻根荆楚·中华非遗探访第一站:武汉高龙

2010年08月26日
腾讯·大楚网

“寻根荆楚·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访之旅”的第一站是武汉高龙的精彩表演。

今天进行武汉高龙表演的队伍来自汉阳区江堤乡的渔业村,这是个自古就时兴舞高龙的村子,武汉高龙在这里得到了完好的传承。“武汉高龙共分12节,每一节代表一个月份,所以每逢闰年制作的高龙,就会有13节。”渔业村的高龙传承人——72岁高龄的杜先生如是说。

武汉高龙2008年荣登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声名远播,并在一个月前登陆上海世博会,震撼十万游客,赢得广泛赞誉。

对于武汉高龙的未来发展,杜先生指着年轻的舞龙队伍欣慰的说:“这些全都是我的徒弟,村里的年轻人都很喜欢,我们武汉高龙后继有人。”

武汉高龙源于西汉“鱼龙曼延”,盛于唐朝“贞观之治”,承古启今,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堪称绝无仅有,中华一绝。武汉高龙高度在5~6米之间,重量一般在50斤以上,有的甚至上百斤。高龙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属分割式结构,与其他龙类结构造型迥然不同,横截面都是太极、八卦造型,表达的全是阴阳和谐、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与其他龙灯舞法相比,武汉高龙最大的亮点是其竖式舞法,其肩扛、肘托、头顶等玩法技巧甚高,被人们称为神功绝技的“口衔齿托”则是舞龙技艺中难度最大、最为惊险的动作。汉阳高龙独树一帜,是中国龙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大楚网 许蓓)

[ 本帖最后由 张国伟 于 2010-9-3 10:07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寻根荆楚·中华非遗探访第二站:武汉木雕船

25日,“南国置业·寻根荆楚·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访”到达第二站湖北宜昌,探访武汉木雕船。

武汉木雕船模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龙从发,祖籍湖北宜昌,是宜昌老字号“龙洪兴”木雕船的第四代传人。今年73岁高龄的他12岁开始学艺,至今已有六十余年设计制作木雕船、木雕工艺品的历史。2007年,龙从发荣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全国得此称号的仅200余人,堪称国宝级艺术大师。

龙从发工作室位于顺道街边硚口区文化馆二楼。工作室内,摆放着龙老十数件作品、木料、两台小型木材加工厂常见的切割工具。龙老在跟大家介绍作品的过程中,反复提到的一个词是热爱。或许正是因为对木雕艺术极致的热爱,才促使他几十年如一日的钻研技艺,创造出《端午龙舟》、《隋代大龙舟》、《五牙古战舰》等名扬天下的木雕船艺术品。

执着:辞掉厂长重做老木匠

七十年代初期,龙从发被任命为武汉市工艺雕刻厂厂长,后一度还被任命为同系统的烟花器材厂,害怕雕刻手艺失传的他非常不安,最终还是向组织打了辞职报告,以普通职工的身份回工艺雕刻厂,拾起刻刀,重新成为了一名老木匠,也就此重振了武汉木雕船技艺。

在龙从发工作室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艘正在创作中的龙舟。这艘龙舟长约1.5米,龙头和龙尾部分已完成雕刻,花纹清晰细腻,栩栩如生。龙老告诉记者,这艘龙舟全部完成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所有的窗户都是镂空花纹、船身则会雕上精细的龙鳞,所有的细节部分都有龙老亲自设计,船体完工后,还会有68个独立雕刻、身高3cm左右的人物模型会嵌在木雕龙舟上,工程之大,堪称浩瀚。

绝技濒临失传 龙老盼爱徒

龙从发12岁从父学艺,60多年以来,带过几十个徒弟,可今天坚持拿刻刀的只有他和年过四十的儿子龙勇。龙勇曾经就职于武钢,后师从父亲学起了木雕,可是说起传承,龙老仍忧心忡忡:“我很希望能够招一两个好徒弟,让这门技艺后继有人。如能收到合适的徒弟,不论男女,他愿将独门绝技无保留地传授,让其在武汉传承,发扬光大。”

