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博客写作是不是一种新民俗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博客写作是不是一种新民俗

自己是从2004年开始博客写作的.那时候是在天涯社区,没想到一下子坚持了5年,而且也成为天涯草根博客之星,近200万的来访量一直高居天涯文学博客之首.记得当时天涯申请博客的人也就一千多人,而现在天涯博客用户起码在十几万人之多.而博客也引发了一系列门户网站的博客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新浪博客,一上来就打明星牌,以至于在新浪,看博客几乎就成了看明星如何作秀,看他们的私生活.而且明星博客的点击率也让普通博客瞠目结舌.一天就可能达到几十万的来访.所以,新浪的明星化和天涯一直坚持的草根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我很喜欢天涯博客.朴素安静而且有着人间的味道,所以坚持了5年.我最初也放弃过新浪,最后还是坚持,在于他快捷的网上传输和交流.因为在新浪我几乎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者.
现在我在中国民俗学会开设了自己的民俗博客,主要是发那些民俗心得和研究,这个博客更专业更有民俗味道,风格一下子就找到了.在这里似乎知音和老师更多.
对照博客写作和深入博客写作的现场,我体会到:博客生活已经成为都市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已经可以成为一种新的民俗现象.这种民俗现象背后的深层心理应该能够找到答案.
博客写作应该和手机短信一样在当代的人类生活中成为一种全球化的民俗事项,关注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应该有一定的时代意义.以上零星的想法愿意和大家分享.

TOP

嘤其鸣也,求其友声。
约定俗成,与时俱进,顺势则兴。
以民俗的定义“民众的知识”概念来界定,博客写作既是一种新兴的现代技术产物,也是一种方兴未艾的写作方式,休闲载体,交流媒介,文化空间,对民族国家的进步,信息的共享透明、民主法制的进程皆有受益,但从从事者及受众面来看,仍未形成“民众”层面的普及,同时,不只是草根群体参与其间,精英群体也是主体,文中说到的明星博客在影响面上也不可忽视。另外,从民俗的集体性、传承性、教化性、变异性、地方性上来分析,它仍未形成民众喜闻乐见的、与民众生活世界、心灵世界息息相关的“ 民间知识”,更多是介乎于通俗与精英二者互动的局面中。
即兴提点不成熟的看法。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英古从民俗的内涵对博客写作做了一个界定,以为还未形成"民众"层面的普及.我以为你认为的普及可能是要满足民众更大范围的认可.在我看来,目前的博客在城市生活中的普及似乎已经达到了民众层面.一些小学生和老人都纷纷加入了这个"活动"中.拥有博客并成为博客主人这一事项似乎已经成为城市人生活的一部分.尤其在大学和中学做调查,博客的拥有量占很大比例.而博客内容的庞杂,博客信息的丰富几乎指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它的集体性\传承性\教化性\变异性\地方性\等等都是通过网络进行表达的.我们完全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对博客的以上民俗要素进行归类分析.尤其是博客的民间立场\自由立场\都具备了民间性.而这样的民间性成为一种社会从草根到精英都认可的事项时,新民俗就有了出场的可能.以上为在线的思考,很不成熟,和老弟交流........................

TOP

或许用习俗来表示这种现象比民俗更为确当。用民俗内涵来考察博客现象,实无法将其归入其中;如果视博客为一种新民俗,这种新民俗相对于传统民俗来说,其发展应还需一定的时间。

TOP

现在流行微博了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界定一个新民俗是一项非常麻烦的事。因为大家对新民俗这个概念的意见还不统一。或许说它是新习惯更好。何况今天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许多东西可能会风靡一段时间后,就被其他更便捷的形式所代替。
竹林青青,微风徐来

TOP

钟老原来说过一句话,大意是:

要区别对待“时尚”与“民俗”。

这句话大家怎么理解?

继续讨论。。。

TOP

引用:
原帖由 竹林遗风 于 2010-12-25 12:46 发表
界定一个新民俗是一项非常麻烦的事。因为大家对新民俗这个概念的意见还不统一。或许说它是新习惯更好。何况今天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许多东西可能会风靡一段时间后,就被其他更便捷的形式所代替。
小卫的观点偶赞同,“新习惯”也比“新民俗”好。

钟老的原话我不记得了,他的意思是说:
“时尚”并不是民俗;
但有可能演成“民俗”;
也有可能流行一阵,像风拂过不会留下什么痕迹。

是否能够成为“民俗”,这需要时间才能做出判断。

“新民俗”?

这个概念确实只是一个概念而已,没有多少学理在里面,至少目前没有看到什么界定。

民俗应该与“传统”与“传承”有关,也与行动的主体有关。

“新”与传统和传承的距离有多大?

