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09年博士研招:信息综合贴

2009年博士研招:信息综合贴

人民大学机制改革 博导招生每年不得超过3名

中国教育信息网   2007年10月29日 作者:郭少峰 来源:新京报




  记者10月27日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了解到,任何导师每学年招收的博士研究生总数不得超过3名。该校将从2008级研究生开始试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逐步弱化将研究生招生数量作为导师是否完成工作量的考核标准。条件成熟后,取消招生人数作为导师聘期业绩考核的内容。对于招生数量较多的导师,学校也不再发放超额工作酬金。

  据人大研究生院有关负责人透露,作为一种过渡安排,从明年开始,原则上将博导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的考核人数标准暂定为1名;硕导可根据学科的不同将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的考核人数标准暂定为1-2名。

  根据人大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原则上在有科研立项和课题经费的前提下,导师才能招收第二个博士研究生,其招收第二个和第三个博士研究生时(无论招收在职还是脱产博士研究生),均需从其科研经费中拨出相应的资金,汇入到学校专门设立的“资金池”中,用于补充助研津贴。

  从明年起,人大研究生导师资格原则上实行“自动升录”制,导师们要通过学校组织的教师聘期业绩考核,若经考核被列为试聘、低聘、转岗几个级别,将会有相应的招收研究生限制措施。

  人大研究生导师资格“自动升录”制

  1、被列为试聘的教授或副教授,若其正担任博导,暂停其在下一年度上《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并暂停其招收博士研究生资格一年;若其正担任硕导,自当年9月起暂停其一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

  2、被列为低聘的教授或副教授,若其正担任博导,暂停其从下一年度开始的三年内上《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并暂停其招收博士研究生资格三年;若其正担任硕导,自当年9月起暂停其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三年。

  3、被列为转岗的人员,若其正担任研究生导师,自当年9月起取消其研究生导师资格,原指导的研究生改由本专业其他导师指导。



  4、被列为试聘、低聘的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若其正在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自当年9月起取消其研究生导师资格,原指导的研究生改由本专业其他导师指导。 (记者 郭少峰)


(责任编辑 江翠红)

TOP

浙大:120位博导首获自主招生权

浙大试行机制改革 120位博导首获自主招生权

中国教育信息网  2007年09月26日 作者:周炜 董碧水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浙大:120位博导首获自主招生权


限制硕士生导师招生规模

  从2008年起,浙江大学将试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部分博士生导师可自主招收1名博士研究生。

  据了解,2008年,浙大计划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4000余名、博士研究生1570余名。据其《导师自主遴选博士生方案》规定,从2008年春季开始,列入浙大招生目录的两院院士、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优秀博士论文(含提名奖)指导老师可以自主发现并经过个人鉴定,以自主形式招收1名博士研究生。据悉,此举在全国高校尚属首次。

  据介绍,学生原则上应来自校外,并要求学业基础好、科研能力强、有学术专长,导师也可在校内跨学科领域筛选学生,以促进学科交叉。2008年,该校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博导人数为120人左右。

  据悉,为保证招生质量,浙大每个学院将成立自主招生考核小组,组织多样化的考核,实施细则和录取名单都会在网上公示,以确保公正公平,同时所有考核内容都将保留考核记录。

  与此同时,浙大将限制导师招生规模。据新的浙大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规定,硕士生导师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3人,博士生一般不超过两人,以保持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合理规模,其中包括免试生、直博生、提前攻博生等。而院士和长江学者、求是特聘教授、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导师可适当增加名额。

  改革后,浙江大学还将采取奖助学金的方式资助研究生。浙江大学有关负责人介绍,2008年入学的浙大研究生可享受新的奖助体系资助:100%的非在职博士生可获得一等基本助学金,冲抵全额培养费;90%的非在职硕士生可获得一等、二等助学金,冲抵全额或半额培养费,其等级在研究生复试时申请并确定。

  研究生入学后,还可申请岗位助学金,通过承担研究助理(助研)、教学助理(助教)和管理助理(助管)等工作获得岗位酬金。按照学校的改革方案,70%~90%的硕士研究生可以获得由导师和学校共同出资的助研经费,一、二、三等分别为每年9600元、8400元、7200元。博士研究生可获得一、二、三等分别为每年1.8万元,1.44万元和1.2万元的资助。各个学院可以在学校确定的资助总额不减的情况下自主调整上述等级和资助金额。在博士生中还特别设立了“特等助学金”,对特别具有发展潜力,从事高水平创新性研究工作的博士生进行资助,包括每人每年2万~5万元的科研经费和2.4万~4.8万元的生活经费资助。

  此外,浙江大学还将加大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支持力度,鼓励研究生参与高水平的国际竞争,通过联合培养、学分互认、研究生互访和短期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活动,为研究生营造国际化的培养环境,浙大规定,所有参加境外高水平国际会议的同学可获国际往返旅费资助,部分优秀学生到国外导师所在名校工作、学习1~2年也可获资助。 (通讯员 周炜 记者 董碧水)



(责任编辑 江翠红)

