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国家社科基金“跨学科研究系列调查报告”发布

国家社科基金“跨学科研究系列调查报告”发布

2011年08月03日10:39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11年3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就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跨学科研究问题,书面征求了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等十几家重点科研单位的意见。各单位高度重视,组织撰写了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的调查报告,围绕跨学科定义、国内外跨学科研究状况以及如何资助跨学科研究等,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现择要选登其中11篇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供投标第三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开展跨学科研究时参考。

  欢迎广大专家学者就国家社科基金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11年8月3日


  ·跨学科研究系列调查报告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

  ·跨学科研究系列调查报告之二(北京大学)

  ·跨学科研究系列调查报告之三(中国人民大学)

  ·跨学科研究系列调查报告之四(北京师范大学)

  ·跨学科研究系列调查报告之五(复旦大学)

  ·跨学科研究系列调查报告之六(山东大学)

  ·跨学科研究系列调查报告之七(武汉大学)

  ·跨学科研究系列调查报告之八(厦门大学)

  ·跨学科研究系列调查报告之九(吉林大学)

  ·跨学科研究系列调查报告之十(上海交通大学)

  ·跨学科研究系列调查报告之十一(中山大学)

TOP

跨学科研究系列调查报告选登之一 跨学科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  2011年08月03日10:43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在全球知识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跨学科研究已经演变成为科学研究实践的重要形式之一,不管是对国内外研究资助的观察还是有关高等教育变革的研究,人们都会发现,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活动正在进入主流,并因此特别需要引起研究决策、资助和管理等相关领域的关注。

  一、学科研究:起源、概念与进路

  西方学术界对 “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的关注和推动,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十分显著,从这个意义上说,整个20世纪并不仅仅是学科制度与学科知识持续积累、强化的时期,同时也是跨学科研究的成长与发展期。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积累,跨学科研究在西方学术界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磨合出一套完整的机制,并嵌入到教育、科研、评估、出版等知识生产的各个环节中。虽然这一知识生产链条依旧构筑在学科体系之上,并且有关跨学科研究的争议始终存在,评估跨学科研究的手段仍然不够成熟,但总是企图突破学科园囿的跨学科研究还是顽强地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并在当代知识社会(knowledge society)不断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跨学科研究的不断开拓与发展也说明,它并不应简单地视为学科体系张力的衍生物,而应当同学科知识一起作为我们拓展知识领域的重要途径和基本理念。

  1. 从理解学科开始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被习惯译作“跨学科研究”,从构词法看“interdisciplinary”(包括连属的“interdisciplinarity”,多译作“跨学科性”),是由前缀inter-与名词discipline构成。其中,“discipline”源自拉丁文的“disciplina”和“discipulus”,前者指教导,暗含着获得他人所不拥有的专门知识的意味,后者指教导的对象,由此发展出它在现代的两重主要词义,即“学科”和“规训”。这恰恰反映出学科不仅是一套知识的分类体系同时也是具有约束力和引导力的社会建制的双重特点。

  学者纽厄尔(William H. Newell)指出:“理解跨学科研究中学科的角色是理解跨学科的关键”。因此,在进一步了解跨学科研究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清理一下学科发展的历史线索及其认知—社会属性。

  早在公元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在西方文明史上首次对人类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类,并创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古典学科知识体系,该体系包括以真理为目的的“理论科学”(含数学、物理学和形而上学),以规范人类行止为目的的“实践科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修辞学等),以制作外在产品为目的的“创制科学”(如种植学、工程学、诗学等)。除了在认知体系上的分类,古希腊人还确立了教育上的课程体系。柏拉图在自己的学园实行了针对自由民的“自由七科”:文法、逻辑、修辞(由智者派提出)和几何、天文、算术、音乐(由柏拉图总结)。这一课程体系到12、13世纪仍被当时新兴的大学所使用。

  直到中世纪晚期,出于新兴职业和教会及政府的外部需求,在大学中才产生了新的学科,包括神学、艺术、法律和药学。文艺复兴时期,在经济社会新变和重新开掘古典文化的刺激下,学校的课程科目体系又一次发生变革,源自希腊时代的“博雅七艺”地位不再那么突出,文法科分化为文法、文学和历史三科,几何科分化为几何与地理,天文科分化为天文与机械,数学也独立成为一门科目,希腊文、希伯来文乃至各国的本国语言都逐渐成为各大学和城市学校的固定科目。也是在这段时期,“discipline”被固定用于指称这些科目而具有了“学科”的义含。

  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的数百年,是人类知识突飞猛进的时期,人们对世界的广度和深度的了解与认识获得长足进步,知识与商业、技术的结合在加强人们改造世界能力的同时,也反过来刺激知识自身的不断演化和增长。在这段时期内,对各类知识重新分类整理的风气从教会、各类学校弥漫到图书馆、博物馆和出版界,尤其是在17-18世纪纷纷涌现的各类百科全书代表了此期知识分类运动的综合性成果。同样是在这段时期,现代自然科学的各种门类得以建立并在高等学府中取得独立的身份和建制。以成立于1737年的哥廷根大学为例,就先后设立了解剖学院、物理-数学学院、园艺及药剂实验室。某些新兴的社会科学门类也开始在大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到了18世纪晚期,各类学科走向独立已是大势所趋,康德在1790年出版的《判断力批判》中就表示:“任何一门科学自身都是一个系统;……我们也必须把它当作一个独立的大厦按照建筑术来进行工作,不是像某种附属建筑和当作另一座大厦的一部分那样、而是当作一个独立的整体那样来对待它,尽管我们后来可以从这个大厦到那个大厦或在它们之间交互地建立起一种过渡。”

  但走向独立的自然、人文诸学科在初始时期地位并不稳固,康德在晚年发表的《学科间纷争》(The Conflict of Faculties,1798)一文中还替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地位不如神学、法律和药学打抱不平,想想后三者也不过是中世纪才在大学中出现,可见学科的独立包括其地位的消长都要经历一个过程。

  克莱恩(Julie Thompson Klein)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出现于19世纪。按照学者们的意见,学科的现代化至少需要从认知和体制两重属性上去认识。从认知角度,首先学科要有独立的研究领域,由于自身边界的存在,我们才能勾勒出现代学科的地缘版图;其次,关于该学科研究对象的专门知识得以积累,这些专门知识并为其他学科所普遍共享;第三,学科有自己独特的概念和理论体系;第四,学科自洽于研究对象的陈述方式;第五,发展出一套与学科特殊需求相呼应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同时,正如我们所见,并非所有的学校课程、研究领域或者博物馆、图书馆的分类都能成为学科,这意味着学科走向独立和制度化的过程因其自身在社会中形成的特有的知识—权力关系和运作方式而有着特定的路径。

  具体来说,一般情况下,由于现代工业社会对知识与技术需求的增长,促使大学与各类职业学校开设相应的专科课程,培养出一批批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才,同时也带来了相关的专家人群,他们的社会活动赢得更广泛的身份认同,逐渐形成所谓的专业团体,并进而出现专门的学科协会,使这些专家能获得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制度性平台,大学也相应的设置了专门的教席甚至院系,以适应新兴学科的扩张。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社会互动,学科最终得以通过大学科系的形式完成其制度化过程。直到这时,学科才获得稳固的社会地位,它通过建制化的科系不断地培养专门人才进入社会生产体系,以科系和固定的教师科研队伍为组织争取资源,通过专业协会共享信息和扩大社会影响,从而更加从容地发展自己独特的理论、方法、手段和研究对象。所谓现代意义上的“学科”以及它们所具有的“学科性”(Disciplinarity)都应当从以上两个方面来把握,如此我们才能理解:为何18世纪中叶就在欧洲出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专门讲席,而它的专门化(professionalization)即学科化要到19世纪末才完成。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新兴学科尤其是现代社会科学诸学科纷纷涌现。以英国为例,皇家人类学院成立于1871年、英国心理学会成立于1901年,首个社会学教席出现于1907年,而首个国际政治学教席由威尔斯大学于1912年设立。尽管随后的整个20世纪持续上演着学科的分分合合,但现代诸学科的形成大致在20世纪前20年基本完成。这一时期学科快速增长的形势,学者奥利尔(Orrill)总结为:“到1910年,一般高校都出现了二十项甚至更多的在19世纪80年代所没有的新兴课程。”这些学科的产生都要经历学科知识分化和学科建制形成的过程。不过,这并不是说它们能够成为独立学科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涂尔干提醒我们:“人类思想的类别从不固定于任何一种明确的形式。有人不断地创造类别、取消类别和再创造类别:它们因时因地而变迁。”学科的体制化过程存在各自差异,在不同国家的具体路径也不尽相同。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学科体系的建立又是一个特有的历史结果,并非命中注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学科形成过程存在的偶然性说明也注定了学科自身的开放性,而这种开放性正是跨学科研究得以生长的内在理由。

  2. 跨学科的源起与发展

  20世纪初学科现代化的大潮尚未完全消退之际,跨学科研究已接踵而至。1923年美国成立的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SSRC)就抱有促进各门社会科学相互交流的目的。30年代,至少有数个跨学科研究项目在美国展开,其中包括综合性的美国研究和风行至今的“区域研究”。SSRC还专门设立了跨学科研究的博士后奖金。各学科的专家通过项目得以整合,围绕共同的研究对象、集中各学科知识。学生也通过跨学科的教学项目获得关于特定领域的多学科知识和综合理解。今天看来,项目制对实现跨学科研究的学科整合是有效的,因此也被沿用至今。值得一提的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1929年还成立了医学史系,由于医学史研究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也令该系成为最早的跨学科专门院系之一。

  早期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主要出于知识生产专门化和知识需求综合化的张力。尤其是在一些大型的科研计划中,如40年代美国开展的“曼哈顿计划”(即美国的原子弹发展计划),就需要集中几乎全部科技领域门类的专家,而评估投弹后的破坏力这类综合性课题更需要科学技术和社会人文学科集体智慧的整合。因此,现实社会具体问题的综合性与复杂性也是促使跨学科研究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整个知识界面临重大的理论挑战,既有的知识体系面对深刻的历史现实要做出合理解释已经显得力不从心。整个西方世界都沉浸在对二战的反思之中,诸如德国、意大利为什么会沦为纳粹国家这类问题萦绕于每一个知识分子心中,西方世界进入一个知识危机的年代,同时,世界秩序和社会的重建无时无刻不在提出各种高度综合的现实问题,这些都成为跨学科研究的催化剂。关于跨学科研究在二战后蓬勃发展的原因,较全面的总结来自20世纪60年代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教学研究及改革中心在世界范围进行的首次跨学科活动调查,该调查“发现了五个源头,即自然科学的发展、学生的需要、职业培训的需要、社会的基本需要和大学的功能与管理问题”。对此,克莱恩和纽威尔(William H. Newell)做了进一步的补充,认为跨学科兴起的推力还包括“普通教育、文科研究和职业培训;社会、经济和技术中的问题解决;社会的、政治的和认识论的批评;整体的、系统的和超学科的研究;借鉴的互补性交流和亚学科互动;新领域、混合团体和机构间的联盟;人才培养与机构规模的缩小等”。实际上,无论是经合组织还是克莱恩等学者所总结的具体因素,都折射出一个更大的时代背景,即20世纪中叶开始,一个更加复杂、更加综合的世界在加速形成(其最重要的原因是知识和技术的进步),知识生产的模式和配套的社会建制都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体现在跨学科方面,不仅出现了针对性项目和专门科系,甚至出现了侧重跨学科教学和研究的高校。

  20世纪60-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不可胜数的跨学科研究和教育项目,我们不需要在这里详细罗列,因为这些项目在今天的大学中依旧可见。甚至有学者研究指出,单就数量而言,20世纪90年代的各种跨学科项目还没有70年代的多。不过,这并不表示社会对跨学科研究和教育的热情有所消退,因为相当数量的跨学科活动“以别的名字和面目出现”,造成统计上的差异。例如在另一篇研究论文中布林特(Steven Brint)等人就指出,美国在1975–2000年间跨学科学位项目的数量增加了250%。这种情况正如克莱恩所总结的:学科互涉活动正在占用从业人员越来越多的时间。并把惯常的结构和知识分类复杂化了。回顾20世纪60—70年代学科互涉试验的记录,基思·克莱顿(Keith Clayton)总结道,在“公开的学科互涉”方面没有多大的进步,但“学科互涉隐在的事实”暗示出学科互涉研究很可能在没有被标记为学科互涉的地方繁荣起来,比如在医学、兽医学、农学、海洋学,以及克莱顿早期的研究领域地理学。在“‘这一学科’正面”的背后,学科互涉正一派欣欣向荣。

  在克莱恩看来,尽管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学术机构的显结构(surface structure)一直被学科所主宰,跨学科处于一种“隐结构”(shadow structure)状态,但是,“20世纪后半期,随着异质性、杂糅性、复合性、学科互涉等成为知识的显著特征,显结构与隐结构之间的平衡正在发生变化。”

  尽管跨学科活动日益成为学术界和教育界的热点。但上述显隐结构的平衡并没有改变。学科要保持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与跨学科活动之间势必存在张力。在近来一项针对学者和高校决策者的调查中,做出回应的423位学者中有71%认为:周遭存在对跨学科活动的阻力,或是来自体制上或是来自资助和文化上,体制的惯性倾向让他们局促于一个狭小而稳定的学科界限内;受访的57位院长、校长中,有同样感受的则占到全体的90%。

  3. 跨学科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1972年是跨学科活动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一年,经合组织(OECD)的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Centr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CERI)在该年组织了一次专门针对跨学科活动的研讨会,研讨的成果结集为册,题为《跨学科:大学中的教学与研究问题》。书中总结了对“跨学科”的各种定义,指出跨学科旨在整合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学科,这种学科互动包括从简单的学科认识的交流到材料、概念群、方法论和认识论、学科话语的互通有无,乃至研究进路、科研组织方式和学科人才培养的整合。在一个跨学科研究集群内,研究人员应当接受过不同学科的专门训练,他们不断地相互交流材料、观点、方法和话语,最终在同一个主题和目标下实现整合。2005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等单位联合发布的《促进跨学科研究》报告显然继承了OECD在30多年前的那个定义:“跨学科研究是一种经由团队或个人整合来自两个或多个学科(专业知识领域)的信息、材料、技巧、工具、视角、概念和/或理论来加强对那些超越单一学科界限或学科实践范围的问题的基础性理解,或是为它们寻求解决之道。”

  长期致力于研究跨学科理论与实践问题的两位学者克莱恩和纽威尔在1998年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定义跨学科:跨学科研究是一项回答、解决或提出某个问题的过程,该问题涉及面和复杂度都超过了某个单一学科或行业所能处理的范围,跨学科研究借鉴各学科的视角,并通过构筑一个更加综合的视角来整合各学科视角下的识见。

  在众多有关跨学科概念的定义中,上列三种算是较有代表性的表述。学者曼西利亚(Verónica Boix Mansilla)也提出了大致相近的定义,但他同时强调在其定义中所突出的跨学科研究(或者说跨学科性)的三个特性,即意图性、学科性和整合性。首先,跨学科是有意为之的活动,目的在于拓展我们对某个问题的认识而不是终结它,换句话说,即提高我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其次,跨学科研究要基于学科知识,不仅仅是学科研究的成果还包括它们的思维模式特点;第三,跨学科研究重在整合而不是并列各种学科视角,要达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实际上,前引三种定义也都不同程度的涉及了这三个特性。

  在前述观点的基础上,热普科(Allen F. Repko)提出了一个更加整合和简明的定义:跨学科研究是一项回答、解决或提出某个问题的过程,该问题涉及面和复杂度都超过了某个单一学科所能处理的范围,跨学科研究借鉴各学科的视角、整合其识见,旨在形成更加综合的理解,拓展我们的认知。

  理解跨学科,除了把握其定义,我们还有必要了解与跨学科相关的一组概念。事实上,在20世纪学科地位不断受到冲击的过程中,并不仅仅出现了跨学科这一种新的研究理念和进路。克莱恩指出,在20世纪60-70年代跨学科兴起的大潮中,同样受到追捧的还有“多学科(性)”(Multidisciplinarity)概念。马塞(L. C. Masse)等人也提到过“交叉学科(性)”(Cross-disciplinarity)与跨学科同步发展的事实。除此之外,经常被提及并易与跨学科概念发生混淆的还有“超学科(性)”(Transdisciplinarity)。

  上述概念背后具体的研究理念和进路都包含了突破学科疆域、实现知识整合的成分在内,如果我们只是泛泛地说“跨学科”的话,也许上述几种概念都可以置入“跨学科”概念的框架之下。1972年OECD的报告中就划分了四种类型的跨学科活动,包括:(1)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将各种学科知识并置在一起,有时学科之间并无明显联系,例如音乐、数学和历史;(2)复合学科(Pluridisciplinary),将多少有些联系的学科并置在一起,如数学与物理,或如法国的“经典人文”将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合并在一起;(3)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表示多个学科的交互活动,即我们一直在提的这种“跨学科”;(4)超学科(Transdisciplinary),意图为一组学科建立某种共有的原则体系。

  许多学者都进一步比较过多学科、交叉学科、超学科与跨学科之间的同异,从克莱恩、奥格斯堡(Tanya Augsburg)和热普科等人的论述可以看出,是否及如何整合(integration)学科知识是区别它们的关键。例如多学科进路,它仅仅实现了学科知识的叠加而非整合。即使是在一个共同的环境、共同的团队中,来自各学科的人员仍旧自行其学科之道,学科知识在多学科的工作框架内只是共享和层叠,学科之间并无明显的互动,学科边界也没有被侵犯,易言之,学科知识并没有在多学科活动中得到拓展或改变,学科间建立的联系也是有限和暂时的。

  交叉学科是指用一种学科视角来考察另一学科的对象,比如对音乐的物理学考察或者对文学的政治学考察。乍看上去,这类研究活动似乎天然与跨学科研究亲近,但与跨学科强调学科知识的互动整合完全不同的是,在交叉学科研究中,作为手段的学科占有绝对的主导权,研究所使用的概念、工具、方法都来自于它,而另一学科仅仅是提供被分析的对象,这种活动并无意促生新的研究范式或研究领域。尽管交叉学科有清晰的理念,但要完全在现实操作中贯彻这种理念并不容易,因为要严守一个学科的进路、不受对象学科的干扰并且得出令人信服又饶有趣味的结论,这既考验研究者的学科知识与技巧,同时也考验着他们的定力。

  超学科进路包含了更丰富的内涵。按照克莱恩的理解,超学科完全打破了学科的疆域。它不遵循学科的规范程式,而是在参考不同具体学科的概念、理论和进路的基础上,力图在超越学科的视野中构架全新的解读框架和研究范式。超学科研究产生的知识很难被归属于或导源于某个具体学科。例如我们所熟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现象学,都属于克莱恩所说的超学科范畴。著名社会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sborne Wilson)在《论契合:知识的统合》一书中用“契合”(Consilience)来描述这样一种研究进路,即通过将跨学科的事实和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理论联系起来,实现知识的“共舞”(jumping together),从而创造出共同的解释基础。这种“契合”正是超学科致力实现的目标。学者拉图卡(Lattuca)提供了一个有关超学科的更简明的解释,称它是“穿越于学科间,运用其概念、理论或方法,意在发展出一种总体性的综合”。

  相比之下,跨学科概念被赋予的意义最丰富。在跨学科活动发展的近百年间,它曾被理解为一个概念、一种思路、一套方法或具体操作,有时还被理解为一种哲学或自反的观念体系。不过,总而言之,它是为了解决单一学科所无法应对的问题而形成的一种进路。面对由学科带来的知识体系内部各囿门户、扞格不通的情况,不同于交叉学科用一种学科进路分析另一学科研究对象,也不同于超学科致力于发展一个凌驾于一切学科之上的解释体系,跨学科的应对方式是:针对某一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现实问题的解读和处理,在学科视野的基础上重构“学科知识单元”(即在学科视角下所获得的见解与洞察),使有关的知识单元在以问题为指向的新框架内实现整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获得对该问题的新认识(不同于单一学科视野下的认识),也可能提出新的问题(跳出学科框架下的问题域)。

  上述对跨学科概念及其与相关概念间差异的清理,还有助于我们把握近二三十年来在西方学术界、教育界衍生出的各种近类术语,比如反学科(anti-disciplinary)、后学科(post-disciplinary)、前学科(pre-disciplinary)等等。一言以蔽之,无论是它们还是前述的几个概念,都是学科作为“第一原理”构筑的知识体系内部张力的结果。我们无法离开这个由学科构筑的知识体系,同时又从未满足于由它所生产出来的知识,无论是多学科、交叉学科、超学科还是跨学科都是知识界努力探索穿越学科界限、开拓认知世界的进路,不过跨学科似乎是迄今为止最受关注、最多尝试的一条。

  二、国外跨学科研究的现状

  1.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和知识成果的激增

  跨学科活动首先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兴起。20世纪初,美国大学中的通识教育运动尽管与当今意义上的跨学科概念并不完全符合,但是却表现出了跨学科活动的雏形。而当今意义的跨学科研究则需通过现代科学的历史来追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的“曼哈顿计划”导致了诸多研究所和实验室的建立和大规模合作项目的形成,以解决当时最为紧迫的军事问题。一般认为,正是从那时开始,跨学科、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具有了合法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由政府或工业界出面成立和支持的重大研究项目和研究实验室不断增多,例如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国防部资助了第一个材料研究实验室,并于60年代建立了若干个跨学科实验室(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Laboratories);而工业实验室的成立与实践更是为全球确立了“问题为导向”(problem-driven)的跨学科研发的标杆。到20世纪末,美国工业为全美研发活动提供的经费占到一半以上,联邦政府提供的经费则仅为40%多。正是社会政治、经济与科技文化的巨大变化,研发投入模式的转变、市场化程度的提升,以及教育领域内部的改革欲求,使得科学研究与社会现实的互动成为必须,解决复杂问题所必需的跨学科研究获得极大发展,大量的以跨学科研究为特征的研究所、研究中心、实验室和研究团队在大学中纷纷成立,甚至有些国家还建立了新的创新型大学,将“致力于多学科的教学和研究、知识创造与传播”作为其使命。

