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山东莱芜发现《孟姜女纪铭》。莱芜地方文献还有关于“望夫山”、 “戍妇石”的记载,与孟姜女传说关系密切。
明嘉靖《莱芜县志》记载,莱芜境内有一座“望夫山”,世传有关于“戍妇”的故事:
望夫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世传戍妇以夫久役不归,妇登望之,久立,化为石。[1]
清康熙《新修莱芜县志》载:“望夫山,在县东北三十里,高十里。巅有石如人,洞壑玲珑。居民避寇,潜藏于此者多得全活。旧志云:唐有戍妇望夫久役不归,立化为石,故名。或云本名万福山,俗讹望夫。”[2]
明末,邑人因避“流寇”,曾趋入此山,因改名万福山。清代进士亓因培《万福山》诗述此旧闻。[3]
民国《莱芜县志》载:“冠山,即万福山,俗讹为望夫,在县治东三十里,洞壑玲珑。汉昭帝元凤三年(前78)正月,山忽汹汹如千人声,视之,有大石自立,高丈五尺,(大)四十八围,三石为足,一石居上,其形如冠。盖宣帝起于民间之象。山阴有鹰窝崖,层崖幽险欲绝。”“旧志冠山在县西南五十里。按县西南诸山,无名冠山者,亦无山形肖冠者,而县东之万福山,乃逼肖冠形,盖本是一山,而旧志误分为二也。”[4]民国《续修莱芜县志》同。[5]这两部《县志》的编者不同意望夫山的称呼,只认为应该叫冠山,然后是后来的万福山。大概感到“望夫”不够雅驯。而明显的事实是,民间一直流传这样的传说,证明山名望夫并非无中生有。
《莱芜市文物志》记述:万福山又名冠山、望夫山,位于莱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磨山子村东。万福山海拔539米,面积3平方公里,砂石山,大石林立,植有松、柏、柞树。山顶矗立着大石。望夫山大石的形成,是在汉昭帝元年凤三年(前78)的地震中形成的。石总高20余米,腰围约80余米。分南北两大块。北立石呈四棱柱形,高约15米,各边长7米。又名戍妇石、孟姜女石。南块大石略呈扁长方体形,顶稍平,有三块石组成,比北石矮约5米。远望北高南低,像古代的乌纱帽状,因名冠山。[6]
明嘉靖《莱芜县志》卷之八《杂志·异闻附》载“大石起立”:
汉元凤三年(前78)正月,莱芜南山大石起立,高丈五尺,大四十八围,入地深八尺,三石为足。白乌数千下集其旁。是年,僵柳复起生,有虫食柳叶,曰“公孙病已立”,符节令眭弘以为石阴类,下民象;当有庶民为天子者。坐妖言伏诛。后宣帝起于民间。见《艺文类聚》。
《汉书》卷七十五《眭弘传》载:“孝昭元凤三年正月,泰山、莱芜山南匈匈有数千人声,民视之,有大石自立,高丈五尺,大四十八围,入地深八尺,三石为足。石立后有白乌数千下集其旁。”[7]
流传在这一带的传说,可为之提供对照。20世纪80年代采录的一则传说,略谓:
望夫山又名万福山,在城东北二十五里。世传有一少妇因丈夫久役不归,登山而望立久化为石,故名望夫山。山上的戍妇石,周长十五米,高七米半。这里峰峦层迭,山势峭绝,旧有泰山奶奶踏脚探海的踏脚峰之称。山后有鹰窝崖、准提庙、佛爷洞。
戍妇峰峭壁突兀,巨石屹立,直插青天,顶端石上,有一脚印。相传泰山奶奶看到望夫石长得太快,有欺泰山之势,便踏了一脚,从此停止长高。
