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大义与精解

《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大义与精解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破了见思惑之后,得正止之时,智慧就自然分分开发显露出来了。这一回,主要描写了智慧开发的根本问题。由于智慧二字对世人来讲,都不太理解,常常把聪明当智慧。西方有测验智商的方法,以为智商高就是有智慧的象征,其实那些事与智慧根本不相关。思维与逻辑都不是智慧,只是聪明的内容而已。真正理解了智慧与聪明的差别,才能真正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才能真正理解佛教的本质。简单讲,意识形态里没有智慧,原因就是意识形态是心所法,是心的有为造作行为,不是本性里的不动真相。中华传统和佛教文化都是以开发智慧为根本目的的,因此把中华传统文化当成哲学、宗教、思想、逻辑,都是错误地指认了文化的本质。那么,智慧到底是指什么呢?先从汉字来看祖先的定义,智,知日,小篆字右边还有一个“亍”,即知道事物变化的本质;慧,彗心,清净不染的心境。真是无独有偶,佛家文化对智慧的解释与中华传统完美的一致。《法华经义疏》二曰:“经论之中,多说慧门鉴空,智门照有。”因此,智是光明遍照,慧是通达无碍。这样的能力正是觉醒的圣人才有的能力,也是自在解脱的根本义理。
前回说了断见思烦恼,证得了出离六道的果位。据佛家开示,此惑之尽断,藏通二教是在极果位,别教是在第七住位,圆教是在第七信位。此惑断尽,乃得成就真谛三昧,长别三界苦海。也就是说,得此断证,即成就小乘极果,成阿罗汉,跳出三界生死轮回之苦。在别教之中,界内之尘沙惑于第八、九、十住位时断除,界外之尘沙惑于十行位时断除。但圆教认为于十信中之第八、九、十信位时可破界内外之尘沙惑。《法华经玄义》卷五(上)云:“别教十住断通见思,十行破尘沙,十回向伏无明。只与圆家十信位齐。”可见,见思断后,即进入破尘沙的修学课程,因此《西游记》从这一回开始讲解尘沙惑的故事。
尘沙,是指万事万物之间的因果道理,用科学的话讲,就是事物之间的来龙去脉所遵循的规律。这是人类乃至一切众生希望明白的事情。然而,由于对应的方法不同,理解的深度不同,可以将对事实真相认识的结果粗略地分为三大类真理:逻辑上的真理、相似的真理和不易的真理。逻辑上的真理,即世间种种思想推论的真理。这种真理似有非有,是意识形态里虚假的影像,应用在现实中常常称物质或存在,世人认为存在即真理。六道之内的真理观大致如此,因见解的执着未除,皆以意识形态做真理。相似的真理,是证得出世间的能力之后而得之真理, 即在有对一切世间相真实认知能力的前提下而体证的真理,因为能舍却一切境界相对意识的染着作用,所以这种真理已经与真如十分相似。但由于未能如实知晓生相的道理,因此这种真理尚未究竟。不易的真理,是一切万法如如之法性,真实存在,永恒不易,因此是真正的第一义真理。相似真理为四圣法界众生所证,不易真理是一切诸佛所证。
相似和不易之道很多人没有办法理解,还是谈一下意识形态的问题可能更有说服力。最近,有关宇宙生命的话题有了新的素材,英国科学家霍金的宇宙生命观已经在网络上出现。借这三个话题谈一下科学的真理性问题。第一、宇宙的起源问题,第二、生命的起源问题,第三、把握时空问题。宇宙起源被解释成大爆炸,是从星际之间彼此远离的现象上逻辑推导而来的,这个理论间接地证明了空即是色的理念。无穷小可以爆炸出无穷大,不知道科学如何面对这样的事实,至少可以说这些现象上的变化已经到达了科学所能理解的极限。逻辑最根本的特征是在有限的事物和时空里讨论因果问题,超出这个范围就会觉得非常不合乎逻辑。生命起源的边界是生命形式的理解和定义,逻辑上的生命都是人们现在能理解的生命形式,而且把人类定义在生命的高层次上,这一最根本的定位的错误,导致了人类对其它众生的忽视和无礼。依赖水而生存的生命绝对不是高级生命形式,中华传统对自然的万物皆有灵的认知,即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今天科学家们很难理解的事情。从根本上看,科学家由于对自己产生情感和思想的本质不了解,因此对生命的现象就必然有误解,导致了对生命起源的误解。其实,从科学的成果上都可以发现对生命理解只能是谬误,科学家认为量子是物质的最基本粒子,那么量子有没有生命?如果量子没有生命,量子的聚集体的人何以有生命?如果量子有生命,那么人还有理由要狂妄自大吗?可见,思维和逻辑的局限性导致了科学家对宇宙生命现象最根本的误解。比如,量子加最子不等于量子,这就是科学对万物生灭的混乱逻辑。这些个逻辑本是非理性的,有很多感性的经验来支持,比如,氢加氧等于水,认为水与氢氧是不同概念的事物。其实,这些事都在底层定义上出了问题,因此自然会有生命从物质中诞生的奇怪逻辑。时空隧道的问题同样反应出这种思维的局限性问题,在时空里找间隙,却不考虑时空的真实性,由错误的始点得到一个错误的结论是必然的,因此会认为未来是真实的,过去是虚假的。其实,过去和未来都是心灵上的影像,就像电脑屏幕的图案一样,可以用软件来重复的。宇宙也一样,在特殊的心理状态下,过去的事物可以完美地再现。佛家曾有这样的故事记载,法师在入定的状态下,又回到了释迦牟尼佛讲解法华经的场景中。
科学的逻辑是在认定现在的现象是真的命题上出现了根本性的误判,没有认真去思维现象与心灵对应关系的本质问题。这也是由于生活经验导致的一种公认的误区,公认往往被视作真理。中国的祖先讲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把这一事实开示得非常透彻。科学理解的自然已经不是自然了,了解了这个事实才能读懂佛家讲的自然非自然的道理。再比如,对时光机的幻想里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既使不考虑在光速条件下物质的完整性问题,即忽略群体物质在光速下气化的问题,只说明物质与精神统一的问题是始终被科学家们忽视的大问题。因此霍金不会想到,人在达到或者接近光速时悟性的改变。让他更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中华传统研究宇宙人生的起点是光速。道家的炁就是淡化心灵物质影像的方法,本质上就是对生命的一种加速和提速的过程,这一过程被称作炼精化炁。炁就是等光速的,神是超光速的,因此炁炼成了,就是炼炁化神。这是时间上的突破,也是空间上的突破,但是还有更精彩的,就是炼神还虚,将身心从一维到多维的突破。还有最精彩的,就是炼虚合道,普及一切,空有不二,将自己与一切众生打成一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帮助一切众生。科学是不会想到,当自己与他人是二件事物时,相互的帮助是没有真实意义的,所谓他人的痛苦自己是没有办法代受的。如果真正理解了众生共一法性的真理,才会真正对得道者生起决定的敬仰和感恩之心。
可见,从意识形态里诞生的科学具有多重意味,出自于经验(严格的重复性实验),展示于理论,存在于逻辑,本质是假定。因此对待科学这种人类的精神和物质的综合事物只有如下的感慨,对科学的成果或报以感恩,对科学的逻辑或深感同情,对科学的结论或不敢苟同,对科学的未来或深表担忧。科学是一群人的思想和理论,却有着宗教一样的魅力,这才是最可怕的事实。
八戒大战流沙河,八戒,就是戒有为,戒染污心用事,世人说不可以感情用事,要理性对待。理性对待而产生的心之所用,就是在境界里产生的智慧明了义。从罗汉果之前的戒定慧,进而进入了闻思修三慧的修行。闻,就是所对的一切境界在心性上的作用,心性可分作六根之性;思,就是在境界里排除宿业对六根的干扰;修,就是心与境界打成一片,如实体悟境界实义。流沙河,就是众生无始劫来所经历的生死河,生灭河,因果河,也可以简称为时空长河。大战,时空无限,生灭无尽,因果无穷,因此这是一场没有边界的战斗。今天的人类社会也是差不多的看法,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们在长期对真理的认知过程中前赴后继,子子孙孙传承下去,永无止尽的探索科学之路。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怨无悔,义无反顾。可悲的是,如果在理论和方法有重大失误,那一定是南辕北辙,永远与真理相去甚远,毫无希望可言。痛苦了自己,危害了世人,荒废了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空洒一腔热血才真是悲得壮怀,痛得至深,苦到心髓!真是行得悲壮,看得悲凉。
木叉奉法收悟净,放下执着心之后,便是去除分别心的修证过程。对无边事物的认知,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消除这个边界,方可在有限的时间里体认无尽的法界。木叉,即波罗提木叉,戒律三名之一,又称处处解脱。简单讲,就是从戒行的成果上获得了解脱。戒定慧里的慧,从这里也可以理解佛家的戒律不是要束缚信佛的人,而是获得解脱的必由之路。奉法,就是指依法则,规律。收,必然产生的结果。悟净,又称沙僧,即在一切境界里保持清净的作用。悟净,是指醒世人,一切作用本来是清净的,世人不明白清净义,因此越染越着,越迷越深,堕落到地狱老家是一路顺风。修行要一路逆行,逆炼才能归元。木叉又是观世音菩萨的弟子,代表清净观照的观世音法门的入门要义,没有止就做不成观。科学也发现要搞清楚事实真相,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扰来仔细观察。只是科学找不到绝对的原点,更是科学很难理解和相信自己的心是世界的原点。相信总有那么一天,科学终于相信了心物辩证法,由此人类终于放弃了科学研究真理的愚蠢方法,人类从此开始走上回归道德的光明大道。全人类都会益寿延年,共遵道德,共享太平盛世。