  在大学内部,开展跨学科研究大多以研究所和研究中心为单位,相关研究认为,研究中心是将多个不同学科的研究者集合在一起的一种最佳组织形式。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为例,调查显示,哥伦比亚大学对跨学科教育和研究始终非常支持,研究中心和其他形式的跨学科研究部门可以由学院建立,而无需得到大学理事会和校长的批准,在该校这类单位1996年有105个,2001年有241个,2004年达到277个。学校认为,与系比较起来,研究所和中心在规模上更大、资源更多,对学校的贡献也更大,其中有些比传统的系还更具有知识的影响力。

  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究部在院重点课题经费的资助下,对世界上148个国家(不包括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进行了调查,在最后收编成书的4531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中,有962个属于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机构,占总数的21%。鉴于这个数字基本上不包括自然科学的研究机构,因此在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科研体制仍以传统学科为基础的情况下,不能不承认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这不仅说明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而且说明这一研究活动得到了越来越坚实的制度支持和保证。

  在国际方面,1980年,跨学科研究国际联合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tudy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INTERSTUDY) 成立,“标志着跨学科研究已进入国际化轨道,该联合会自成立以来每隔2~3 年召开一次国际研讨会,讨论交流跨学科研究的活动及组织管理问题,如大学的跨学科研究、高技术公司的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和设计等。”此外,OECD也是跨学科活动的积极倡导者,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OECD就组织了 “大学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活动调研”,而在这一调研基础上出版的文集《跨学科:大学中的教学与研究问题》(Interdisciplinarity: Problem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Universities, Paris: OECD Publications, 1972)则对跨学科的定义、跨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及大学中跨学科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这些内容对此后的相关研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而OECD于20世纪90年代末发表的研究成果,更是指出了跨学科研究的未来趋势,一项对OECD成员国的调查显示,在未来10~15年当中,最重要的科技发展将存在于各种技术之间的诸多潜在联系和明显的向跨学科发展的趋势之中(OECD,1998)。OECD发表于2000年的论文更提出建议,指出其成员国应着手确定哪些是对于新经济至关重要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并确定推进这些领域中的研究活动的备选机制。

  随着跨学科研究活动的开展,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根据对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和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A&HCI)三大数据库的文献调研,以“跨学科”(interdisciplin*或multidisciplin*或transdisciplin*或crossdisciplin*)为检索词在“标题”中进行检索(检索时间段为1996年至2010年,检索时间为2011年2月17日),共检索到8529条记录,经分析可以发现:(1)与跨学科有关的论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1996-2000年发表相关论文2062篇,2001-2005年为2765篇,2006-2010年为3702篇;(2)社会科学领域与跨学科相关的研究占总体研究的42.6%,其中心理学、教育学、图书情报学是社会科学领域跨学科研究的前三大学科;(3)根据论文第一作者所在国家进行统计,可见发表论文最多的5个国家是美国(37.3%)、德国(10.2%)、英国(8.9%)、加拿大(5.4%)和法国(4.1%),而中国处第18位(0.9%)。美国的哈佛大学(0.99%)、德克萨斯州立大学(0.96%)和华盛顿大学(0.89%)是研究该问题的主要机构。

  此外,在ISI科技会议录索引(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 – Science,CPCI-S)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 - Social Science & Humanities,CPCI-SSH)数据库中,同样进行上述检索发现,跨学科研究领域每年举办的国际会议数量亦呈上升趋势,其中1996-2000年发表会议论文565篇,2001-2005年为917篇,2006-2010年为1298篇,这些国际会议的议题主要集中在教育、工程、医学等领域的跨学科研究。

  除了发表在学科杂志上的采用跨学科方法形成的研究成果,一些专门的跨学科研究刊物也在上世纪70 年代以后相继创刊,如《跨学科史学期刊》(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1969年创刊)、《跨学科科学评论》(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eview,1976年创刊)以及《跨学科研究期刊》(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1989年创刊)等,特别是美国整合研究协会(Association of Integrative Studies)的刊物《整合研究问题》(Issues in Integrative Studies)专门探讨诸如跨学科理论、项目开发、评估、教学法等等广泛的跨学科问题。这些刊物的创立、出版并产生广泛的影响,表明跨学科的学术研究以及有关跨学科活动本身的研究已广为学术界所关注。

  2. 跨学科教育活动的开展

  教育领域是跨学科活动的最原初的基地,在国外有关跨学科问题的研究中,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教学是并行的两个重要主题。以美国为例,美国学者艾伦·热普科(Allen F. Repko)在他的专著《跨学科研究:过程与理论》(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Process and Theory)中,对跨学科教育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做了大致描述,他指出,跨学科本科教学计划出现于20世纪初,最初几十年处于一种试验阶段,而到90年代中期这些计划日臻成熟。目前,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学位在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al Statistics, NCES)列出的33个最受欢迎的本科专业中位列第13,从1992年到2002年,美国每年取得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学士学位的学生平均人数达到26000人/年。

  《彼得森四年制大学》(Peterson’s Four Year Colleges)2006年版显示,毕业于全国367个相关教学计划的学生有可能继续寻求为数众多的跨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在一些大学,跨学科研究计划已经取得了系或是独立学院的地位,例如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跨学科研究计划的学生人数也不断增多,例如在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跨学科研究计划的入学人数在2004年秋季为325人,到2008年1月已经超过600人,同一时期,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跨学科计划的入学人数从1800名增加到2300名以上。

  此外,统计数据还显示,美国2003-2004学年部分主要学科群内部综合、交叉、新兴类学科学位授予数占本学科群学位授予总数的比例已相当高,其中农学、教育学、法学的比例分别达到12%、15%、17%,生物学与生物医学学科群的比例高达67%。

  3. 科研管理和资助机构的政策推动

  鉴于跨学科研究对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学术成长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各国的相关科研管理部门纷纷对跨学科研究活动给予额外的政策支持和经费资助,以期提升和扩大学术研究应对社会需求的能力。

  欧洲委员会在上世纪90年代即开始强调跨学科活动对于提升欧洲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性。在其1995年发布的“创新绿皮书”(Green Paper on Innovation)中,该委员会指出,现有(教育和培训)的制度结构及其对待变革的态度极为僵化,妨碍了它们调整和更新计划的能力,这一问题被认为是欧洲能否与美国和日本进行成功竞争的四个重要障碍之一。委员会还指出,各类教育行政体系是僵化和缺少灵活性的根源,因此强调需要“全面打破学科之间的屏障”。鉴于这样一种认识,在其第五和第六个框架研究计划内,欧洲委员会进而明确鼓励跨学科研究和对跨学科进行研究。这样一种认识的提出和具体框架计划的制定,对于欧洲各国起到了强有力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欧洲各国的研究、研究管理与资助机构都围绕框架计划制定自身的研究发展规划,并将跨学科研究活动作为重要的方面给予强调和支持。

  在英国,八个重要的研究理事会中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为密切的“经济与社会研究理事会”(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 ESRC)和“艺术与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Art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 AHRC)都将对跨学科研究计划给予支持和资助作为其职责范围内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经济与社会研究理事会”2009~2014年战略计划中,理事会特别提出“合作是研究和解决复杂挑战的根本”,而合作的形式包括研究团队、跨学科研究、国际项目以及和企业、政府和其他第三方组织的协议。在新的战略计划中,理事会确定了“全球经济表现、政策与管理”、“健康与福利”、“认识个人的行为”、“新技术、创新与技能”、“环境、能源与恢复力”、“防卫、冲突与公正”和“社会多样性与人口动态”七个重点领域,针对这些课题,“采用跨学科合作”、“创新跨学科方法”、“创建更为综合的跨学科研究共同体”以及“获得对某一问题的跨学科认识”等措施和目标遍布其中,成为重中之重。

  在德国,为大学和其他公立研究机构提供资助的重要机构德国研究联合会(The 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 DFG)也将促进跨学科研究作为其使命之一。联合会认为,全球化的知识社会越来越需要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中采用跨学科的方法,而且很明显,当今科学的进步通常出现在各学科知识的边缘地带和交叉部分,因此联合会特别关注促进跨学科性和网络化。联合会利用各种资助手段,诸如设立重点计划、合作研究中心等,其目的不仅在于通过竞争来推动最优秀的研究,而且希望鼓励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并促进高效的研究结构的形成。由于联合会将支持研究者之间的合作看做自身的责任,因此促进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就成为DFG资助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除了英国和德国,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的资助机构也都在设立跨学科的研究计划或重点课题。例如,在芬兰,国家研究理事会为跨学科的研究课题提供3~5年的资助。近年来,获得资助的课题有“边缘化、芬兰的不平等和民族关系”(2000~2003),“俄罗斯和东欧研究”(1995~ 2000),“变化中的俄罗斯”(2004~2007)和“社会资本和信任网”(2004~2007)。今后,针对某些被认为特别重要和值得加强的领域,研究理事会还会增设新的课题。在瑞典和挪威,较长期的大型跨学科研究课题也已在进行中。

  法国的特点是大学和研究机构都是按学科划分的,但即使如此,法国研究部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也都资助跨学科的研究项目,新成立的博士学院中也纳入了跨学科的培训。尤其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扶植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该中心制定跨学科研究计划的主旨是促进跨学科研究,以增进知识、确保经济和技术发展以及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中心将推进跨学科计划的目的归结为两个方面:在不同传统结构的边际地带推进新的科学领域的形成;应对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问题的挑战。中心在其2003年公布的“跨学科研究项目书”中决定为不同领域的22个跨学科项目提供每年将近2000万欧元的资助,相当于CNRS提供的实验室总资助金额的9%。上述项目的资助年限最短为4年,最长为10年。特别值得指出的是,CNRS的人文社会科学部直接参与协调上述22个跨学科研究项目中的7个,同时还积极参与另外14个项目的研究。人文社会科学部对上述项目的积极参与体现了该部门优先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宗旨,也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领域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开展跨学科、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平台。

  美国是跨学科研究开展最早的国家之一,近年来,美国科研领导机构开展了广泛调研,在国家层面积极运用宏观政策,引导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同时在研究资助上也给予倾斜。本世纪初,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和医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Medicine)等权威机构共同组成的促进跨学科研究委员会,在凯克基金会的资助下对美国科学界开展跨学科研究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研究报告《促进跨学科研究》(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于2004年出版,报告分为10章,围绕跨学科的定义、跨学科研究的驱动力、成功的跨学科工作的本质、跨学科的学生和学术研究人员的工作环境和任务、跨学科教育和研究的制度障碍以及推进政策、跨学科研究和教育的评估等问题展示了委员会的调查结果和相关分析,并在报告最后对研究结果和建议进行了综合, 为所有与跨学科研究和教育有关的部门、人员提供了总体的指南。

  除了上述战略性研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等资助提供方也加大对跨学科研究的经费支持。2004年,基金会从国会申请到的用于研究和相关活动的41.1亿美元当中,有7.65亿美元(较之2003年增加了16.5%)是指定提供给四个重点研究领域的,而这四个领域均为跨学科的领域,它们是:环境中的生物复杂性(Biocomplexity in the Environment)、信息技术研究(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纳米科学和工程学(Nanoscal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以及人类与社会动态(Human and Social Dynamics)。与国家科学基金会类似,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在2004财政年度当中为其新的进程计划(NIH Roadmap)作出了1.3亿美元的预算,而在之后5年中的计划预算是21亿美元,这笔费用将用于支持其最新计划中的跨学科培训项目、研究中心以及以促进合作为目的的会议。除了公共资助之外,私人资金对于跨学科努力的支持也已经出现,例如2003年4月,美国凯克基金会(W. M. Keck Foundation)投入4000万美元,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国家科学院凯克未来创新活动”(National Academies Keck Futures Initiative)提供为期15年的资助,而该项活动的目的正是在于“刺激新的探索模式,打破跨学科研究的概念障碍和制度障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私人资助的中心也向大学的跨学科研究计划开放,为其提供经费等方面的支持。

  从上述例证可看出,这些国家都将其科学研究的重点放在提升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放在回答最为紧迫的社会现实问题、应对挑战和抓住机会上。实际上,这也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由于要解决的问题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答案和方法也不可能从单一学科的研究中寻找,因此,跨学科研究越来越成为重大研究领域和重点问题研究取得成功所必需的途径和方法,其基础性地位正在得到确立。

  三、国外跨学科研究的资助与管理

  鉴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科之间的边界地带,经济和社会创新呼唤来自不同学科的投入,同时人类共同面对的一些紧迫的、全球性的挑战也需要跨学科的认识和对解决方法的探索,不少国家都极大地加强了对跨学科研究的资源配置和资助力度。

  1.确立总体的资助政策和发展战略

  200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等学术权威机构发布了《促进跨学科研究》报告,报告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建议:联邦和各州的所有资助机构都要进行相应改革,以利于促进交叉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建议的措施包括:专门针对交叉学科制定资助计划,为概念验证工作提供种子资助机会,资助交叉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和交叉学科会议,发挥专业学会的作用,构建完全化的交叉学科研究机构等。

  2005年,芬兰科学院也发表了《促进跨学科研究》(Promo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he Case of the Academy of Finland)的白皮书,主旨在于制定研究政策,开发评估机制和创建组织机构,以鼓励更多的跨学科研究。科学院研究小组利用三个年度(1997、2000、2004)的一般研究拨款的数据,对研究者和官员的调查访谈,以及文献调研,分析了科学院是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措施,并特别提到应对资助机制进行调整。其中指出:除了在所有研究中鼓励跨学科性之外,还应有一些特殊的措施,例如为大型的跨学科研究课题和联合体提供初始的种子基金,为个人研究者提供的研究经费须有助于提高资助获得者的现有能力,另外,还应设计配套模式,也就是资助机构提供50%的经费,而大学和研究所提供另外50%,这种方法可以鼓励目前以学科为单位的大学和研究所拨出更多的经费来推动跨学科研究。科学院认为,通过调查所得出的结论和建议不仅具有全国性,同时也具有世界性的指导意义。

  2.确立重点资助领域引导跨学科研究

  在许多国家,专业理事会或基金会是分配政府研究资助的一个重要渠道,如美国的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SSRC)、德国研究联合会(DFG)、法国国家科研署(ANR)、法国国家科学基金(FNS)、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理事会和艺术与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以及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RC)等等。这些研究会和理事会大多通过确立重点研究领域来决定经费的分配去向,而这些重点领域都是以集合多学科的参与为基本前提的。

  例如美国科学基金会2003年的跨学科优先资助领域包括: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信息技术研究、纳米科学与工程、面向21世纪的学习。2004年优先资助领域的前三项与2003年相同,第四项是人类与社会动态。这些都是前沿领域和具有重要国家利益的领域。

  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理事会下设的研究重点委员会(Research Priorities Board)也将对跨学科研究的支持作为其政策重点。委员会在阐述其政策时明确表示:委员会欢迎提交高质量的跨学科计划,目的在于鼓励在不同学科中工作的研究者之间的合作,为被研究的问题寻找恰当的答案,并使研究人员掌握跨越传统学科界限来解决问题的必要技能。在对支持跨学科研究的政策与实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委员会提出了一项临时性的措施,即希望所有申请者在他们提交计划的“研究设计”(research design)部分标明他们计划开展研究的跨学科程度,说明涉及的学科和技能以及理由,说明需整合的学科的范围以及如何实现这种整合,并就与社会科学范畴之外的学科建立联系作出解释。除此之外,委员会还特别指出:有效的跨学科整合需要时间,而且由此将影响到项目的经费,也就是说,委员会认识到跨学科项目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资助。

  除了经济与社会研究理事会,英国联合研究理事会(UK Joint Research Council, 2000)从更宏观的角度对英国的学术资助机构提出建议,认为应更多地考虑在以下几方面为研究活动提供资助,其中包括:联合各所大学,对处于散兵游勇状态的学者的学术活动提供资助,以促进更多的合作;鼓励在所有水平上的和双向的学科跨越(discipline hopping)活动,包括给予相关研究人员休假的政策支持;针对跨学科活动的特点,鼓励建立研究中心;促进形成新的机制,以提供更多学科间相互作用的机会;为跨学科研究人员和相应职位提供资助;资助博士生从事边缘性的研究等等。

  同样,为了使学术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未来的繁荣与人民的福祉,澳大利亚政府于2002年确定了四个国家重点研究领域,包括:环境可持续的澳大利亚、改善并保持良好的健康、建设并改造澳大利亚工业的前沿技术以及澳大利亚的安全。这些重点领域从酝酿、确定直至完善,始终都在采用跨学科的工作方针。而且这四个重点研究领域也成为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最大的资助对象,例如在研究理事会2005年“联系计划”中获得资助的项目有488项,资助金额总计为115,916,402澳元,其中86.5%是属于国家重点研究领域中的课题,而最大部分(占“联系课题”资助总额的31.7%)提供给了“环境可持续的澳大利亚”这一重点领域。

  3.创建和资助跨学科研究所和研究中心

  世界科学技术竞争的加剧,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使政府赋予了大学开展针对性研究的重大使命,“任务导向型”的资助结构使得综合性大学纷纷建立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和研究所,以应对政府、业界和社会的需求。这些中心和研究所既可以获得大学的统筹经费,还因其研究工作的跨学科性、前沿性和应用性而获得政府、企业和其他资助机构的外部支持。这些中心还具有灵活性的特点,既可以长期存在,也可以在任务结束后解散;既可以始终保持着最初目标,也可以改变其学术重点。这些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在获得资助上较之传统学科院系更具优势。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跨学科研究的一大举措就是资助科学技术中心(STC) 、学习科学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的建设。其中,STC的经验最值得借鉴。STC通常是由多所大学组成,其中以一所大学为主,中心一般还有政府实验室、公司及非盈利机构等参与。STC的工作包括三方面内容:从事以大学为基础的跨学科研究,开展创新性教育活动,鼓励知识向社会其他部门转移。对STC的支持是长期的,一般持续10年左右。从1989年开始,科学基金会共分5批支持了近40个STC项目,对每个中心每年的资助金额在150-400 万美元之间,此外,合作伙伴有相应的资金配套。

  在大学内部,尽管管理层对专事跨学科研究的组织创立持谨慎态度,但是一旦成立即可获得稳定的经费支持。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多校区研究部门(MUR)和组织化研究部门(ORU),这种资格必须经过评估才能获得,而一旦获得资格,即可享有独立预算的地位,行政管理、薪水津贴、设备仪器等都可得到保障。除此之外,大学还从科研经费预算中划出一部分资金作为资助项目的专项资金,用于包括研讨会、数据库开发、建立研究记录以获得外部支持等活动。

  在澳大利亚,其研究理事会提供资助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ARC研究中心”计划,在2004~2005年,研究理事会资助了一系列的中心,包括“ARC卓越研究中心”、“ARC研究中心”、合作资助的“卓越研究中心”等等。在该年度获得ARC研究中心地位的机构将在2005~2009年间获得总额为1.22亿澳元的资助,且另有0.71亿澳元由其他捐助组织承诺提供的资助。

  较之传统的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机构能够更多渠道地获得外部的资助。丹麦商业研究院发表于2008年的“跨学科思考:研究与教育中的跨学科性”(Thinking Across Disciplines: Interdisciplinarity in Research and Education)报告即通过数据分析,显示跨学科研究部门的研究人员比单一学科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获得更多的外部资助,这些外部资助来自商业、研究理事会、基金会、公共主管当局以及国外组织,而国外的资助以欧盟计划为主。数据显示,跨学科研究部门的研究人员平均每年获得来自国外的资助为67000丹麦克朗,而单一学科研究机构中的人员每人每年获得的国外资助为34000丹麦克朗。这显示了跨学科研究机构更高的国际化程度和更强的多渠道获取知识和资源的能力。

  4.通过课题、计划和奖学金对跨学科研究进行资助

  课题资助是对跨学科研究提供资助的重要方式。上文提到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2003年公布的“跨学科研究项目书”,其中为不同领域的22个跨学科项目提供每年将近2000万欧元的资助。这些项目被划分为五个领域:“生存及其社会挑战”(The living and its social challenges);“信息、通信与知识”(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knowledge);“环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Environment, ener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纳米科学、纳米技术、材料”(Nanosciences, nanotechnologies, materials);“宇宙粒子:从粒子到宇宙” (Astroparticles: from particles to universe)。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为这些项目提供资助的年限最短为4年,最长为10年。每个项目都任命了学术指导人、项目主任和程序委员会主席。每个项目的说明中大致包括了这样几项内容:项目的主旨(或目标与前景);国际、国内或欧洲的背景;参与的团体(所涉及的不同学科领域以及研究者和实验室的数目等);对项目的描述;进展情况;活动方式;主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包括发起组织的大型国际会议、活动等)。具体如“信息、通信与知识”中的“信息社会”项目,资助年度为2001~2005年,项目的主旨在于阐述技术创新的社会影响,参与的学科和团体涉及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法律,还包括考古学、历史学和文学等专业领域的学者。“信息社会”计划围绕三个主题进行组织,即“知识管理与多媒体内容”、“人与信息体系的互动”、“建设一个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

