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荣新]十月朝——节选自张勃 荣新:《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

[荣新]十月朝——节选自张勃 荣新:《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

 
  十月朝,因十月初一早晨日月升降相照而得名。因节日的主要活动是祭祀祖先,又称“祭祖节”;又因祀先时需要烧送寒衣,故又称“寒衣节”、“烧衣节”。作为民间传统三大“鬼节”之一,北京又称“冥阴节”,辽宁台安、锦西俗称“鬼王节”。全国不少地区还将这天视为“下元节”。虽已进入冬季,但地球表面还贮存着一定热量,以致十月初的天气时常和暖似春,所以又称“小阳春”、“小春”,在浙江归安则称之为“晒谷天”。

  一、信仰习俗

  (一)祭祀活动

  1、祭祀祖先

  十月初一是民间重要的祭祖节日,实为冬祭,祭祀仪式同于清明,即古代春露秋霜之意,以表“思时之敬”。山东荣成将十月一称作“鬼开门”,传说阴间的鬼魂在这天会被放出,等到第二年清明再重新收押,所以家家户户上坟祭祖。节日祭祖并非局限于这一天,有的地方可持续十天、半月。云南多数地区以十月初一至十日为“十月朝”,男女上坟祭奠;而大理、鹤庆等地以初一至十五日皆为祀先祭墓之期,称作“十月周”。湖南地区传说十月初一至初十或至十五日墓门开,各家上祖坟扫墓。

  十月初一祭祀先祖,家祭、祠祭和墓祭这三种形式,在各地均有体现。

  (1)送寒衣

  俗话说“十月一,穿棉的”,十月初一是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冷,人们为御寒要加衣,由阳世推及阴间,由生者推及亡亲,进而认为也需给阴间的亡亲送去过冬的衣物,以示孝敬。因此,十月一祀先与其他祭祀节日的最大不同,在于除了酒饭、香烛、纸钱等一般供品外,还有一种不可或缺的供物——冥衣,即寒衣。

  关于送寒衣的由来,民间传说与孟姜女有关。孟姜女为修筑长城的丈夫千里送棉衣,不料丈夫已死并被埋于城墙下,孟姜女哭倒了长城,找到丈夫的尸骨,用棉衣重新装殓安葬。一般的观点认为,送寒衣习俗源自唐宋时期朝廷每年于十月一日赐官员锦袍的定制,后人观之,由生者天冷添衣推及死者,故也为亡者送衣御寒。《东京梦华录》载:“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缎),以十月朔日烧献故也。”[1]可见,在宋代十月一烧送寒衣的习俗已十分流行。

  所谓寒衣,是用彩纸或布帛,剪作衣裳、鞋帽、被褥等各种衣物的形状,长约一尺。在京津地区,用彩色蜡花纸裁剪、糊制衣服,有粉红、豆青、深蓝、黑、白各色,上印梅花、菊花、牡丹等花卉和蝴蝶图案。周宝善《津门竹枝词》写道:“蜡花剪纸送寒衣,十月初辰扫墓归。不独人间备棉絮,九泉亦怕雪霏霏。”[2]

  有些地方的寒衣还在纸中夹棉。在陕西与晋南地区,讲究在五色纸衣中夹裹一些棉絮,烧于祖墓或先祠,以示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在江苏苏州,有的直接烧真衣帽,还有烧纸库的,扎房屋、箱柜、桌凳等器物,同实物一般大小,祭奠后焚化。

  同样是称“送寒衣”,简单的,只烧纸钱即作为送寒衣。在陕西兴平,祭先祖时在家门外焚纸,称“祭麻姑”。陕西葭县是在坟前烧五色纸,即等于是“送寒衣”,只有去世未满三年的才必须剪纸衣焚烧。甘肃成县、辽宁台安、河南商水等地则是在坟前焚化纸钱为“送寒衣”。

  复杂的“送寒衣”,有些地方要“烧包袱”。即把冥衣、冥纸、冥锭封在纸袋中,封面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与称谓,还标注年月日,作为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钱包、衣包,焚化烧送。东北、京津地区流行这一烧包袱以送寒衣的习俗。

  在老北京,因种种原因在这天不能上坟祭祀者,则烧包袱。北京祭祖用的包袱通常是一个大纸口袋,竖长一尺,宽一尺五寸,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全白的素包袱,用于新丧不满三年者;另一种是印有墨线花纹的花包袱,用于老丧以及三代、五代宗亲。以花包袱皮最为常见:

