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6项非遗传承人昆明喊难

26项非遗传承人昆明喊难

2011年3月22日,首届“昆明官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在官渡古镇开幕。浙江木版年画、四川绵竹木版年画、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云南甲马、陕西凤翔泥塑、云子(围棋)制作……22日至27日,在这6天的时间里,昆明市民可以在官渡古镇把全国各地的民间绝活看个遍。

    26项非遗精粹集中展示,引得大量市民驻足观看。热闹过后,无论是非遗传承人,还是非遗保护工作者、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与焦虑。“人在艺在,人死艺亡”,当下,不同类别的非遗文化面临着相同的考验——它们都在与时间赛跑,努力避免淹没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非遗保护与传承为什么这么难?面对重重困境,该怎么办?

  一难 传统作坊难维系

    目前,云南仅存的一家珐琅银器是永胜县的“谭记银匠”。

    “2009年白银每公斤价格在3000元左右,而现在已经涨到8000元了。”店主谭志平,是珐琅银器唯一的省级非遗传承人,当下不断飙升的银价,让他感慨成本高得难以承受。而珐琅银器从制胚到完工得经过8道工序,一个中型器物至少耗时3个月,人工加上物料价,单价在5万元左右,销路不畅,店里开支现在主要靠卖手镯戒指,中型器物一年卖不出几个。

    谭志平的困境只是一个缩影,许多非遗工艺品的传统手工作坊式成本高,生产周期长,消费市场对这一产品还不认可,面对市场大潮冲击,生存困难。

    [支招] 非遗保护工程委员会委员范道桂认为,对于这些单打独斗、岌岌可危的小作坊,政府应考虑给予低息贷款、减免税费等政策倾斜,之后可以尝试建立一个非遗产业园区,将各种小作坊整合进行产业化运作,建立行业协会,搭建平台,外拓市场。同时,他提醒,“手工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产业化经营也不能丢掉手工这个中心环节,要保持设计的个性,走差异化道路,杜绝模具化生产。”

  二难 曲艺渐衰

    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外来文化艺术的冲击,传统曲艺不仅淡出城市舞台,在乡村的演出市场也日益萎缩。据统计,我国的戏曲剧种几乎平均每年减少一种,堪忧情况在云南也存在。市民周大姐告诉记者,她小时候曾看过一种 “曲剧”,地道的昆明话,唱腔诙谐幽默,很有意思,但现在,这个剧种已经消失不见,令人遗憾。

    [支招] 据省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胡荣梅介绍,目前,云南省已经将傣剧、白剧、彝剧等少数民族剧种都纳入非遗保护项目,同时在云南艺术学院等4所高校建立了教学基地,让传承人走进课堂授课。

  三难 传承者青黄不接

    目前,云南省共有51名国家传承人,824名省级传承人,平均年龄都在60岁左右。

    今年2月,《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出台,规定国家级传承人年资助从过去的8000元增至1万元,此外,云南省还对省级传承人给予每年3000元的资助。受访者告诉记者,这些实质性的帮助客观上减轻了部分山乡贫穷地区传承人的经济压力,但更为紧迫的任务是——怎样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这个队伍,成为新一代的传承人?

    [支招] 在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文化产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丽芳教授看来,目前政府扶持力度还远远不够,除了对个人给予的定期资助外,政府可以采购传承人的作品,或通过博物馆购买、收藏、展示当代民间大师的工艺精品;同时,赋予传承人个人荣誉,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扭转社会上“民间艺人社会地位不高”的旧观念。

    目前,非遗传承多通过传承人开办传习馆,在本地招收徒弟的方式进行。李丽芳建议非遗保护团队搭建网络平台,打破地域限制,用网络广告的方式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年轻人加入进来。(来源:云南网 作者:赵希)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张贺 宝葫芦 +10 2011-3-31 00:09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TOP

非遗似乎成了鸡肋。
时过境迁,传承生态急剧恶化,只能靠上级部门拨款养活,单纯靠养也不是长久之计。
一些商家也想借此发财,无奈点子只在钱上不在内涵上,往往赔了夫人又折兵。
面对非遗留下的一地鸡毛,只有一声叹息……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