  对于刚刚进入研究领域的初级研究人员,一些国家的科研资助机构也积极地培养他们的跨学科研究理念,并为他们参与跨学科研究创造条件。如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SSRC)在其奖学金和资助计划网页上就刊登了相关的说明,告知年轻的研究者,特别是那些其研究工作和理念将对社会和学术成就产生长期影响的初级研究者,有希望从理事会得到经费的支持。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的这些资助计划通常是针对那些处于既有的学科之间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新的观点层出不穷。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希望通过提供相应的支持,确保涉及某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某些地区以及某种严峻社会挑战的相关知识和专长得以形成和发展。这些计划推进知识生产的多样化,并确保向具有不同视角、背景和民族的学者开放。迄今SSRC已经资助了世界各国的一万多名研究者和初级学者,研究的课题从非洲青年与全球化到中东和北非的公共领域;从人类性行为到拉丁美洲的记忆;从信息技术的社会作用到国际移民的起因和影响等等。SSRC的大多数资助计划都是针对社会科学的,但也有很多是面向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

  5. 对研究计划和成果的评估

  评估是知识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然而跨学科活动因其特点而面对着诸多的挑战。尽管存在许多难题和挑战,但是为了适应知识创新的需要,满足资助机构、科研管理部门以及研究者本身的需求,仍然有不少学者和研究机构开展了有关评估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和共识。例如前面提到的美国科学院等机构的报告,即是在广泛调查和咨询的基础上出台的。另外,哈佛教育研究学院的跨学科项目(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Project,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2003),用了2年的时间对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the MIT Media Lab, ML)等几个研究所和研究计划中的60位研究人员进行调查,最终的调研成果在此后的有关研究中被反复引证,是有关跨学科评估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实证研究成果。2004年美国科学院发布的报告《促进跨学科研究》( 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 利用其中的“评估跨学科研究和教学的成果”一章全面地阐述了与评估有关的挑战、跨学科研究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并对一些机构的可资借鉴的评估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其中特别系统地提出了针对人员和机构的评估方法。

  对于如何衡量跨学科研究的质量,学者们普遍认为不存在单一的量化标准,然而注意以下4个问题将有助于满足跨学科评估的独特需求。这些问题包括:(1)关注共享的问题:这种问题没有单一学科的解决方案,明确地要求互补和整合的学科视角,是多学科参与者都感兴趣的问题,是大胆创新但仍然可控和具有重要性的。(2)满足良好工作的社会条件:在评估跨学科计划时,有效的合作研究所需的条件值得密切关注。(3)满足多个学科的标准:高质量跨学科工作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它应满足该工作所包含的诸多学科的质量标准。跨学科工作需要与多个学科共同体对话,如果不被学科的同行承认,很难确定它是好的研究。(4)实现有效的综合,成功的综合可以提高研究者对所研究问题的理解,给出综合的解释,揭示其创造性的方面,或得到新的解决方法。

  在从事跨学科研究的学者看来,正确的评估程序是对跨学科工作进行恰当评价的基础,而在评估程序中最重要的是选择能够胜任的评估小组成员以及对他们在评估中的意见进行有效管理。跨学科评估小组的组成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评估成员的组成须具有战略性广度,覆盖宽泛,并包含多个学科的视角,可以敏感和有效地适应所评估工作的特殊性。其次,评估小组需要寻找那些对工作主旨最为了解的专家和管理者。当一项研究工作找不到明确的学术共同体时,可以要求申请者建议适合的评估者,此外,还可以请求从事此项工作的跨学科研究机构的负责人提出意见。第三,有了足够的能够胜任的专家是必要的,但并不充分。多学科的讨论通常导致误解或是大家各说各话。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在评估小组中实验性地纳入“翻译者”。“翻译者”应能够在多学科小组中弥补大家的认识差距,他们应对该项跨学科活动所包括的大多数学科有所了解。最后,评估小组需要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领导,他们应该熟悉一个领域的早期工作,勇于承担风险,能对平庸和停滞提出批评,有能力判断哪类工作在理念上具有创新性,能够培育探索中的领域,并反过来推进科学的发展。

  总之,对跨学科研究进行评估的专家小组最为需要的是打破其专业背景的限制来对研究进行思考,对于研究涉及的诸多领域有“共鸣”或“无偏见”,而且还应能够召集多学科的专家提供咨询和建议。

  最后,有效性和影响是跨学科研究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相关的研究也都论证了这一点,如有学者指出:跨学科的影响通常是发散的,在时间上有所滞后,分布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和不同形式的引用实践中。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研究也指出,跨学科研究的许多长期影响很难预测,或是可在5年的时间内检测到,年度的测评是不可能完成的。有的研究机构甚至明确指出,评价大型跨学科合作的投资回报或增值贡献的较为合适的时间框架可能需要超过20年的广泛的历史视角。有大量例证表明,长期影响不可能在项目的启动时预测和衡量,一些大型计划会刺激多个领域中的新的认识的形成,人类基因组计划、曼哈顿计划以及诸如地表板块构造论和光纤缆的开发等大规模努力都具有长期影响的证据。

  四、国内跨学科研究的大致状况

  1. 国内跨学科研究的基本概况

  过去十年,国内社会科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2001—2005年)规划中提出:“加强基础研究、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要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的整体水平,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努力占领科学的制高点;要加强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加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结合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中也提出:“要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重点建设一批能够增强原创能力、推动理论发展的基础学科,一批有较强对策研究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应用学科,一批立足学术前沿、注重前瞻研究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除了政策性支持与引导之外,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从2000年起也在课题指南中做出说明,鼓励跨学科项目申报立项,并从项目的审批和评审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规定。

  不论从学术研究自身发展的需求着眼,还是从解决国内外重大问题的实际出发,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都毋庸置疑。随着对跨学科研究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化,国内一批重要的研究单位纷纷建立成建制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北京大学成立了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浙江大学组建了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也依据各自的研究重点方向建设了多个跨学科研究实体。许多大学研究机构用多种形式发挥学科群体的优势,通过不同层级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的构建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这些跨学科研究实体的组建为我国跨学科研究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证。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在跨学科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像“夏、商、周断代研究”、《2020年的中国——对未来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展望》等一批重大跨学科研究项目已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据不完全统计,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国内学术杂志和学术会议已累计发表跨学科研究论文343篇,专著20多部(数据来源于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

  2. 对跨学科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我们通过期刊界垂直搜索网站,使用“跨学科”和“交叉学科”为检索主题词和关键词,对2000-2010年国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刊发的学术论文实施检索,结果发现:哲学和宗教研究分类项发布的跨学科论文数量为23篇;社会科学总论分类项下发布的跨学科论文数量为236篇;政治和法律分类项下发布的跨学科论文数量为55篇。如果包括全部学科和专业,跨学科论文的数量则为2136篇。可见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论文占到与跨学科研究有关的论文总数的15%。

  另外,利用中国知网,使用检索词“跨学科研究”,对1979—2010年间国内多种刊物上涉及跨学科研究的文章进行跨库检索,共检索出343条记录(检索时间2011年2月17日)。经过一一核对,剔出其中的征稿启事、会议综述、人物介绍等非学术性文章,得出有效文章276篇。基于这些论文,我们尝试做出如下分析:

  首先,根据论文发表的时间,将国内相关成果的出现和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可见如下结果: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92年,这个时期论文产出量一直很少,14年间,共计发表论文26篇,每年平均不到2篇。第二个阶段是1993年到2003年,这个阶段发文量比上个时期稍有增加,11年间共发文86篇,平均每年8篇左右。从2005年至今是第三个阶段,论文数量有了进一步增加,6年产出论文186篇,平均每年31篇。这一时期的论文显著集中于教育类刊物。在186篇文章中,有68篇发表在教育类刊物上,由此可见跨学科的论题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特别是从2007年开始,出现了“跨学科研究”的博硕士论文,说明该主题的研究趋向系统性和深入性。

  其次,从论文作者的情况看,发表过5篇以上论文的作者有两人,其中刘仲林8篇,鲁兴启7篇。这两位学者均为“国内跨学科研究”的核心作者。特别是刘仲林,其发表论文的时间跨度较大,从1991年到2009年,说明他一直在关注着这一领域的发展,他的研究对于推动国内的相关研究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三,通过对检索到的文献主题进行粗略的归纳和分析,可以发现国内有关跨学科研究的大致脉络和趋势。

  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我国学者发表在国内学术杂志上的论文,主要是翻译介绍国外有关跨学科研究的代表人物、学术论著及学术观点等内容,例如:童斌在1979年发表的《跨学科研究与历史学》一文中介绍了西德拉因哈特?科泽勒克的跨学科研究,尹国其翻译了东德H.帕尔特尔关于跨学科研究的几个问题,王兴成、陈传康论述了跨学科研究及其组织管理、跨学科研究及其在科学中的地位等等问题。

  到20世纪90年代,更为全面和综合介绍国外跨学科研究发展以及对中国的启示的文章陆续发表,例如,王兴成的“跨学科研究在中国:历程和启示”;“跨学科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刘汉玉的“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秦麟征的“跨学科研究的未来”,以及朱桂龙等人的“刍议跨学科研究的界定”等等。

  新世纪以来的10年,国内跨学科研究逐步升温,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这一问题,在我们检索到的300多篇文献中,这一时期约有200多篇,约占66%。同时,这段时期的学术论文呈现了多主题、多角度、多学科参与的多样化研究态势。这一时期的主题范围更大扩展,具体涉及:对国外的跨学科研究状况的介绍;对跨学科活动的基本理论、组织管理和成果评价等问题的研究;利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的实证、案例的介绍、评论和研究;关于人文社会科学如何开展跨学科研究的理论思考;对教育领域内开展跨学科活动的分析和研究等等。

  五、跨学科研究的选题思路

  1. 将跨学科作为一个主题范围的研究

  根据对国内外相关实践的观察,促进跨学科研究的开展有赖于权威的研究管理、资助机构制定相关的政策、确定重点研究领域并在资助和管理评估方面有配套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因此针对以上几个方面都可以设置具体题目来开展研究,特别是权威的管理部门应组织开展比较大规模的调查,了解国内目前跨学科研究的现状,从事跨学科研究的学者所处的地位,他们的课题申请是否顺利,研究资助的获得渠道是否通畅,跨学科研究的成果是否得到了恰当的评估,跨学科教育在高等教育机构中有否得到重视和开展,特别是通过调查,国家权威研究管理机构能够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措施,对相应的活动给予支持,以切实推进跨学科研究。

  2. 将跨学科作为一种方法的研究

  跨学科最重要的意义是通过整合各学科的视角、方法和知识,获得新的发现、认识和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此跨学科研究的课题无所不在,而目前最重要的是依据全球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现状,吸收其他国家开展跨学科研究的经验,提出目前对中国而言最为重要的研究领域或课题方向,并据此集合各学科的力量开展合作研究,提供专项的经费支持,由此搭建跨学科研究活动的平台,推进学科的合作与整合,推进学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并产生跨学科高度的、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应用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周朝成:《当代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刘小鹏、蔡晖:中美主要资助机构支持交叉学科研究之比较,《中国基础科学》,2008年第3期。

  [芬兰] S. 凯斯基南、H. 西利雅斯,黄育馥摘译,2006,“研究结构和研究资助的学科界限变化——欧洲8国调查”,载《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TOP

跨学科研究系列调查报告选登之二 关于设立“跨学科研究”的咨询报告

北京大学  2011年08月03日10:45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一、关于跨学科的定义

  1、关于学科的概念

  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一词由学科(discipline)一词演变而来。因此在给跨学科下定义之前,先要对学科的概念有所认识。

  学科是一种专门化与规范化的知识体系,一个学科即是一个知识领域。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现代大学的学科逐步分化,多元化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学科相继出现。在最早的大学中,除了医学、法律两门实用知识外,典型的学科是神学与哲学两大门类。哲学就其最初的含义而言,意味着“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这种批判性思维既包括对外部世界的本源、性质以及运行方式进行思考,也包括对社会与政治的道德目标进行思考。对自然界思考的结果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最初的许多自然科学成就都是在哲学学科范畴内实现的。许多重要的自然科学家当时都是哲学学院的教授。随着对自然界探讨的深入,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等相继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导致了人文与社会学科的分化。以社会科学为例,根据沃勒斯坦对学科分野的描述,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相继独立是19世纪后半期以后的事情。以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成为推动社会科学各学科兴起的直接动力。最初是社会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出现,政治学致力于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分析政治问题,也在十九世纪末发展为独立的学科。历史研究由于引入社会学的方法,摆脱了纯粹史料学的模式,成为具有分析特征的“科学”。与这些发展相呼应,经济学在十九世纪末完成了从“政治经济学”向经济学的过渡,从而使经济学具有了社会科学的科学性质。这样,自十九世纪以来,社会科学逐步从哲学中分离,形成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五个基本学科。

  学科的分化体现了研究范围的扩大和研究内容的高度专业化,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时至今日,业已分化的学科仍然是大学进行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众多有价值和重要的科研工作是在学科分化的基础上展开的。但是,学科的过度分化也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障碍。学科过度分化不仅带来了科学的破碎,而且阻碍了以整全而系统的方式分析问题的研究手段。此外,由于各个学科搭建了高高的准入门槛,争夺话语权和资源分配权,使得各学科之间的研究方法无法得到有效的交流与合作。

  2、关于跨学科研究的概念

  “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的概念包括跨学科教育与跨学科研究两个方面。跨学科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美国成立了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th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其宗旨是促进被日益专业化而孤立的学科之间的整合,“跨学科”一词便出现于其会议速记的文字记录中。不过,最早明确使用“跨学科”一词的是哥伦比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伍德沃斯(R. S. Woodworth),他在几个学科组成的科学理事会上提出要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来促进多个学科共同研究相关问题。

  20世纪70年代初,经合组织(OECD)组织了一个“大学跨学科教学与研究活动调研”,较早地给“跨学科”及其相关概念:“跨学科是指两门或者两门以上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从思想的简单交流到较大领域内教育与研究的概念、方法、程序、认识论、术语、数据以及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跨学科团队是由受到不同学科知识领域训练的成员组成,在团队中不同的概念、方法、数据与术语在成员之间不断地相互交流形成共同的合力以致力于共同问题的解决。”由此可以看出,“跨学科”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涉及了两门或者两门以上的学科及各学科之间的复杂关系,如概念、方法、技术、理论、视角等学科要素的结合问题,并且这种关系模式受制于所要指向的问题。二是所指向的问题具有复杂性与相关学科的前沿性,是某一学科领域内所不能单独解决的问题;三是这些复杂问题是为各参与学科所共同关注的,与这些学科具有知识上的内在逻辑关系;四是问题的解决必然产生“产品”,是不同学科之间一定程度“整合”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200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以及国家卫生研究院发表了《促进跨学科研究》的报告,报告对“跨学科研究”作了如下界定:“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简称 IDR)是指团队或者个人的一种研究模式,整合来自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学科或专门知识体系中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视角、概念和/或理论,以提高基本认识或者解决某一学科或研究领域内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真正的跨学科研究不仅仅只是跨越两门学科去拼凑出新的“产品”,而是一定要对不同学科的思路与方法进行综合。”因此,有研究者根据吉布森的知识生产方式,对“跨学科研究”进行了分类,把“跨学科研究”划分成两种模式:模式一是以促进与提升学科内部的研究方法与水平为目的,如通过方法论的发展促进新学术问题的解决或者新学科(或分支学科)的形成;模式二重在解决社会、技术和政策相关的问题,而学科的知识产出则是次要的。从跨学科研究的这两种模式划分中可以看出,跨学科研究的目的既指向学科知识的发展,也指向国家与社会现实复杂问题的解决,既具有认识论的逻辑,也具有政治论的逻辑。

  二、目前国内外跨学科研究的动态趋势

  跨学科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式,并非是在学科分化并成熟之后才开始出现的。事实上,学科的分化更多的是出于研究的方便,在学科分化的过程中,跨学科的研究一直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存在着。早在1670年,法国科学家就提出了植物化学和矿物化学等跨学科的研究课题。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半期,随着研究领域的扩大和研究对象的日益复杂,跨学科研究的呼声便日益高涨起来了。

  1、跨学科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开始进入一个学科整合和综合化的新阶段,国际科学界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跨学科发展趋势。在若干重大的基础性社会理论问题上,来自各个学科的学者和科学家开始合作研究。例如,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围绕心灵、意志、精神、人类合作与竞争、人类学习和决策等重大基础性问题,人文社科学者和自然科学家展开了合作。该问题涉及包括经济学、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物学、生态学、神经科学、计算科学在内的多个学科。这一研究趋势打破了传统学科之间判然有别的格局,引进了计算机仿真、社会实验、虚拟现实等新的方法,展开了多个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突破。如通过跨学科的合作研究,科学家已经发现人类的利他行为具有神经科学的依据,道德感也是进化的产物等等,这些研究一举解决了历代以来在学者之间争论不休的一些问题。

  在经过了二三十年的探索和发展之后,跨学科研究已经形成了相当数量的创新成果,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马太?多甘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罗伯特?帕尔合作撰写的一篇文章列举了跨学科研究产生的丰硕理论成果:2000年至2006年的六年间,在《科学》和《自然》两大国际顶尖学术杂志上刊载的跨学科研究的论文和评论已经多达百余项。目前,国际上比较有前景的新兴学科大多具有跨学科性质,而随着20世纪下半叶伊拉克战争、生态问题、经济全球化和外太空开发等重大综合性问题的出现,各国的跨学科研究发展迅猛,遍地开花。

  2、跨学科研究组织大量出现

  由于跨学科研究活动的增加,跨学科研究组织也越来越多,并且不断完善与成熟。为适应跨学科研究的内在要求,一些旨在打破学科禁锢和促进文理交叉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异军突起。如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桑塔菲研究院具有突出的代表性。一批关注自然界和社会领域中复杂问题的学者和科学家聚集在这个人烟稀少的地区,潜心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其影响迅速扩大到国际学术界。

  正是在类似上述跨学科研究机构的影响下,世界各国的大学学术体制也开始发生了变化,研究型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组织越来越多。哈佛大学主要的校级跨学科研究所和中心有13个,如非洲研究中心、亚洲研究中心、国际发展研究中心、戴维?洛克菲勒拉美研究中心、卫生政策跨学科研究所等。哈佛大学的“文理学院”则下设了30个研究中心,大多数是跨学科研究机构。如中东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等。麻省理工学院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不断优化学科及其组织结构,积极推进学校的跨学科研究,至今已经有56个跨学科研究组织,超出其院系的数量;在斯坦福大学,校内的跨学科研究组织有57个,还有美国国家实验室以及一些校内的多学科研究机构。在日本东京大学,开展跨学科研究有两个方面值得重视,一是东京大学的大学院建制,二是2004年之后东京大学在校长办公室设置了“总括委员会”,将大学内的重要跨学科研究机构纳入这一委员会的管理之中。东京大学具有校一级的跨学科研究中心13个。

  在国内,近几年研究型大学关于跨学科研究的建制也非常多,如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清华大学认知科学创新基地等。这些研究机构的设立都是各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立的。

  综上所述,在政府、社会以及大学本身等各种动力的推动下,全世界的跨学科研究组织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研究型大学内部,跨学科研究组织已经从初期作为大学结构中院系的一种补充角色逐渐演变为一种承担大学基本职能的重要组织。

  三、重大跨学科研究项目资助的体制、方法

  对于重大跨学科研究项目的资助,欧美的许多国家普遍具有资助跨学科研究的单独实施政策。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和英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STC)均明确提出了跨学科战略重点和资助领域。上世纪90年代,欧盟八国对各国之间开展跨学科研究的战略、政策和运行机制作了详细的分析报告,提出了开展跨学科研究的重点领域和资助办法。2002年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NSERC)的跨学科研究顾问组(AGIR)在调研基础上对跨学科研究的资助作了专门报告,提出了对跨学科研究的资助建议。当前,考虑到跨学科研究对于国家、社会以及学科本身的重大意义,众多国家的资助机构都提高了跨学科研究的战略高度,有越来越多的跨学科研究项目和研究中心得到资助,且力度越来越大。

  1、单列跨学科研究经费,创设跨学科研究资助项目

  由于跨学科研究很容易受到传统学科研究的挤压,在以传统学科为基础的项目资助体系下,跨学科研究项目往往无法得到公正合理的评审。正因为如此,近些年来,欧美各国都通过单列跨学科研究经费,创设跨学科研究资助项目的方式来资助跨学科研究。

  例如,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在传统学科上以纵向资助为基本格局,但它通过设立跨学科和学科交叉的专门领域,从横向上把有关学科联系起来,纵横相辅,构成完整的资助体系。NSF一直在重点资助的四个跨学科基本领域是: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信息技术研究、纳米科学与工程、人类和社会的动力,这四个领域或者是高度开放的研究领域,或者是具有较高移植度的学科领域。在2004财政年度,NSF向美国国会要求的41.1亿美元的研究及相关活动的预算中,7.65亿美元用在跨学科研究领域,比2003年增加了16.5% 。这一比例显著高于基金总量的增长幅度,更是大大高于GDP增长幅度。NSF除了设立上述4个跨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外,还设有10个跨传统学科部门的专门研究领域,包括先进材料与加工;生物技术;民用基础设施系统;环境与全球变化;高性能计算和通信;制造;生物系统建模;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教育;科研教学人员的早期研究经历发展;资助与工业界的科学联络等,这些领域不仅涉及到范围广泛的跨学科和学科交叉研究,还延伸到技术和教育领域。同时,NSF还在传统学科部门(如数理学部)内设立跨学科研究办公室,以支持传统学科部门内的跨学科研究。