  花包袱皮是一个大白纸或红纸口袋上印上水墨单线的图案,四周黑框内是佛教梵文音译的《往生神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填写亡人名讳;牌位的右上方印着“金银财宝冥衣一封”,可根据情况在下边填上“戊子清明祭用”、“周年祭用”等字样。左下方是填写祭祀人姓名之处。还印有两个古装的小人儿,据说是隋朝的羊角哀、左伯桃(隋封守灵之吏)。每份包袱皮还附着一张四寸见方的木刻版水墨印刷的“冥国邮政”的邮票,装好冥钱冥衣后,贴在包袱背面。[3]

  包袱内装有寒衣纸、烧纸、冥锭、冥钞和佛道两教的往生钱等,这些冥钱、冥衣都购自南纸店。讲究的人家会请冥衣铺的裱糊匠专门糊一套高级的御寒衣物,包括皮袍、皮褂、皮裤、风帽、棉袜,还有一双纳有云纹的“老头乐”棉鞋或绣花花盆底棉鞋。

  各地送寒衣的时间、地点不一。陕西地区多在鸡鸣时于堂前或门外焚送。甘肃兰州则是在白天携带糊制的纸箱、纸衣、纸鞋帽等于坟前焚烧。在山东鄄城、河南洛宁等地,于黄昏时分拜祖墓、送寒衣。在河南洛阳,晚上在门前洒灰圈,在圈内烧送五色纸衣,士绅之家则焚于家祠。天津人入夜在家附近的十字路口焚化包袱,边烧边说“某某祖先收寒衣”或“某某祖先拿钱来”等祷词,有的则在坟前烧送。

  老北京人焚送包袱之前,先要祭祀,称为“供包袱”,一般供品为三碗水饺(每碗五个)和一杯清茶,讲究的还有佳肴、糕点和时令鲜果等。由长辈上四根香,行四叩首礼(应“神三鬼四”之说),然后,按长幼尊卑依次四叩首。礼成后,送至大门外或十字路口,准备焚化。如果给男的烧送,先在地上画个十字(取意指向九幽之地,使亡人无论在何处都可以收到这份冥资);给女的烧送,在地上画个圆圈,并在西南方向留一缺口(此缺口代表幽关,即鬼门关,表示将冥资送入幽冥之地),然后将包袱放在十字或圆圈的中间点火焚化,据说这样还可以防止其它孤魂野鬼来抢。同时,要留出几张散纸钱,放在十字或圆圈外焚化,称为“打发外祟”。讲究的人家还要特意糊一个小包袱,作为送给土地爷的酒钱,上写“土地酒资五锭”,也放在圈外焚化。最后,将上供用的那碗清茶泼洒于地,祭仪即告结束。[4]

  一般来说,对于新丧者,是日必要进行墓祭,烧送寒衣祭奠。在江苏,新丧之家必于是日去坟前烧纸衣;有的人家还延请僧道做道场,至亲来拜祭,请客吃十月朝饭。直到现在,江南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在四川广安、名山等地,在家以酒食祭祀先祖,对于去世未满三年的,上坟祭祀,焚烧纸制衣服、被褥。在陕西宜川、洛川等地,只有新丧之家才送寒衣,用彩纸剪制衣服,焚于坟前,过三年则否,只焚纸箔祀先。而辽宁海城、锦县的习俗则与之相反,十月一墓祭时为先祖焚送寒衣,但新丧未满周年的不能送。

  在给新丧送寒衣时,各地还有一些禁忌。在黄河流域,给新丧者不能送彩色寒衣,只能送白纸素衣;北京是用白色印有青莲色花纹的纸作衣服,据说是因为新鬼不敢穿彩衣。黄河流域的“送白衣者”(即给新丧送寒衣者)必要伴以号哭,俗定为“女声十九,男声十一”。在北京,为新丧烧包袱时也要大声嚎哭,尤其是妇女,往往拉着长腔,有词有句地哭诉。

  对于送寒衣而言,凡是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等,都必须烧掉,只有烧得干干净净,才能为阴间的祖先所用。山西民间认为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烧寒衣时要特别认真细致。

