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邱国珍]寻找民族的精神家园:周氏兄弟与民俗学

[邱国珍]寻找民族的精神家园:周氏兄弟与民俗学



  邱国珍

  主讲人简介:邱国珍,教授,硕士生导师,温州大学(筹)社会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十五”规划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组成员。长期从事民俗学教学与科研,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30余篇。先后4次主持省、部、国家级人文社科项目课题;科研成果多次获省、部级奖励。

  我的讲座的题目是,寻找民族的精神家园:周氏兄弟,就是鲁迅与周作人,与民俗学。我的汇报讲座分上篇和下篇两部分。

  为了更好地阐述问题,上篇讲一下民俗与民俗学

  什么是民俗呢?“民俗”英语是Folklore,它是由两个单词Folk和lore合成的,Folk,民间、民俗;Lore呢?知识、智慧,合起来,就是民间智慧,民众的知识。从理论上对民俗给予表述的话,那么,民俗,就是民间风俗习惯。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由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下面看看民俗的起源、形成、扩布和演变的一般情况。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换一句话说,有人类的地方就有民俗。它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地形成、扩布、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同时,它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民俗形成以后,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说,它就是一种基本的规范力量。文科的同学,特别是学中文的同学,都知道一个文学理论:就是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很多都是由民俗组成的,所以,民俗实际上就是一所大学校。

  那么,民俗究竟包括哪些部分呢?

  首先是物质民俗。物质民俗,指民众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每年正月初一是春节,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些活动我们都称它为民俗。物质民俗就是指生产和生活这两类民俗。

  民俗的第二个部分,社会民俗。就是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也就是我们在特定的条件下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比如: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第三,精神民俗。精神民俗指: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思形态方面的民俗。还有心理民俗,迷信,巫术,蛊,巫蛊。

  第四,语言民俗。它是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民俗语言,第二部分就是民间文学。

  下面介绍一下中国民俗文化圈及其特点。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国幅员辽阔,很多地方的风俗都不一样,所以就有学者对中国的民俗文化圈进行划分,这个划分不是很准确,但是大致上能反映我们国家的民俗的基本情况。

  第一,东北民俗文化圈。东北,就是指我们的东三省。这个民俗文化圈里面的特点是什么呢?首先是民族,满族和汉族融合,它是满清王朝的发源地,这里的生产、生活同我们江南地区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东北三宝:人参、鹿茸、乌拉草;还有三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着大烟袋,生个孩子吊起来。

  第二,游牧民俗文化圈。主要指的是内蒙古一带。由于它的生产方式就是游牧,在居住、在饮食,还有服饰上跟我们很不一样。

  第三,黄河流域民俗文化圈。这个地方是中原地区,其中包括山东——孔孟之乡,这个地方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周礼以及历代的典章制度都出源于这个地方。所以这个地方的人,应该说跟其他地方的人比较,显得更早一点进入文明的状态,也更早受到儒家学说的影响。

  第四,长江流域民俗文化圈。这个地方的人民,更加多情善感一点,也更加迷信一点,信巫、信鬼,也更加热情、聪明、活泼。

  第五,青藏民俗文化圈。青藏高原,佛教圣地,他们的风俗跟我们有很多不一样。比如说嫂嫂,兄死弟继;天葬,都属于一种异制文化。

  第六,云贵民俗文化圈。云贵高原,那里有我们中国五十多个民族的三十多个,其中云南就有26个少数民族,所以这里的民俗风情,对于我们来讲也是属于一种异制的民俗、异制的文化。这里的男孩子,尤其是云南的男孩子,像傣族、白族,他们的男孩子从小就要到寺庙里去学习,做小和尚,长大了又还俗,又来成家立业;那里的女孩子,上衣很短,下面穿桶裙。他们还特别干净,中国的井,唯有云南的井都是有盖的,上面要不做亭子要不做一个小房子,泼水节都是在那个地方。

  第七,闽台民俗文化圈。包括东南沿海地区,福建、台湾、浙江的沿海地区都属于这个民俗文化圈。海神妈祖、沉静姑都是这里的一种精神信仰、民间信仰的对象,这里的人爱吃生猛海鲜,视野比较开阔,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跟外部的交往也比较多,因此这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呢也是最早接触到西方风俗习惯的地区。