  2、在研究型大学内创设跨学科研究中心,进行长期资助

  迄今为止,在跨学科研究的各种组织类型,即中心(Center)、实验室(Lab)、研究所(Inst itute)、项目(Project)、论坛(Forum)、计划(Program)、研究组(Group)中,研究中心是最适合开展跨学科研究的组织方式。正因为如此,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特别注重对研究中心的投入。1987年8月,NSF的领导机构“国家科学委员会(NSB)”批准在美国研究型大学里建立科学和技术中心(STC)计划。按照计划,STC一般由多所大学组成,其中一所处于领导地位,参与中心建设的还有私营公司、政府实验室以及非营利组织。NSF对中心的资助采用专项资助的方式,一般资助期限在10年左右。每个中心每年获得的资助金额在150-400万美元之间,另外还能从合作单位获得匹配的资金。从1989年至2005年,NSF分五批共支持了36个中心,其中25个已完成资助。1989年和1991年分别支持第一、第二批。1996 年经过多方评估,NSB决定继续资助STC。2000年、2002年和2005 年分别支持了第三、第四、第五批。经过多年的运作,实践证明,STC采取的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而且还促进了大学之间以及与工业和国家实验室之间的研究合作。因此,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在1996年的评估中指出:STC的突出成绩在于,大多数STC做出了世界一流的高质量研究。STC若没有得到相应的资助,是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就的。(关于STC的运行目标、特点等具体情况以及对我们的启示可参看附件。)

  3、跨学科研究项目评审方式沿着多学科、开放性方向发展

  与传统学科部门的评审方式不同,跨学科研究项目的评审方式主要沿着两个方面在发生变化。一是评审专家构成上的变化。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NSERC)的跨学科研究报告指出:“评审专家在构成上要增加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参与评审,同时增加评审专家的数量以增加评审过程中多学科专家的参与程度。而且要特别谨慎地选择评审专家,主要寻找那些能够评审整个申请材料而不是只评审其中部分材料的评审者。”另一方面是评审程序的开放性变化。评审程序的开放机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相互理解,增加评审专家对项目申请的理解,以有利于跨学科研究项目获得经费资助。开放的评审机制可以有二种不同的形式。一是互动式评审,即在评审专家与申请者之间进行一种互动式的评审。评审专家直接向申请者提出问题,在与申请者问答的过程中,评审专家进一步向申请者提出自己的意见。申请者可以对评审专家的意见予以回应,或对申请进行修改以完善其项目申请。最终由评审专家对修改后的申请作出评审意见供资助部门参考。二是基于网络的评议。通过网络公告介绍每一个项目申请,评审专家和申请者共同参与研讨评论,随时在公告系统中发表意见。这样的做法可以使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在不同的时间里能参与讨论以促进跨学科之间的交流,讨论所形成的学术意见供资助部门参考。

  总之,欧美主要国家在资助跨学科研究方面的主要经验是:第一,推动跨学科研究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目标和长远的计划以及持续的支持。为此,国家资助机构都把支持跨学科研究放在一个战略位置,根据跨学科研究的特点,采取资助项目或研究中心的方式予以长期支持。第二,确定跨学科研究的优先资助领域。跨学科研究的优先资助领域须是科学发展的新兴领域、有国家重大需求的领域以及支持学科间协调发展的领域。换言之,跨学科研究的优先领域须是在其中做出的发现和创新有可能会产生重要意义的领域。第三,改变以往单学科同行专家的评审方式,沿着多学科、开放性的评审方式发展。

  四、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跨学科研究的建议

  (1)确定跨学科研究领域,单列跨学科研究经费

  跨学科研究领域的确定非常重要,建议将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另外,建议在经费资助体系中单列跨学科研究经费,一方面可以资助研究型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另一方面可以在传统学科体系外增加“跨学科研究”的项目类别。

  (2)设立“跨学科研究”学科评审组,建立跨学科研究评审专家库

  如前所述,国外跨学科研究的评审方式主要是邀请不同学科的学者和具备跨学科视野的专家参与评审。因此,建议成立“跨学科研究”学科评审组,建立跨学科研究评审专家库,专家库里的评审专家须是具备横跨两个或两个以上一级学科研究成果或教育背景的学者。

  (3)长期持续的经费资助

  跨学科研究的复杂性使其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而且往往在项目的时间上也会比较长,这就需要资助机构给予长期持续的经费资助。一般来说,基础跨学科研究的资助时间是10年左右(可以5年时先做评估,如果不成功停止资助),这才能给基础研究一个较大的发挥空间而不必拘泥于眼前的短期效果。

  (4)少量试点,避免一哄而上

  由于国内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力量良莠不齐,有些只是临时搭建的跨学科研究团队,研究实力并不雄厚。因此,建议少量试点,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附:美国NSF资助研究型大学建设STC的基本情况

  一、STC 计划的目标和运行特点:

  (一)STC 计划的目标

  STC计划的目标是支持来自不同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兴前沿学科领域长期从事跨学科的合作研究,以巩固和增强国家在这些学科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拓展这些学科的发展和应用,并提高社会从这些学科的发展而得到的回报,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中心包括三个方面的活动:(1)研究——从事以大学为基础的学科交叉的研究:(2)教育——建立创新性教育活动;(3)知识转移——鼓励知识向社会其他部门转移。

  (二)STC计划的运行特点

  1、开放的申请竞争

  STC计划突出的特征是各个学部都可以申请,而NSF一些中心(例如,工程研究中心、材料研究科学与工程中心等)则限于个别的学部。国家研究理事会(NRC)1996年关于STC 的评估报告中这样写道:很少有研究团队能够提出长期的、大规模的研究项目的实例,STC 就是其中一个。这种新的申请渠道为那些不适NSF各学部常规申请渠道的大量新的想法提供了机会。

  2、综合的合作

  STC基本上是由很多大学或研究机构组成,研究领域也经常是跨学科的。如果没有中心,这些研究资源很难结合到一起。而正是因为有了中心,各个参与的大学就可以结合最强的科研力量,横跨数个学科领域,进行机构之间、学科之间的合作,以促进新型学科或技术的发展。例如,云、化学和天气中心(The Center for Clouds, Chemistry, and Climate)的活动为更好地理解地云对地球大气的化学影响创造了可能。中心包括物理学家、化学家、气象学家和海洋学家,能够构想和实施重要领域的探险,由中心科学家运用由美国宇航局(NASA)卫星上收集的非常好的数据。一个计划好的实验不仅能运用卫星的数据,而且能安排考察船和航空器。这样的活动需要研究人员、调查人员和实验平台之间的协调,如果没有中心,基本是不可能的。

  3、教育与研究相结合

  STC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为学生预备更广阔的职业道路,为培养下一代人才奠定基础。STC十分重视将教育融合到研究中,不仅注重博士、硕士的培养, 注重本科生培养, 而且,十分重视美国基础教育(K-12教育),更超前地使中小学生对新兴科学和技术产生广泛的兴趣,并广泛地向社会宣传。许多中心都有创新性的K-12教育计划,并常常成为中心最受欢迎的活动。例如,南极洲天体物理中心设有空间探索项目,大约有30名高中生充当助教,另有2000名高中学生。除了负责管理STC 的综合活动办公室(Office of Integrative Activities)外,STC 还得到负责K-12活动和计划的教育与人力资源部(HER)的额外资助。

  4、知识转移机制

  STC建立了与其他研究人员、研究生、工商业等之间的双向知识交流机制。例如,由6所大学、美国地质考察局(the US Geological Survey)、联邦紧急管理署以及几个州机构合作而组建的南加州地震中心,其任务是分析大量的各种地震数据以及开展理论研究,它通过出版物、时事通讯等把地震危险知识转给地方机构、工业以及相应人士。又如,光致电荷转移中心探索出知识转移的新模式。中心的三个伙伴(罗切斯特大学、柯达公司和施乐公司)达成协议,鼓励思想和实验的共享。所有的研究项目都由大学科学家和工业科学家联合指导, 这给公司带来了实惠,公司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大大增加,并且转化为产品。这样的合作,特别是通过大学科学家与工业科学家、工程师联合实施的项目,大大增加通过面对面接触交流信息和转移知识的机会,这比单独依靠出版物和会议更有效;同时也提高了研究生与工业科学家和工程师接触的机会,为他们今后职业发展开阔了道路。

  5、长期的支持

  由于STC从事的是跨学科的基础研究,所以支持的时间一般比较长,一般来说在10 年左右(但是在5年时要经过评估,如果不成功停止资助),这就给需要长时间的基础研究一个很大的发挥空间,不必拘泥于眼前的短期效果。这是NSF作为支持长期基础研究职责的一个表现。

  二、STC 以学科交叉为主要目标, 它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几点可以借鉴的启示

  1、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交叉领域或重要问题,汇集资源。学科交叉研究的动力常常是希望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选准问题就会汇聚解决问题所需要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2、明确中心的目标与价值。在中心的使命表述上, 清楚地说明以促进以学科交叉为主要目标,肯定促进学科交叉的价值,有助于建设有利于学科交叉发展的文化环境。

  3、管理上的创新。学科交叉研究中心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是领导和管理。包括:(1)有效的决策和咨询体系,把握中心的发展方向。有条件的话,应该建立外部顾问委员会,为中心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视野;(2)管理职能的专业化,即研究和行政职能等设置专门管理职位,保证中心运行顺利以及确保科学研究的质量和使用好的研究人员;(3)信息交流和协调。促进学科交叉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确保中心内外横向的信息交流与协调,因此,有必要设立专门的信息管理人员。

  4、物理空间上(办公室、会议室)的方便。有助于研究人员的经常性接触和交流,增进对彼此学科的了解和认同,从而促进合作研究和研究项目之间的协调发展。

  5、注重教育和人才。跨学科培养人才是推动学科交叉、渗透和融合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知识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学科交叉的培训和教育需要在各个层次展开,而研究中心的组织形式则可以凝聚不同学科,为跨学科培养人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6、吸收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学科交叉发展的一个动力,吸收社会力量参与,不仅有助于知识的转移,而且为学科交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

TOP

跨学科研究系列调查报告选登之三 关于设立跨学科研究项目的一些情况和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  2011年08月03日10:51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在世界进入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今天,我们面临的越来越多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与综合性,而社会分工、学科分类越来越细化的当今社会,靠某一单独的学科体系知识来解决这些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打破单一学科的科学研究模式,实行跨学科研究来应对越来越多这些深刻化、复杂化和综合化的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共识,同时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我们进行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一、跨学科的概念

  “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ity)”一词,最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纽约出现,其最初含义大致相当于“合作研究”。在对跨学科涵义的研究中,多学科(Multidiscipplanary)、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也叫作交叉学科)是两个经常会被互换使用的概念。但严格地说,他们其实代表了学科交叉的两个层次,其区别在于学科间互动与整合程度的不同。多学科指的是不同学科的专家共同工作解决同一问题,工作结束后就各自分离,没有变化。它是一种形式上的交叉,学科界限仍然存在。跨学科也就是交叉学科,指的是不同学科的专家共同工作解决同一问题,其相互作用可能创造一个新的领域或学科。

  对于“跨学科研究”,人们的理解也存在着分歧,主要在于对“跨”的程度的理解上。2004年,由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学院和医学院组成的促进跨学科研究委员会给出了这样的定义:跨学科研究是一种团队或个人的研究模式,整合来自两个及更多学科或是专业知识团体的信息、数据、技巧、工具、视角、概念和理论,以推进基本的认识或解决诸多问题,而且其解决方法超越了单一学科或是单一研究实践领域的范围。

  如何在项目评审中界定是否是跨学科研究?我们认为最主要的是要看两点:一是研究的问题具有内在的复杂性或目标的多元性,二是研究问题不能够通过任何一种传统的单一学科得到解决。总之,跨学科研究就是通过不同学科之间观点、方法、概念、科学素材以及组织人员上面的交叉、渗透、整合,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形成统一的研究结果的过程。关于跨学科的范围,广义地讲可以是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大门类之间的交叉,也可以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各学科门类的交叉。例如低碳经济、金融工程、社会计算等问题,都需要两个以上的学科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

  二、国内外关于资助跨学科研究的动态与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大多将其跨学科科学研究的重点放在提升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科技中的竞争力,以及回答最为紧迫的社会现实问题、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方面,因此各国资助的重点也不外乎这些方面。对于跨学科研究的推动,各国采取的方式是通过资助重大跨学科研究计划和项目,搭建跨学科研究机构和研究平台,开展重大跨学科学术活动进行的。

  鉴于跨学科研究对于一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学术成长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各国的相关科研管理机构纷纷对跨学科研究活动给予额外的政策支持和经费资助,以期藉此提升和扩大学术研究因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英国联合研究理事会(UK JointResearch Council ,2000)鼓励英国的学术资助机构针对跨学科活动的特点,建立研究中心,促进形成新的机制,以提供更多学科之间相互作用的机会;为跨学科研究人员和相应职位提供资助;资助博士生从事边缘性的研究等等。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理事会下设的优先研究委员会(Research Priorities Board) 也将对跨学科研究的支持作为其政策重点。

  在德国,为大学和其他公立研究机构提供资助的重要机构德国研究联合会(The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DFG)也将促进跨学科研究视为其使命之一。联合会的资助手段包括设立重点计划、合作研究中心等,其目的不仅在于通过竞争来推动最先进的研究,而且希望鼓励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并促进高效的研究结构的形成。为了了解和发展科学和人文学科中的跨学科领域以及创新研究的潜力,2000 年联合会还成立了参议院战略计划委员会(Senate Committee on StrategicPlanning),其作用是确定哪些是有前途和具有开拓性的研究领域,并服务于参议院的战略研究创新活动。此外,近年来联合会创建的“DFG研究中心”(DFG Research Centres) 也同样服务于此目标,作为一种战略资助方式,这一计划希望在大学的一些关键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中创建跨国的实体性质的卓越研究中心。

  法国的特点是大学和研究机构都是按学科划分的。但即便如此,法国研究部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也都资助跨学科的研究项目。尤其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 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扶植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该中心将推进跨学科计划的目的归结为两个方面,即在不同传统结构的边际地带推进新的科学领域的形成;应对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问题的挑战。该中心为最近公布的跨学科研究项目书中不同领域的22个跨学科项目提供每年将近2000 万欧元的资助,相当于CNRS 提供的实验室总资助金额的9%。这些项目一般采取向科学团体公开招标的方式来完成,而这种方式被中心认为是促进与其他公共组织和公司建立伙伴关系的最好途径。

  这里特别值得指出的是,CNRS 的人文社会科学部直接参与协调上述22 个跨学科研究项目中的7 个,同时还积极参与另外14 个项目的研究,这些项目分属三个领域,即“生存及其社会挑战”、“信息、通信与知识”以及“环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人文社会科学部对上述项目的积极参与体现了该部门优先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宗旨,也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开展跨学科、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平台。

  在美国,有关资助的一些数字可以说明对跨学科活动的经费支持正在日益增多。如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Foundation,NSF) 2004 年从国会申请到的用于研究和相关活动的41.1 亿美元当中,有7.16亿美元(较之2003 年增加了16.5 %)是指定提供给4 个重点研究领域的,而这4个领域均为跨学科的领域,具体为环境中的生物复杂性(Biocomplexity in the Environment)、信息技术研究(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纳米科学和工程学(Nanoscale Science andEngineering)以及人与社会动力学(Human andSocial Dynamics)。与国家科学基金会类似,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Health ,NIH) 在2004 财政年度当中为其新的进程计划(NIH Roadmap) 作出了113亿美元的预算,而在未来5年中计划预算为21亿美元,这笔费用将用于支持其最新计划中的跨学科培训项目、研究中心以及以促进合作为目的的会议。

  2007 年8 月,鉴于对国家创新能力与教育质量的担忧,为保证和提升本国的持续科技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美国颁布了《美国竞争法》。之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调整了对大学资助的模式和重点。《美国竞争法》产生前, NSF 经费分配主要以学科领域为对象,按照学科领域进行论证和重点投入,资助结构纵向以学科为基础、横向以交叉学科的领域为主,呈矩阵式分布。这种资助模式,既有利于科学研究者在各基础学科领域的探索,又便于横向范围内各相关学科的资源互补、力量集成与优势整合,为实现国家层面上目标突破提供技术手段、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而反观《美国竞争法》产生后,NSF 的资助对象以其界定的重点基础学科为主,资助方式以问题导向为主,资助目标是着重解决教育和科研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除了公共资助之外,私人资金对于跨学科努力的支持也逐渐增多,例如2003 年4月,美国凯克基金会(W. M. Keck Foundation)投入4000 万美元,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国家科学院凯克未来创新活动”(NationalAcademies Keck Futures Initiative) 提供15 年的资助,而该项活动的目的正是在于“刺激新的探索模式,打破跨学科研究的概念障碍和制度障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私人资助的中心也向大学的跨学科研究计划开放,为其提供经费等方面的支持。

  三、国家社科基金设立此类项目应如何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层次最高的研究基金,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纵向项目资助的主要来源。此次设立跨学科类研究重大项目,对于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跨学研究起到了一个风向标的作用,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的跨学科项目涵盖的范围:应当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其次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再次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内部学科之间的跨学科的项目。其甄别可首先体现在研究问题的复杂性,靠单一学科难以完成,或者是研究某一问题必须借鉴或借助另一学科的技术或方法手段;其次是研究团队由不同学科的人员构成;最终成果需由不同学科专家做出,因为他们最了解不同学科的逻辑和视角。

  ◆跨学科研究项目资助重点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问题研究型项目,主要是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

  第二,基础建设(平台型)项目,特别是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主要是资料或数据采集、整理和开放共享,即系统性的数据或资料采集系统和开放共享的数据库或资料库系统,该数据采集和数据库系统可为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实证研究所共享。

  第三,还可以专门设立少量对跨学科本身进行研究的项目,即“跨学科学”类研究项目,对跨学科领域的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谈讨,以期对跨学科研究提供指导。

  ◆项目评审组宜选择了解学科研究前沿的大学者组成。

  ◆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①切忌拼盘式的“跨学科”,应该是不同学科人员真正在研究对象上从事过相应的研究。

  ②在某一学科基础上拓展出来的学科方向,可以被原有学科涵盖的选题,不能归入此类项目。

  ③对于基础建设(平台型)项目,因项目周期、工作量、组织管理方式不同,对主持人的要求和资助强度可有别于研究型项目。

TOP

跨学科研究系列调查报告选登之四 关于设立跨学科重大项目的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  2011年08月03日10:53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一、跨学科研究的概念界定

  跨学科研究是当代学术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产生这种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任何研究对象都已经变得综合化,仅凭单一知识思考问题已经无法解释或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这是由社会现实决定的,也是由知识本身发展决定的。当代西方英语文献中有一个disciplined inquiry,与此相关的概念有interdisciplianrity(学科互涉性),multidisciplinarity(多学科性), pluridisciplinarity(多元学科性),crossdisciplinarity(交叉学科性),transdisciplinarity(跨界学科性),另外还有superdisciplines(超),federated disciplines(联合学科),由此可见,什么是跨学科的界定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去看。从进展和发展趋势来看,亚学科群的建设是一个方向。

  顾名思义,跨学科指的是超越单一学科的界限,通常指不同的学科就某一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进行合作研究和攻关。根据不同学科之间合作的方式和紧密程度,人们通常还可以进一步区分跨学科合作的不同形式。真正的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or transdisciplinary)是指不同的单一学科的学者就某一问题在研究设计、组织和实施的各个层面上(概念,方法,研究结果,成果应用和转化等)进行紧密地合作研究,其特征在于各个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从始至终持续地、紧密地进行相互交流和协调,形成整体性的融合性的跨学科合作研究。所研究的问题往往不易被划分为相互独立的子问题,因而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合作研究。另外一种融合程度较低的跨学科研究是指不同的学科分别研究某一个问题的某一侧面,得出各自的研究结果之后再按照加法的原则形成总体结果。这种跨学科研究也被称作多学科研究(Multidisciplinary),其特征是研究问题可以被拆分为相互分离的不同部分,供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分别按照自己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单独进行研究。

  如何界定跨学科是一个历来有争议的问题。关键的问题在于是根据参与者来定位,还是根据研究活动本身所涉及到的学科领域来定位。若按照前者来定位,单独一个生物学者的研究构不成跨学科研究,若按照第二个标准来定位,如果某个生物学者研究的问题涉及到生物、化学、社会学等领域,并使用了这些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来分析问题,那么,他的研究则属于是跨学科研究。第二个标准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毕竟现在已经有大量的交叉学科的出现,如生物化学,生物工程学等。不过,在操作上,这个标准便会产生界限模糊的问题,任何学者都可能宣称他进行的是跨学科的研究,导致“跨学科研究”的泛滥和质量不能得到保证。所以,第一个标准的操作性比较强,值得使用。一项跨学科研究必须要有不同学科的学者的参与,包括本身便是交叉学科的参与。

  跨学科具有尺度特征,大尺度的“跨学科”应该是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中尺度,则定义为在研究内容上的学科交叉,可以诱发形成未来新学科的,例如经济地理和经济学的区域经济,遗传工程是在生命科学和社会伦理学之间的交叉等;小尺度,应该是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跨学科,尤其典型的例子是信息技术在各学科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各领域日益被看好。跨学科研究往往具有综合性的、多学科的方法论。

  二、国内外跨学科研究的进展和趋势

  跨学科研究既是老现象又是新趋势。在学科细致分化之前,许多研究者都身跨不同学科,因此,跨学科研究的现象不是新的现象。不过,随着学科分化越来越细致,学科壁垒开始形成,并导致根据学科界限来分解问题时,人们再度意识到必须明确强调跨学科研究和合作。因为有太多的问题必须得到跨学科的研究才能形成整体和全面的认识。许多学术创新正是来自于超越了特定学科的界限。特别是20世纪末期以来,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推动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社会现象呈现出日益复杂和相互依存的特点。日益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研究,需要学科整合与跨学科研究。