  (2)荐新

  十月秋收已基本结束,故而祭祀祖宗的供品也格外丰盛,含有报赛之意。在上海有“苦恼七月半,大富十月朝”之说,是日农家准备的祭祖饭菜远胜于中元节。墓祭时荐以时食,黄河流域多为水饺、馄饨、猪羊肉等供品,在甘肃张掖,用麻仁、豆腐作馄饨或包子,晚上焚纸钱祭奠先祖,作为冬祭。其他,如宁夏地区多荐汤饼,山西定襄用糕饼,河南长葛、禹县等地则惯用炸油饼,河北定兴用柿子,甘肃庄浪则是烹羊羔献美酒。

  南方主要用新米祀先,如江苏太仓、广东长乐用糯米团、糍糕,江苏兴化煮赤豆饭以祀先,都带有荐新之意。在上海华亭,用面裹菠菜做饼,供献祠堂,再拜扫祖坟。

  (3)其他

  在山东即墨,节前一天,家长带领儿孙上坟添土,每人用衣服兜土,据说谁兜的土多,谁的后人兴旺。节日凌晨,家长再率儿孙带着丰盛的供品上坟,家贫者则只带两碗饺子上坟祭奠,叫做“上小坟”,同样焚香烧纸,奠酒叩头。早饭后,族长带领大家,带着大摆供,即30个大碗的供品去“上大坟”,在坟地添土压纸钱,由族长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

  祭祀祖坟之后,宗族往往齐聚宴饮,河南汝南称为“享神福”。在山东郓城,族长率族人祭祖坟、祭祠堂之后,大摆宴席,公布账目,商议族中要事,有的宗族还搭台唱戏,连唱三天。在安徽繁昌,“家庙行烝祭之礼,子弟有过者,宗子笞之以警,遂燕于寝。”[5]

  在山东泰安,出嫁的闺女应在这天给娘家父母上坟,一般是外孙到外祖父家上坟。外孙是晚辈,平日从不能坐上席,惟有这天例外,外孙可以心安理得坐上席,接受招待。

  2、祭祀孤魂

  (1)城隍出巡

  十月一日这天,全国各地例行城隍出巡活动,以赈济、赦免无祀孤魂。照例用轿抬城隍神像出外巡行,至城外厉坛,献牲焚纸,祭祀孤魂。在河南永宁,人们晚上抬城隍神像出巡,仪仗显赫,全城官师从之,由西关出北厉坛入东关,鼓乐喧阗,灯火照衢,称为“放鬼”。甘肃敦煌,还要在厉坛演戏。约于民国时期,各地多销毁神像,此礼遂废。

  有些地方还要至城隍庙进香,如甘肃灵台、张掖等地,在城隍庙办“寒衣会”,建醮诵经,化纸祭孤,为全县祈福禳灾,其余人各备纸钱,焚于庙门。江苏周庄以十月一日为下元节,“府县城隍神开光演戏,有寝浦庙城隍来会,向岁一行,故有大、小年之称。”[6]

  (2)祭孤魂。十月朝,各家除了给先祖送寒衣之外,还要在街口或野外给孤魂野鬼烧送,以防其争抢送与亡亲的过冬衣物。天津也称“打发外祟”,是在街口焚烧纸钱或纸衣,山西则是在十字路口烧些五色纸。在山东邹平,民间在这天做小馒头,傍晚抛撒荒野,然后焚化纸钱,俗称“祭孤魂”;儿童争抢这种祭祀用的馒头,据说吃了可以长寿。在陕西华县,民国时期一度设立“寒衣会”,节前募资,十月初一日则以所得赞助为孤魂野鬼焚送纸钱衣物。

  3、祭牛王

  南方地区,以十月初一日为“牛王诞辰”,也称“牛王节”,是日祭祀牛王。

  十月晚禾已收,农事即将结束,为了报答牛一年来的辛苦耕作,这天要让牛休息,不耕作。乡农蒸糍糕喂牛,并将之粘挂在牛角上,以示庆祝。凡是把牛租给别人的,也要在这一天牵回犒劳。

  在四川长寿,“牛神生日”这天,将糯米蒸熟,在臼中捣成饼状(或团状),称作“糍粑”,以之喂牛,然后粘在两个牛角上,俗称“饷牛王”,据说若不这么做,牛会落泪。在四川简阳、西昌,是把糍粑包在牛的两个牛角尖上,然后采几朵菊花等鲜花插在上面,以此作为对牛的酬谢。在四川三台、湖北孝感等地,农家以糯米糕喂牛、粘牛角,还要牵牛至水边,让牛临水照影,称作“接牛角”,据说牛见到角上有糍粑就会高兴,来年更加勤快;若牛未见角上有糍粑,则会悲鸣狂跳。

