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龙门纸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昔日绝技濒临失传

龙门纸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昔日绝技濒临失传

龙门纸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昔日绝技濒临失传

2009年02月24日05:11 [ 来源:东南快报   龙门纸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昨日,记者也走 访了长乐市龙门村。

  上世纪70年代曾在长乐盛极一时的戏种“龙门纸狮”,如今却濒临失传。近日,长乐市正预备将“龙门纸狮”申报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在龙门敬老院角落尘封了多年的“龙门纸狮”道具才重见天日。
据了解,上世纪民国时期,龙门纸狮从台湾传入长乐。起初村民通过纸狮在田间扎马步,练习基本功,主要是为防身健体,后来慢慢演变成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它是长乐航城街道龙门村特有的一个戏剧品种,一种将武术与木偶巧妙结合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

  木偶由竹子和纸或布扎制而成,表演者将其绑在背上,手持木杖牵动木偶,表演各种武打动作,将武术、手工艺、民间艺术集于一身。传入后直至上世纪70年代,龙门纸狮在长乐曾盛及一时。但因后继乏人,“龙门纸狮”已面临濒危,如不及时抢救,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将会失传。

  “什么?‘龙门纸狮’!没用啊,都没人看。”长乐龙门村的高华一听记者是来采访龙门纸狮的,边摇头边叹气。“带你们到我们的敬老院去看看吧,你们所要找的‘纸狮’,只有在那 里在可以看到。”

  在龙门村敬老院,一个阴暗的角落里,高华指着最角落里几个箱子说:“就在这些箱子里面”。找来鸡毛掸子一扫,厚厚的一 层灰尘从箱子上飘下来。

  “以前在表演的时候都很多人看 的,而且在福州举行的华东地区武术观摩大会上还得过奖。”龙门纸狮的最后一代传人,58岁的高学明说,“现在都没人愿意去看了,年轻人也都不愿意去学 ,即使一天给他一百块,也没人愿意去干。”

  最后,高学明提议,“我们拿到最后一次表演的地方,重温一下30年前的感觉吧。”高学明说,戏台是村里表演的地方,每次过节这里都会表演“龙门纸狮”,而且每次都坐无虚席,但是如今舞台显得那么安静,安静……

  “什么?‘龙门纸狮’!没用啊,都没人看。”长乐龙门村的高华一听记者是来采访龙门纸狮的,一 边摇头叹息,一边把双手使劲的摇。

  他是“龙门纸狮”第一传承人的孙子。他说,现在都没人愿意去看了,现在的年轻人也都不愿意去学 ,即使一天给他一百块,也没人愿意去干。

  本报记者 黄文龙 实习生 郑旭光 林风 文/图

  民国时传入 曾盛极一时

  现濒临失传

  高学明现在已经58岁了。一路上他说,“龙门纸狮”是台湾传过来的。起初,村民在田间扎马步,练 习基本功,主要是为了防身健身。后来慢慢演变成一种表演艺术形式。 “以前在表演的时候都很多人看 的,而且在福州举行的华东地区武术观摩大会上还得过奖。”高学明说,由于年代已久,奖杯存放哪里他 并不清楚。

  来到龙门村敬老院,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高学明点亮灯,指着最角落里几个箱子说:“就在这些箱 子里面”。

  搬来梯子、椅子等工具,几个人跌跌撞撞的把箱子从角落里抬到大厅。找来鸡毛掸子一扫,厚厚的一 层灰尘从箱子上飘下来。敬老院的大厅里渐渐来了些人,但是来的老人………………

  “要不是因为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东西还要尘封多少年啊!”村民高学旭说道。

  最后,高学旭提议,“我们拿到最后一次表演的地方,重温一下30年前的感觉吧。”随后,高学明 、高学旭一行人等拿着几个道具,来到最后一次表演的村戏台。高学明说,戏台是村里表演的地方,每次 过节这里都会表演“龙门纸狮”,而且每次都坐无虚席,但是如今舞台显得那么安静,安静……

(责任编辑:赵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