  再一个问题,什么叫民俗学。

  前面我们谈的是民俗,以前国际上民俗和民俗学学都是用一个单词,Folklore后来为了区别,就把这个呢改为Folkloristics。那么,民俗学是一个什么样的学问?它是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的一门科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生活的人文学科。这门学问,严格地讲,它是1846年在英国诞生的。我们中国的现代民俗学是从日本传过来的,但是它的诞生地是在英国。目前,世界上研究民俗学的中心、学术中心已经移到美国,在亚洲,韩国、日本、中国这三个国家的民俗学开展得比较好。

  民俗学的任务:帮助人们认识民族历史与文化传统,解释和改造现实生活。

  那么民俗学是属于什么性质的学科呢?我在这里介绍一下,民俗学是一门独立学科;同时又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由于民俗学研究的对象范围极广,因此,它与许多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民俗学的内容,首先是民俗学的原理;第二民俗史;第三民俗志;第四民俗学史;第五民俗学方法论;第六民俗资料学。这就是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下篇是周氏兄弟和民俗学

  在这里,我先做个简单说明,周氏兄弟,鲁迅是毛主席充分肯定的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周作人,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堕落为汉奸,而我们今天是从学术层面上讨论他在新文化运动中所做的贡献。鲁迅,大家很熟悉,周作人是鲁迅的同胞兄弟。

  下面先对周氏兄弟和民俗学的关系做个简单的介绍。他们与民俗学的关系与从小读书比较杂,喜欢民间文化这点有关。鲁迅从小嗜读各种野史杂说,十三四岁就曾泛读《明季稗史汇编》等书,还对搜集、抄录古籍兴趣颇浓,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特别重视。在鲁迅的笔下,在小说创作中,风土人情、风俗习惯都比较多,他对风土人情的描写不仅仅是停留在环境的层面上,他有他的深意,鲁迅从小爱看杂书,以后留学日本,比较系统地接受了西方和日本民俗学的熏陶。

  周作人和他的哥哥爱好相似,从小喜欢杂览,特别对地志杂记或风土志颇为爱好,搜求并阅读《清嘉录》、《燕京岁时记》、《帝京景物略》等地理类杂记,重视古迹传说、物产风俗等民俗事象。在日本留学时受到日本民俗学鼻祖柳田国男乡土研究的影响,并系统学习了西方人类学和民俗学经典著作。周作人对民俗学的理论的熟读和专研做得非常好,以致他在中国民俗学的影响比鲁迅还要大。周作人于1906年初到日本留学时,就是从人类学的角度接触民俗学的。他读了神话学人类学派学者安特路朗的《习俗与神话》、《神话仪式与宗教》这两本书,感觉自己吸收到了新的学术空气,思想上受到了极大震动,于是对民俗学更有热情。周作人在现代民俗学的历史上,是神话学人类学派的主要介绍人与倡导者之一。他于1912年至1914年间所写的《童话略论》、《童话研究》、《儿歌之研究》,特别是《古童话释义》,即是运用神话学人类学派的理论研究中国神话、传说与童话的最初尝试,也是我国最早的民俗学研究成果。他的政治污点不能掩盖了他在学术上的成就。

  20世纪初,周作人的上述活动尽管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开端,但大都限于个人的兴趣;真正大规模的民俗学研究,是从五四时期开始的。首先开展的是歌谣征集活动。1918年2月1日《北京大学日刊》发表《北京大学征集歌谣简章》,并且同时宣布由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负责编辑,钱玄同、沈兼士考订方言。征集活动得到了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和北大广大师生的支持。所以中国民俗学的发源地是北京大学,而周作人就作为这项活动的编辑之一,这三人都是北大当时的名教授。1920年12月19日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正式成立,由沈兼士、周作人共同主持。现在我们把1920年12月19日作为中国民俗学的诞生日,周作人就可以作为一种新学科的发起人来说了。

  1922年12月17日举行歌谣征集成果展览会,并创刊《歌谣》周刊,由周作人、常惠等负责编辑。周作人亲自起草了《歌谣》发刊词。现在中国民俗学研究表明第一个使用“民俗学”的就是周作人,作为一种学科的专有名词,是周作人第一次公开使用发表,以后,根据周作人的建议,歌谣研究会又改名为“民俗学会”,扩大歌谣收集范围,一切方言、故事、神话、风俗等材料,俱在其列。现在的民俗学会已是国家一级学科。