  同为庆贺牛王诞辰,在广东东莞则是蒸饼裹菜以饲牛,并悬于牛角。在贵州兴仁,凡饲牛之家,宰牲祭祀,除以糯米粑饲牛、挂牛角之外,还以酒饮牛,以示慰劳其辛勤耕作。

  在广东曲江,是日牛不穿绳,纵放田野,称为“放闲”。在江苏海安,农家于是日洗牛,意为让耕牛冬休。

  云南镇雄庆贺“牛王节”时,农家请巫师念“牛王经”。在四川雅安,各乡都设“牛王会”,四川灌县则是设“牛马会”,凑钱演戏庆祝。

  4、送苍蝇

  江苏地区以十月初一为苍蝇“回家”的日子,或称“送蝇节”,要为苍蝇饯行。在东台,是日各家备红豆饭,海安则是煮糯米饭,先盛一碗饭、一杯水,放在厨房里,为苍蝇送行,人们喃喃祝祷“明年再来”,祝毕,全家吃红豆饭。镇江也是在吃红豆饭前先盛一碗饭放在桌上,供给苍蝇吃一顿,认为苍蝇吃饱了红豆饭,就会发痴,不能再来扰人。实际上,苍蝇畏冷,随着天气转寒,苍蝇已无力活动,或死亡,或藏匿,当然就会不见踪影。

  5、其他祭祀活动

  辽宁北镇称十月一日为“报赛节”。是日,福建地区田家报赛,杀牲献酒作黍以祀神,称作“冬福”。在山西平定,乡间设赛会,各村演戏以酬神,为秋报之意,山西寿阳称之为“谢穑”。湖北京山的农家蒸米糕以祀土神,意为秋收报赛。陕西部分地区举行祭祀青苗神的活动,祈求青苗神佑护麦苗安全越冬,来年获得丰收。

  陕西宜川,是日宰杀猪羊以祭祀山神、土地,俗谓山神自此日起则无高级神管制。

  在广东东莞,乡里祝祷于社,以禳火灾,鸣钲鼓以逐疫。在广东茂名则是举火炬设醮以禳灾。

  在山西马邑,是日农家祭祀龙王,会饮庙中,称“闭庙门”。

  山东邹城的凫山上有伏羲庙,居民于十月一日至庙祭祀。

  在浙江东阳,十月朝又称“先天节”,“城中士民赛五方之神,名曰‘五圣’,亦曰‘太祖’。东西南北各易其位,四隅之人交相迎送。至夜,以长竿系灯导行以禳火。或云,宋乔文惠少时肄业东殿,夜行辄有灯前导,因祷于神曰,苟得志必迎还若,后大拜,因举是会。”[7]

  北京民间相传十月初一为“靴子生日”,卖靴子的商人要设供参拜靴神,以求生意兴隆。

  (二)占卜禁忌

  俗信十月一日晴,则冬天无严寒,主柴米价贱,贵州平坝有农谚云:“十月初一晴,柴炭不须银。”[8]河南宜阳也有“十月一日晴,柴米价钱平”的说法。

  在贵州平坝,以是日起风的情况占验菜、桐油的价格,谚云:“要知灯里油,十月初一看风头”[9],即风在早上则价格早起,风在晚上则价格迟起;风大则大起,风小则小起,无风则不起,称“看油风”。在陕西同官,以是日风向占春粜贵贱,风从东来则春粜贱,风从西来则春粜贵。

  在江西南昌,初一日不宜风雨,“权受者以风占,量受者以雨占。如初一日竟日大风,则论轻重之物贵,先大后小则始贵终贱,先小后大则始贱终贵,无风则皆贱。量受者占雨亦然。”[10]

  河北地区,以此日风向占一冬寒暖,刮南风则兆冬暖,刮北风、西北风则兆冬寒。

  在山东清平,十月初一与清明节下葬都不用占卜,都是吉利日子。

  在山西,先人的迁坟合葬等仪式,民间习惯在十月一日进行。

  在禁忌方面,如在山西地区,十月一日,妇女忌出行。

  二、节日饮食

  十月朝时,农作物已基本收获完毕,民间多在此节改善生活。如在四川简阳,“俗用糯米蒸熟,以芦秆削尖签之,名曰‘打糍粑’。或搓成饼,内裹以糖,炕黄食之,或即用糖蒸化,调和食之不等。”[11]此外,天津各家要吃水饺,江苏人多做红豆糯米饭,河南西华的乡人食油饼,山西山区的居民兴吃荞面、莜面,山西榆社各家多食黄米糕,广西宾阳人做米糍,等等。

