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人类学田野调查记——加拿大之行
2013年10月28日 19:45 来源: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网站 作者:彭雪芳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人类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国内的一些高校及研究机构积极寻找机会开展海外民族志的研究。2011年11月19-20日,中国社科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举办了“人类学民族学理论创新与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海外民族志的话题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高丙中教授在大会发言中提到:我们要从民族志研究对象转变为叙述世界民族志的主体,从“故事中的人”到“讲故事的人”。中国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领域也将实现从单向地被关注,转而关注世界。
作为一名从事人类学研究的学者,我不仅对中国的少数民族感兴趣,也对世界其它国家的民族充满兴趣。若能身临其境到异国他乡做田野调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2007年我有幸通过了中加两国政府合作的《中加学者交流项目》的遴选,赴加拿大进行学术访研。主要从事土著人研究。在加拿大期间,访问了10多所学校,考察了8个保留地。下面是关于其中两个保留地的情况。
加拿大的土著人包括:印第安人、因紐特人和梅第人。印第安人包括不同的民族,他们的语言与文化是有区别的。印第安人有的有身份,有的无身份。有身份的印第安人是指那些在官方登记处注册过的、在印第安法令管理下的印第安人。有身份的印第安人自称为“第一民族”(First Nations), 以表明他们是最早居住美洲大陆的主人。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加拿大印第安人更愿意用 “First Nations”(第一民族)的称谓替代 “Indian”(印第安人)。
布法罗河德内第一民族保留地
德内(Dene )人是一个游牧民族,分布在加拿大西部、美国西南部和北极圈附近。2007年初夏的一个清晨,我们乘车从风景秀丽的草原城市萨斯卡通出发,向位于萨斯喀彻温省北部布法罗河德内人保留地驶去。加西一望无际的平原、数不胜数的大小湖泊印入我们的眼帘。当汽车进入森林地带不久,忽然一只母熊带着三只熊崽出现在公路边。它们快速地横穿公路,奔向对面的树林。我们立即停车,打开车窗,拿出一块大面包,扔出窗外。大黑熊看见食物后很快转回来抢走食物,然后飞快地奔向树林。熊在一些民族中是受到崇拜的动物。
经过6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到达了布法罗河德内第一民族保留地。保留地大约有1200人。这里有一个小商店、餐馆、教堂、保留地办公室及较新的学校建筑。所有的居民住宅都是由政府提供。布法罗河流域是一个打猎和捕鱼的好地方。德内人最初驻扎在这一带大约是在18世纪晚期。他们在领地范围内随季节的变化而迁徙,从事狩猎与捕渔的传统生计。现在传统的谋生手段正逐渐消失。
在保留地的日子,正赶上当地人庆祝与英国政府签订条约的活动。1906年,德内人与英国政府签署条约。这里绝大部分德内人都属于有身份的印第安人。人们在湖边宽广的草坪上举行庆祝活动。有的人家在湖边搭建帐篷,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孩子们也在这里玩耍,进行游戏比赛。热情的德内人招呼我们尝一尝刚刚烤好的驯鹿肉。德内人以吃驯鹿闻名,德内人与驯鹿的关系贯穿于他们的经济生活与精神文化之中。尽管这个地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猎物来维持生计,但是他们主要的食物还是驯鹿。在荒芜的原野上,驯鹿的迁徙方式没有规律,完全依赖天气状况和雪的深度而定。
德内第一民族保留地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20世纪60至70年代起,政府为了开发这里的森林资源与矿藏资源,开始实施为开发资源的修路计划。1986年,第一条通往布法罗河保留地的公路开通。在此之前,人们可乘坐小飞机或乘船坐船出入保留地。狗拉雪橇也是交通工具之一。
萨斯喀彻温省北部铀矿的开采给当地人带来了就业机会,但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少。采矿业的开采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了当地社会文化的变迁,导致了与传统生活方式的冲突。面对采矿业带来的变迁,德内人没有成为被动的旁观者或者沉默的受害者。相反,这种社会变迁的压力促使他们行动起来,采取各种措施保护他们的传统文化。长老在传承民族文化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当地学校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孩子们学习民族语言,让他们了解与掌握传统生计的技能。近些年来,德内人强烈地意识到:保留地里资源的过度开发对德内人的传统生计与民族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也违背了100年前与英国政府签署的条约中承诺的合法权益。于是,他们要求重新收回保护与管理保留地自然资源的权利。