TOP

无论是博客这种食物本身还是写博客、看博文这种行为,现在将其定义为新民俗为时尚早。从时间上来看,博客的兴起尚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它能否继续保持其生命力持续的发展下去?会不会被现在流行的微博等新兴的“书写方式”所代替?我们都要打上一个问号。从流传的范围和群体来看,不否认博客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使用,单就总体来看,经常使用和利用博客来获取信息的人还是只占一小部分。所以,博客能不能称之为一种新的民俗,有待考量。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TOP

我觉得 新民俗 一词是在研究中具体的语境下作出界定的,有其内涵形态上的严格限制,也有其时空上的前提。如果拿到泛化的讨论中用势必会造成对限定性学术用语的误解和歪曲。

如果我们做个前提的限定就好了。民俗学把传统民俗的形成限定在三代以上(时间),也就是现在非物质遗产所要求的传承年限要在100年以上。至于空间上,民俗学所说的集体性群体性并没有可以量化的标准,只要在一定人群中播布传承就可以视为其符合集体性的原则。

但我们常常规定的三代仅仅只能针对传统民俗,或者说针对农耕社会及农耕以前的社会形态而言。因为农耕文明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农业生产生活民俗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一种新的民俗的形成,发展到取代旧的民俗都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所以以三代或100年来度量传统民俗的形态是具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这个三代和100年不是绝对的。

今年青年论坛的时候,上海社科院的毕旭玲老师专门写了一篇关于新民俗、民俗主义的文章,里面援引的新民俗的认定也是“三代”为标准,记得当时还跟她讨论过一些我在田野中发现的具体的民俗事象算不算新民俗。……这是后话。如果我们把传统民俗这样界定以后,为了研究方便,则可以先简单的将其搁置在一边,讨论讨论与传统相对的现代————————

工业社会以后,整个社会节奏加快,经济政治文化生态都在急剧变化,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但我们可以肯定的认为在西方工业大发展的历史时期,一定产生了很多新的民俗形态,因为“民俗是一国家一民族民众集体创造享用传承的生活文化”,只要符合集体创造、集体传承、集体享用的原则,符合生活文化的内涵,符合民众主体性原则就可以视作是一种民俗。只是那时的民俗学对工业民俗的关注和研究没有跟上。而到了现在的信息社会,随着知识大爆炸时代的来临,网络时代的来临,新的民俗形式更是不断的被创造。也就是说,现代社会(工业革命以后)所产生的现代民俗,相对传统民俗来说,其产生、发展、演变、消亡的过程被大大缩短。 总之,传统民俗所限定的三代的量化标准并不适合现代民俗的考察和研究了,如果我们还死守着100年这个标准,那所谓的工业文化遗产、数字文化遗产早就成为历史的尘埃了。不得不承认,“世界太快,我们都有点跟不上”。所以对民俗学来讲,这个是很难的。民俗学家的自身知识积累和研究方法的探索根本跟不上现代文明的发展节凑,当我们还在寻找原始遗留物的时候,整个社会又向前推进了很多很多。

总之一句话,新民俗的讨论如果限定在传统民俗学的范畴内,那今天所产生的当代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网络文化(包括虚拟社区、博客论坛贴吧之类)都算不上是民俗。但令诸位又很蛋疼的确是我们的服饰、饮食在这短短的三十年时间,实在是变化太大了,60、70年代的“清一色”,80年代的制服、中山装、90年代的灯笼裤、牛仔;今天的吊带、丝袜……与几百年不变的传统汉服来说,为什么今天变化这么大的生活文化算不上民俗呢?

不能把时尚和民俗对立起来。两者不是一个学术范畴。

民俗学当与时俱进,所以今天很多学者已经提出来,新民俗的认定时间应该缩短,有的提出10为限,有的提出5年、3年,更有的提出以1年为限。当然这个量化标准怎样,对民俗学研究没多大意义,我们也不可能给出具体的时间限定。但是我们对多年以来所忽视的现代社会民俗研究,对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再停止不前了。也许再过几十年,我们又要把今天的数字文化,信息文化、网络文化当成是遗产来研究和保护了。

回到大家讨论的新民俗话题中来,我认为如果在不加“时间”这一硬性的限定下,按照中国民俗学对民俗的权威定义,博客写作算新民俗!

它是群体创造的、享用的传承的,同时也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还创造了人类文化,是标准的“民俗”。(如果非要这么说的话)但其实我更倾向于把博客论坛这样的新事物说成是“人类新的信息交流方式”。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其实也是很有限的,如果把当下很多新事物当成是新民俗来研究,恐怕也是我们现有的理论水平与研究方法招架不住的。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只可称作是当下流行的东西。

TOP

民俗即为人民的习俗,当博客成为人民普遍的文化交流习惯,应该就能称为新民俗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