话说唐僧师徒三众,脱难前来,不一日,行过了八百黄风岭,进西却是一脉平阳之地。光阴迅速,历夏经秋,见了些寒蝉鸣败柳,大火向西流。正行处,只见一道大水狂澜,浑波涌浪。三藏在马上忙呼道:“徒弟,你看那前边水势宽阔,怎不见船只行走,我们从那里过去?”八戒见了道:“果是狂澜,无舟可渡。” 那行者跳在空中,用手搭凉篷而看,他也心惊道:“师父啊,真个是难,真个是难!这条河若论老孙去呵,只消把腰儿扭一扭,就过去了;若师父,诚千分难渡,万载难行。”三藏道:“我这里一望无边,端的有多少宽阔?”行者道:“径过有八百里远近。”八戒道:“哥哥怎的定得个远近之数?”行者道:“不瞒贤弟说,老孙这双眼,白日里常看得千里路上的吉凶。却才在空中看出:此河上下不知多远,但只见这径过足有八百里。”长老忧嗟烦恼,兜回马,忽见岸上有一通石碑。三众齐来看时,见上有三个篆字,乃流沙河,腹上有小小的四行真字云: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脱难前来,修行过程就是一个解脱过程。经历的现象的苦难之后,下一步就是搞清楚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相有生、住、异、灭。西方,是万物之本体,这里进西却是一脉平阳之地。平阳,就是真实,真性体。平阳而非亢奋之阳,比如寒蝉,经过了夏季亢奋,柳树也落叶纷纷成为败柳。五行家讲,旺相休囚死,事物渐渐休眠之态。从修行上讲,在见上得正见,在相上得不染,这就是止的功夫。止,是观的必要条件。这就是大火向西流。大水狂澜,浑波涌浪。就是事物纷纷扬扬,它们演变的规律是什么样的呢?这个过程,就是破尘沙惑的时候。世界上什么最复杂难辨?因果关系。看看今天科学的发展,就非常容易理解这一点。同样一个世界,怎么会分成那么多学科和专业来研究?就是方方面面一言难尽其详。果是狂澜,无舟可渡。就像爱因斯坦一直要找一个万能公式,结果没有成功。换言之,用物质的方法不可能度过万法的狂澜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五行生克,总有制化的事物来变化物质的价值。只有回归到五行的源头,五行未分之时,自然就可以驾驭万法了。径过有八百里远近。这里又来了一个八百里,和黄风岭的八百里是一个意思,就是一切境界。境界是因何而起的呢?因起心动念而起的,所以悟空当然可以只消把腰儿扭一扭,就过去了。腰,人之中也,把握中道是化解万物的心要。道家的守中也是此理,因此人生的升华无非是一个“中”字。守中的功夫高低,就是决定一切众生存在于什么样境界的根本原因。因为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唐僧代表无明惑业,自然就有问题了。若师父,诚千分难渡,万载难行。因果无穷无尽,不可以数量计度,所以靠时间和生命的累积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个大问题的。这让人们自然想到现代的科学,能不能把自然因果之谜搞清?永远不可能。就像哲学家经常讲的,真相是永远可以发展的,自然有无穷的可研究性。这些话早向世人警示了,一个珍惜生命的人不可用这种方法去追求真理,不仅一生不可能有结果,生生世世都将空过。三藏道:“我这里一望无边,端的有多少宽阔?”着实代表了地球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迷惑之情,真理永远是不可企及的。
八百流沙界,指无穷尽的运动现象;三千弱水深。三千世界的世道无穷无尽,六道轮回苦深。弱水,即贪爱之情感受的大理之水,变相的境界; 三千弱水,是指三千大千世界,娑婆世界的意思。深,诸苦难消。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鹅毛,这是双关语,一则鹅毛很轻,二则文字成分,我+鸟(羽类,即情重之众生。)+毛,喻众生有知见之烦恼,鸟毛,乃情见,即所知;芦花,也是双关语,草+盧+花,喻芸芸众生对所知的喜爱心,盧,饭器也。这都是尘沙惑的本因,唯识论所谓所知障。比如,日常生活的名字相,最难破除。如书,乃纸之集合之相,桌乃木之集合,等等。既使这个概念在心中很轻,也是很大的障碍。今天世界人们进入学堂学习的是什么?就是名词加概念,这些都是抽象的名字,而不是事实。事物之间的关联是推理,不是事实真相,已知的概念对未知真实的理解会产生极大的障碍,就叫所知障。

师徒们正看碑文,只听得那浪涌如山,波翻若岭,河当中滑辣的钻出一个妖精,十分凶丑:
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只听得那浪涌如山,波翻若岭,河当中滑辣的钻出一个妖精,这就是凡夫面对宇宙人生现象时的状况。山岭,就是惑业,浪涌波翻,是指起心动念的状态。在清净的大道自然中造作岂非妖精?
红焰,魔的象征性颜色和形象,有为欲望的驱使;发蓬松,烦恼不加理会和治理,所谓共争不急之务。科学家里有人认为中华祖先不讲逻辑,其实置生死大事于不顾,还有什么逻辑可言?两只圆睛,比喻觉知,亮似灯,常照境界,与第八回的灶底灯意思一样,众生虽然迷在境界中,对境界的觉知能力丝毫不受损伤,即妄想不坏真如。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尘沙惑系指能障碍俗谛之事智,虽然有真性常觉,有与没有差别不大,但声声也还是道出了自性的功德。不黑不青蓝靛脸,比喻有障碍,似是而非;如雷如鼓老龙声。一切法不离自性,全妄即真。鹅黄氅,我见之惑;露白藤,喻明白事物的方法; 双攒,用相对法,即比量境。项下骷髅悬九个,生生死死无穷无尽。手持宝杖甚峥嵘,宝杖即因果只来龙去脉,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故称宝杖。沙僧与因果密切相关,所以甚峥嵘。

那怪一个旋风,奔上岸来,径抢唐僧,慌得行者把师父抱住,急登高岸,回身走脱。那八戒放下担子,掣出铁钯,望妖精便筑,那怪使宝杖架住。他两个在流沙河岸,各逞英雄。这一场好斗:
九齿钯,降妖杖,二人相敌河岸上。这个是总督大天蓬,那个是谪下卷帘将。昔年曾会在灵霄,今日争持赌猛壮。这一个钯去探爪龙,那一个杖架磨牙象。伸开大四平,钻入迎风戗。这个没头没脸抓,那个无乱无空放。一个是久占流沙界吃人精,一个是秉教迦持修行将。
他两个来来往往,战经二十回合,不分胜负。