  目前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支持和资助跨学科研究。许多大学设立了跨学科的研究或教学机构,从事跨学科科研,培养跨学科的人才如MIT麻省理工学院的STS项目(Program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有些政府的资助项目也设有专门资助跨学科研究的项目,例如德国科研协会(DFG)设有专门的资助跨学科研究的项目“合作研究中心”(Collaborative Research Centres?? ),德文是“Sonderforschungsbereich”(SFB, 特殊研究领域)。德国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卓越创议”计划也设有“卓越团队”资助路线,资助跨学科的科研和人才培养。柏林工业大学为促进学科整合和前沿科学的发展,设有大量的跨学科学术组织,加强研究所之间的跨学科、跨学术领域的科研合作,以适应解决现代社会复杂系统工程问题的需要。

  通过国外的跨学科研究可以看出:

  1、目前国际上比较有前景的新兴学科大多具有跨学科性质。近年来一大批使用跨学科方法或从事跨学科研究与合作的科学家陆续获得诺贝尔奖,都证明了这一点。

  2、国外跨学科研究注重紧密结合实际,机构繁多,力量雄厚。

  3、国外跨学科性质的学术机构的突出特性,是把研究方向聚焦在当前时代的前沿问题或综合交叉领域,一般是从实际课题或项目出发,组织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和学者共同进行,组建跨学科交叉平台,推动知识创新。

  4、相关研究积极服务社会需求,影响国家决策。

  我国的跨学科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蓬勃发展于80年代。跨学科研究,又称为“交叉学科研究”,有三个特点:一是政府主导;二是跨学科研究和交叉学科建设同步进行;三是充分发挥跨学科研究的科学功能与社会功能。

  汪丁丁、罗卫东和叶航三位学者讨论了跨学科研究的“范式”问题。他们认为,思想无疆界,跨学科研究是思想对学术分工的反抗。面对复杂的人类社会,特别是在中国发生大范围的制度变迁, 解释现实而趋向真理,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都不可能胜任,因此开展跨学科研究的意义十分重大。跨学科研究有范式可以遵循吗? 汪丁丁认为“跨学科”这一行动本身, 就使“范式”丧失了意义,即跨学科没有范式。但是, 另一方面跨学科研究总的有一套方法,不能实行费耶本德的“无政府主义”。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跨学科研究应该基于共同的问题,而不是共同的方法。

  罗卫东研究认为,西方学者在经历了胡塞尔、沃勒斯坦等人的批判性反思以及结构主义思潮的冲击之后,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 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乃至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整合和综合化的新阶段。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后, 国际社会科学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跨学科发展趋势。在若干重大的基础性社会理论问题上, 来自各个学科的科学家开始合作研究。例如,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围绕心灵、意志、精神、人类合作与竞争、人类学习和决策等重大基础性问题, 不仅社会科学家而且自然科学家也开展了彼此之间的合作。涉及包括经济学、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物学、生态学、神经科学、计算科学在内的多个学科。

  对于跨学科研究,原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提出了三个观点:一是跨学科研究的起点是“问题的研究”,即“按照社会现实的要求设定,以问题本身的需要来组织不同学科的学者开展研究”;二是研究过程中要“扬学科研究中个体研究和团队研究各自之长,避个体研究和团队研究之短”;三是倡导跨学科研究,不是建立在单个学者个人禀赋的多学科基础上,而是以多个学者群体性禀赋的多学科和跨学科为基础。

  总之,跨学科研究代表着未来的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其重要性处于上升之中。

  三、跨学科重大项目的资助形式、评审立项机制、资助的对象和重点

  跨学科研究应该以问题为导向,立足于解决传统的单一学科无法完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社会科学领域的跨学科重大研究项目的设立应该着重于三个方面,即(1)通过跨学科研究对我国社会变革时期日益复杂和相互依存的社会问题进行全面而准确的系统研究;(2)通过跨学科研究促进对社会科学问题的定量化分析与处理以及数据或实验验证;(3)促进不同学科间研究群体的合作与融合,通过跨学科研究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团队。现阶段应鼓励跨文理学科、跨理论与应用工程学科的交叉研究,重点资助针对当前国家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实证研究项目,大力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独立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和信息系统,又要重视支持跨学科的理论创新研究,支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研究。资助的重点应该是那些真正需要跨学科研究的重大课题,如果能够通过现有的分科资助得到解决的问题,则不需要进行资助。课题必须具有国际前沿性,并且是由所在高校的优势学科所组成的跨学科团队组成,资助的对象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必须真正投入相应的研究。

  国家设立跨学科的重大项目,资助形式必须有所创新。第一,资助期限必须延长,为大型的、长期性的、基础性的高端研究创造可能。例如德国合作研究中心项目的资助周期每期4年,最长可以延长至12年。第二,资助金额适度大一些,可根据需要提供资助,避免资金的限制导致思维空间和创新空间受到限制。第三,资助范围必须有所扩展,可以考虑将博士生培养项目整合入资助课题,形成科研与学术后备人才培养的结合。博士生可以承担特定的子项目课题,并就此完成博士论文。

  评审立项机制可以设计为一种互动式评审立项。评审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项目咨询阶段,由国内外选出的知名的专家学者组成评议委员会,对有潜力的跨学科项目提供咨询,申请者提交申请后,得到专家的咨询和改进建议。然后进入第二步,申请者提交最终的项目资助申请,评议委员会进行评审,包括案头评审和实地考察问讯两个环节。

TOP

跨学科研究系列调查报告选登之五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推进跨学科研究工作的认识和建议

复旦大学  2011年08月03日10:57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一、什么是跨学科研究?

  1. “学科”和“跨学科”的发展历史

  要回答“什么是跨学科研究?”需要简单地回顾学科的发展历史。近代科学不断发展,学科和研究领域不断增加,在19世纪后半页研究型大学出现之后,学科开始在大学中有了称为“学系”的领地。在20世纪初,美国研究型大学已大致确立了学科和学系的联系作为基本的组织构架。100年来,学科不断细分,许多学系也不断地分家,于是细分后的学科经一番努力总能在大学中建立起称为“学系”的领地。学系掌控着各自学科的预算及经费执行、教师的聘任与晋升;塑造着与之相统一的学科文化、规范和学术方向。大学声誉也是由其各个学系的成就综合而成,因为各种排行榜和评价体系通常是依赖同一个学科的同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科”与“学系”的发展相互促进,“学科-学系”这个结构得以制度化;由此,大学的教授们不适应去解决实践问题;他们习惯上只对学科同行负责,而不对学校、学生以及利益相关人负责。

  现代大学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象牙塔,大学和它的教授们总要面对社会实践或生产实践中的难题,而难题的解决需要多个学科教授之间的合作。所以,在“学科”于20世纪初确立地位之后,人们就开始强调“学科之间的合作”,也就是“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这个词最早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当时作为旨在发展综合研究、合作研究的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作为会议速记使用的文字出现;后来,哥伦比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伍德沃思(Woodworth)最早公开使用了该词;到了20世纪50年代,“跨学科”这一术语已在社会科学界普遍使用。

  世界上第一所跨学科研究中心是1930年弗莱克斯纳创立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不附属于普林斯顿大学)。该研究院聘请各个学科的第一流学者(如爱因斯坦),只设少数终身教授职位,其他研究人员则是非固定的成员或访问学者。在这里没有特定的计划,任务,研究什么,怎样研究,一切听任学者们自己的想法。研究院主要负责向各位学者提供充分自由的学术环境和优越的物质条件。1946年,斯坦福大学成立了斯坦福研究院,该院服务于大学与美国西部企业的合作。1970年该院独立,1977年改名为斯坦福国际研究院(SRI International)。该研究院虽然独立于斯坦福大学,但是与大学仍然保持紧密的联系。这些研究院在成立之初就致力于开展跨学科研究。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对于“跨学科研究”这一概念的认识还相当模糊,并未形成纯粹的专著论述;直到1970年9月7日-12日,在法国尼斯大学召开的以“跨学科”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会后集结了相关的学术专著,才标志着人类对“跨学科研究”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我国学术界对跨学科研究的关注比国际学术界晚了十几年,在1985年4月17日-19日,中国首届跨学科研讨会在北京的召开,才标志着我国对跨学科研究的认识进入了一个真正摸索的阶段。

  2. 跨学科研究的定义

  那么,到底什么是“跨学科研究”呢?国内外学者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比较公认的是200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和国家卫生研究院共同发表的《促进跨学科研究》(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报告中对跨学科研究的定义,即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简称IDR)是指团队或者个体的一种研究模式,这种模式采用整合来自两门或者两门以上学科或专门知识体系中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视角、概念和理论等的方法,用以提高人们对世界的基本认识或者解决某一学科或研究领域内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参考其他学者的定义,特别是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的定义(该定义也被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所认可)我们这样定义“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是科研活动方式的重要创新,这种探索方式表现为综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模式,从而产生认知上的进步或实践上的进展(例如,解释一种现象、创造一个新产品、发展一种新方法、找到一个解决方案甚至是提出一个新问题),这种结果往往是无法由一个学科来完成。在组织上,跨学科研究主要表现为来自多个学科研究者之间的团队式合作。

  报告《促进跨学科研究》中还区分了多学科研究(Multidisciplinary)和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两个概念:

  Multidisciplinary: Join together to work on common problem, split apart unchanged when work is done.

  Interdisciplinary: Join together to work on common question or problem. Interaction may forge a new research field or discipline.

  多学科研究,“多个学科的专家合作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当工作完成之后,就分离开来,没有产生新变化”;

  跨学科研究,“多个学科的专家合作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相互交流可能会产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或学科”。

  3.为何要有“跨学科研究”?

  综上所述,事实上,“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的实践早在现代意义上的“学科”诞生之日起就已存在。一百年来,“跨学科研究”为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比如DNA结构的发现、人类基因图谱的破译、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科学技术等等都提供了有利的证明。像这些重大发现和发明,都需要团队合作解决问题,需要跨越各自学科的边界,才产生学术上的突破。

  近十年来,跨学科研究在国内外受到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要利用大学科研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跨学科研究近年来的“涌现”现象还伴随着学术机构之间乃至国际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的日益活跃,同时更伴随着学术部门与政府、工业界之间互动关系的深化,亦即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契约关系发生变化。不仅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有责任为经济发展服务,人文社会科学也有责任为社会发展解决实践问题。

  二、国内外跨学科的动态和趋势

  1.政府科研资助机构的行动

  真正有意识地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从1985年启动的、工程研究中心(ERC)项目。这些主要设在大学内的ERC在科技问题研究、推进产学合作方面取得较大成功,从而影响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能源部等联邦科研资助部门以及各州政府的科研资助政策,改变了社会各界对多家机构以及跨学科的合作研究(multi-institutional,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s)的文化意识。美国NSF的ERC计划的成功影响了日本、欧盟的COE(centers of excellence)计划。

  在过去10年中,科研资助机构,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国家卫生研究院(NIH)、能源部对跨学科研究的支持越来越大;私立基金会同样也考虑支持跨学科研究。2005年NSF更加明确要求,ERC中心应该是支持复杂的跨学科问题,需要有大的学术团队合作研究。

  2. 国内外高校的行动

  一是,校级领导亲自挂帅。尽管各方都明白,高校跨学科研究的成功有赖于教授们之间的合作基础,需要“自下而上”的热情。但是近年来,在外部科研资助机构的推动下,美国大学“自上而下”地推行跨学科战略,甚至一些校长会亲自操刀跨学科中心的组建。杜克大学于1998年设置了专门负责跨学科学术的副教务长岗位和相应的办公室,统一领导全校的跨学科学术活动。该办公室管理种子资金分配,监管跨学科中心的组建与评价,帮助跨学科中心改善管理,并且改革学校相关政策和运作程序,以促进跨院系的合作。

  二是,设立种子基金和成立跨学科中心。政府科研资助部门的政策演变显然是推动研究型大学制定跨学科战略的主要外力。政府的研究中心项目拨款能保证跨学科中心的几年运行,而且这种拨款代表着相应的学术地位。但是,这些项目的申请需要大量精力,以及教授们的合作基础;为此,许多大学通过各种方式(募捐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等)集中资源,推出“种子基金”或者称为“研究中心的启动资金”,以先期资助教授们的跨学科合作。这些资助项目一般都是竞争性的一次性资助,学校期望这些项目本身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如“启动创业”的研究中心能发展成更大、更稳固的跨学科中心。例如,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大型跨学科科研项目种子基金”要求申请教师必须承诺在未来几年之内申请大的联邦科研项目经费。2003年堪萨斯大学的绿色催化研究中心终于得到了国家科学基金会ERC项目的资助,这是该校几年来资助相关院系教师跨学科合作研究的回报。

  三是,改革人事制度和评价方式。要促进跨学科研究可持续发展,大学需要采取策略改变当前的教师聘任和晋升制度,特别是对于未获得终身职的教师来说,岗位晋升是最大的激励。美国国家科学总院2005年发布的《促进跨学科研究》中第88页指出,传统的教师聘任与晋升问题是跨学科研究的实质性障碍。不过,教师聘任与晋升制度是学术系统的核心制度,它的变革相当敏感和困难。所以,许多大学在推进跨学科研究时,主要采用了增量式的方式。例如,浙江大学为四大研究院和基础科研平台增设专职的科研岗位,从而可引进校外人才或者从校内院系聘来教师做专职的科研人员。

  近年来,还是有一些美国高校否决了原来的传统做法,认为学系不应该从聘任到晋升终身岗位,一直绝对控制和掌握一位教师的学术生涯。这些高校开始实施新的教师聘任和评价体系,以有利于教师从事跨学科研究。

  威斯康星州立大学麦迪逊分校在1998年实施了“集群聘任计划”。每个跨学科“集群”的教师人数最多不超过5名,现有140多名教师被聘用到49个集群。申请教师提出各自需要跨学科合作的科研计划,然后由副教务长担任主席的集群聘任委员会招聘教师到相应的集群中。对于新来的教师由该委员会确定一个合适的学系作为这位教师的学术之家。学校全额资助集群的每个岗位,并且直接拥有每个岗位,但是各位教师都归属于自己被指派到的某个院系。集群本身是一个虚体,可不附属于某种管治或组织框架,教师可以相对自由地从事他们感兴趣的学术活动。

  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跨学科研究所的岗位聘任采取“共同资助”模式。如果一个新的教师岗位能够促进学院间的合作,那么跨学科研究所将会支持由学系所建议的这个岗位的一半经费。当学系启动这些岗位聘任时,就必须使该岗位的目标和跨学科研究所的使命相一致。不过,教师还是归属于学系。研究所根据设定这些岗位的初衷,定期对共同资助的岗位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持续资助。6个研究所已经与学系共同资助大约150个教师岗位。

  以上两校实行新的聘任模式,但教师的岗位晋升仍由学系掌握。获得这些岗位的教师表示,当他们申请岗位晋升时,他们的跨学科工作成果时经常会被忽视。南加州大学自1994年明确跨学科研究是学校的一大战略以来,不断调整教师聘任与晋升的标准与程序,以期相对公平地评价教师的跨学科研究工作。2008年该校的教师手册规定,各个学术部门在开展岗位聘任和晋升的评审工作时,如果申请教师有从事跨学科学术活动的,那么该部门的负责人必须邀请其他院系的专家参加评审委员会。同时,考虑到跨学科研究比起单学科研究需要更长的“创业时间”,该校还允许从事跨学科研究的教师可以申请延长获得终身教职之前的试用期。杜克大学等也有类似的政策。

  在科研工作评价的具体内容方面,伊利诺大学贝克曼研究所做出调整。该所每隔几年都会聘请校外专家评审研究所的各个研究项目,评价教师的科研工作是不是高标准地完成?教师个人或者研究团队是不是充分地利用了研究所的资源?他们的研究是跨学科吗?当某个研究项目的评审不理想,所长会要求相应的教师或团队离开研究所,回到他们各自原来的学系。这项评审工作对该研究所的成功至关重要,研究项目和学者个体的流动性是研究所保持长期活力的根本。

  四是,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变革。跨学科研究的开展离不开研究生教育的改革。研究生是科研的主力军,正是跨学科中心中的研究生承担起科研项目的基础性工作,而研究生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科研过程。为了适应跨学科的科学研究模式,以及改革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推出了“研究生教育与科研训练整合计划”(Integrative Graduat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Traineeship Program),资助申请院校开展研究生教育创新。该计划的目的是迎接美国科学与工程领域博士生教育所面临着的挑战,以期博士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掌握若干个学科领域的精深知识,并具有技术、专业和人际交流技能,能在学术研究和教育界中找到合适的职业,成为改革与创造的领导者。这个计划的具体目标有:帮助博士生较为独立地开展科研;所资助的博士生教育项目要有跨学科性质;训练博士生开展问题导向的科研工作;帮助博士生接触到学术界外的专业人士;设计好博士生教育的教学结构,以培养学生的各种专业技能,例如教学技能、团队合作技能等。

  国内高校大都把重点支持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平台或基地)作为独立招生单位列入学校招生目录,招生名额由研究生院单列下达。跨学科研究中心根据跨学科研究的要求单独制定相应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学籍由跨学科中心管理或者由导师所在的院系进行管理。但是,许多从事跨学科研究的团队或教授会在招生时、培养过程中、研究生毕业时遇到各种体制机制上的障碍。

  总之,要真正促进科学家们的跨学科合作,学术界要建立起有开放的、流动的、灵活的学术体制和机制。

  三、怎样资助跨学科研究?通过何种机制加以资助?

  《促进跨学科研究》报告中把美国科研资助机构支持跨学科研究的资助方式分成三类:资助创新项目(Support for Ideas and Initiatives);支持研究生、博士后、教师从事跨学科研究(Support for People and Programs);支持成立跨学科中心或者设备设施购置(Support for Institutions and Facilities)。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官方网站设立栏目回答学者们申请跨学科研究时的一些提问。该网站列出了支持跨学科研究的几类资助方式:

  (1)征集的跨学科项目。许多NSF的指南项目都是明确为跨学科研究项目,通常要涉及多个学部。近几年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气候变化;宏观系统生物学;等等。

  (2)与国家利益有关的重要领域。这通常是与其它联邦部门合作的项目,这些通常都是跨学科的。例如,有:国家持续发展所需的科学、工程和教育;网络和信息技术研究与发展;国家纳米技术计划。

  (3)竞争性申请的中心计划。NSF所资助的研究中心大都是跨学科的。例如,有学习科学中心、科学与技术中心等计划。

  (4)非指南的跨学科研究。NSF欢迎非指南中的跨学科研究项目申请书。NSF承认,没有一个天然的“家”适合每一个跨学科研究申请书。通常这样一份的申请书递交到一个主要的项目办公室(也就是中国各类项目申报指南中提到的学科“就近原则”),当然最好是由多个项目办公室共同组织评审。

  (5)教育与培训。例如,“研究生教育与科研训练整合计划”(Integrative Graduat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Traineeship Program)。

  (6)跨学科的会议与研讨班。

  在组织架构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下属了数学与物理学部、生物科学学部、地球科学学部、社会行为和经济学部等几大学部,没有专门设置支持跨学科研究的学部。但是,基金会有一个信息部门专门把一些跨学科研究的项目信息(Crosscutting and NSF-wide Active Funding Opportunities)集中起来展示。社会行为和经济学部有专门的多学科活动办公室,以协调和支持跨学科研究项目。对于一些大型的跨学科研究项目,该办公室还会提供额外的资助用于学者们之间的交流。

  跨学科项目的管理人员需要有跨学科研究的背景。《促进跨学科研究》报告认为,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管理跨学科研究的做法值得效法。美国政府机构中除了NSF、NIH对跨学科的支持之外,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DARPA)的科学处聘请高水平的项目管理人员,他们来自多个学科,对国防科技进展相当熟悉,一般他们会在此工作4-6年,以保证项目研究的稳定性。他们确定研究项目,选择项目的研究团队,并跟踪研究进展。

  四、关于支持开展跨学科研究组职工作的建议。

  综合国内外的实践,以及我校研讨会上各位专家的观点,我们建议:

  1.国家社科规划办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办公室支持和指导跨学科研究,并划拨相应的跨学科基金。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非常精辟论述,“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社会实践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活水源头,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迫切需要理论联系实际。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是举世瞩目的,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了世界上难得的科学理论试验田。但是,当下我国学术界流行的一些理论是由发达国家的学者提出来的,这些理论来很难正确地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现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感,要为政府、社会发现关键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组织多个学科的专家合作研究,同时也有可能为全球知识界创造出新的理论和新的研究领域。

  2.设立支持跨学科研究的“种子项目”或“预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立项时强调要组织跨学科、跨单位的科研团队开展研究(“鼓励跨学科、跨地区、跨单位联合投标,鼓励与实际部门开展合作研究”);已结项的项目成果也体现出跨学科的特征。一般项目的申报也欢迎跨学科的研究项目,以“尽量靠近”原则选择为主的学科进行申报。我们认为,前沿的、跨学科研究有一定的难度、科研进程和成果难以预计,有一定的科研风险,其研究价值也难以达成共识,所以政府的科研资助部门、大学有必要为跨学科研究专门设立“种子项目”或“预研究项目”,为学者们所提出的跨学科研究项目提供一定的预研经费,根据研究进展,在1-3年进行审核,审核合格或优秀的再划拨后续经费;或者,由国家哲社办直接设立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3.应该允许二位甚至多位合作者以“共同研究负责人”(Co-PI)的身份申请课题,承认他们的地位和贡献相等或相近。承认多位学者合作完成的科研成果有多位“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他们在成果的贡献上同等重要。

  4.资助跨学科的学术会议、旅费、培训。跨学科研究的前提是学者们能有一个良好的交流网络和工作环境。为学者们的跨学科会议提供会务资助、旅行资助,从而让学者们能有机会认识、交流,并学会其它学科的语言、文化和知识。研究生是科研的主力军。通过暑期培训班的方式培养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是较快发展跨学科研究人力资源的方式。

  5.建立和发展共享的人文社科研究数据库。要求开放、共享政府公共资金支持的研究项目的调研数据,发挥其最大效益避免课题组所有、单位所有。2011年开始,美国国家基金会要求申请人提供项目研究所得数据的共享计划。制定数据采集、保存的标准和规范,建立若干个研究领域的数据库;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数据共享中心,保证学者们可以通过网络等方式获取数据。

  6.总之,政府应大力支持高校要成为“智库”(Think Tank,也称“思想库”)。因为,第一,在高校建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可以进一步释放和提升高校的科研能力,有利于组建团队开展研究,有利于教师个体的学术水平,将有利于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第二,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如“211工程”、“985工程”的支持,高校的科研条件已得到极大的改善。但是相比较发达国家的高水平大学来说,高校的科研条件和科技人才培养环境还是薄弱的,需要进一步的投入。如果把高水平的研究机构设置在高校,就可以利用现有的一些基础设施和研究设备,而不必从零开始。第三,有利于大学生的培养,特别是研究生培养。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有浓厚的科研氛围,需要有跨学科、跨越大学围墙的培养方式。四是,有利于提高高校的知名度,促进国际交流。如果把高水平研究机构设置在高校,可以快速地提高高校相关研究领域的实力和知名度,也会吸引国际学者和国际学生,促进留学生教育的多元化。五是,虽然教师个人的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时间安排上会有些冲突,但是,如果研究机构的研究方向变更或者重组,或者教师个人的研究兴趣变化,依托于高校建设的研究机构的人员队伍流动相对会灵活一些,如到院系承担相对更多的教学任务。总之,我们认为,大型的高水平研究基地应建立在高校,由政府和高校共同建设,这样会把基地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充分地结合起来,发挥每一份资源的最大效率。

TOP

跨学科研究系列调查报告选登之六 跨学科研究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山东大学  2011年08月03日11:01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一、什么是跨学科?