  在江苏丹阳,是日多吃煮糍团,乡人饮酒,礼如元宵。广东赤溪人多在早上聚会饮酒,当地有“冬朝节昼年晚”的谚语。

  江苏镇江人认为十月朝是菠菜生日,此日各家午餐的菜肴中必有一碟菠菜。

  在广东花县,是日用羊桃、芥菜煮汤喝,认为可祛疾病。广东龙山、高要、四会等地,以五蔹子(即五棱)和芥菜煮汤食之,据说可辟寒气,俗话说“十月火归脏”,取芥菜的辛辣和五敛子的酸味,一散一敛,可以护卫脏气。

  三、社交习俗

  (一)雇佣关系的解除

  俗语说“十月一,放雇的”,在北方地区,雇工照例于十月一日被放还回家,山东也称“辞场”。因一年的农事基本结束,所以遣散佣工。在山东沾化、乐陵、邹城等地,主人家设酒肴犒劳佣工,结算工钱,打发长工回家,临沂称为“散场”或“打散场”。即使留下的雇工,因为没有重活可干了,也要从这天起由细粮换成粗粮,叫做“换饭”。在河南西平,农家通常以此日为新旧佣工交替之日,地主具酒食,送旧迎新。江苏习俗是日应食糍粑饭,又因地主要在这天决定长工的去留,故有“吃得糍粑饭,伙计就滚蛋”之说。在山东莒县,此日也是受雇的牧牛羊人完工之期。

  乡塾也有在此日解馆的,如在四川丹棱,是日村塾解馆,想读冬书的学生,要另议束脩,称为“议冬学”。

  (二)宴饮

  在河北望都,十月一日有吃会之举。河北深泽人也好于是日集客宴饮,称为“试酒”,以醉酒者多为荣。

  (三)馈赠

  四川地区,亲友相互馈赠糍糕,以示有秋。在安徽分宜,农家舂糯米作糍团、馒头馈送亲友,称为“过月半”。

  (四)贸易

  在山东曲阜,至圣林前设会(市)场,与“清明”同,远近贸易者纷至。

  四、其他

  十月初,北方地区“三秋”基本结束,各地有收场的习俗。在山西长治,农家例于十月初一休息,称“闭场门”。在山东齐河,自十月一日起开始收场,如果地里还有棉花未收,则任人摘取,不得禁止。山东邹平也在这天开始收场蓄菜,妇女开始织布做棉衣。

  秋收结束犒劳工人,在河北丰润,是日主家蒸炊饼以犒劳农工。四川大宁以此日为“绞篊节”,盐场在此日换笕竹,各灶以酒食犒劳工人。

  立冬日,民间要进行一些过冬的象征性活动。是日开炉的习俗,传承已久。所谓开炉,即在冬至日安装火炉、烟筒,并试烧,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这一习俗早在宋代已十分盛行,《东京梦华录》、《梦粱录》中均有相关记载: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老幼团圆,围坐欢宴;各大寺院设开炉斋供;官方进暖炉炭等。后来,虽宴饮之聚不一定举行,但直至民国时期,民间依然于冬至日在家中开炉炽炭,老北京则有“二月一撤火,十月一升火”的惯例。此外,山西妇女要在这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丈夫、子女换季;即使此时天气暖和,不宜穿棉,也要督促丈夫和孩子试穿一下,图个吉利。

  在四川华阳,富户往往在是日把旧衣服施舍给贫苦人家,也称“送寒衣”。

  颁行公历以前,政府例于十月初一颁行来年的历书(又称皇历、宪书),自此日起,大街小巷常见书贩背着书箱,边唱边卖新历书。各家必买一本,根据上面标明的黄道日或黑道日、宜做某事或忌做某事,安排日常生产生活以及重要活动、礼仪等。

  在娱乐活动方面,江苏丹阳的儿童常在这天玩打钱、踢踺子的游戏,浙江归安人多在 “十月朝”这天早起登高观日出。

  在江西分宜,下元节,“城北每年有建清平醮者,演剧动以月计。借开赌抽头,通宵达旦,四方流氓趋之若骛”[12],此风在民国时期还很盛行。

  

[ 本帖最后由 张勃 于 2009-11-16 10:08 编辑 ]

TOP

好多节日我们家乡都没有

TOP

“十月朝”民俗内容丰富多彩!
梦里不知身是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