谈到对徒弟的要求,龙老说:“最好是要有美术基础,但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喜爱,要是不喜欢的话,学这个有什么意义呢?”(大楚网 许蓓)

                           信息来源:大楚网

[ 本帖最后由 张国伟 于 2010-9-3 10:09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寻根荆楚·中华非遗探访第三站:枝江手工布鞋

2010年08月27日
腾讯·大楚网

26日上午,“南国置业·寻根荆楚·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访”到达第三站湖北枝江,探访枝江手工布鞋。

枝江手工布鞋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纯手工制作,要完成这样一双布鞋,共需10余道工序,耗时80多个小时。

在原生态的手工布鞋生产间里,从元宝席到纳鞋底、上鞋帮、楦鞋等制作流水线一目了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则是两只正在制作中的巨型鞋底。据介绍,这两只布鞋是为2011年在陕西举办的园艺博览会准备的,鞋长2.11米,取2011年之意。鞋底将绣上2011几个阿拉伯数字,分别做成男鞋和女鞋,除此之外还有一只长为1米的童鞋模型也在制作当中,这三只巨型枝江布鞋一起象征着和谐家庭,将作为礼品在明年举办的园艺博览会上展出。

在探访完手工布鞋生产间之后,“寻根荆楚”探访团队一起参观了布鞋博物馆里。这里展出了历代以来各种样式的手工布鞋,清朝皇族的王子靴、后妃高底鞋、民国时期的“三寸金莲”等,工艺之精美,样式之特别,令人惊叹。

至此,“南国置业·寻根荆楚·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访”完成第三站的探访。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大楚网为您带来的图文播报。(大楚网 许蓓)

[ 本帖最后由 张国伟 于 2010-9-3 10:11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寻根荆楚·中华非遗探访第四站:长阳民歌

2010年08月27日
腾讯·大楚网

8月26日下午,“南国置业·寻根荆楚·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访”到达第四站——湖北省长阳县贺家坪镇。

父女档同唱长阳山歌

说起长阳,或许多数人并不熟悉;若说起曾在青歌赛中大放异彩的土家兄妹王爱明、王爱华,你一定有印象,正是这对来自长阳的土家兄妹,用优美的歌喉让长阳民歌为更多人知晓并喜爱。

清江水养育了多才多艺的长阳人,在长阳贺家坪比兹卡民俗文化村里,还有一对父女拍档引人注目,他们就是长阳山歌的传承人王明俊和女儿王李平。王明俊今年53岁,在接受采访时,他和女儿一起为非遗探访团队现场表演了长阳山歌《乡音乡情醉》。“长阳山歌多在田间耕作时

演唱,高昂嘹亮,曲调较为自由,歌词丰富。”王明俊介绍说,“跟陕西、广西等地的民歌一样,长阳山歌也多以情歌为主,也有采茶歌、祝酒歌、渔歌等。”平时新手作为长阳山歌的继承人,除平日的演出之外,王明俊还进行着长阳山歌民间搜集的工作,“现在长阳的小学课堂里有关于长阳民歌的教学,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我们的长阳民歌传承下去。”

高人雅事 长阳南曲胜似苏州评弹

与土生土长的长阳山歌不一样,长阳南曲最初从江浙一带传来,一把三弦,一把云板,两把竹椅,相对而歌,长阳南曲悠扬恬然,羞婉细腻,与高昂热情的长阳山歌截然相反,倒跟苏州评弹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南曲传承人汪荣超今年42岁,他师从老辈学习南曲已有二十余年,

“南曲通常有三不唱——风不止不唱,丧事场中不唱,夜不静不唱。”汪荣超介绍到,“也就是说,南曲需要一个非常安静、优雅的表演环境,它属于坐唱曲艺,跟长阳山歌是不一样的。”据了解,现在已经收录入册的南曲原始段子共有120多个。

长阳比兹卡民俗文化村负责人覃发池介绍说,文化村里80%的艺人都来自农村老艺人的后代,正是因为热爱,所以在农村青年人纷纷外出打工的潮流下,他们仍能够坚持在这里,传承着长阳的民歌文化。“如今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多元文化的形成,使荆楚大地许多民间艺术消逝太快,我们希望能够将老一辈留下来的文化完好的传承下去,尽管运作艰难,但比兹卡民俗文化村自95年创建之后,一直坚持了下来。”