  1.跨学科和跨学科研究

  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一词最早出现在1920年代,当时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th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提出它的主要职能是发展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学会的综合研究(当时该理事会共有7个学会),“Interdisciplinary”是该理事会会议速记使用的记录文字。192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伍德沃思(R?S?Woodworth)首次公开使用了“Interdisciplinary”这个概念,提出跨学科是指超越一个已知学科的边界而进行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实践活动。1937年,《新韦氏大辞典》和《牛津英语词典补本》首次收入“Interdisciplinary”一词。1950年代这一用语开始在科学界、教育界扩展和普及,到了1960年代,这个词风靡学术界。

  从“Interdisciplinary”一词看,它由前缀inter和形容词diseiplinary(学科的、训练的)结合而成,直译为“交叉学科(的)”或“跨学科(的)”,在1985年以前,我国学术界把Interdisciplinary通常译为“跨学科”,1985年以后出现了“交叉科学”、“交叉学科”等说法。尽管有学者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细微差别,但大多数研究者还是将它们视为同义词。从总体上看,跨学科是以两门及两门以上学科交叉融合为显著特征,以有效解决单门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为目的。

  关于跨学科研究,几个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定义为:

  (1)跨学科研究是由团队或个人进行研究的一种模式,他们把来自两个以上的学科或者专业知识团体的信息、数据、方法、工具、观点、概念和理论统合起来,从根本上加深理解或解决那些超出单一学科范围或研究实践领域的问题。(美国国家科学院协会《促进跨学科研究》报告)

  (2)跨学科研究是指在处理一个课题时,研究人员穿越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来理解这一课题的合作研究。在跨学科的研究中,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联合以达共同的理解目标。(维基百科)

  (3)跨学科研究是是相对单一学科而言的,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科学研究过程。(赵树智)

  (4)发生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各自内部有关学科的交叉领域,而且也大量发生于这两大门类之间的边缘地带的研究活动称为跨学科研究,又称交叉科学研究。(金吾伦)

  以上定义表述方法各不相同,侧重点也有差异,但基本内涵相同,都是指跨越两个以上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活动。据此我们可以将跨学科描述为:跨学科研究是团队或个人的一种研究模式(mode of research),它把来自两个以上学科或专业知识团体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观点、概念和(或)理论整合起来以推进基本的认识或解决那些不能用单一学科或研究领域来解决的问题。不仅如此,通过综合多学科多方面社会力量开展的集成性研究,又反过来导致跨学科(包括跨技术)研究与“跨界行动”成为必然和普遍的模式,使人类的研究规范从学科研究为主导阶段进展至学科间交叉渗透阶段进而跃进到跨学科整合研究层次,促进新的学科范式产生,创造出新的学科或研究领域。

  一般而言,跨学科研究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1)互补性,即两个或多个学科研究同一个问题, 按问题的不同方面进行分工;(2)移植性,指的是一个学科应用和引进某个学科的概念,或将这个学科的概念据为己有。这是一种有助于概念更新的知识流动;(3)融合性,主要指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创建一个新学科。

  2.关于跨学科研究的科学认识

  首先,跨学科研究是构筑在系统概念之上的学科融合。所谓“学科”是科学知识领域内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知识服务的“标准科学”体系。学科在科学范围内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特长,迎合科学各方面的需要。每一个学科由于有自己特定的学科界限,有自建的学术用语、研究方法和理论,所以都是独立的。系统概念是把所有的基本概念以及与周围的外部世界联系和整合在一起的纽带,所有的学科和技术均需要参照系统概念。跨学科研究是从系统概念出发,把伴随认识进步而产生的分散零乱的知识综合在一起。

  其次,跨学科研究是概念的流动,思想和方法的结合,而不是把不同学科拼凑起来。跨学科研究通过传播概念、“越位”渗透和相互参照, 通过把学科的复杂化转变成综合领域, 通过创建新认识和提出新的综合性的解释, 最后通过建立一种能把各种不同学科统一在一个共同的理论体系中的组织概念, 达到冲破学科樊篱, 实现推动科学发展的目标。

  第三,跨学科研究是一种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是人类改变了对世界的看法, 将物体设想为系统,把世界看作为一些错综复杂的系统的前提下,分析具体问题、完成课题、研究某个主题或概念所必需的方法。它是从一个主题或问题出发, 将各方面的专家集中在一起,采用开放型思维方式, 改变由于学科封闭和人为造成的知识断裂,设计促进知识的相互作用和互补性的研究方法。

  第四,跨学科研究不是消除学科的专业性。每个学科揭示、发掘和建立了一个重要、独特的研究对象,以此锁定专业范围,否则学科知识会变得不固定和过于宽泛。由不同学科构成的跨学科研究学术团体中,各学科的特点和作用非但没有消失,反而会有加强的趋势, 因为交叉学科研究需要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核心,各学科会在交叉学科研究中, 找到了证明和突出本学科特色的新方法。

  最后,跨学科研究本身已经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跨学科学。这一学科是对跨学科现象的规律和方法进行研究的新领域。跨学科学的研究大都密切结合科研和教育实际问题, 由具体的跨学科案例研究进行理论提升,自然转化为跨学科学一般规律和方法探讨。

  二、国内外跨学科研究进展

  1.国外跨学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在古代,由于科学没有分化,没有跨学科研究的基础。

  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在西方,科学分类16世纪已开始进行了,17、18世纪加速发展,19世纪科学分类已初具规模。在学科形成过程中,交叉学科即开始出现。

  1637年,笛卡尔发表《方法论》,形成了一门交叉学科--解析几何,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也为后来的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示范。

  1791年,伽伐尼发表了潜心十年研究的成果《论电力对肌肉的作用》,这是交叉于电学与生物学之间的研究成果。

  从1853年开始,德国化学家本生利用光谱研究推动了天体物理、宇宙化学的学科产生。

  物理化学是物理学和化学的交叉,1887年,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和荷兰科学家范霍夫创办了《物理化学杂志》,开始形成研究物理化学这一交叉学科,现今的学术界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是现代交叉学科萌芽的标志。

  生物化学是生物学和化学的交叉,1897年生物化学学科诞生。

  人们把这一时期两门学科的联系、渗透产生的新的交叉学科称为第一代交叉学科。而物理化学正式创立,标志着跨学科研究有了深入发展。但是至20世纪60年代,这期间的跨学科研究,基本上是初级的、自发的发展阶段。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纽约出现“跨学科”一词,其最初含义大致相当于“合作研究”。 20世纪上半叶,现代科学体系逐步形成,蓬勃发展的科学领域激烈分化,学科林立,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促成了相当数量的新兴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的出现。如环境科学、空间科学、海洋科学、生态科学……。环境科学涉及到化学、生物、物理、地学和工程学等多门学科。材料学需要的学科知识至少包括物理、化学、热力学、电磁学、材料力学、结晶学、物理化学等学科。1945年,薛定愕(Erwin Schrodinger)发表著名的《生命是什么?》(What is Life?),开创了生命领域中物理学和生物科学学科交叉的先河。二战期间的曼哈顿工程是一项著名的跨学科科研运动,多个学科、多种行业的科技人员共同参与这个工程,就此展开跨学科的合作研究,从实践上推动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这种多门学科联系渗透产生的新的学科称为第二代交叉学科。

  二战之后大致而言到20世纪80年代,有了第三代交叉学科发展。第三代交叉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合流。它使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协同学理论、突变论及耗散结构理论得以诞生。

  196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些涉及面较广、影响较大的专业跨学科运动,此时跨学科研究正式登上学术研究的舞台。欧洲国家的跨学科的机构及研究也较深入。如法国跨学科研究中心(CETSAP,1960),出版了《交流》,德国跨学科研究中心((ZIF,1968),出版了《年度报告》,这些研究报告是早期跨学科研究成果,且主要是理论层面的研究,在这之前,还没有专业的跨学科著作。在这之后,英、法、德等西力发达国家在跨学科领域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献,对跨学科教育基本理论和模式做了全面的论述。1970年9月,在法国尼斯大学第一次召开了以跨学科为主题的国际学术讨论会,21个国家的代表和部分跨学科专家共57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对跨学科研究、跨学科教育等问题作了系统、全面的理论探讨,会后出版了文集《跨学科——大学中的教学和研究问题》(Interdisciplinary: problem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Universities),被称为跨学科学的经典之作,本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也标志着跨学科研究进入到一个系统化理论探讨的新阶段。这一时期,一些专业的跨学科学术期刊开始出现,大大推动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蓬勃发展,交叉科学的概念扩大了,它不局限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而且还在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军事科学、文艺理论、行为科学、人体科学九大类科学及其分支科学之间的交叉。除了学术界之外,一些政府机构和基金会也开始支持跨学科研究。同时跨学科研究也引起各国政府高度的重视,从而开始制订相应的发展跨学科研究的政策,各国相继成立了大批跨学科研究的中心机构。

  1979年,德国成立国际跨学科研究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这是关于跨学科研究的首个正式的专业学术组织,就高科技中的跨学科问题展开研究,相继发表了关于大学的跨学科研究、学术组织的跨学科研究、高科技研发过程中的跨学科研究等一系列学术成果。

  1980年,跨学科研究国际协会成立,标志着跨学科研究体制进入国际化。

  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科学与知识的边界”为主题召开了首次跨学科会议,1991年12月在巴黎召开了第二次会议,主题为“科学的传统——面向21世纪的跨学科展望”。与会专家围绕科学与传统,跨学科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关系,科学中统一理论的兴起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会后发表了《巴黎宣言》(Paris Declaration),对未来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作了展望。

  1990年,美国著名的跨学科理论研究专家朱丽·汤普森·克莱恩出版其首部跨学科理论专著《跨学科:历史,理论和实践》(Interdisciplinarity: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该部专著从历史动态的视角梳理了跨学科理论和实践发展的脉络;1994年出版了《今日之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Today);1996年出版了《边界互涉:知识,学科和跨学科》(Crossing Boundaries: Knowledge, Disciplinarities, and Interdisciplinarities);1999年出版了《映射跨学科研究》(Mapping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边界互涉:知识,学科和跨学科》一书呼吁更加深度的学科变迁、转移、扩大、交叉、跨界和融合(该书中译本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进入21世纪,跨学科研究继续深化,跨学科研究广受重视,现有多个跨学科国际会议,包括:国际跨学科社会科学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disciplinary Social Sciences)、第六届跨学科夏季年会(The Sixth Annual Summer Interdisciplinary Conference)、国际艺术、数学与建筑学会会议(International Art、Mathematics、Architecture)等。较为有名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出版的期刊有:英国曼尼出版社出版的《交叉科学评论》;辛辛那提大学国立人文教育协会出版的《人文交叉学科》;美国的兰德公司出版的《兰德公司研究评论》;法国跨学科研究中心出版的《交流》;德国跨学科研究中心出版的《年度报告》等。美国学术机构的权威代表——国家科学院协会(the National Academies)就跨学科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的报告。2004年发表的《促进跨学科研究》(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报告,对跨学科研究规律也进行了分析,对跨学科的定义、障碍、动力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全面深入分析了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现状,对如何促进交叉学科研究提出了深刻且富有创见性的建议。该报告还对大学中的跨学科行为展开研究,就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及教职人员的跨学科学习、科研情况做了调查,并对如何促进研究型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和教学提出了建议。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在其发展规划中将“发展跨学科性”作为中心的首要任务。该中心明确表示:“发展跨学科性”并不是目的,从微观角度讲,是为了搞活课题,鼓励科研创新,激发人的科学灵感,活跃学科和促进学科间的相互作用、交流和渗透,学科的多样性和研究组织方式的多元性;从宏观角度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科技和知识发展,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

  2006年秋季哈佛法学院设立专门研究机构专门从事与基因、健康和技术发展等相关法律问题的跨学科研究中心。

  2007年,国际跨学科社会科学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disciplinary Social Sciences) 2007年年会于7月10日至13日在西班牙南部省份安达卢西亚的格拉纳达大学举行。会议讨论了社会科学中以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种种职业间的交义学科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总之,有学者认为20世纪以来跨学科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时期,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它以一些初步的探讨和实践为主要特征;

  第二时期,从二次世界大战到60年代,出现一些涉及面广、影响大的跨学科研究和实践活动;

  第三时期,从60年代末到现在,跨学科在科技、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各领域蓬勃发展,同时出现专门性、职业化的跨学科研究,形成“跨学科学”新的研究领域。

  当代跨学科运动实践与理论协调发展,标志着已从“自发”走向“自觉”的新阶段。

  2.国内跨学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的跨学科运动萌芽于1950年代,当时一批新兴交叉学科如运筹学、技术经济学、科技史等相继创立,受到学界的重视。最具代表性的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关于工程控制论的研究,大大拓宽了控制论的研究领域。同时,一批跨学科学会也应运而生,1983年12月天津师范大学跨学科学会正式成立,随后,东北工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高校也成立了一批跨学科学会或交叉科学研究会。

  1985年4月17日,我国首届交叉科学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全国17个交叉科学学会与中国科学技术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的。会议就当代交叉科学的形成、历史、地位和未来发展展开深入讨论,会后出版论文集《迎接交叉科学的时代》。老一辈科学家如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就交叉科学的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交叉科学一词在这次会议上正式使用,并迅速在国内传播、普及。这次会议推进了我国交叉科学的学科建设,自此我国交叉科学研究开始踏进现代科学的研究殿堂。

  1985年,从事跨学科理论研究的刘仲林在国内首次提出并论述“跨学科学”,许多学科词典陆续收录这一新的学科领域。1989年,李光和任定成出版了《交叉科学导论》;1990年,刘仲林主编的国内第一部“跨学科学”专著《跨学科学导论》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就跨学科的概念界定、认识论、方法论等问题展开了理论分析。目前,国内的学者研究跨学科理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跨学科的范式研究(汪丁丁,罗卫东,2004);跨学科的人才培养(牟忠英,2002;朱现平,2004);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鲁兴启,2004)和国内外跨学科的比较研究(江小平,2003;秦国柱,2005;程如烟,2005)。

  21世纪以来,国家相关部门也在大力推动跨学科、交叉科学研究,如国家科技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大力推动和加强学科交叉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也设立了若干交叉科学的重大研究计划等。不仅如此,对跨学科的研究也上升到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的高度,《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微观与宇观的统一,还原论与整体论的结合,多学科的相互交叉,数学等基础科学向各领域的渗透,先进技术和手段的运用,是当代科学发展前沿的主要特征,孕育着科学上的重大突破,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地超越和深化”、“基础学科之间、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与融合,往往导致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兴学科的产生,是科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部分之一,要给予高度关注和重点部署”。

  在此背景下,国内跨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平台也不断涌现。山东大学创立了以跨学科研究为特色的卫生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环境考古实验室、齐鲁证券金融研究院和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科学院建立了“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合作建立了“计算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建立了“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浙江大学成立了“跨学科社会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跨学科的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等等。这些跨学科的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在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里运用学科交叉的思维、方法展开研究和人才培养,代表了大科学时代新的科学研究范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三、为什么要进行跨学科研究

  1.自然及社会的内在复杂性决定了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之间本来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类社会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而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所形成的科学知识体系也必然就具有整体化的特征。现实世界是自然界与人、与社会融汇在一起的完整的统一体。以客观世界各种物质运动形态、各个层面为研究对象所形成的科学研究之间本来就存在着一根环环相连的链条,其任何一点都无法分开,科学是一个包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由众多学科组成的大系统。只有在客观世界的大系统中去研究,才能适应科学的发展。所以,世界的整体性和自然及社会的内在复杂性决定了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历来存在两种趋向:一是力图反映世界的整体,二是要更深入地去认识物质运动的不同形式与特征。前一种趋向表现为知识的整体化、综合过程,后一种趋向表现为知识的专门化、分化过程。学科的分化带来专业化,令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更加深刻;但是,学科间孤立研究的倾向也造成了学科之间的分离,削弱了整体性研究,在相关的研究领域之间留下了空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科学的发展,制约着对相关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解决。对于世界整体性的认识依赖于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彼此借鉴,以对方的理论和方法反思自己的研究,以自己的视角研究对方的问题。跨学科的发展有利于建立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准确的跨学科形式,用统一的语言解释到目前为止仍局限在许多大大小小学科内的理论概念、热点问题和研究成果。这种共同语言的建立将使人们希望的交流和获取其他学科的知识变得更加容易。

  2.跨学科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创新的动力。20世纪以来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技术的融合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渗透,这使科学更加变成了一项社会综合事业和工程。不通过跨学科研究的方式,就不会有真正的科学突破。人们常说的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就是对这一新兴领域和研究方式的集中概括。

  跨学科研究在快速推进的同时,其兴盛也映现了当代科学和技术发展中的几个基本态势。首先,科学结构复杂化趋势。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经典时代的科学统称为简单科学,但与今天大科学时代的多样性、多层次性、开放性、非线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等的极度复杂相比,分门别类的经典科学在基本理念和存在形式上确实属于简单性的范型,是按照“古老”的简单性原理构造起来的。其次,科学活动有机化趋势。与近代之初的科学各自并立、彼此不相往来的状况相比,当代科学表现出了明显的整体性、自组织性和动态演化性等“有机”特征;各门学科之间不仅相互联系增加,而且越来越多地按照自身的“规律”自主地“成长”并对社会形成影响,显示了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再次,理想目标的“软”化趋势。主要表现在科学不再被简单地看做是价值无涉的,而必须越来越多地顾及存在的影响和应用的后果,科学也不再被普遍地看做是唯一的话语权威,虽然科学依然是科学,科学主义也还是一种强势话语,但来自科学内外的批评之声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激烈和浩大。而社会各界对科学的某种人文化诠释如对科学发展观所作的“以人为本”的内涵界定,也是在人文的意义上扩展对科学的理解。这使得“让科学回归人文”成为未来科学发展中不可逆转的一种社会潮流。

  因此,在科学研究中,要以问题为核心、跨学科合作推动学科建设。当代人类面临的许多重大课题,几乎都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之间相互交叉、融合、汇流而形成的有别于传统的单一学科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的综合性问题,因而其研究中要求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密切结合,需要进行有效的跨学科研究。

  3.跨学科研究是解决科学问题需要,是科学研究的趋势。科学问题产生于客观世界,是非人为的、客观存在的,科学问题本身是不分学科的。而学科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手段,是人为的假设,更多的是具有方法论意义而非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学科是为获取科学知识服务的工具,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们存在从出现到获得某种程度的独立、发展和成熟,最后逐渐变得迟钝的内在规律。因此许多科学问题不是单个学科可以解决的,它需要多学科综合地研究,需要学科之间的渗透、合作、交流。

  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日益求助于跨学科研究战略解决各种现实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变得日益复杂,研究的问题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研究人员在本学科内已感受到局限,迫切需要到学科之外寻找与自己的研究有关的灵感、思想和方法。根据诺贝尔奖获奖项目的分类统计,作为基础科学研究原创性成果的诺贝尔奖获奖成果,若以严格的一级学科交叉为标准,普遍存在着跨学科研究现象,获奖项目属于此类的占1 /3以上,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它意味着科学研究大量分化、高度综合、纵横交叉、相互渗透的集群特点已初步形成。

  因此学科开放不仅十分必要,也是大势所趋。跨学科已经逐渐变成了科学研究的规则,成为这个科学时代标准的研究范式。

  4.跨学科研究可以拓宽专业教育人员的视野,有利培养创新型人才。“钱学森之问”是摆在中国教育事业面前的一道难题。教育无疑是杰出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因素之一,而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视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结果。跨学科研究有助于从事高等教育的人员完善知识结构,开阔研究视野。从世界范围看, 一些国际著名的大学如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近年来都投巨资成立了跨越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科学研究所或研究中心, 集中物理学家、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等不同学科的专家的智慧, 以促进专业研究和教育的交叉和渗透。

  5.突破传统学科观和相应体制,为跨学科研究提供发展空间势在必行。以1985年我国首届交叉科学学术讨论会的召开为起点,交叉科学正式进入中国科研和教育的视野己达二十余年。在26年前的这次会议上,钱三强院士提出我们正在迈入“交叉科学的时代”。但是,必须看到,尽管26年过去了,尽管我们已身处“交叉科学的时代”,然而交叉科学的发展并不尽人意。目前,在我国科学、教育、管理界的多数场合,虽然交叉科学一词频频使用,然而止于现象、经验甚至口号层面的提法居多,具体落实却很难。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科研体制仍囿于传统的单学科体制,传统的学科观和学科分类体制仍占统治地。纵观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没有设置专门的交叉学科门类,也没有在目录名称和代码中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留出发展空间。同样,在学科分类的国家标准中,我们同样找不到跨学科研究的位子。单学科的科研和教育体制导致从资源配置、项目申报、科研成果评审、人才培养、成果鉴定到职称评定等各个环节都是分门别类地对号入座,使得许多交叉学科因其跨学科性无法找到自己的“座位”,科研经费、研究条件、学术环境等难以得到制度和体制上的鼓励和保障,难以形成跨学科、交叉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健康发展的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无法适应人才培养、科技进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要求。

  探索有利于交叉科学发展的灵活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其在创新型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必须从深层上突破单学科的科研教育体制,突破现行学科专业分类,增加交叉科学门类。目前,国务院学位办己经就学科专业目录的改革展开广泛讨论,打破学科专业的各自为政,构建学科交叉和学科集成的培养环境势在必行。

  以科学研究见长的国家自然、社科基金是保持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资源,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其中聚集着众多学科高水平的专家,他们肩负科学探索、引领学科发展的职能。以科研创新为特色的国家自然、社科基金同样必须突破单学科的传统科研管理与学科组织模式,建立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的科研、教育环境与机制,关注学科协同、交叉、融合,以学科群落或科技创新平台作为国家社科基金的基本载体,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良好环境中加大科研原创力度,注重培养科研者的创新能力,造就勇于探索的创新性人才。目前国家自然、社科基金中跨学科研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当前最为重要的是消除国家基金中跨学科研究的障碍,促进跨学科研究的体制建设,推进跨学科范式革命,从而推动国家基金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四、如果设立国家社科基金跨学科项目,如何操作?机制如何?

