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古城苏州元宵花灯热销 难觅传统手工花灯

古城苏州元宵花灯热销 难觅传统手工花灯

2013年02月24日 19: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苏州2月24日电 (记者 吴瞳)“妈妈,我要那个大飞机。”小男孩一踏进郭氏风筝店门就对妈妈嚷道。在飞机花灯旁,挂着若干用绸缎扎制的金鱼、兔子等样式的传统花灯,少有人问津。

  “电子花灯卖得不错,但这剩下的十几盏手工扎制的花灯,还是去年没卖完的,今年连货都没进到。”找完钱,店主靳女士略显无奈地说,店里的传统花灯是从爱人家的亲戚处进的货,做花灯的是一位年近八十的老婆婆。“做花灯都做了几十年了,但今年实在做不动了。”

  每年元宵节前,这家位于苏州山塘老街上的郭氏风筝店里都会挂上一排漂亮的传统花灯,而当天记者来到店里时却发现,与传统花灯相比,摆在店门显著位置的各式电子花灯更引人注目。造型时尚、除了能发光还能播放音乐,价格只需十几、二十元人民币。

  “这老手艺恐怕要失传咯。”在店里,靳女士的哥哥听到谈话后走了出来。“我曾经去学过,可做一个灯不是几下就行的。”他介绍,传统手工花灯虽然精美,但花费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很高,因此产量低、价格高,老手艺越来越没办法迎合现代市场,并且每年只有一两个月的销售时间,做来卖颇有些吃力不讨好。

  离开靳女士的店铺,记者在山塘老街和南浩街上询问了五、六家出售花灯的商铺,得到的答案都是:手工花灯又贵又不好卖,早就不进货了,也不知道向谁进货。

  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灯彩传承人、今年69岁汪筱文介绍,目前苏州虽有几家制作苏灯店,但制灯高手却寥寥无几。如何推陈出新,一直是困扰汪筱文的难题,为此他一直在探索传统花灯的未来发展之路。

  台湾“中华花灯艺术学会”理事长黄文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传统的花灯也应有时代感,这样才能让灯彩制作的技法在新时代的理念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