TOP

回复 2# 的帖子

2009年浙大尝试自主招博士生 名额为1500余人

2008年08月14日 作者:艾丹青 来源:浙江在线-杭州日报

    记者日前从浙江大学研究生院了解到,2009年浙大预计招收全日制学历研究生5600余人,其中硕士生4100余人,博士生1500余人。
    与以往不同,作为教育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试点高校,浙大将首次开始尝试博士生自主招生,扩大了学院和导师的自主权。同时,从今年开始对硕士生、博士生的助学力度也加大。

  院士、长江学者可自主招博士

    怎样选拔到有潜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博士生?这个问号一直困扰着各高校。浙大将从扩大导师的招生自主权开始,做一系列的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

    此前,浙大已出台《导师自主遴选博士生方案》。“方案”明确,从2008年春季开始,列入浙大招生目录的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优博论文(含提名奖)指导老师,可自主发现并经过个人鉴定,以自主招生形式招收1名博士研究生。这一制度将一直延续下去。

    为了避免“放羊现象”,浙大还要求导师所带的研究生人数不要太多,保证有充分精力培养每个学生。硕士生导师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3人,博士生一般不超过2人,包括免试生、直博生、提前攻博生等。院士和长江学者、求是特聘教授、优博论文导师可适当增加名额。

    今年,浙大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博导人数在120人左右。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被自主选拔的学生,原则上来自校外,学业基础好、科研能力强,有学术专长。导师也可在校内的跨大类学科领域筛选学生,以促进学科交叉。为了确保生源质量和公开、公平,浙大每个学院将成立自主招生考核小组,组织多样化考核,实施细则和录取名单都会及时在网上公示。

    100%非在职博士生都有助学金

    从2008年开始,包括浙大在内的全国17所高校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其中包括很多考生都关心的费用问题。

    改革之后,各高校将采取奖助学金的方式资助研究生。浙大2008年入学的研究生,已经开始享受到新的奖助体系:100%的非在职博士生可获得一等基本助学金,冲抵全额培养费;90%的非在职硕士生可获得一等、二等助学金,冲抵全额或半额培养费。所获得的助学金等级,在研究生复试时申请、确定。

    此外,研究生入学后,还可申请岗位助学金用于生活费。根据改革方案,70%至90%的硕士研究生可以获得每年9600元、8400元、7200元左右的一、二、三等助研经费,由导师和学校共同出资。博士研究生可获得的资助分别为一、二、三等每年18000元、14400元和12000元左右。各个学院可以在学校确定的资助总额不减的情况下自主调整上述等级和资助金额。

    “新的奖助体系依据研究生学业基础、培养潜质、综合表现等进行分配。打破原来的‘大锅饭’、‘一刀切’做法。”浙大党委研工部负责人介绍,对一名优秀的非在职博士生来说,培养经费为每年1.2万,助研津贴为每年1.3万,国际交流费用每年至少1万元,攻读优秀博士论文生活补贴每年3万元左右,如果再拿到竺可桢等奖学金1.5万元,那么在读博士的三年或四年中,他最多可以每年拿到8万元。

TOP

回复 3# 的帖子

相关链接

    浙大哪些硕士专业最俏

    尽管报考国内院校研究生的总体人数相对回落,但最近几年,想攻读浙大硕士学位的学生越来越多。根据浙大研究生院统计,去年和今年,最受考生青睐的专业集中在法学类、经济学类、教育学类、管理学类、中文类、新闻传播类、生命科学类、心理学类、医学类等,2008年比2007年的热度更高。历史、基础数学等以往并不受宠的传统学科,录取人数也大大少于报考人数。

    以金融学专业为例,2007年计划招收43人,报考人数有385人;2008年计划招收48人,报考人数达到508人。两年考录比都接近10:1。而基础心理学专业,2007年计划招收5人,报考人数为59人;2008年计划招收3人,报考人数为41人。

    怎样理性分析冷和热不同专业?专家提醒考生,以往数据表明,大多数考生集中到少数热门专业上,过度集中的分布格局,让很多考生高分被淘汰。因此,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和实际能力选择专业,不要盲目攀比跟风,如何培养自己的科研潜力和能力,才最需要考虑的。

    而跨专业考研的学生,也要明确专业与未来职业规划间的关系,掌握“就近原则”——最好跨考与自己原来所学专业相近或相通的专业,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跨专业带来的专业拉分。

  2009年考研大纲变化摘编

    与去年相比,2009年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在考试大纲上都有一定变化。主要表现在:

    ·政治:“马哲”部分新增了“社会有机体与社会结构”等两个知识点;“政经”部分新增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等两个知识点;“毛概”部分知识点有改动;“邓三”新增了六个知识点,改动的知识点有10多处;“世经”新增了一个知识点。

    题型和表述要求上,也有一定调整。

    ·数学:数学(一)与2008年完全相同,数学(二)变化也很小,原数学(三)、(四)合并,与原数学(三)比降低了难度。

    试卷结构调回到2006年。有一些新增考点,如曲率圆、形心等。希望考生引起重视。

    ·英语:基本无变化。

(责任编辑 孟召臣)

TOP

三个已够多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