后面的鹰窝崖,又名百丈崖,登峰眺望,绝壁深涧十分惊险。到了主峰之上,峰顶原有“万福寺”,为宋代所建(现已废)。仅存明清建筑遗迹和碑刻。望夫山之所以闻名遐尔,不仅由于它的雄伟浑奇的山势和迷人的风光,主要是有一段美妙的传说扣人心弦:在齐宣王时期,有一对恩爱的新婚夫妇,结婚不到三天,丈夫就被齐国公差抓去充役,夫妻从此惨痛分别。临别时丈夫告诉妻子,此去凶多吉少,九死一生,家中并无老小,只能靠自己的双手,艰难度日,再求日后一线希望,重归团圆。戍妇心痛欲裂,肝肠寸断,哭得死去活来。孟子曰:“华州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转眼一年过去,丈夫杳无音信,在一个大雪纷飞、北风呼啸的夜晚,戍妇梦见丈夫,在那蜿蜒起伏绵亘的群山之中,冒着严寒,搬运石料,修筑齐国长城。丈夫夹杂在一群苦役队中,个个衣衫褴褛,骨瘦如柴,胡须毵毵,面带病容,饥寒交迫之惨状,令人难以忍睹。一觉醒来,回想梦境,万分凄凉。再想这世道黑暗无光,这家境一贫如洗,本指望与丈夫共度饥寒,白头偕老。谁料想,被迫分离,相隔千里,各受熬煎。又无力照料丈夫,同甘共苦。于是盼夫之心急不可耐。登山伫望,久立不归,遂化为巨石,至今屹立在山顶上。
望夫山传奇多,山势秀丽,屹峰怪石满山,古人又在山上山下建造了纪念性的庙堂,每逢四月十八,游山逛会者人山人海,胜景非凡。[8]
这里记述了关于戍妇石的民间传说,也有加工的成分存在。例如其中引用了“孟子曰”云云,还把“华周、杞梁之妻”误为“华州杞梁之妻”。其本意是试图把戍妇与“杞梁之妻”看成一人。综合全文情节,是齐宣王时期的一位戍妇,结婚不到三天,丈夫被齐国公差抓去充役,修筑齐国长城。戍妇盼夫心切,登山伫望,久立不归,遂化为巨石。
20世纪90年代采录的一则传说如下:
说起戍妇石就想起望福山。戍妇石就站在望福山的秃头顶上呢。这戍妇石有来头,不过,咱得从头拉才有趣呢。
相传,暴君秦始皇征集天下民夫,修筑万里长城,圣旨令下到各府县。君王一句话,差人跑断腿。府县差人如狼似虎地四处抓捕壮丁,押往山海关做苦役,别说城镇上的男壮劳力没处躲藏,就连深山老林神仙到不了的地方,男子汉亦难逃这一厄运。真是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人不见山长,知了不见树长。那时候这座山还小得不那么起眼,山顶是圆形的,像个和尚头。山脚下住着位贫苦的猎户,他在这座山上跑哒了一辈子,直到四十头上才娶了房丑媳妇,隔个年头添了个胖小子,取名丰良。富人家添口喜煞人,穷人家生孩愁上愁。
一年小,二年大,山上苦菜把丰良养大成人。百姓贫穷步步苦。丰良五岁那年,母亲到山上挖野菜滚下山去摔死了。从此,丰良爹又当娘又当爹,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巴成人,受的那个罪真是苦丁加黄连。
十八岁的丰良长得怪英俊。丰良爹巴帮竭力地求亲告友,好歹给儿子说了房媳妇,选个好日子给两人办了喜事。媳妇叫田英,人模样长的不顶,心地和善的在十里八乡中有个响当当的名呢!
穷人面前一条路,步步通到鬼门关。婚后第三天,丰良被强拉硬拽赶到遥远的北方去修筑万里长城。丰良爹急得卧床不起,吃喝屙尿不能自理。生活的担子压在了过门几天的田英肩上,她东求医西抓药给公公治病。有道是长胳膊拉不住短命的。尽管田英费尽周折抓药熬汤,老公公连尝尝也没有就故去了。独伶伶的田英,无邻无亲无友,含着眼泪把公公埋葬在了山脚下。每天给老人守灵,直到百日。真是秋霜偏打过冬草呀!