  三十年代,我国民俗学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由于北京的政治环境不好,研究中心逐渐南移,继广东中山大学成立民俗学会之后,南方许多省市相继成立类似组织,其中以广东、杭州成绩最为显著,我国第二代的民俗学研究者迅速成长起来。周作人这时虽已不再担负组织、领导之职,但仍然十分关心民俗学研究。直到解放后,周作人仍乐此不疲,写有不少有关民俗的散文。他的这种对民俗学的执着使民俗学理论移植到文学上,他提出贫民化的文学、贵族化的文学,世界的文学、地方的文学都不是偶然。他把民俗学的方法理论放到文学上,这就形成了学科之间的互补。这也使周作人在三十年代成为中国民俗学和文学上独树一帜,在海内外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我国民俗学的产生与发展,理所当然地是与周作人的名字连在一起的。

  下面看看鲁迅与中国民俗学的关系,及对民俗学的贡献。如果说周作人注重对民俗学理论的介绍和对文学的互渗,那么与周作人有所不同的是,鲁迅对民俗学的关注,着力于民俗的清理与文学创作的紧密联系,而不多兼容民俗科学的学术研究。换句话说鲁迅不搞纯理论,而是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体现民俗学,对中国封建风俗中落后提出尖锐的批判,尤其是陋习。鲁迅前期的一些著名小说如《孔一己》、《药》、《头发的故事》、《风波》、《阿Q正传》、《社戏》、《祝福》等等,基本上都是从民俗中化俗为文而创作的。

  鲁迅先生历来显得很严肃,这种性格的养成,我想是和他少年时期遭受家庭变故是有关系的,他祖父的入狱对鲁迅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之后他父亲为这事病了常吐血,在36岁就去世了,这对他打击也很大,在家道中落的情况下他变得很忧郁,性格也比较内向,深沉,这种性格的人更多关注人们生活的悲哀,这是一种人性的悲哀,而这个悲哀又是由百姓的陋俗引起的,这些陋俗是文化劣根性的一个重要来源和表现形式。鲁迅先生就对影响人性人生的陋俗,进行了无情的鞭挞。表现在文学创作中,就是以文艺为手术刀,对民俗中的糟粕进行剖析,以便“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治疗”。

  他的第一篇惊世小说《狂人日记》,通过批判民俗中“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向封建主义宣战。在《呐喊》自序中,鲁迅不无遗憾地谈到民间医疗的奇特陋习,反而加剧了父亲的病情。这对他刻骨铭心,以致于在小说《药》中,鲁迅化用绍兴民间医俗,将喝墨汁止血,改为“人血馒头”治痨病,使民俗成为表达深刻主题的不可多得的材料。这是鲁迅先生化俗为文的一个成功的例子,我们读者看了之后都为当时愚昧痛心疾首。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小说《祝福》,在小说《祝福》中,民俗学为鲁迅提供了新的表现方法:封建社会的陋俗不仅可以害人还可以杀人。同样,民俗学也为我们解读《祝福》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揭示《祝福》这一震撼人心的悲剧根源时,以往的评论者无一例外选择了阶级压迫的审视角度,认定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势力逼死了祥林嫂,酿就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是封建制度及礼教。这样解读,表面上似乎不无道理,但从民俗学上讲,实际上忽略了这篇优秀作品悲剧意义的独特性,未能切实把握鲁迅创作该作品的初衷和深邃内涵。

  鲁迅对绍兴的一些陋俗是恨之入骨的,他对故乡既爱又恨,这些可以从很多材料里得到证明,这里我就不展开了。他爱自己的故乡,又恨自己的故乡,恨的其中有一点就是这种陋俗,因此他创作这样一种小说的初衷、内涵也就是要批判这种陋俗,引起人们注意了解陋俗,来把包括祥林嫂、柳妈这样的劳动人民、被压迫者被统治者自己身上也有的劣根性展现出来。