“南国置业·寻根荆楚·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访”目前已完成第四站,27日,探访队伍将前往荆州探访楚式漆器和铅锡刻镂,敬请关注大楚网图文播报。(大楚网 许蓓)

[ 本帖最后由 张国伟 于 2010-9-3 10:14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寻根荆楚·中华非遗探访第五站:楚式漆器

2010年08月28日
腾讯·大楚网

8月27日下午,“南国置业·寻根荆楚·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访”到达第五站——湖北省荆州市,探访“楚式漆器髹饰技艺”。

“楚式漆器髹饰技艺”上承夏商传统,旁取异域之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漆器制作工艺就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许多文物考古专家都以为其制作技艺早已失传,而事实上这一独具东方特色的荆楚传统技艺,一直在荆沙地区不断传承。

子承父志 带荆楚图腾走进世博园

楚式漆器技艺传人邹传志,今年40岁,他自幼受父亲影响,对楚式漆器产生浓厚兴趣。1990年正式随父亲学艺,2009年辈授予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楚式漆器多由楠木和樟木为原材料,漆器髹饰以黑漆配上红、黄、金等色绘饰,线条萦回。1992年,邹传志开起了自己的小作坊;2007年,正式成立了楚式漆器制作工厂,运营至今,工厂已有20多名工人,所制作的各种漆器产品远销各地,更在不久前登陆上海世博会,为世人所惊叹。

邹传志说,漆器工艺品全部手工制作,全部采用生漆绘制,所以价格不菲。生漆和化学漆的区别在于,生漆色泽更柔和,且保存时间长,荆州楚墓中出土的千余件色泽鲜艳、保存完好的漆器,就是极具说服力的例子。楚式漆器图案精美,色彩浓重,因自古楚人尚凤,且楚人还有“九头鸟”之称,所以楚式漆器上的图案多以鸟类、尤其是凤类为主,另还有龙、麒麟等神兽,也常出现在楚式漆器上。

除了模仿古代漆器之外,邹传志不断的开发新式漆器,让不少客人不断慕名而来。

24岁的何蓉是邹传志漆器工厂的一名彩绘师,她学艺9年,是邹传志最为得意的学生之一。

楚式漆器的制作分为雕刻——刷底漆(黑色底漆)——彩绘三大步骤。彩绘是其中最后一个环节。楚式漆器的花纹生动细致,富丽典雅,何蓉说到,如果在绘制过程中不小心出错,直接用布擦掉即可。因为生漆不容晾干,一般要12个小时才能彻底晾干,所以一个古形盒制作下来,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目前,邹传志漆器工厂里的工人多以年轻人为主,2007年建厂以来,邹氏漆器已经形成了产业化的生产,除销售之外,更有《三国演义》《神话》《孔雀东南飞》等影视剧团队慕名而来,邀请他们为剧组提供道具。

28日下午,“南国置业·寻根荆楚·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访”探访队将前往天门探访皮影戏,敬请关注大楚网图文播报。(大楚网 许蓓)

[ 本帖最后由 张国伟 于 2010-9-3 10:16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寻根荆楚·中华非遗探访第六站:铅锡刻镂技艺

2010年08月29日
腾讯·大楚网

8月27日上午,“南国置业·寻根荆楚·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访”第六站到达湖北荆州,在这里,我们要探访的是楚式青铜器铅锡刻镂技艺的传承人,有“青铜儒匠”美誉的敖朝宗。

敖朝宗今年67岁,是“铅锡刻镂技艺”的传承人,他从小耳濡目染,十几岁跟随父亲和外祖父学艺,谙熟修复、复制古代青铜器的技能。“铅锡刻镂技艺”是荆州敖氏家族用于制作、复制古代青铜器的一种制模技艺,该技艺在敖氏家族世代相传,敖朝宗是第四代传人,其子敖兴华、敖兴强作为第五代传人,跟着父亲以及学习了近20余年,如今经营着敖氏家庭作坊。