  1.美国在跨学科门类设置中的经验

  在国外学科专业目录的设置中,美国的设置方法最有代表性。美国的学科专业目录2000版(Classification of Instructional Programs,简称CIP2000)是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2000年4月发布的学科专业目录的最新版本,是在1985年的初版和1990的第二版基础上修订而成。目前被广泛用于各种教育、科技信息调查和数据库,是美国学科分类的指导性标准。CIP2000共分三大类,分别是学术型学位教育类(13个)、应用型和专业学位教育类(13个)、和职业技术教育类(12个),17个学科大类(相当于我国的学科门类)共有38个学科群,分别用两位数代码(**,如13教育学)表示,大致相当于我国的一级学科。38个学科群下是362个学科,用四位数代码表示(如13.04教育管理学),大致相当于我国的二级学科,学科下用六位数代码表示具体专业(如13.0402特殊教育管理),具体参见表1。美国学科专业目录中“交叉学科”门类收录的领域具体见表2。

  表1  CIP2000学科群设置总表

  序号CIP2000学科群名称所含学科数学科大类

  1交叉学科2122交叉学科

  2文理综合1

  3英语语言学828人文科学

  4外国语言学17

  5哲学与宗教3

  6社会科学1239社会科学

  7心理学23

  8历史学1

  9区域、种族、文化与性别研究3

  10自然科学735理学

  11计算机与信息科学11

  12数学与统计学4

  13生物学与生物医学科学13

  14工学3434工学

  15医疗卫生与临床科学3434医学

  16工商管理学2121工商管理

  17教育学1515教育学

  18农业与农业经营1420农学

  19自然资源与保护6

  20法学与法律职业55法学

  21建筑学88建筑学

  22艺术学99艺术学

  23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66公共管理

  24传播与新闻学66新闻学

  25图书馆学33图书馆学

  26神学77神学

  27工程技术1770职业技术

  28科学技术4

  29通信技术4

  30精密制造技术6

  31军事技术1

  32机械与维修技术7

  33建造技术7

  34交通与运输服务4

  35家庭科学9

  36公园、娱乐、休闲、健身4

  37个人与烹饪服务4

  38安全与防护服务3

  表2 CIP2000交叉学科门类简表

  CIP编号30交叉学科门类

  30.01生物与物质科学

  30.05和平研究与化解冲突

  30.06系统科学与理论

  30.08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30.10生物心理学

  30.11老年学

  30.12有历史价值的保存与保护

  30.13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30.14博物馆学

  30.15科学、技术与社会

  30.16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

  30.17行为科学

  30.18自然科学与生命科学

  30.19营养科学

  30.20国际/全球研究

  30.21重大灾难与相关研究

  30.22古典和古老文明研究

  30.23跨文化/多元文化和差异研究

  30.24神经科学

  30.25认知科学

  30.99多学科/跨学科研究(其他领域)

  比较中美两国学科设置可以看出,美国设置的最鲜明特色就是考虑到了学科发展的外延性以及学科交叉的普遍性,在名称和代码设置上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留有独立而充分的发展空间。这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1)破天荒设置了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并列的“多学科/跨学科研究”大门类。(2)CIP2000不仅单独设置了交叉学科门类,而且专门考虑了一级学科内部和二级学科内部的新学科和交叉学科问题。在一个学科群(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内的开始处预留“综合”位置,并在末尾处预留“其他”位置,随时容纳其他新学科、新领域。这样当新兴学科或专业发展成熟后就可以获得独立的新代码而不至于徘徊在学科体制的门外,这从制度上保证和促进了交叉科学的发展,也为名正言顺地培养交叉学科专业人才创造了前提条件。

  从表2可以看出,CIP2000中交叉学科大幅增长:首先,跨学科群交叉是学科发展的一大趋势,交叉学科群内的学科数量从1985年版的9个增至CIP2000的21个。其次,学科群内部的交叉是学科发展的又一趋势,占学科群总数66%。第三,绝大多数学科设置了交叉专业。此外,作为一个快速成长的学科群,交叉学科群的学科变化率最高,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交叉学科门类的研究内容五花八门,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技术科学交叉相关,其学科专业的唯一共同点就是跨学科性,即必须涉及两门或两门以上的传统学科领域。

  2.关于我国跨学科门类设置的构想

  跨学科(交叉学科)门类设置的原则,应是现有12个学科门类无法包容的大跨度交叉学科领域或特殊的跨学科综合研究领域。设置方法可以参考美国CIP2000以及其他国家学科专业方法,同时结合我国科研、教育人才培养的实际,建设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创新性的交叉学科门类。笔者对这一门类的设计主要有如下构想。

  跨学科门类是一个与通常学科门类完全不同的门类。如果说一般学科群是纵向的,则跨学科是横向的;一般学科群是界域清楚、成熟性强,则跨学科是界域广阔、成长性强。从一定意义上说,跨学科门类更像一个新兴学科的“孵化器”,起着促进交叉学科成长、壮大的作用。因此,跨学科门类的内在结构会和其他门类不同,怎样把握其创新灵活性和科学规范性的统一,是交叉学科门类设置的核心问题。

  跨学科可以大致包含两大方面内容:一是学科交叉问题的整体性一般性研究领域的设置。这一研究为交叉学科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专门人才,增强交叉学科发展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二是具体的交叉学科(或研究领域)设置。这方面设置既要防止一哄而起,过宽过泛;又要防止门槛太高,过紧过严。新兴交叉学科的成熟程度不一,宜分类对待,制定不同标准。大致可以分为:探索性交叉学科(孵化阶段学科专业);成长性交叉学科(中试阶段学科专业);成熟性交叉学科(推广阶段学科专业)等三个层次。

  学科交叉的整体性一般性研究是跨学科门类重要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对学科交叉现象、历史、政策、体制、规律和方法的研究。这一专门领域设置,对交叉科学深入、有序、前瞻性发展,特别是交叉学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具有战略和全局的意义。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对学科现象整体规律与方法的研究已形成一门方兴未艾的新领域“跨学科学”。密切结合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实际和全局需求,发展我国的学科交叉理论(跨学科学)研究,全面深入的研究学科交叉发展的整体特点和普遍规律,使我们对学科交叉认识由现象层面深入本质,为建立科学、规范、灵活的交叉科学新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人才贮备,是推动我国交叉科学变革的重要环节。为此,应当尽快建立少而精的专门的研究机构和高级人才培养学位点,形成交叉科学专业理论研究队伍和研究基地,在深入推进交叉科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同时,培养交叉科学理论和政策研究高级专门人才,逐渐建立交叉学科的立项、评估、鉴定、管理、教学、普及的专门队伍,改变目前完全用传统学科专家评价交叉学科的被动状况。

  新兴交叉学科和交叉研究领域众多,许多研究处于不成熟的探索阶段,不可能一下都上学科目录。为了鼓励交叉科学发展,鼓励原创,我们可以通过“探索性交叉学科”的方式扶植新的交叉学科。“探索性交叉学科”一般是指由我国学者原创或国外已有但我国尚属空白的学科专业,具有“宽进严出”的特点,只要符合一定的入门标准(如该领域前期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科学性、学科带头人研究的前瞻性和先进性,理论或实践可行性等),都可以进行试验。不求队伍庞大和项目成果众多,鼓励新兴和原创。“探索性交叉学科”是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个大项,但不收录具体的学科专业名称。“探索性交叉学科”的设置,如同一个交叉新学科孵化器,是一个伸缩性大、包含面广、充分调动多学科综合力量、供各种最新交叉学科或专业进行试办、实验的平台,是新的交叉学科走向成熟的摇篮。

  成长性交叉学科(中试阶段学科专业)是“探索性交叉学科”通过试验和评价以后,筛选、提炼而成的进入中间试验阶段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经过新兴交叉学科骨干部分。该领域在一定范围内被认可,但尚不够成熟和完善,它们以打星号的方式列入学科目录,鼓励更多学者进一步进行中间试验,探索走向成熟和完善的途径、机制和方法。“中试阶段学科专业”是一个新兴学科从“个例”走向“普遍”的中介和桥梁,具有“规模适度,走向规范”的特点。它们一般是从“孵化阶段学科专业”筛选而来,这些学科专业个性鲜明,成熟性差,具有成长中常有的瓶颈和烦恼,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化实践探索。因此,中试阶段学科专业标准要高于孵化阶段学科专业标准,强调学科研究成果的质和量,精干科研队伍,国家科研部门给予相应的科研经费与相匹配的软硬件设施。“中试阶段学科专业”全国应控制在10到20个左右,重点是总结试验经验,确定该学科点准入规范和标准。

  成熟性交叉学科(推广阶段学科专业)是“中试阶段学科专业”通过试验和评价以后,凝练形成的相对成熟的领域,是发展相对完善、具有推广普及价值的新兴交叉学科。它们以正式的方式列入“交叉学科”门类学科专业目录,具有确定的学科专业编码。“成熟性交叉学科”名下的学科专业可能是一个学科群,也可能是一个一级学科,也可能是一个二级学科。待条件进一步成熟后,其中有的学科可以作为一级学科对待,进一步建立二级学科体系;其中有的学科也可成熟后分出“交叉学科”门类,形成独立的学科门类,或转入其他学科门类。“成熟性交叉学科”可以按其交叉程度进一步分类。根据交叉程度的大小,由小到大,大体可以分为比较学科(如比较文学、比较心理学);边缘学科(如技术美学、社会心理学);软学科(如管理学、政策科学);综合学科(如城市科学、海洋科学);横断学科(如系统科学、信息科学);超学科(如科学学、元数学)等六大类型。这些分类可以经过专家论证和进一步完善后列入交叉学科门类的分类目录。

  3.关于国家社科基金设立跨学科研究项目的操作和运行机制

  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加强国家级科研资助机构的内外部协调。跨学科项目资助的有关事宜本身就是一个跨部门、跨业务系统的工作,因此,建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首先要在内部各业务处室之间以及各学科的学科规划评审小组之间建立协调机制,以便于对跨学科项目申请的评审和项目成果的验收;其次,建议加强国家级科研资助机构之间的外部协调。目前国家科研基金被分割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文理交叉研究项目的发展。因此,建议两大资助机构协同合作,开拓对文理交叉项目的评审和资助,或建立国家交叉科学基金委员会,鼓励具有首创价值、文理大跨度的新项目、新领域、新学科探索。

  第二,列入课题指南,引导项目申请。建议在各学科的课题指南中专门设立跨学科资助项目条款,鼓励跨学科项目的申请。在学科代码分类上,可以在现有规定“跨学科的课题,填写为主的学科分类代码”(《2011年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的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五)的基础上,要求申请人增填所跨学科的代码,以利于项目的归类和审查。

  第三,设立优先资助领域。对那些处于知识前沿和具有重要国家利益的领域实行优先资助,以引导科研力量和科研资源的投入。每年的优先资助领域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第四,在资助资金上予以保证,拨出专款,加强支持。建议在各学科当年的资助经费中设定一定的比例专门用于对跨学科研究的资助,重点项目类的跨学科项目资助可以由所涉及的学科协调资助,其他类的跨学科项目资助由该项目主学科负责资助。

  第五,成立跨学科的评审小组对跨学科项目进行评审。单学科研究评价中常见的“同行专家”的概念往往不适用于对跨学科研究项目的评审,因此,建议在遴选跨学科项目评审专家组成员时,如果能有做过相似跨学科研究的专家进行评审最好,如果没有,则需要评审小组成员涵盖直接关联学科。其中,主学科的评审专家偏向于负责对该申请项目所研究问题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评审,关联学科的评审专家偏向于负责对该申请项目所涉及关联学科的知识运用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进行评审。

  第六,设计跨学科研究项目的评审指标体系。建议从跨学科类别、创新性、影响程度等方面设计跨学科研究项目的评审指标体系。比如,跨学科类别可分为简单交叉类、复杂交叉类和外向交叉类,其中,简单交叉类是指对同一门类两个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复杂交叉类是指对同一门类两个以上的不同学科直接的交叉研究,外向交叉类是指对于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交叉研究。创新性的客观尺度是要求独创,是总结的新经验、新规律,提出的新思路、新方法,建立的新理论、新学说,所解决的新问题,为新的实践提供新的科学理论指导等,不能是单纯的重复研究,或单一学科能够胜任却盲目进行学科交叉的高成本研究。影响程度是指该跨学科研究项目对现有知识体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的影响大小。

TOP

跨学科研究系列调查报告选登之七 关于跨学科研究资助的思考和建议

武汉大学  2011年08月03日11:02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学科研究的界定

  关于跨学科研究,从概念而言,不同学者的理解会有差异,但其指向是一致的,即指研究主题跨越或者整合现有学科划分的研究活动,需要整合来自两门或者两门以上的学科或专门知识体系中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视角、概念和/或理论,以提高基本认识或者解决某一学科或研究领域内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根据学科的近缘关系,可以大致分为跨越二级学科的研究、跨越一级学科的研究和跨越学科门类的研究等。而由于同一学科门类内的学术视角和知识结构差异性不大,因此真正具有挑战性、更容易产生创新成果的跨学科研究应该是跨学科门类的研究。

  从跨学科研究产生的本源来看,诸多科学和现实问题在分类日趋细化的学科体系内部很难得到解决,因而迫切需要具有不同学术视野的多学科专家的碰撞、融合、积淀,因此跨学科研究从其产生开始就决定了它必将不同于传统学科体制下的专门研究活动,它必将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具有鲜明的学科综合性及开放性。这种开放性的存在将使得跨学科研究在科学创新方面表现更为突出,也更容易催生现实所需的创新成果。

  需要强调的是,跨学科研究的形式虽表现为多学科的合作研究,但要避免一种误区,即为了跨学科而跨学科,所以跨学科研究并不是不同学科问题的简单集合,也不是形式主义地跨越两门学科去拼凑出新的“产品”,而一定是为了解决某一复杂问题需要突破单一学科的问题域、研究范式以及方法系统的限制,对不同学科的思想与方法进行综合,是聚合不同学科视野的整合性研究。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认为,跨学科研究应该更多地指向实践层面,指向与社会、技术或者政策相关的问题的解决,即以问题导向为主要目的,而相关的学科知识产出则是这一过程中的副产品。

  国内外跨学科研究的态势

  不同领域或者说不同方面跨学科研究的现状和趋势有很大的差别,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专门研究。但总的来看,国内外跨学科研究活动仍然可以呈现一些共同的态势:

  1、各国政府高度重视

  近年来,各国政府政策层面资助的跨学科研究项目越来越多,相应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资助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资助机构。欧美国家政策比较明显,它们对于跨学科研究具有单独的实施政策及其项目资助,例如2002年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NSERC)经过充分调研后开始对跨学科研究实施专项资助;英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2007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给9个科学研究联合体提供2.1亿美元的研究经费,以资助他们开展多学科和跨学科的医学研究;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也不断加强了对跨学科研究的资助, 1989年至今,NSF支持了34个科学与技术中心(STI)计划,从2000年以来这些计划都是由好几所大学联合参与的跨学科研究与教育,每个中心每年的资助金额一般在150万-400万美元之间。同时,NSF加强了对纳米技术、生物系统、模型与模仿、以及社会与教育影响等跨学科研究方面的资助,2004年度对纳米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内51个大学纳米跨学科研究团队(NIRT)进行的专门资助中,资助总额度达到了67.247百万美元,平均每个项目获得了1.32百万美元的资助。我国政府近年来也通过各种途径支持跨学科研究,如国家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越来越多地对高校和来自社会各行业的跨学科研究团队开展跨学科综合问题的研究进行资助。

  2、高等学校纷纷建立相应的机制

  随着跨学科研究活动的增加,大学中跨学科研究组织越来越多,并且不断完善。跨学科研究组织已经从初期作为大学结构中学系的一种补充角色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承担大学基本职能的重要组织。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中已经拥有一定数量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并且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MIT)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不断优化学科及其组织结构,积极推进学校的跨学科研究,至今已经达到了56个跨学科研究组织,超出其学系的数量;在斯坦福大学,校内的跨学科研究组织有57个,还有美国国家实验室以及一些校内的多学科研究机构,主要以一种独立研究机构的形态出现,在管理方面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在加州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主要是多校区研究部门(MRU)和组织化的研究部门(ORI);在日本的东京大学,2004年之后在校长办公室设置了“总括委员会”,将大学内的重要跨学科研究机构纳入这一委员会的管理之中,具有13个校一级跨学科研究中心。我国各高校近十年来也纷纷组建各种形式的跨学科研究组织,以应对交叉问题、综合问题研究需要。

  3、密切关注综合性的现实迫切问题

  当代各国所面临的一些迫切的重大现实问题是各国跨学科研究者面临的最重要命题。梳理一下,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其一是社会综合治理问题。如犯罪的预防与治理、卫生与保健、贫困失业等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很多国家的难题。这些难题需要综合利用多种学科知识和方法加以研究并设计全面规划予以综合治理,方能奏效。为此,美国成立了威斯康星大学贫困研究所,进行大量社会调查,从跨学科的角度探索美国贫困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并为政府提出综合治理方案。英国剑桥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成立犯罪研究所,集合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哲学、心理学、生理学、医学等多学科专家,全方位研究犯罪问题,并从多角度提出犯罪预防和治理的综合措施。

  其二是当代的全球问题。当代世界人口、粮食、能源、环境等方面出现的严重问题,已构成全球性的危机。以综合研究当代全球问题而闻名的国际组织“罗马俱乐部”(COR)自1973年发表《增长的极限》报告以来,已连续推出十几种长篇报告,呼吁要通过跨学科研究来认识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开展综合教育使人类能适应生存发展的需要,求得与自然界和谐一致的发展。

  再如,战后由冷战到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一直张弛不定,动荡不止。为求得国际关系的稳定发展,世界各国政府无不从多方面全球视角来考虑并确定自身的内外改策。国际关系研究一直是一项复杂多方面的、军事、政经、社会综合研究课题。世界各国都设有对国际问题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的专门机构。如,美国斯坦福国际问题研究所(SRI)、英国的冲突分析中心(CAC)、德国和平研究与安全政策研究所(IFS)、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前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等均从事大量国际关系方面研究。

  其三是当代尖端科技项目。20世纪重大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项目,无不是由具有庞大实力的科学共同体,集合各学科的新成果,综合各学科的新成就,经过艰苦创造而完成的。这是本世纪“大科学”时代的必然走向。不论是基因工程、人工智能,或是纳米技术、宇航技术的成功开发,都离不开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协作攻关。冷战时期空间技术以及军备的竞赛,美苏双方都动员了整体的科技力量。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美国受到挑战,艾森豪威尔政府迅速作出反应,总统建立了联邦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设跨学科工程中心执行这一明确的反挑战研究任务,其后并取得登月计划的成功,重新居领先地位。可以说,跨学科研究是推动科技尖端项目研究的主要组织形式。