那怪一个旋风,奔上岸来,径抢唐僧,由我见之惑,如何能觉察到真理?但是好真理之名,因此常以真理的面目自居。世人总把自己那点不成熟的东西视作真理并推销给芸芸众生,其在精神上的毒害和误导作用胜过杀害众生的肉体。因此不可轻视精神毒害,正是精神受了毒害才会在行为上犯重大的错误,导致了地狱正因,甚至在地狱里还有执着这些错误的观点,在地狱里辗转受罪而不能解脱。当今网络上种种错误的观点和诱导作用是非常可怕的,很多人不懂这些道理,常常将自己胡乱言语发到网络上,给自己种下了地狱之因。慌得行者把师父抱住,急登高岸,回身走脱。在境界中习气发动,要即时守中,体悟性得,自然可以化解恶业现行。常言作反省,向内观照,是修行要义。那八戒放下担子,掣出铁钯,望妖精便筑,那怪使宝杖架住。智慧的开发是心的作用的开发,因此八戒要当先锋。心起作用,无非是因果现象,这里叫宝杖架住。戒律得止定,止而有观,则是生慧。有了慧,就明了因果。但戒与慧,还有点距离。因此,戒是必要条件,是根本,因此在交战中,八戒会占主动。有观才能生慧,因此要木叉相助才能收伏所智障。要破生死苦海,没有智慧不能从根本上解脱。据佛家介绍小乘阿罗汉得九次第定,入偏真湼槃,二万大劫后,还得回小向大,得真智慧方脱生死。在四圣法界,虽断分段生死,不能断变异生死。原因就是对因果之道不能明了,因此也成为度化众生的障碍。
九齿钯,降妖杖,心所能生的作用离不开因果之道,把握因果规律就是最能降妖,妖者境界中的错误见解也。二人相敌河岸上。突破生命的束缚就是将心与境的因果融为一体,才能契入大道,才能还原大道。如果心境相对,则争斗到永远也没有结果。世人的哲学,都是相对论的逻辑学,是众生苦难的根源。这个是总督大天蓬,那个是谪下卷帘将。一是境界发生的总督,一是提示大道的方法。一个是心之所能,可缘天下一切事;一个是因果相续,揭开天下一切理。没有胜负可说。昔年曾会在灵霄,今日争持赌猛壮。心境本来是道理的一体二面,堕落在凡夫界里却成了冤家对头。这一个钯去探爪龙,那一个杖架磨牙象。龙,是性德变化万端,象,是功德庄严无尽。伸开大四平,钻入迎风戗。心境本不相对,即可平定万法,然而误入对立之心,自作自受自相矛盾。这个没头没脸抓,那个无乱无空放。这个是生出种种心,那个是一一对应生境界。一个是久占流沙界吃人精,一个是秉教迦持修行将。一个是让世人迷失的境界流转,一个是想不被境界转的修行人。
他两个来来往往,战经二十回合,不分胜负。心与境,理与事,一一对应,一体二面,何来胜负之说。

那大圣护了唐僧,牵着马,守定行李,见八戒与那怪交战,就恨得咬牙切齿,擦掌磨拳,忍不住要去打他,掣出棒来道:“师父,你坐着,莫怕。等老孙和他耍耍儿来。”那师父苦留不住。他打个唿哨,跳到前边。原来那怪与八戒正战到好处,难解难分,被行者轮起铁棒,望那怪着头一下,那怪急转身,慌忙躲过,径钻入流沙河里。气得个八戒乱跳道:“哥啊!谁着你来的!那怪渐渐手慢,难架我钯,再不上三五合,我就擒住他了!他见你凶险,败阵而逃,怎生是好!”行者笑道:“兄弟,实不瞒你说,自从降了黄风怪,下山来,这个把月不曾耍棍,我见你和他战的甜美,我就忍不住脚痒,故就跳将来耍耍的。那知那怪不识耍,就走了。”

猴王在这里也只是起心之心,实属多此用心,心在妄中,心境不成对应,反而迷失在境界中。心一起,心境的平等境被打破了,表面上看是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质上,是自己落在无明之中,成就了醉生梦死之恶业。这也是佛法的道理所在,如《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见八戒与那怪交战,就恨得咬牙切齿,擦掌磨拳,忍不住要去打他,掣出棒来道:“师父,你坐着,莫怕。等老孙和他耍耍儿来。”这一段话,非常有意趣。这正是世人心态,不明白境界就是自己的心现之德,却要在这自家的境界逞里能好胜。岂不知这一念无明,把个清净法界变现成了五浊恶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实可悲也。这个世界上几乎人人如此,天天要和命运比个高低,却不知这种心态恰恰是命运的决定者。有几个人真正相信《了凡四训》袁了凡先生的劝告呢?大家都信科学,相信量子力学的概率观点。如果没有投机取巧的想法,这个世界会清净得多。可是,世人罕有自愿做老实人的,总相信“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都想欺他人,都想着驾驭他人的思想,却很少有人会反省自己的过失。自从降了黄风怪,下山来,这个把月不曾耍棍,我见你和他战的甜美,我就忍不住脚痒,修行止观的难点就在这里,境界现前时,会引发习气的作用。

他两个搀着手,说说笑笑,转回见了唐僧。唐僧道:“可曾捉得妖怪?”行者道:“那妖怪不奈战,败回钻入水去也。”三藏道:“徒弟,这怪久住于此,他知道浅深。似这般无边的弱水,又没了舟楫,须是得个知水性的,引领引领才好哩。”行者道:“正是这等说。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怪在此,断知水性。我们如今拿住他,且不要打杀,只教他送师父过河,再做理会。”八戒道:“哥哥不必迟疑,让你先去拿他,等老猪看守师父。”行者笑道:“贤弟呀,这桩儿我不敢说嘴。水里勾当,老孙不大十分熟。若是空走,还要捻诀,又念念避水咒,方才走得。不然,就要变化做甚么鱼虾蟹鳖之类,我才去得。若论赌手段,凭你在高山云里,干甚么蹊跷异样事儿,老孙都会,只是水里的买卖,有些儿榔杭。” 八戒道:“老猪当年总督天河,掌管了八万水兵大众,倒学得知些水性,却只怕那水里有甚么眷族老小,七窝八代的都来,我就弄他不过,一时不被他捞去耶?” 行者道:“你若到他水中与他交战,却不要恋战,许败不许胜,把他引将出来,等老孙下手助你。” 八戒道:“言得是,我去耶。”说声去,就剥了青锦直裰,脱了鞋,双手舞钯,分开水路,使出那当年的旧手段,跃浪翻波,撞将进去,径至水底之下,往前正走。

悟空为什么会长生不老?就是他代表心王,是心的主作用,相对于伴作用而称心王。而水里的事是心所兴起的,他自然不如八戒擅长水性。如果要下水,则是不同种类众生总体上的妄见,比如变化成众生心,而不能变成众生情。水是欲水,情欲感生的。甚么鱼虾蟹鳖之类。要么又念念避水咒,方才走得。心本身是避水的,《西游记》自始自终没有悟空丝毫情欲的故事就是这个道理。可是,在第二回中,悟空去东海龙王那里时,则有所不同。那一回是讲解一切情欲之海,都是由定海神铁维系的,即是由心王之体性来维系的。若论赌手段,凭你在高山云里,干甚么蹊跷异样事儿,老孙都会,只是水里的买卖,有些儿榔杭。这里是指器世界都是心变现的,属无情的;水里的买卖是造作的,是情欲的。老猪当年总督天河,掌管了八万水兵大众,倒学得知些水性,却只怕那水里有甚么眷族老小,七窝八代的都来,我就弄他不过,一时不被他捞去耶?八戒是心能,攀缘一切法相海,相海比喻为天河。八万水兵大众,与八百里河宽差不多,喻四面八方,所有一切法相。眷族老小,七窝八代的都来,指因果的深层关联,心缘只缘表面,内涵缘不到。我就弄他不过,一时不被他捞去耶?面对世界无穷尽的因果道理,没有办法突破,只好随缘受报了。你若到他水中与他交战,却不要恋战,许败不许胜,把他引将出来,等老孙下手助你。这就是错误理解闻思修的过程,先造作闻法,然后用心体会这个造作的因果,以求自然转迷为悟。习气起来看缘出什么相来,以此来定因果,如如不动,性相一如,直下证真。这从原理上讲似乎可行,但是,不觉本无,以不觉来证本有,是以有所得的心去取这个果相,则还是无明业相。所以故事最后功夫到了那个境界了,就是等于让木叉出现了,在一切境界里有止又观察则代表清净观,观是无为法,是体用一如的真实方法,因此悟空是不可能抓到沙僧的。无明太微细了,在定功不到时,往往察觉不到。道家所谓的虚空粉碎,还是误入歧途,没有真正破掉心理作用,而是进入了四空天。《西游记》后来的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的故事是进一步说明这个原理。剥了青锦直裰,脱了鞋,双手舞钯,分开水路,剥掉盲目的行为,除去我见的立场,全力观照作用,不在情见里沉没。使出那当年的旧手段,跃浪翻波,撞将进去,虽然还是在境界里,但效果必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开始了解事实真相了。