  现在我们从民俗学的角度,解读一下《祝福》。我们看看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对陋俗的描写。有人生仪礼的描写,具体包括诞生礼、婚礼、葬礼,以前还有成人礼,在这里对人生仪礼的描写主要就是婚礼的描写,她的第一次婚,年仅十四五岁的孩子做了她的丈夫,以丈夫的去世而告结束。她第二次婚姻,就是一种再嫁婚俗,再嫁婚俗就是当地婆婆有权把寡妇再嫁出去,为了使她不得到财产。后来贺老六死了以后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儿子阿毛又被狼叼走,祥林嫂再婚又寡,便是双重不洁不烈的可怕的女人,所以当她再次来到鲁镇的时候,不但鲁四老爷不欢迎,镇上的女人们也露出了“鄙薄的神情”,这是鲁迅先生的原话,大家都很瞧不起她,好象她做了很多见不得人的事一样,这种风俗会不会害人呢?这就是人生仪礼的描写,也就是婚姻制度的描写。

  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当一种陋俗为众人认同并一致施行时,其威力和破坏力是巨大的。这更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内在必然性及革除封建陋习的必要性和艰巨性,我认为这才是《祝福》深层的悲剧意义之所在。鲁迅先生的本意是要把这种陋俗暴露出来,然后给予批判和鞭挞,唤醒人们的关注,借以改造国民性的劣根性。鲁迅是深刻的,他的深刻也正在于他童年时期、少年时期,尤其是他父亲去世以后,这样的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传统民俗中的落后、纰漏,这一面的根深蒂固,个人与传统陋俗斗争的艰巨、无望而又决绝的韧战,使他的作品染上的浓浓的悲剧色彩,他又不停留在渲染、展示这种陋俗,他是以陋俗为突破口,指出那些存在于国民中的陋俗来揭示国民的劣根性,来写出“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来”,那显然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从而达到“改变他们的精神”这样一个目的,这始终没有离开他以文学改造国民的主张。他以文学改造国民,就把民俗揉在其中,或者说他借助民俗这些事项、这些材料,才使他作品更加有深度,更加具有悲剧色彩,更加具有一种艺术的震撼力!鲁迅的伟大就在于此。

  最后,就鲁迅兄弟对民俗学的贡献以及他们的不同点做一个小结

  周氏兄弟基于对于民俗学学科理念的整体把握和深刻认识,借助传统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广泛吸收西方及现代民俗学的新理念,将民俗与文学有机结合。

  一个在文学理论上有所创新,在民俗学上有所贡献;一个借助民俗尤其是陋俗来创作小说,来把有价值的人生撕破给人看,从而使人得到一种震撼、一种猛醒,来达到他化俗为文,拯救国民, 教育国民的目的。两个人路数不一样,着力点不一样,但是殊途同归,都对中国民俗学有所贡献。 他们的经验就是借助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传统文化就要求我们对中国一些固有的经典,甚至一些闲书杂书要观看,有了这种深厚底蕴,你在吸收西方及现代的一些新理念的时候,你就能够很快地用拿来主义的方法为我所用。如果没有自己的深厚底蕴,人云亦云,今天刮东风我就往西倒,明天刮西风我就往东倒,那样就不行。我觉得鲁迅和周作人共同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自己首先有一个深厚的底蕴,然后又广泛吸收西方及现代的文化理念,光是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是不够的。

  今天我也想借周氏兄弟的学术经历,来谈谈我自己包括我们在座的各位,以后的学术人生,以后的学术道路,以后的学术创新。不论你是学什么专业的,在专业学好的基础上,你还要打开一扇扇心灵的窗户,广泛地涉猎、接触到一些新的思潮,新的理念,然后把这种新思潮、新理念与自己的文化底蕴、与自己的专业实行一种有机的结合,从而形成在一种新学科、新理念的角度上或者关照下的一种新的研究的视角,在研究、学习中都提倡创造性。

  周氏兄弟与民俗学的这一段佳话,对于我们的启示,我觉得更多的不在于知识的掌握,不在于熟悉这段历史,熟悉了周氏兄弟与民俗学的关系,而在于一种学术经验的启示,也就是方法论。这几年我们在进行民俗学研究的时候,更注重借助于新的学科的方法,比如说我要搞民俗学研究,要借助社会学的方法和理论、人类学的方法和理论,还要借助于文艺学的,甚至还要借助医学的、宗教学的一些知识和方法进行民俗学研究。

  (根据录音整理,刊发时有删节,未经本人审阅。整理:梁如洁 赵天 李晓倩)

http://dajiangtang.usx.edu.cn/display.asp?id=12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