田英日夜思念远征的丈夫,每天爬到屋对面的圆山上翘望,盼着丈夫早点回来。春、夏、秋、冬,风、雨、雪、霜,年复一年,田英天天如此,从不间断,到头来一直没见到丈夫的身影。她失望了,在流尽最后一滴思亲泪后,身体逐渐化成了一块人形石头,后人称她为戍妇石。
人们被田英的行为所感动,给圆顶山取名“望夫山”。后来,人们又根据字韵音称其山为“望福山”,百姓又捐资修筑了“万福寺”,日夜香火浓盛。四外八乡的善男信女求愿烧香后,把这则故事传遍了大江南北。[9]
综合全文情节,是秦始皇时期的一位戍妇,名叫田英,丈夫名叫丰良。婚后第三天,丰良被强拉硬拽赶到遥远的北方去修筑万里长城。戍妇田英盼夫心切,登山翘望,成了一块人形石头。
从民间文学的角度考察,莱芜戍妇石的传说属于自然景观传说。“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流传的望夫石传说,是借地貌而创传说的一个典型例子。”[10]据谭达先考察,旧题魏曹丕《列异传》所载望夫石故事是汉族这类传说的最早记载:“武昌新县北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者,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妇携弱子饯送此山,立望而形化为石。”[11]又列举了晋干宝《搜神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等书所载望夫山、望夫石的传说。如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载:“石新妇神,在县东北四十九里,大剑东北三十里。夫远征,妇极望忘归,因化为石。”[12]
明代之后,见于文献的望夫山传说数量更多,“可以说,在明代,北自中国的辽东起,南下至中原的河南,伸向华东的江浙、安徽、讲习,华中的湖北,华南的广东,乃至华西的四川,均有史料证明流传过望夫石型传说”。从清代到现当代,这类传说在文献和口头传说上都屡见不鲜。它的异文已在全国各地,包括台湾、香港、深圳都有发现和记录。[13]陈建宪指出:“望夫山、望夫石(云南尚有“望夫云”)”传说之所以会流传如此之广,与封建时代的社会生活现实紧密相关。为了家庭生计,丈夫往往需要离家去眼兵役、徭役,或者做官、经商、生产等等。古代交通不便,书信难通,加之世道险恶,前途难测,妻子盼望丈夫早日平安归家的心情可想而知。而那些形象似妇人张望的山石,启发了人们的灵感,使传说的听众得到了情感上的认同,于是这样的传说不胫而走,越传越广。”[14]
今人主编的《齐长城》一书,却对这则传说随意修改,借以说明消弭齐长城脚下流传的“戍妇”故事,与齐长城相关,而与秦长城无关。试看其窜改情况:
“暴君秦始皇征集天下民夫”改成“齐威王征集天下民夫”。
“修筑万里长城”改成“修筑千里长城”。
“圣旨下到各府县”改成“旨令下到各府县”。
“押往山海关做苦役”改成“押往深山里做苦役”。
“巴帮竭力地求亲告友”改成“求亲告友”。
“人模样长的不顶”改成“人模样长的不算好”。
“丰良被强拉硬拽赶到遥远的北方去修筑万里长城”改成“丰良被强拉硬拽赶到深山密林里去修筑长城”。
“老公公连尝尝也没有就故去了”改成“老公公连尝也没尝就故去了”。[15]
附带述及:杞梁妻故事传至汉末,又开始出现“崩山”之说。《论衡·变动篇》指出“杞梁之妻哭而崩城”是虚妄之言,又以理推论:“春秋之时,山多变。[16]山、城,一类也。哭能崩城,複能坏山乎?女然素縞而哭河,河流通,信哭城崩,固其宜也。[17]”[18]顾颉刚认为这段本来是批驳崩城虚妄,崩山也属不实的话,反而开启了后世崩山说的源头。三国曹植《黄初六年令》一文有“杞妻哭梁,山为之崩”之语[19],而其《精微篇》一诗则有“杞妻哭死夫,梁山为之倾”之语[20]。两相对照而绎其文义,“梁山”,即杞梁之山,犹之杞城乃杞梁之城。