却说那怪败了阵回,方才喘定,又听得有人推得水响,忽起身观看,原来是八戒执了钯推水。那怪举杖当面高呼道:“那和尚那里走!仔细看打!”八戒使钯架住道:“你是个甚么妖精,敢在此间挡路?”那妖道:“你是也不认得我。我不是那妖魔鬼怪,也不是少姓无名。”八戒道:“你既不是邪妖鬼怪,却怎生在此伤生?你端的甚么姓名,实实说来,我饶你性命。”那怪道:“我:
自小生来神气壮,乾坤万里曾游荡。英雄天下显威名,豪杰人家做模样。万国九州任我行,五湖四海从吾撞。皆因学道荡天涯,只为寻师游地旷。常年衣钵谨随身,每日心神不可放。沿地云游数十遭,到处闲行百余趟。因此才得遇真人,引开大道金光亮。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明堂肾水入华池,重楼肝火投心脏。三千功满拜天颜,志心朝礼明华向。玉皇大帝便加升,亲口封为卷帘将。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腰间悬挂虎头牌,手中执定降妖杖。头顶金盔晃日光,身披铠甲明霞亮。往来护驾我当先,出入随朝予在上。只因王母降蟠桃,设宴瑶池邀众将。失手打破玉玻璃,天神个个魂飞丧。玉皇即便怒生嗔,却令掌朝左辅相:卸冠脱甲摘官衔,将身推在杀场上。多亏赤脚大天仙,越班启奏将吾放。饶死回生不典刑,遭贬流沙东岸上。饱时困卧此山中,饿去翻波寻食饷。樵子逢吾命不存,渔翁见我身皆丧。来来往往吃人多,翻翻复复伤生瘴。你敢行凶到我门,今日肚皮有所望。莫言粗糙不堪尝,拿住消停剁鲊酱!”

你是也不认得我。我不是那妖魔鬼怪,也不是少姓无名。一般人往往错解如来真实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是说境界全是妖魔鬼怪,是说取相是过,不是现相即非。必须离相即相,才能见到诸相非相。虚空粉碎的错误,就是离相不即相,因此堕落到有为空里,破空的念头,还是执着了空相。到底是什么原理呢?下面的诗句说得精彩,这些表白,其实是观察的结果,把事实真相分分弄清楚了。
自小生来神气壮,乾坤万里曾游荡。一切相是阴阳交生,无处不在,随缘生法。英雄天下显威名,豪杰人家做模样。真实理事自然有威名和模样。万国九州任我行,五湖四海从吾撞。因缘无处不在,因此都是生相之处。皆因学道荡天涯,只为寻师游地旷。众生的根本无明,又称生相无明,为什么会有相?哪一家文化说清楚了?科学说从一点爆炸而有的,等于是说无中生有的。那极其微小一点,只是一种假说而已。如果向内反观,念念无明,都是无中生有的过程。在境界找明师,也不是简单的事,讲究善根、因缘、福德。常年衣钵谨随身,每日心神不可放。衣钵代表戒行,相本来是清净的,所谓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神不能在境缘里放纵,一念放纵境界就变化了,真相就隐了。沿地云游数十遭,到处闲行百余趟。云游就是把一切事情炁化还原,闲行就是在一切境界起反复验证自己,不再在境界里执着。因此才得遇真人,引开大道金光亮。只有这样精进努力,才能在境界里看到真实,看到不变的真理。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这里是讲道家修行的精华,婴儿姹女,是指阴阳之真炁;木母金公,把体用在境界里自如。这种修法又称阳神出窍,是丹法里的上乘功夫。明堂肾水入华池,重楼肝火投心脏。修出明堂阳神,下照命根丹田,转变体质,光化身心,自然会长寿延年;清净阳神下潜转变性情。上中下三个丹田,功效不同。下丹田是命根,转变命根,可以百病不生;中丹田,是心志,转变中丹田可以淡化世俗;上丹田是理智,开发上丹田,智慧增长。三千功满拜天颜,志心朝礼明华向。三千是指精气神三种生命要素,都圆满被开发出来,自然可以看到本来面目,自然不再会落入世俗凡情,一心一意修大道。玉皇大帝便加升,亲口封为卷帘将。功德现前了,道德显现了,生命不再是满足低级的欲望,而是要揭示宇宙人生的真相。卷帘将,指揭示真理的勇士。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开发智慧,我的方法很奏效,因此精神价值上排在上位。世俗人用精神是名利二字,对真理的追求敌不过利欲的牵制。南天门是开发智慧之门;灵霄殿是精神根本所在。腰间悬挂虎头牌,手中执定降妖杖。阳神出窍自如之后,境界在四禅天,达到六到之顶。未出六道,心还是妄心,因此还是虎头牌,但是四禅天的境界也是不可思议。四禅天:指修习四禅定所得报果之色界天,或指居于此界之众生。即色界之初禅天、第二禅天、第三禅天、第四禅天。据俱舍论卷八、卷二十八载:(一)初禅天,此处已不食人间烟火,故无鼻、舌二识,但有眼、耳、身、意四识生起之喜、乐二受和寻伺思惟能力。(二)第二禅天,更无眼、耳、身三识,亦无寻、伺思惟,唯有意识及喜受、舍受(非苦非乐之感受)相应。(三)第三禅天,唯有意识活动,与乐受、舍受相应。(四)第四禅天,唯有与舍受相应之意识活动。前三禅天各有三天,第四禅天则有八天,合为色界十七天。四禅天人没有世俗的欲望和境界,因此非常适合精进修行。佛家介绍那里有很多菩萨在修行,不容易退转。在四禅天可以见到六道轮回的情况,因此不太容易堕落,当初释迦牟尼佛就是从四禅天开悟成佛的。从这个理义上看中国道家的文化,才能真正体会其伟大之处。功夫到达了进入觉悟的门槛了,只需要闻法,便是开解即悟的关头。未闻佛法之前,道家往往去进行虚空粉碎,进入四空天的境界,还是出不了六道。头顶金盔晃日光,身披铠甲明霞亮。追求真理的行为和清净的身心都是六道之中最可贵的。往来护驾我当先,出入随朝予在上。清净身心是见证道理的首要条件。只因王母降蟠桃,设宴瑶池邀众将。但是由于没有明心见性,少不了误解境缘。在德不解真实义,有功不明功所生。失手打破玉玻璃,天神个个魂飞丧。玉玻璃,指境界之清净无瑕的理义,打破了,比喻愚昧来了。理智一失,功德全丧。从这里去理解祖宗讲的:“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就可能更深刻了。四禅天的众生因为没有出六道,因此还会有非常微细的过失,如果没有能力察觉,还是会苦集的规律。积累到一定程度还是堕落下来。只是那里众生的寿命以劫数来计,世人哪里能计算得清?水火风的灾难都没有了,因此被误认为是得了长生不老了。欲界天里的忉利天,被西方宗教视作天堂和永生,何况四禅天的寿命?其实忉利天人寿命千年,其一天为人世间百年,如果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来计算,西方天堂人的寿命是三千六百五十万年。当然相对于地球来讲,似乎是寿命很长了。据佛经介绍,地球人的寿命也是可以非常长的,平均寿命可以达到八万四千岁。释迦牟尼佛之后的弥勒佛来世间时,那时人的寿命就是非常长的,八万四千岁的时候。从这个意义上看,那时是道家养生技术发扬光大的时候,世人皆崇尚养生术,人人都懂得意守丹田的生活。只是得了长生,不知道其所以然,并希望得真正的永生,了解大道,自然会感得弥勒佛下生来说龙华经,即说性命的真相,开悟的人实在是非常多。《弥勒下生经》曰:“坐龙华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华林园,其园纵广一百由旬,大众满中。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三大会说法,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弥勒佛既转法轮,度天人已,将诸弟子入城乞食。”玉皇即便怒生嗔,却令掌朝左辅相:卸冠脱甲摘官衔,将身推在杀场上。一念迷失,则有生死之祸。世人为什么难得活过百?皆是念念迷失所致。多亏赤脚大天仙,越班启奏将吾放。赤脚天仙,比喻一切罪业皆是梦幻泡影,一切众生本来清净,因此虽然有生生死死现象,但本性永恒存在。赤脚天仙,前面分析过,就是金身罗汉的象征。也是沙僧的本质,最后证得的果位,他出来启奏是自然的事。这也是西游记非常严谨的地方。饶死回生不典刑,遭贬流沙东岸上。六道轮回,生死未了。众生本来是死不掉的,但是都在受六道轮回之苦,六道恶业都是自己造的,自作自受也没有什么好报怨的。饱时困卧此山中,饿去翻波寻食饷。都是种子现行的境界,起心动念为要务。樵子逢吾命不存,渔翁见我身皆丧。修行人都因不了解境界源于起心动念而久修不得其门而入。来来往往吃人多,翻翻复复伤生瘴。一念无明从那里生的?就是一切万法的生相原理不知道,不能明察,因此可以比喻成生死大事都是被境界给毁掉了。很多修行人也是走火入魔,走火入魔就是迷失在境界里了。不被人世的境界迷,但被修行的境界迷,还是没有突破一个迷字。你敢行凶到我门,今日肚皮有所望。有人要在境界里逞能,那正是执着境界的结果,自然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莫言粗糙不堪尝,拿住消停剁鲊酱!这句话说得有点严厉了,但也是实话实说,一点也没有夸张。修行要能真正看破根本生相无明,佛家说要证得八地菩萨的不动地,才能得到无生法忍,即法之生灭的真相被看清楚了。就像看到电影底片,自然知道电影是一系列画面连续播放的结果,都是影像,并非实在。粗心大意之人如何能看破影像的真假?试想光波的频率更是电磁感应的速度,凡夫如何能看破?虽然科学上把电磁的问题搞清楚,但生活中谁也不会用,还坚信肉体是生命的本质。八戒只是得了戒德,断了见思,离破根本无明还非常遥远,因此比喻成粗糙不堪尝。从真实看凡夫心念,断断续续,犹如剁细的鲊酱!曾经讨论过,人为什么会活在光速的世界里?因为心的频率和光的频率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凡夫在境界里的起心动念的次数与光的频率大体是一致的。宇宙中虽然有着无穷无尽的生命,但因频率不同,而不能觉知,以为是真空,其实哪里有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弥勒菩萨说,人的心念大约是一弹指顷有三十二亿百千念(与现代科学对光的频率研究基本一致),这样的速度远远小于电影的二十四分之一秒,不迷失在境界里才是神奇。