在保留地期间,我住在一位70多岁的德内妇女家。房东大婶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她被带到西方人开办的寄宿制学校读书。寄宿制学校的兴办是与加拿大快速的经济发展与巨大的社会变迁紧密相连的。19世纪后半叶,在西部大草原,欧洲人削弱了土著人的传统生计与毛皮经济的重要性。土著人传统的知识与技能被视为无用,土著文化也被视为影响社会快速发展的障碍。欧洲殖民者试图教化土著人的意愿逐渐强烈。殖民者认为:孩子比成人更容易塑造,但必须把他们带离家庭与社区,远离熟悉的生活环境几年、数十年。要将印第安文化消灭在儿童阶段,开办寄宿制学校就是合适的方式。房东大婶与许多土著儿童一样,在寄宿制学校度过了不快乐的童年时代。她长大后在保留地育儿指导中心工作。与丈夫结婚后,生育一子二女。几年前丈夫去世。不幸的事接踵而来,年过半百的她生了一场大病,后来半身瘫痪,成了坐在轮椅上的人。儿女们成家后都住在保留地,但她依然独立生活,住在政府提供的一居室的老年人公寓。每天坐着轮椅,自己做饭、洗碗、打扫卫生,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房东大婶是一个很有社会责任感、令人尊敬的老人。虽然每月领到的生活津贴仅够维持基本生活,但充满爱心的她几年前还收养了一个20来岁的智障男孩。由于保留地存在酗酒和吸毒等社会问题,房东大婶担心这个没有父母的男孩若没人管教会走上邪路,于是收养了他,承担了家长的责任。房东大婶在空闲时间还编织一些传统手工艺品,赠给亲朋好友,或出售补贴家用。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土著妇女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在保留地期间,我们有机会参加了印第安人传统的汗屋仪式。由于殖民者实施的同化政策,汗屋仪式在这里已失传多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个德内人从平原地区克里人那里学习与掌握汗屋仪式后将其传入布法罗河保留地。如今,加拿大许多土著社区普遍实践汗屋仪式,努力继承祖先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传统信仰仪式的实践是加拿大土著民族文化复兴的组成部分。
蒙特利尔湖克里第一民族保留地
克里( Cree )人是加拿大土著民族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大约有20多万人口。主要分布在安大略省、马尼托巴省、萨斯喀彻温省、阿尔伯达省、魁北克省及西北地区。按区域文化特征划分为8个支系,其中一个支系是居住在阿尔伯达省及萨斯喀彻温省北部的森林克里人。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前往萨斯喀彻温省北部的蒙特利尔湖保留地,探访居住在那里的森林克里人。从萨斯卡通出发,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蒙特利尔湖保留地。
蒙特利尔湖保留地比较偏僻,当地没有什么产业,就业机会很少。传统的狩猎、捕猎、伐木、采集蓝莓等依赖自然资源的谋生手段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社区人口的快速增长,整个保留地的就业率低,失业率高。由于缺少就业机会,保留地成员只能依靠政府的定期津贴来维持家庭的开支。与其他保留地的情况相似,蒙特利尔湖保留地成员为了寻找教育与工作的机会移居到城市。大约3000人口中只有1400 人常居在保留地。然而,对于社区成员来说,保留地是他们祖传的家园,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于是 他们在保留地与城市之间来回奔波。
蒙特利尔湖保留地于1889年成立,原名为“威廉.查尔斯印第安人保留地”。一个老人告诉我们:保留地的面貌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这里的住房都是用木头与树皮搭建的平房。社区里没有冲水设施,生活用水是从附近的湖里引来。现在,保留地的居民住宅几乎都是由政府出资新建的房子,多数是一栋一户,有的是一栋两户。但是,新建的住房与人口的增长不成比例,住房的过度拥挤引起了卫生健康问题。
20世纪60至70年代,这里的学校是一间破旧的小房子。一位克里牧师担任校长兼老师。如今,新建的蒙特利尔湖学校是保留地最醒目的建筑。一位副校长带我们参观了学校。这位副校长是一位年纪大约50多岁克里族妇女。她来自附近的保留地。在这里工作已有几年了。学校有30 个教职员工,大多数都是克里人。学校使用本省编写的教材。此外,学校还开设克里语、传统文化及大学预科课程。有6名教师教学生学克里语。很少有学生能说流利的克里语。大多数学生只能听,但不会说。本土文化课由一名教师上课,讲授内容包括打猎、捕鱼及采集等传统生计的技巧。
在保留地,除学校、居民住宅、管理部门办公室、圣公会教堂外,威廉.查尔斯健康中心也是比较醒目的建筑。我在健康中心遇到一位克里族年青妇女。她说不会讲本民族语言,但能听懂一些简单的单词。她在保留地学校完成中学毕业,已生育一个孩子,不久又怀孕了。她打算生完孩子以后继续上大学。她的经历也很有代表性。在加拿大,因生育孩子、照顾家庭而中断学业的土著妇女在后来的人生中比土著男性或非土著妇女重现回到学校学习的可能性更大。
如今,加拿大土著人正渴望通过发展教育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与重新获得当家作主的权利。土著教育也存在地区差距与性别差距。移居在城市里的土著人比生活在边远的保留地的土著人受教育状况更好。土著女性比男性的受教育状况要好得多。土著女性完成高中毕业及高等教育的比例不断提高。土著人在劳动力市场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然而,土著与非土著在教育及就业方面的差距一直存在。
加拿大土著基础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比较灵活,并且十分重视对学生的生存教育,即职业技能的培训。远程教育推动了土著高等教育的发展。土著学生可以在保留地接受高等教育,避免了来到城市所遭受的社会歧视及沉重的经济负担。在保护与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加拿大涉及土著教育的大学、中学及小学都充分发挥社区与长老的作用,把长老请进校园给学生传授知识的举措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海外人类学田野调查记——加拿大之行-中国社会科学网
http://www.cssn.cn/mzx/tybj/201310/t20131028_7305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