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田兆元教授:吃“五黄”为江南端午习俗

田兆元教授:吃“五黄”为江南端午习俗

原题:吃五黃感受「舌尖上的端午」

香港文汇报网 時間:2012年6月21日 18:31 来源:东方网 發佈者:shedit



  有“维壬辰之岁,蒲艾之月,端阳之日,谨以雄黄之酒,菖蒲之剑,物虽微而达诚申信,乃感怀屈子……”今天上午,在共青森林公园的一角,游客们听到一群年轻人优雅的文言诵读声。原来,这是来自上海汉未央传统文化促进中心和一家国企团委的几十名白领,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节民俗活动。活动中,他们吟诵《端午颂》,学做菖蒲剑。在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华师大教授田兆元看来,这些年轻人自发开展端午节活动,孕育着振兴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希望。

  “射五毒”变身飞镖游戏
  上午9:30,在共青森林公园,由汉未央志愿者和企业白领联手发起的端午体验活动开始了。 20多名志愿者身着衣袂飘飘的汉服,表演了汉唐舞蹈《相和歌》。随后,他们和白领一起朗诵了用文言文写就的《端午颂》。
  在互动环节里,这些白领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将修长青翠的菖蒲叶编织成了一把把“菖蒲剑”,并佩戴在身前。根据端午习俗,这些“剑”有祛病辟邪的作用。接下来举行的是“抹雄黄、点朱砂”仪式。在古代,这个仪式可是端午节的“保留节目”,相传在男孩额头用雄黄酒写个“王”字,在女孩额头点一颗朱砂,能保佑他们平平安安,不受疾病、毒物的侵害。在“射五毒”游戏中,白领们将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等五种古人眼里的毒物画在靶心上,开始了投飞镖比赛。
  据上海汉未央传统文化促进中心主任姚渊介绍,在端午节前后,该社团还将举办四场这样的活动,让更多年轻人、社区居民体验端午民俗。其中,6月22日在石门二路街道社区文化中心举办的活动,规模最大。届时,他们将为社区居民抹雄黄、点朱砂、系五色线,还将开办“端午宴”,用“五黄”——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黄和雄黄酒招待大家,感受“舌尖上的端午节”。

  吃“五黄”为江南端午习俗
  端午节里为何要吃“五黄”?田兆元教授解释说,这是江南一带的习俗,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尊贵的颜色,五月麦熟,也是丰收景象,带有吉祥意味;雄黄之黄,克杀邪毒,也有驱除五月气候中邪气的作用。所以说,吃“五黄”的目的是驱邪毒、求吉祥。
  据田教授介绍,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十分看重阴阳和谐。如果阳气太甚,就会对健康不利。 “五”为阳数,五月初五,两阳相合,就会对人体产生伤害,所以要防护。因此,端午节是源于古人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保健民俗活动,无论是插艾叶、挂香袋,还是喝雄黄酒,都是驱除病邪,保障在季节转换时期身体健康。后来发展出的龙舟竞渡民俗,也是锻炼体魄的活动。
  端午节还富含其他文化意蕴,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孝女曹娥、吴文化的开拓者伍子胥,这些纪念都表现出自然的节日与人文精神的合一。

  希望市民多多体验端午民俗
  在田兆元看来,上海的端午习俗近年来衰弱很多。除了吃一点粽子,有些店里还卖一些菖蒲艾叶,其它活动寥寥无几。他希望市民能多体验一些端午民俗,如家家户户挂上菖蒲艾叶,营造出一种节日气氛,也有利身体健康。再比如,市民家庭可以在吃粽子的同时,品尝“五黄”,让端午的饮食文化变得丰富起来。这方面,餐饮企业也可以起到推动作用。“企业是节日文化的推动者,除了出售粽子,饭店可以配制节日套餐,推出‘五黄宴’。 ”田兆元分析说,“端午”其实是一个季节,在我国很多地方,五月初五叫小端阳,五月十五是大端阳,五月二十五是末端阳,因此可以培育出一个长时段的端午食文化。
  对于汉未央等青年组织自发开展的端午活动,田教授深表赞赏,“如今,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日渐式微,而一些有文化追求的年轻人,却能主动践行民俗,展现出蕴含其中的雅趣,让人看到了振兴传统文化的希望。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