八戒闻言大怒,骂道:“你这泼物,全没一些儿眼色!我老猪还掐出水沫儿来哩,你怎敢说我粗糙,要剁鲊酱!看起来,你把我认做个老走硝哩。休得无礼!吃你祖宗这一钯!” 那怪见钯来,使一个凤点头躲过。两个在水中打出水面,各人踏浪登波。这一场赌斗,比前不同,你看那:
卷帘将,天蓬帅,各显神通真可爱。那个降妖宝杖着头轮,这个九齿钉钯随手快。跃浪振山川,推波昏世界。凶如太岁撞幛幡,恶似丧门掀宝盖。这一个赤心凛凛保唐僧,那一个犯罪滔滔为水怪。钯抓一下九条痕,杖打之时魂魄败。努力喜相持,用心要赌赛。算来只为取经人,怒气冲天不忍耐。搅得那鯾鲌鲤鳜退鲜鳞,龟鳖鼋鼍伤嫩盖;红虾紫蟹命皆亡,水府诸神朝上拜。只听得波翻浪滚似雷轰,日月无光天地怪。
二人整斗有两个时辰,不分胜败。这才是铜盆逢铁帚,玉磬对金钟。

我老猪还掐出水沫儿来哩,猪的用心是粗糙了一些,八戒的回答也是有趣,掐出水沫儿来,暗指不是无情之物,心里还是有柔情的。你把我认做个老走硝哩。走硝是指皮毛的粗劣化,前面说里面还是有水的,并没有粗劣化。到境界里求真,是有目的的,不是情欲发作的鲁莽行为。吃你祖宗这一钯!《西游记》里的辈份关系还是很严谨的,如果众生没有起生动念,境界里怎么会迷失呢?心念是境界的祖宗,是一切境界都是心现识变的。两个在水中打出水面,各人踏浪登波。水面比喻中道,守中正止,不离不即,因此能看清心境之间的对应关系。
卷帘将,天蓬帅,各显神通真可爱。揭开心境的规律是一件非常有法喜的乐事。那个降妖宝杖着头轮,这个九齿钉钯随手快。心不论如何快速的生,境一定是不偏不倚地现。跃浪振山川,推波昏世界。起心动念能振动境界诸相,执着境界则迷失在境界里。凶如太岁撞幢幡,恶似丧门掀宝盖。起心动念和执着境界都是觉悟的大障碍。幢幡,宝盖,是诸佛说法时的标记,代表觉悟的修行。这一个赤心凛凛保唐僧,那一个犯罪滔滔为水怪。一个要在境界中作主,一个是变化万端的境界。钯抓一下九条痕,杖打之时魂魄败。起心能生万法,境界能摄魂魄。努力喜相持,用心要赌赛。心境对应,修行人努力不让境界转了此心。圣人心能转境,凡夫是心被境转。算来只为取经人,怒气冲天不忍耐。本来修行是为了在一切境界里平等快乐,结果是要在当下见证心境转换的道理,是心做得了主,还是境界做主的大问题。境界做主就忍不得,然而境界由心生,看似是与心在做争胜一样。搅得那鯾鲌鲤鳜退鲜鳞,龟鳖鼋鼍伤嫩盖;鱼是相续相,即境界相。便白里厥,比喻方便,明白,理义,克服执着的方法。厥,发石也,即引发分别执着的过程。龟类是比喻占卜,即代表事情的发展,伤嫩盖,是指由于克服的执着的心理,不再被境界牵动了。这也是入观的前提,后面木叉的出现,是功夫到了真实观照的功德必然显露。红虾紫蟹命皆亡,虾,是虫假;蟹,是解虫;虫,是动相。红虾,是有为的虚假动相;紫蟹,是对境界错误的理解。功夫到这里,心不再运动的境界里妄动了,明白了动静不二的道理,因此不再被境界牵动。水府诸神朝上拜。既然心不动了,境界就等于被心转了。佛家的公案“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就是这个心能转境的证明。只听得波翻浪滚似雷轰,日月无光天地怪。心真正静定下来,则如老子所说“大音希声”,一切动静都不现了,唯见此心与境界融为一体,犹如混沌未开,日月无光,天地变相。
这才是铜盆逢铁帚,玉磬对金钟。心境一体二面,自然是天生的一对,没有高低一说,更无有胜负可言。

却说那大圣保着唐僧,立于左右,眼巴巴的望着他两个在水上争持,只是他不好动手。只见那八戒虚幌一钯,佯输诈败,转回头往东岸上走。那怪随后赶来,将近到了岸边,这行者忍耐不住,撇了师父,掣铁棒,跳到河边,望妖精劈头就打。那妖物不敢相迎,飕的又钻入河内。八戒嚷道:“你这弼马温,真是个急猴子!你再缓缓些儿,等我哄他到了高处,你却阻住河边,教他不能回首呵,却不拿住他也!他这进去,几时又肯出来?”行者笑道:“呆子,莫嚷!莫嚷!我们且回去见师父去来。”

这行者忍耐不住,撇了师父,掣铁棒,跳到河边,望妖精劈头就打。修行观照功夫最根本的要点,就是心不能离性,被境界牵着走。修行的难处也就在这里了,境界里要不起心动念真是不容易。无始劫来的习气就是要在境界里逞能。那妖物不敢相迎,飕的又钻入河内。故事也是向读者说明修行中的原理,假如采用这种方法,境界里的真实就被情见之水给淹没了。

八戒却同行者到高岸上,见了三藏。三藏欠身道:“徒弟辛苦呀。”八戒道:“且不说辛苦,只是降了妖精,送得你过河,方是万全之策。”三藏道:“你才与妖精交战何如?”八戒道:“那妖的手段,与老猪是个对手。正战处,使一个诈败,他才赶到岸上。见师兄举着棍子,他就跑了。”三藏道:“如此怎生奈何?”行者道:“师父放心,且莫焦恼。如今天色又晚,且坐在这崖次之下,待老孙去化些斋饭来,你吃了睡去,待明日再处。”八戒道:“说得是,你快去快来。”

见师兄举着棍子,他就跑了。只要是起心动念,则真相全无。待老孙去化些斋饭来,为唐僧化斋在《西游记》里具有特殊意义,就是在境界修行禅悦,不可以用妄想心。而且每次化斋都是心斋,即都是悟空化来的素斋才是禅悦。