毫无疑问,无论崩城,还是崩山,从自然常识来看,均与孟姜女之哭毫无关涉。因此,刻意牵扯哪座城池或自然山体崩塌地点,也是毫无意义的。所可注意者,无论崩城或是崩山,均是后来的人们把哀哭与崩城、崩城人为捏合在一起。既然两者之间根本不存在因果关系,那么时间、地点上不吻合,反而是不必计较的。
要之,既有了孟姜女哭崩某城、某山的因子,故事流传所及,只要曾发生类似事实,便可增加这种捏合的可能,一旦被捏合成一体,也就完成了故事的嫁接,因此,顾颉刚认为梁山之崩是指春秋成公五年夏晋国梁山崩之事,可以作为故事发生的地点来推想。至于强调其事“先于杞梁战死三十七年”,反而是不必要的。顾颉刚考证梁山在今陕西。[21]此因“梁山”名称而寻其地,再因地而寻其崩山史实。这一说法似嫌坐得太实。
如果非要寻找“崩山”的所在,这样的推导反而不如在孟姜女故事流传的莱芜境内更有可能,因为山崩的事实恰好记载于地方文献。明嘉靖《莱芜县志》卷之八《杂志·异闻附》载“大石起立”,正是一次“崩山”的真实记录。此次“崩山”的直接结果,形成了明嘉靖《莱芜县志》记载的“戍妇石”。
[1]明嘉靖《莱芜县志》卷之二《地理志·形胜》。
[2]清康熙《新修莱芜县志》卷之二《封域志·山川》。
[3]民国《续修莱芜县志》卷三六《艺文志·诗》。
[4]民国《莱芜县志》卷之二《地理志·山》。
[5]民国《续修莱芜县志》卷四《舆地志·山》。
[6]宋继荣主编《莱芜市文物志》第三篇《古建筑》第三章《故居、花园、家祠、山寨》第二节《山寨》“万福山寨”,华文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119~121页。2000年4月调查。
[7]《汉书》卷七十五《眭弘传》。
[8]王其云:《莱芜十座山的传奇》二、望夫山,《莱芜文史资料》第4辑,1988年12月版,第81~83页。个别风景描写删略。
[9]李胜华搜集整理,孟宪花讲述《望夫山》,李胜华整理《凤凰城的传说》,金陵书社出版公司1993年2月版,第242~243页。原文“戍”字均误排为“戌”字,今乙正。另外对个别标点符号、别字做了校正。
[10]陈建宪著《中国民俗通志·民间文学志》(上)第二章《民间传说》第三节《风物传说》四、自然景观传说,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147页。
[11]宋·李昉:《太平御览》卷八百八十八《妖异部四·变化下》引《列异传》。
[12]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三《剑南道》下《普安县》
[13](澳大利亚)谭达先:《中国描叙性传说概论》第十一章,台湾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年版。
[14]陈建宪著《中国民俗通志·民间文学志》(上)第二章《民间传说》第三节《风物传说》四、自然景观传说,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147~148页。
[15]孟宪花讲述:《望夫山》,路宗元主编《齐长城》,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年4月版,第364页。
[16]僖十四年,沙麓崩。(从谷梁、左氏說。公羊以為河上邑。)成五年,梁山崩。
[17]孫曰:感虛篇亦說哭河事。事見谷梁成五年傳。此文“女”字殊不可解,豈涉上下“哭”字之誤而衍歟?
[18]漢·王充撰黃暉撰《论衡校釋·变動第四十三》(附劉盼遂論衡集解)。
[19]曹植:《黄初六年令》,《曹子建集》卷八《令》。
[20]曹植:《精微篇》,《曹子建集》卷五《乐府》。
[21]顾颉刚:《杞梁妻的哭崩梁山》,《孟姜女故事论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年9月版,第26页。
附件:
1003012211818b4c58eca7702a [时间:2012-11-23 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