关于“铅锡刻镂技艺”的发展,敖朝宗告诉我们,1956年-1983年间,“铅锡刻镂技艺”一度尘封,直到83年之后才再度开始复苏,自那时候起,敖家复制古代青铜器产量增多,吸引越来越多的文化商人前来购买。

“铅锡刻镂技艺”要求极高,工序较为复杂,用打击、扭曲、编织、挤压、入模成型等几十道工序手法,把平面的文饰和立体、扭曲、镂空等造型结合起来,把器物形状和动物形态结合起来,最终完成精致的原模,敖老介绍说,这二十多个工序的生产过程,风险很大,出现一点点瑕疵就意味着报废,得重头再来。

一个精致的云纹盒,要耗时8个月才能完成,在世博会上售价高达2万余元,堪称艺术珍品。

敖朝宗艺高德馨,业有成就,且爱好读书、藏书,因而被誉为“青铜儒匠”;敖氏家庭作坊现在有敖家两个儿子和一个侄子在传承这一门手艺,敖朝宗说,“铅锡刻镂技艺”是可以传外的,但学习这个技术,一定要守得住清贫。

28日,“南国置业·寻根荆楚·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访”探访队将前往天门探访皮影戏,敬请关注大楚网图文播报。(大楚网许蓓)

[ 本帖最后由 张国伟 于 2010-9-3 10:19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寻根荆楚·中华非遗探访终点站:天门皮影戏

2010年08月29日
腾讯·大楚网

8月28日下午,“南国置业·寻根荆楚·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访”到达本次行程的最后一站——湖北省天门市,探访天门皮影戏。

“皮影戏”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它集造型艺术(剪纸、年画、门画、雕刻等民间美术)和表演艺术(戏曲、音乐)于一体,由艺人操纵用牛皮雕刻的人物、道具,通过灯光照射,投影在银幕上进行表演,是一种独具特色、极富魅力的传统艺术。

天门素有“皮影之乡”的美誉,天门皮影源远流长。与潜江皮影戏的“鸡鸣腔”不同的是,天门皮影是“渔鼓腔”。天门渔鼓,是演唱者用牛皮和竹筒作鼓敲打,边敲边唱的一种天门民间传统曲艺,距今已有280多年历史。天门皮影戏将这一曲艺融入演唱之中。

今年35岁的朱丽是天门皮影戏最年轻的传承人。据朱丽介绍,她所在的皮影戏班共有5人,她和师姐王月义担任主要的皮影戏表演任务,另三人则分别演奏扬琴、渔鼓和二胡。朱丽12岁开始学艺,师从父亲和祖师爷,24年的皮影戏戏龄使年纪轻轻的她已是资深的皮影戏艺人;师姐王月义(40岁)则是和丈夫一起学习的皮影戏,如今,丈夫在他们的戏班子里担任扬琴演奏师,夫妻俩一唱一和,颇为惬意。

作为天门市仅有的三四个长期演出的专业皮影戏班子,朱丽他们常常要下乡演出,在乡下,每一次的演出都很受欢迎,但这却不能改变他们每个月每人只有800元微薄收入的事实。

天门市皮影艺术家协会主席杨燕山介绍说,如今天门皮影戏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传承给年轻的一代。自2010年1月以来,他们在民间不断的寻找喜爱皮影戏的年轻人,想要培养新一代的皮影戏艺人,却收获甚微。我们也发现,来简陋的天门茶馆观赏皮影戏的观众,几乎90%都是年逾古稀的老者,连中年人都甚为少见。“我们可能会通过省艺校来寻找一批皮影戏的年轻艺人,毕竟这个技艺一定要传承下去。”

探访完天门皮影戏之后,“南国置业·寻根荆楚·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访之旅”正式的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的网友开始关注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投身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来。在这个快餐文化逐渐成为主流的时代,希望我们的记录能够让更多人来关注曾经被我们遗忘或抛弃的荆楚瑰宝!

关注非遗,见证文明。愿“寻根荆楚”活动的结束,成为更多人关注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始。(大楚网 许蓓)

[ 本帖最后由 张国伟 于 2010-9-3 10:21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