行者急纵云跳起去,正到直北下人家化了一钵素斋,回献师父。师父见他来得甚快,便叫:“悟空,我们去化斋的人家,求问他一个过河之策,不强似与这怪争持?”行者笑道:“这家子远得很哩!相去有五七千里之路。他那里得知水性?问他何益?” 八戒道:“哥哥又来扯谎了。五七千里路,你怎么这等去来得快?”行者道:“你那里晓得,老孙的觔斗云,一纵有十万八千里。象这五七千路,只消把头点上两点,把腰躬上一躬,就是个往回,有何难哉!” 八戒道:“哥啊,既是这般容易,你把师父背着,只消点点头,躬躬腰,跳过去罢了,何必苦苦的与他厮战?”行者道:“你不会驾云?你把师父驮过去不是?”八戒道:“师父的骨肉凡胎,重似泰山,我这驾云的,怎称得起?须是你的觔斗方可。”行者道:“我的觔斗,好道也是驾云,只是去的有远近些儿。你是驮不动,我却如何驮得动?自古道,遣泰山轻如芥子,携凡夫难脱红尘。象这泼魔毒怪,使摄法,弄风头,却是扯扯拉拉,就地而行,不能带得空中而去。象那样法儿,老孙也会使会弄。还有那隐身法、缩地法,老孙件件皆知。但只是师父要穷历异邦,不能彀超脱苦海,所以寸步难行也。我和你只做得个拥护,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这些苦恼,也取不得经来,就是有能先去见了佛,那佛也不肯把经善与你我。正叫做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那呆子闻言,喏喏听受。遂吃了些无菜的素食,师徒们歇在流沙河东崖次之下。

正到直北下人家化了一钵素斋,回献师父。北方,属水,要解决水里的问题,从水上参悟禅趣。象这五七千路,只消把头点上两点,把腰躬上一躬,就是个往回,有何难哉!起心动念是超光速的,五七之数,就是七情五欲,每有心动,非情即欲,有何难哉!哥啊,既是这般容易,你把师父背着,这里是给读者讲解原理,《西游记》作者以为不深,人人可以读懂,其实读懂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如果吴承恩当时能料到现在人没有办法读懂,可能会多加一些解释的。我的觔斗,好道也是驾云,只是去的有远近些儿。你是驮不动,我却如何驮得动?这段话告诉我们心无性则迷的道理。驾云,就是把境界看作云一样的事物,不被境界转,但是不等于淡化境界就一定能明心见性。道家的虚空粉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结果去了四空天。有形无体,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把一切事情要淡化到云雾一样,自然身心要健康得多。古人旅游称云游,自然心情有怡然自得的享受。骨肉凡胎,重似泰山。山河大地都是因无明而起的幻境,如果凡夫执着境界,如何能从境界里悟出?可是,《西游记》妖魔鬼怪带着唐僧却可以飞行,难道是妖怪的功夫高吗?不是这个道理,只是代表真心不显露,自性就随着妖怪去了。由此看来,唐僧的骨肉凡胎,说重不重,说轻不轻,关键是如何对待的问题。佛家讲心诚则灵,心不觉悟,执着于错误,谁也没有办法动他,但是错误恰恰是动了他。这就是佛家讲的“佛不度众生,众生自度”的道理。修行是自修自度,他人不能代替。自古道,遣泰山轻如芥子,携凡夫难脱红尘。有道德的人,度境界易如反掌,因为是自己的心得;凡夫若不随公共道德,执着自身的错误观念,自然是没有办法动摇分毫。可见,提倡全社会都尊重道德的意义还有另外一层利益,就是佛菩萨可以更好地帮助你,分享他们的智慧和财富。象这泼魔毒怪,使摄法,弄风头,却是扯扯拉拉,就地而行,不能带得空中而去。妄想分别执着,也能产生移山换景的作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就是被凡夫从净土的极乐世界转变来的。世界都能转变,何况神通小术?但不论是哪一种小术,使摄法,即执着境界法;弄风头,转换境界法;都是执着有的方法,离不所执着的境界,没有办法空掉执着的因果。还有那隐身法、缩地法,老孙件件皆知。这二个方法要高明得多,是阳神出窍后才能有的神通,一般小术达不到这个境界。但只是师父要穷历异邦,不能彀超脱苦海,所以寸步难行也。要明心见性,就得在一切境界里自在自如,任何一种境界不能圆满融会贯通,都不可能明心见性。也是这个原因,要求大道,要明心见性,则必须放下五眼六通。明心见性之后,一切神通都不求自得,所谓十大神通,十大神变,圆满获得。因此,前面的双叉岭,就是走神通搞大闹天宫被压在五行山下,还是走明心见性获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分叉岭。我和你只做得个拥护,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这些苦恼,也取不得经来,破无明证法身,是离心心所的,因此修行中要令心心所不得添乱,老老实实、安分守己就对了。取经还是唐僧取,这是最重要的。那佛也不肯把经善与你我。心心所是不能完美性德的,而自性觉了之后,心心所自然就圆满了。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这个非常重要,世人千辛万苦的努力,到底得到了什么?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但如果放下这些世俗的利益之后,反而一得俱得,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佛家开示得的精彩,要什么就得舍什么,一入门就修六度,第一度,就是布施功德。爱财,你就舍财,把自己的钱财布施给能利益广大众生的事业,将来就会有无穷的财。无菜的素食,素食是禅悦;无菜,即是无艹采;把一切心所法都等闲看。

次早,三藏道:“悟空,今日怎生区处?”行者道:“没甚区处,还须八戒下水。”八戒道:“哥哥,你要图干净,只作成我下水。”行者道:“贤弟,这番我再不急性了,只让你引他上来,我拦住河沿,不让他回去,务要将他擒了。”

总结经验,再接再厉。修行最忌急功近利。

好八戒,抹抹脸,抖擞精神,双手拿钯到河沿,分开水路,依然又下至窝巢。那怪方才睡醒,忽听推得水响,急回头睁睛看看,见八戒执钯下至,他跳出来,当头阻住,喝道:“慢来!慢来!看杖!”八戒举钯架住道:“你是个甚么哭丧杖,叫你祖宗看杖!”那怪道:“你这厮甚不晓得哩!我这:
宝杖原来名誉大,本是月里梭罗派。吴刚伐下一枝来,鲁班制造工夫盖。里边一条金趁心,外边万道珠丝玠。名称宝杖善降妖,永镇灵霄能伏怪。只因官拜大将军,玉皇赐我随身带。或长或短任吾心,要细要粗凭意态。也曾护驾宴蟠桃,也曾随朝居上界。值殿曾经众圣参,卷帘曾见诸仙拜。养成灵性一神兵,不是人间凡器械。自从遭贬下天门,任意纵横游海外。不当大胆自称夸,天下枪刀难比赛。看你那个锈钉钯,只好锄田与筑菜!”

这里交代宝杖的理义,要仔细品味,才会更加喜欢西游记。西游记非常严密,任何一件事情都交代的很清楚,实在不应当仅仅理解成一部神话小说,实在是学术意味很深厚。宝杖原来名誉大,本是月里梭罗派。月里,比喻是自性里;梭罗乃佛家娑罗树,性德的象征,坚固之义;派,派生。这一句是说明杖是代表因果,自性里的固有规律。吴刚伐下一枝来,乃月桂,即性德,这里指因果不离自性功德;鲁班制造工夫盖,鲁班按五行八卦造木器,这里代表因果符合五行律。里边一条金趁心,即大道之理;外边万道珠丝玠,喻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任何一点蛛丝马迹都逃不出因果报应。名称宝杖善降妖,因果是惩罚一切恶行最公平的法宝;永镇灵霄能伏怪,是天下自控调谐的根本,妖怪畏惧大自然的原因,一切恶人不能为所欲为就是他们受因果的制约。只因官拜大将军,玉皇赐我随身带。这是比喻有能力把握因果者,称大将军。或长或短任吾心,要细要粗凭意态,因果在起心动念处,这个道理很深,心物和合的原因。佛家讲于一念心可感十方诸佛世界,就是这个道理。也曾护驾宴蟠桃,蟠桃乃仙果,也离不开因果之理论;也曾随朝居上界,上界也在因果中。值殿曾经众圣参,众圣离不开因果;卷帘曾见诸仙拜,卷帘即揭开因果的面纱,这是诸仙追求的目标。养成灵性一神兵,不是人间凡器械,这里点出人间凡器械,乃灵性之规则也。自从遭贬下天门,任意纵横游海外,下界也在因果之中,把握了因果就是把握大道。不当大胆自称夸,天下枪刀难比赛,这是没有办法比的,一个是器械,一个是道理。看你那个锈钉钯,只好锄田与筑菜!如此说,确实如此,毫不夸张。心所法也是广大无穷尽的,但一旦落入七情五欲,则种种功用只不过在娑婆世界里酬业还债而已,苟且偷生罢了。

八戒笑道:“我把你少打的泼物!且莫管甚么筑菜,只怕荡了一下儿,教你没处贴膏药,九个眼子一齐流血!纵然不死,也是个到老的破伤风!” 那怪丢开架子,在那水底下,与八戒依然打出水面。这一番斗,比前果更不同,你看他:
宝杖轮,钉钯筑,言语不通非眷属。只因木母克刀圭,致令两下相战触。没输赢,无反复,翻波淘浪不和睦。这个怒气怎含容?那个伤心难忍辱。钯来杖架逞英雄,水滚流沙能恶毒。气昂昂,劳碌碌,多因三藏朝西域。钉钯老大凶,宝杖十分熟。这个揪住要往岸上拖,那个抓来就将水里沃。声如霹雳动鱼龙,云暗天昏神鬼伏。

只怕荡了一下儿,教你没处贴膏药,九个眼子一齐流血!纵然不死,也是个到老的破伤风!这一段说得严重,事实确实如此。世人哪个不是被自己的能力给毁掉的?越是自恋,越是处处寸步难行。九个眼子,九孔系指二眼、二耳、二鼻、口、大小便道。此九孔,破如疮,常流脓血不净,为疮;由外物通,为入;由内物出,为流、漏;故有多名,又作九窍、九疮、九入、九漏、九流。世人之肉身皆是迷惑和执着的因果报应,纵然活着,也是祸患所在。老子十三章中云:“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跳出来看人的一生,努力拼命都是为了平息这九个漏洞产生的烦恼。当然世人迷惑还以九漏当风流,什么时尚,什么性感,都是迷上加迷,实在是可怜。九齿钯是心用,若是稍有不合道理之心,定要付出沉重代价。在那水底下,与八戒依然打出水面。在水里打,喻世间相中的因果用心之互相关联,水面打是表示事实真相,排除了情见的干扰。这一番斗,比前果更不同,功夫提升,境界转变。
宝杖轮,钉钯筑,言语不通非眷属。心用和因果不是眷属关系。只因木母克刀圭,致令两下相战触。木母,梅也,心用之道;刀圭,仙药也,即因果;喻用心可以把握因果律;因修道必然要从因果下手。没输赢,无反复,翻波淘浪不和睦。谁也伤不到谁,故而没输赢,无反复;用心与因果就像翻波淘浪不和睦一样。这个怒气怎含容?世人嗔心重,气量小,怎么能不动念起心?那个伤心难忍辱,心在道中,如何不受道制?钯来杖架逞英雄,水滚流沙能恶毒。用心与因果时时刻刻难分离;水滚,喻情见之心动;流沙,喻障碍智慧之无明;能恶毒,能破坏我们的本性智慧。气昂昂,劳碌碌,多因三藏朝西域。没有发心修道的人很少关注心行与因果之间的关系。钉钯老大凶,贪心是惑业根本,因此老大凶。宝杖十分熟,因果之事从未离开过我们。这个揪住要往岸上拖,那个抓来就将水里沃。用心希望把因果拉到明处看清,而因果本身却是无穷奥妙在其中,常常是隐而不显,不明心见性怎能不昧因果呢?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声如霹雳动鱼龙,云暗天昏神鬼伏。鱼龙,比喻凡圣;因果道理谁也逃不出,而且谁都得尊重,即便是成了佛,还是按因果来办事。

这一场,来来往往,斗经三十回合,不见强弱。八戒又使个佯输计,拖了钯走。那怪随后又赶来,拥波捉浪,赶至崖边。八戒骂道:“我把你这个泼怪!你上来!这高处,脚踏实地好打!”那妖骂道:“你这厮哄我上去,又教那帮手来哩。你下来,还在水里相斗。”原来那妖乖了,再不肯上岸,只在河沿与八戒闹吵。

斗经三十回合,不见强弱。论体、相、用都各有千秋。八戒又使个佯输计,拖了钯走。心所法退掉,进入无为之境。那怪随后又赶来,拥波捉浪,赶至崖边。境界相按前一心念的程序运行。凡夫为什么不能心想事成?就是因为每一念心都编了不同的程序,自相矛盾,不能显现一个结果。外国开始宣扬念力,发现了念力可以达到心想事成的结果。这的确是个事实,只是念头若合乎德道,才能有真实的利益。如果是专注邪念,即使是眼前有些利益,长远看,因果的问题非常可怕。自古学道,师父要选徒弟就是这个道理。徒弟没有道心,好小术,教他功夫,本质上是害他。当今世界也是一样,武打小说和游戏的流行,是害了这一代年青人。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原来那妖乖了,再不肯上岸,只在河沿与八戒闹吵。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境界不会攀缘,是心现识变的结果。

却说行者见他不肯上岸,急得他心焦性爆,恨不得一把捉来。行者道:“师父!你自坐下,等我与他个饿鹰雕食。”就纵筋斗,跳在半空,刷的落下来,要抓那妖。那妖正与八戒嚷闹,忽听得风响,急回头,见是行者落下云来,却又收了那杖,一头淬下水,隐迹潜踪,渺然不见。行者伫立岸上,对八戒说:“兄弟呀,这妖也弄得滑了。他再不肯上岸,如之奈何?”八戒道:“难!难!难!战不胜他,就把吃奶的气力也使尽了,只绷得个手平。”行者道:“且见师父去。”

一头淬下水,隐迹潜踪,渺然不见。原理与前相同,一动妄心,真实即隐。

二人又到高岸,见了唐僧,备言难捉。那长老满眼下泪道:“似此艰难,怎生得渡!”行者道:“师父莫要烦恼。这怪深潜水底,其实难行。八戒,你只在此保守师父,再莫与他厮斗,等老孙往南海走走去来。”八戒道:“哥呵,你去南海何干?”行者道:“这取经的勾当,原是观音菩萨;及脱解我等,也是观音菩萨。今日路阻流沙河,不能前进,不得他,怎生处治?等我去请他,还强如和这妖精相斗。”八戒道:“也是,也是。师兄,你去时,千万与我上复一声:向日多承指教。”三藏道:“悟空,若是去请菩萨,却也不必迟疑,快去赶来。”

等我去请他,还强如和这妖精相斗。功夫用足了,得到了可贵的经验,再修止观,不可有丝毫的造作心念,不必有战胜境界的妄想,境界的灵魂就自然会归顺性德。师兄,你去时,千万与我上复一声:向日多承指教。修行,就是向着止观的方向行,收敛凡情,皈依真性。

行者即纵筋斗云,径上南海。咦!那消半个时辰,早望见普陀山境。须臾间坠下筋斗,到紫竹林外,又只见那二十四路诸天,上前迎着道:“大圣何来?”行者道:“我师有难,特来谒见菩萨。”诸天道:“请坐,容报。”那轮日的诸天,径至潮音洞口报道:“孙悟空有事朝见。”菩萨正与捧珠龙女在宝莲池畔扶栏看花,闻报,即转云岩,开门唤入。

又只见那二十四路诸天,即二十四时,这是粗说,理义是时时是当下观照。那轮日的诸天,径至潮音洞口报道:当下正用之性德,随心应量。潮音,指随月球引力而动的潮水声,比喻随众生心而感得的自性功德。菩萨正与捧珠龙女在宝莲池畔扶栏看花,修行证果了,生活在什么样的境界里?龙女,是阴德;捧珠,反闻闻性;宝莲,自性功德;池畔扶栏看花,欣赏性德无穷尽的自在与快乐。云岩,是佛教禅寺名,据传道生聚石讲阐提成佛之义,石皆点头的竺道生禅师就住此寺。因此,在岩接见悟空,具有深刻内涵,比喻心境打成一片,这正是破尘沙的根本理义。

大圣端肃皈依参拜,菩萨问曰:“你怎么不保唐僧?为甚事又来见我?”行者启上道:“菩萨,我师父前在高老庄,又收了一个徒弟,唤名猪八戒,多蒙菩萨又赐法讳悟能。才行过黄风岭,今至八百里流沙河,乃是弱水三千,师父已是难渡。河中又有个妖怪,武艺高强,甚亏了悟能与他水面上大战三次,只是不能取胜,被他拦阻,不能渡河。因此特告菩萨,望垂怜悯。济渡他一济渡。”菩萨道:“你这猴子,又逞自满,不肯说出保唐僧的话来么?”行者道:“我们只是要拿住他,教他送我师父渡河。水里事,我又弄不得精细,只是悟能寻着他窝巢,与他打话,想是不曾说出取经的勾当。”菩萨道:“那流沙河的妖怪,乃是卷帘大将临凡,也是我劝化的善信,教他保护取经之辈。你若肯说出是东土取经人呵,他决不与你争持,断然归顺矣。”行者道:“那怪如今怯战,不肯上崖,只在水里潜踪,如何得他归顺?我师如何得渡弱水?”菩萨即唤惠岸,袖中取出一个红葫芦儿,吩咐道:“你可将此葫芦,同孙悟空到流沙河水面上,只叫悟净,他就出来了。先要引他归依了唐僧,然后把他那九个骷髅穿在一处,按九宫布列,却把这葫芦安在当中,就是法船一只,能渡唐僧过流沙河界。”

菩萨道:“你这猴子,又逞自满,不肯说出保唐僧的话来么?”在境界里逞能,则自迷失。若保唐僧,则万事大吉。即指若发心皈依心自,则天地都会成为护法。这是佛家最高明之处,因此凡学佛人,入门第一件事,就是授三皈依。

惠岸闻言,谨遵师命,当时与大圣捧葫芦出了潮音洞,奉法旨辞了紫竹林。有诗为证,诗曰:
五行匹配合天真,认得从前旧主人。炼已立基为妙用,辨明邪正见原因。金来归性还同类,木去求情共复沦。二土全功成寂寞,调和水火没纤尘。

这一段非常重要,理解境界里万法的因果关系如果没有智慧,还可以依靠方便法,这个方法就是九宫八卦。《易经》是也,可见,易是有智慧的圣人给凡夫的方便法船。红葫芦,葫芦即一个玄字,红,有为法也。这就是易经之法理,糊涂医治糊涂病的方法,此乃世间第一高明之手段。九个骷髅,即是九宫,世间生灭之现象总离不开八卦与转机。在世间要想活得方便一些,学些易理还是十分有效的。五行匹配合天真,五行与道之阴阳配合,就是八卦之法则;认得从前旧主人,逆炼归元,把事物看成阴阳和五行的属性。炼已立基为妙用,已,即真心之土,与心不二之相为基就可以得到心之妙用,所谓心想事成;辨明邪正见原因,明白和把握此心,自然可以明心邪正不出此心。金来归性还同类,金,喻永恒之心性之相,归性是必须的,也是修行的根本方法。木去求情共复沦,木是心用,如果合了情用,则必定沉沦。二土全功成寂寞,二土即真妄二土成寂寞就是成不二,佛就是这个境界,因此有世出世间自在无碍的功德。调和水火没纤尘,这是自在之比喻,虽用而不染。水和火并立,就像可以在电影屏幕上同时放映二种影像一样,不留痕迹,这也是悟净法名的含义。

他两个不多时按落云头,早来到流沙河岸。猪八戒认得是木叉行者,引师父上前迎接。那木叉与三藏礼毕,又与八戒相见。八戒道:“向蒙尊者指示,得见菩萨,我老猪果遵法教,今喜拜了沙门。这一向在途中奔碌,未及致谢,恕罪恕罪。”行者道:“且莫叙阔,我们叫唤那厮去来。”三藏道:“叫谁?”行者道:“老孙见菩萨,备陈前事。菩萨说:这流沙河的妖怪,乃是卷帘大将临凡,因为在天有罪,堕落此河,忘形作怪。他曾被菩萨劝化,愿归师父往西天去的。但是我们不曾说出取经的事情,故此苦苦争斗。菩萨今差木叉,将此葫芦,要与这厮结作法船,渡你过去哩。”三藏闻言,顶礼不尽,对木叉作礼道:“万望尊者作速一行。”那木叉捧定葫芦,半云半雾,径到了流沙河水面上,厉声高叫道:“悟净!悟净!取经人在此久矣,你怎么还不归顺!”

三藏闻言,顶礼不尽,对木叉作礼道:“万望尊者作速一行。”修行不可迟疑,一鼓作气。那木叉捧定葫芦,半云半雾,径到了流沙河水面上,在境界里要若即若离,就是这里的半云半雾。悟净!悟净!指境界里要悟净,一切境界本是唯心所现,为何不平等,不清净?皆是吾人之心不平等,不清净所致。

却说那怪惧怕猴王,回于水底,正在窝中歇息,只听得叫他法名,情知是观音菩萨;又闻得说“取经人在此”,他也不惧斧钺,急翻波伸出头来,又认得是木叉行者。你看他笑盈盈,上前作礼道:“尊者失迎,菩萨今在何处?”木叉道:“我师未来,先差我来吩咐你早跟唐僧做个徒弟。叫把你项下挂的骷髅与这个葫芦,按九宫结做一只法船,渡他过此弱水。”悟净道:“取经人却在那里?”木叉用手指道:“那东岸上坐的不是?”悟净看见了八戒道:“他不知是那里来的个泼物,与我整斗了这两日,何曾言着一个取经的字儿?”又看见行者,道:“这个主子,是他的帮手,好不利害!我不去了。”木叉道:“那是猪八戒,这是孙行者,俱是唐僧的徒弟,俱是菩萨劝化的,怕他怎的?我且和你见唐僧去。”

方法正确了,境界自然就归顺了。这个主子,是他的帮手,好不利害!我不去了。如果用心与自然环境斗狠,则必定得到环境给予的报复,今天的生态环境就是最好的例证。

那悟净才收了宝杖,整一整黄锦直裰,跳上岸来,对唐僧双膝跪下道:“师父,弟子有眼无珠,不认得师父的尊容,多有冲撞,万望恕罪。”八戒道:“你这脓包,怎的早不皈依,只管要与我打?是何说话!”行者笑道:“兄弟,你莫怪他,还是我们不曾说出取经的事样与姓名耳。”长老道:“你果肯诚心皈依吾教么?”悟净道:“弟子向蒙菩萨教化,指河为姓,与我起了法名,唤做沙悟净,岂有不从师父之理!”三藏道:“既如此,”叫:“悟空,取戒刀来,与他落了发。”大圣依言,即将戒刀与他剃了头。又来拜了三藏,拜了行者与八戒,分了大小。三藏见他行礼,真象个和尚家风,故又叫他做沙和尚。木叉道:“既秉了迦持,不必叙烦,早与作法船去来。”

那悟净才收了宝杖,整一整黄锦直裰,收了对应之法,现了真实相状。沙悟净,在尘沙一样的作用里得清净,就解脱尘世的根本方法。

那悟净不敢怠慢,即将颈项下挂的骷髅取下,用索子结作九宫,把菩萨葫芦安在当中,请师父下岸。那长老遂登法船,坐于上面,果然稳似轻舟。左有八戒扶持,右有悟净捧托,孙行者在后面牵了龙马半云半雾相跟,头直上又有木叉拥护,那师父才飘然稳渡流沙河界,浪静风平过弱河。真个也如飞似箭,不多时,身登彼岸,得脱洪波,又不拖泥带水,幸喜脚干手燥,清净无为,师徒们脚踏实地。那木叉按祥云,收了葫芦,又只见那骷髅一时解化作九股阴风,寂然不见。三藏拜谢了木叉,顶礼了菩萨。正是
木叉径回东洋海,三藏上马却投西。

菩萨葫芦安在当中,就是指修行人在世间,一切以佛法普度众生为核心,不可贪恋世利凡尘。世人也有学易经的,结果当成生财之道,甚至当作欺骗众生的手段,这是增长恶业,因果不可思议了。左有八戒扶持,用心守住戒律;右有悟净捧托,行为符合因果律,不在境界里论好丑;孙行者在后面牵了龙马半云半雾相跟,将心安住在中道之上,合乎于自性功德,不可起心动念;头直上又有木叉拥护,心合于道,自然有道德之加持,止观俱在,安祥必成。那师父才飘然稳渡流沙河界,浪静风平过弱河。这样就可以在世间不染世间法,平稳地修行证果了。度过了流沙河就是能在一切境界里安然自在,自然会有骷髅一时解化作九股阴风,寂然不见。这时才是真正断了分段生死之苦,诸漏已除,并且除了沙尘惑,等于修行路上快马加鞭,更多的悟境必将逐步显露出来。

毕竟不知几时才得正果求经,且听下回分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