  4、思想库成为当代跨学科研究的一支强大力量。

  国际知名的思想库,如美国的兰德公司、巴特尔纪念研究所、布鲁金斯学会、赫德森研究所、斯坦福国际问题研究所、日本的野村综合研究所等是当代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基地和核心力量。他们为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的研究,硕果累累,许多研究报告均被政府采纳为社会政策而予以实施。近几年,这些智库的影响日益扩大,赢得国际声誉,进而扩大开展全球性业务,其国际化趋势日益增强,除本国的机构外,在国外增设众多分支机构,加强跨国的合作研究。如斯坦福国际问题研究所(SRI)研究工作涉及物理学、生命科学、工程学、工业管理和社会科学等100多个学科,每年提出2000个研究项目。主要研究和提供咨询的领域包括:经济学、能源问题、工程与发展、环境问题、卫生保健问题、工业咨询、信息科学、公共政策、国家安全等。该所在华盛顿、普林斯顿、芝加哥、洛杉矶以及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米兰、斯德哥尔摩、苏黎士、东京和新加坡设有办事处。每年与国内外工商界和政府签订的研究合同,年预算达3亿多美元。据悉,该所近年与我国天津市、四川、湖北、山东等省合作研究建立经济发展的动态系统,探索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建立具有“硅谷风格”的经济区,还与我国有关方面进行“草地”计划的合作研究,帮助山东省邹平县制定发展规划,其中包括健康、文化、环境、政治经济、教育和县史等跨学科内容。

  再如,巴特尔纪念研究所是美国最大的民间跨学科综合研究机构,拥有8000多名工作人员,年预算达6亿多美元,在国内外设有四处研究中心,分别设在西雅图、伦敦、日内瓦和法兰克福,每年完成数千项国内外研究项目。该所也曾与我国合作,从跨学科角度研究长江三峡问题。

  关于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跨学科研究的建议

  鉴于跨学科研究的以上特点和状态趋势,我们认为,国家社科基金对跨学科研究仍应以项目资助为主体,同时从人文社会科学建设高水平智库的任务出发,重点建设一批以重大战略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的跨学科研究机构,予以长期定向支持,这将是推动跨学科研究更加深入实际、体现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具体建议如下:

  1.设立不同层次的跨学科研究专项

  跨学科研究一般项目。用于资助具有跨学科背景的研究个体或者小型团队运用两门或者两门以上不同学科的思想、概念,方法、程序、术语以及数据等而开展的研究,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化”来研究超出单一学科界限的复杂问题。通过该专项支持,引导科研工作者跨学科研究兴趣,逐步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跨学科研究队伍,孕育一批具有重要学术前景和实践意义的跨学科研究成果。此类项目建议采取自由选题和命题申报两种方式相结合,重点资助有跨学科教育和研究背景的研究人员。

  跨学科研究重大专项。主要围绕关系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的重要突破性问题、经济社会建设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及弘扬中华文化的重大工程,以项目为纽带,凝聚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较为紧密的合作研究组织,集中力量,集体攻关,研究一些跨越度大、涵盖领域广、复杂程度高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形成一批切实能解决经济社会建设重大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突破性成果。应该说,现有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很多都属于跨学科选题,但因为目前的重大招标项目资助力度限制在50万元左右,对于一些跨度非常大、涵盖领域非常广的研究主题尚不能满足需要,建议在重大招标项目之外设立跨学科特大专项项目。

  2.以跨学科研究机构为依托建设高水平智库

  目前,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形式主要还是项目资助,但从跨学科研究的角度而言,是否具有实质性的跨学科研究平台是确保研究质量的重要条件,此外,从建设高水平智库的需要出发,跨学科研究机构是智库的重要载体。因此,建议国家社科基金拓展资助渠道,在全国范围择优资助一批以国家重大战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参照基地建设的方式给予长期定向资助,以利于建立一支专门的跨学科研究团队长期跟踪关注一些重大问题,形成更为深入和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及时有效地为党和国家的政策决策提供咨询建议。为保证这类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务实有用,可以要求这些研究机构必须与实务部门共建,其研究过程应该有实务部门全程参与,研究成果得到实务部门的采纳和跟踪反馈。力争通过一定时期的建设,使这些跨学科研究机构成为高水准的国家智库,并逐步实现与国际智库的对话与合作。

  3.成立国家社科基金跨学科研究咨询委员会

  由多学科背景的权威专家和跨学科研究者组成一个专门的咨询委员会,定期对国内外跨学科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对现实迫切需要解决的跨学科问题进行梳理,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科学规划跨学科研究专项选题,制定科学合理的以问题解决为依据的跨学科研究成果评价标准,指导跨学科研究专项项目的评估工作,组织开展跨学科研究交流活动,引导跨学科研究工作有序开展。

TOP

跨学科研究系列调查报告选登之八 对跨学科、交叉学科重大项目的意见与建议

厦门大学  2011年08月03日11:02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一、跨学科与交叉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跨学科与交叉学科研究活动可追溯到17、18世纪。但交叉学科(Interdisciplinarity)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由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伍德沃思最早公开使用。虽然应用广泛,但是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交叉学科该如何定义仍然存在着诸多的分歧,如国外各教育和研究机构现在关于交叉学科的定义经概括基本为六种(William H. Newell,2007),而国内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乌家培、刘仲林等学者也从各个角度对交叉学科进行了定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将交叉学科看作一个学科群,另一种是将交叉学科视为跨学科研究性的科学实践活动。

  定义交叉学科的困难之一在于区分交叉学科与跨学科(multidisciplinarity)和超学科(transdisciplinarity)之间的合理边界,二是如何对交叉学科本身的研究进行分类。厦门大学的学者从知识获取途径的角度来考察交叉学科与跨学科和超学科的区别,认为跨学科是基于不同学科间相近知识的平行存在而产生的,但是不产生新的知识体系,它是交叉学科的源起,如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都属于跨学科研究的范畴;超学科的知识获取则是超越单个学科或者学科群的边界的,意在超越学科限制的思考而产生新的知识(Holm and Liinason,2005),是交叉学科越过学科边界的探索,最典型的超学科研究的代表是文学理论,如红学。而交叉学科则介于两者之间,它通过融合不同学科间离散的知识体系以产生了新的知识体系,如法律经济学。

  交叉学科内部也存在两种不同的知识获取手段,一种被称为“工具型”,其更偏向于以问题为导向,接近于跨学科,不强调对原有学科的知识体系边界的突破;而另一种则被称为“认知型”,其关注对学科性质的基础研究,强调突破原有的知识体系边界,更偏向于“超学科”。目前,国际上重点研究和发展的交叉学科以具体问题为导向居多。

  交叉学科的定义为:以问题研究为导向的,通过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以产生新的知识体系而形成的学科。

  二、如何引导交叉学科的发展

  我国交叉学科发展的问题中既有国内外交叉学科研究都普遍面临的问题,也有因我国相对较为僵化的学科管理制度而产生的,在借鉴国外交叉学科的学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学科交叉研究的实践,本文对我国交叉学科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

  ① 借助问题研究,打破“条块分割”。

  学术发展源于学者间的交流和讨论,然而在学科割裂的情况下,各学科内部都形成了具有进入壁垒的圈子,有相同的学科规范和标准,阻碍了不同学科间学者的交流。因此,只有在学科建设时突破学科间的限制,使得研究者相互了解,相互合作,才能促进学科的发展。在现阶段,我们认为较为可行也被实践证明有效的方法是通过重大综合性问题的研究契机打破“条块分割”,促进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但是,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合作机制缺乏持续性,关键是如何利用这些机会构建具有长效性的合作交流机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②确立立项标准,引导交叉学科研究。在交叉学科研究中存在着为了取得政府和相关机构的研究基金而产生的“为交叉而交叉”的现象,往往研究的成果既非是学科前沿探索,又未解决重要的综合性社会问题。在交叉研究刚刚起步的阶段,政府和相关机构在审批研究项目时可以预先设定立项的标准和优先考虑的研究主题来引导交叉学科的研究。如英国交叉学科委员会下的经济与社会研究委员会(ESRC)制定的研究标准是:质量,高效,研究内容相关性,鼓励竞争性项目的申请,而同时又根据英国与欧盟所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提出了以下优先考虑的研究内容:经济发展,环境与人类行为,治理与公民,知识、交流与学习,生活内容、生活方式与健康,社会稳定,工作与组织等。

  同时,应当鼓励校内交叉学科与校外社会机构之间的合作,或者是鼓励类似于国外“智库”的研究机构(如美国最大的民间交叉学科综合研究机构巴特尔纪念研究所(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拥有8000多名工作人员,年预算达6亿多美元)的发展,从而促进交叉学科的执行者和成果的需求者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既有利于解决资金问题,又能使得交叉学科的研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同时保证了交叉学科发展的可持续性。

  ③利用各交叉学科间的联系进行集中研究,避免重复建设。交叉学科不仅是各个学科知识体系的融合与创新,交叉学科与交叉学科之间从知识结构等方面来看也存在着程度各异的联系。以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研究为例,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与神经元经济学存在着研究内容上紧密的联系,如实验经济学的很多研究内容构成了行为经济学与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前提,很多研究者的研究领域都包括了这几个方向;又如新经济历史学不仅与法和经济学存在着方法论等方面的联系,更是促成了新的交叉学科如计量史学(Anthropometric History)和计量人类经济学(Anthropometric Economics)的形成与发展。

  因此,在研究项目与研究机构设立之初就应当充分考虑到各交叉学科间的联系,从人员与资金配置、设施建设、研究内容确立等方面来综合考虑,能够更有效的发挥集中优势资源促进多学科的发展和社会问题的解决。国内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尝试,如以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学院为依托的第一个文理交叉的教育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将定位于建立一个以计量经济学为核心,并辐射到与之相关的金融学、统计学、数学、实验心理学、生物学、医学统计学、物理学、市场学等其他学科领域。

  ④改革创新交叉学科(机构)管理制度。为解决目前我国交叉学科研究中缺乏合适的评价体系和人才制度的问题,应设立更多的独立的交叉学科学者岗位和联合聘用岗位,同时可以考虑借鉴和推广国外(如日本、美国)的经验,通过学校层面设立“交叉学科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交叉学科研究机构的人才招聘、绩效考核等各方面的事宜,国内方面复旦大学2008年已经正式成立交叉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促进后备人才的培养。

  三、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组成问题

  根据问题导向,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的课题组主要以某一学科为主组成,其它相关学科的专家参与并提供解决该问题的知识和方案;也可以是各学科平行参与,而由一位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的专家负责。对跨学科和交叉学科课题组的考察重点应关注两个问题:一是项目首席专家是否具有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的知识能力和科研经验;二是课题设计内容是否具有系统思维,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否在经过系统论证,各学科的知识应用是否具有逻辑关系,研究角度是否有跨学科的内涵。

  四、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评审问题

  对跨学科/交叉学科重大项目的评审可以通过两次评审的方式来进行。通讯评审的专家评审组应以项目申报首席专家所在学科领域的专家为主(保证评审的专业性,同时可以看出该项目在本学科领域的价值);会议评审则应由项目所涉及到的多学科专家组成,通过对不同专家评分的不同权重,发挥专家的专长,量化处理评审结果。

  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资助问题

  基于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的复杂性和难度,对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重大项目的资助力度应高于现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同时,对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的研究时限可以宽松一些。以问题为导向的项目可以分为应急性问题和中长期问题两类,应急性问题的资助额度可以略少些,一般应当在30万元左右,期限在一年之内;中长期的可以在80万元左右,期限在两年。基础研究性质的跨学科和叉学科研究项目,可以在120万元左右,期限可以放宽到五年。

  对跨学科和交叉学科重大项目的管理可以采用年度检查和一事一报的形式进行督促,项目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应及时上报。

TOP

跨学科研究系列调查报告选登之九 关于设立国家社科基金跨学科研究项目的建议

吉林大学  2011年08月03日11:03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一、跨学科研究范畴

  跨学科研究是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跨越不同学科的学术研究活动。主要有两种情况:A研究一个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问题,例如关于未来国际形势演变趋势的判断,很难从某个单一学科做出较为科学、充分的研究;B从某个学科出发研究,传统上认为属于其他学科范畴的问题,例如,从政治体制与政府治理的角度解释中国改革开放的动力与进程,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区域差异等。一些边缘学科,比如古文字专业,属于历史文献学(二级学科)、历史学(一级学科),研究工作中需要运用语言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乃至地理学、天文学、农学等相关的专业知识,都属于跨学科研究的范畴。

  需要说明的是,有的研究尽管涉及很多学科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并不存在密切关联关系,研究成员之间也不需要密切合作,即在实质性研究中无法做到多学科研究人员的共同研究,以及对同一问题的跨学科思考,而是不同学科研究成员分别承担其中部分任务,类似于分段承包的工程合作,就不能算作跨学科研究。

  二、国内外关于跨学科研究的动态与趋势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发展都不是很好,学术界更重视在学者有自己的专门研究领域,并且进行持续性研究,而对“学术越界”持不甚肯定的态度。当然,这不是一种好的研究倾向和态度。实际上一些新兴的学科,例如法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经济哲学等,都是跨学科的学科,近年来发展都不错。

  三、如何资助跨学科研究

  1.资助对象

  跨学科研究的资助对象应是团队。团队成员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及团队成员已有研究成果的关联性应成为资助资格评定的重要依据。团队跨学科研究强调的是团队成员不同学科背景对解决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强调的是知识结构的互补性、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的关联性。资助重点应该是国家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应用性、对策性的现实问题。

  资助的项目负责人应以曾经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和青年研究人员为主,既要考虑到研究基础,又要考虑到对于新知识、新方法接受的可能。或者重点考虑前期真正从事过跨学科研究的具有高级职称、有相当质量前期研究的中青年教师,并在课题论证书中明确写出如何实现了跨学科研究。

  2.资助重点

  (1)资助重点以重大应用性、实践性问题和重大基础理论问题为主。

  (2)尝试性的跨学科研究主要是针对单学科方向研究不足,而国家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其关注的重点是研究问题的现实紧迫程度与研究方案的现实可行性,这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性研究。

  (3)综合性跨学科研究主要是针对国家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单一学科上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缺乏整体应对策略与综合性的应对措施,导致行为上顾此失彼。因此,资助重点可以从各一级学科出发,体现跨二级学科知识的综合性问题。例如,某西方哲学思想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中国某段经济史(改革开发经济发展)的制度经济学解释等。

  (4)考虑到跨学科研究本身的现实需要,对于能够支撑跨学科研究的研究模式与研究方法也应在立项上给予足够的重视,跨学科研究是一种团队合作式研究,其合作机制与研究方法如何整合也是跨学科研究过程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3、资助方式

  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整体水平不高,起步相对较晚,跨学科研究的模式还不太成熟,例如,政治学与公共管理领域的跨学科研究相对薄弱,而这两个领域在国外已有七十多年连续研究的历史,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研究模式。对于这两个研究领域,在资助方式宜采取尝试性的跨学科研究与综合性跨学科研究并重的原则。

  而对于一些迫切需要的重大现实与理论课题的跨学科研究,例如关于我国能源安全形式的研究,这就需要国际政治学、国际经济学、能源经济学、能源技术专家等学者开展综合研究。此类课题应该一种招标项目的方式进行资助。

  此外,跨学科项目立项,需要开展跨学科评审,即需要课题所涉及的所有主要学科的专家进行综合评审。既要避免外行评价内行,又要避免跨学科项目评审专家涵盖面太窄的问题。

  跨学科资助经费应高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资助额度。

TOP

跨学科研究系列调查报告选登之十 人文社会科学及其交叉学科研究的趋势

上海交通大学  2011年08月03日11:04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所谓交叉学科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哲学人文学科中不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而出现的新兴学科。新兴学科大多又是交叉学科。如果说,交叉学科旨在于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从不同的学科视角、用不同的学科研究方法对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综合研究;那么,就人文社会科学而言,跨学科研究强调的是以人文社会科学“问题导向”为主的研究,即对人类所共同关心的社会发展、人类健康,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通过与“问题”相关的文理交叉、文工交叉、文医交叉,以及文文交叉等学科之间相互沟通与协同研究,用不同的学科视角、用不同的学科研究方法,开展有目的性的综合性研究。充分体现研究内容的交叉性(综合研究)、研究方法的交叉性(定性定量多维思考)、研究团队的交叉性(人员结构复合)、组织模式的开放性(平台化自由组合),力图对“问题”能够比较全面地、科学地作出判断和解决,既符合人文求善的批判精神又符合科学求真的实证理性精神。

  长期以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主要采用思辨阐释和逻辑推理的定性研究方法,除社会学和考古学以外,比较多地是从二手文献中找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而近年来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开始大量采用定量的、实证的研究方法,比如历史学研究与人类学结合、古代文学研究与人类学的结合等等,需要采用田野调查和契约文书的收集方式进行研究;比如,无论是广告学、设计艺术学还是新闻传播学,其传播(广告效果、设计效果)效果的研究更多地结合传统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电话调查、入户调查,以及网络调查,如今已发展渗透到到使用眼动仪实验、实验心理学,以及脑神经学科等科学实证方法,来开展认知心理的传播效果研究;还比如,对海洋经济的研究,除了以往的资源、环境、气候、港口、航运等研究对象进行传统的分学科研究外,现代的研究还采用了数字化、网络化的地理信息系统开展对海洋自然环境因素的综合研究,以及充分结合关于边缘海的国际法研究领域统筹对海洋的公共经济专属区的国家主权、国际关系、地域政治、军事和经济利益的战略布局等开展国际环境的综合性研究。

  显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深化与拓展,知识的运用和创造走向两极:一是更加综合;二是更加细化。从人类活动的宏观上讲,知识应用更加趋于综合;从人类活动的微观上讲,知识的应用更加趋于细分。我们所处的时代,越来越感受到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更加离不开对人文价值与人关怀的思考,也越来越不能忽视对自然界的敬畏,说到底所谓现代文明和现代性的建设与发展都必须回答和面对这样的一个事实:人类福祉和未来生存、生活的可持续性。现代文明和现代性仍然回避不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这三大关系,也同样回避不了人类活动所必需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身心健康的相互和谐。事实已经证明,物质文明了、精神未必文明;科技发展了,人类未必是文明的;经济发展了,社会未必和谐;国家有了硬实力,未必必然具备软实力,等等,这些问题不是单一学科就能解决,需要通过多学科的协同研究、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才能辩证回答,有的需要思辨性的研究、有的需要实证研究、有的需要综合性的研究。再从终极的高度思考,人类所实践、创造和追求的物质文明和科技进步,说到底都是为了人类自身,归根结底都可归结为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社会问题,从而也都离不开人类的需求和好奇心。

  还有就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研究的两个方面来讲,基础理论研究虽然更多地依赖个体性的研究,但知识的复合、理论的交叉越来越扩展到边缘性学科;实践应用研究则越来越注重团队和研究队伍知识结构的互补性,正如科学社会学创始人莫顿所言,科学总是把目光投向新的问题、新的领域,总是追求新的发现、新的方法、新的理论。而学科交叉则为理论创新和知识运用的拓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为此,我们也可以从近年来在一些交叉学科领域所取得的进展给予事实说明:

  近年来,体育科研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定量化分析的加强。随着数学模型法、模糊数学法、数理统计法、回归方程分析法等数学方法在体育科学研究中运用越来越广泛,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仿真方法开始被渗透到体育研究中也成为可能,生成了如体育统计学、体育计量学、体育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系统过程、运动器材学等一批新兴交叉学科,极大地促进了体育科学的发展。

  公共卫生学科与体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医学、康复运动,以及管理学等相结合开展跨学科研究,使公共健康和卫生,从体育锻炼、保健、康复训练、疾病预防、医疗治,以及医疗卫生保障制度与政策等研究形成环路,推动着公共卫生与健康学科的发展。

  人类文化语言学是一门大跨度的综合性学科,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语言哲学和语言思想史研究构成了它的基本学科扇面,而当代最活跃的几个语言学分支诸如语用学、话语分析、跨文化交际理论、翻译理论以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等,都可以从中获得本体论和方法论资源。就语料库语言学而言,它是20世纪80年代才崭露头角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自然语言文本的采集、存储、加工和统计分析,目的是凭借大规模语料库提供的客观翔实的语言证据来从事语言学研究和指导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系统的开发。语料库语言学(corpuslinguistics)这个术语有两层主要含义。一是利用语料库对语言的某个方面进行研究,即“语料库语言学”不是一个新学科的名称,而仅仅反映了一个新的研究手段。二是依据语料库所反映出来的语言事实对现行语言学理论进行批判,提出新的观点或理论。语料库和语料库语言学在当今语言研究由高度抽象转向语言的实际使用这个过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提供真实语料;二是提供统计数据;三是验证现行的理论;四是构建新的理论。这些可以说是语料库和语料库语言学的实用价值。

  当人类的自然语言通过计算语言与当今的计算机语言相结合开展研究,就能推动语言学和翻译学的发展,特别是当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语言,在计算机和网络平台进行自由转译和语义对齐,不仅是一大产业,同时更有助于使不同文化与文明的交流、沟通实现无障碍化成为可能。显然自然语言与计算机语言对齐的智能化研究也是基于跨学科的研究。

TOP

跨学科研究系列调查报告选登之十一

跨学科研究辨析及跨学科研究项目的界定—评审—管理

中山大学  2011年08月03日11:05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一、引言

  跨学科研究是科学(1)发展在当代表现出的显著特征。它表明:在宏观方面,科学的综合性不断加强;在微观方面,学科分类日益细化;纵向来看,各门学科不断衍生发展;横向来看,在当代,各门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现象已经成为常态,以致形成三股强大的跨学科研究潮流。一股是自然科学内部的跨学科研究潮流,另一股是社会和人文学科内部的跨学科研究潮流,再一股是自然科学与社会和人文学科之间的跨学科研究潮流。跨学科研究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需求:一方面,为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各类复杂问题,要求多个学科密切合作,协同攻关,提出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科学研究领域的拓宽,以及科学自身向纵深的演进所提出的各类学术问题,要求进行学科间对话,以求取得更好的研究结论。作为一种逐渐凸显其重要性的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跨学科研究正在受到广泛的关注。

  随着跨学科研究影响的扩大和作用的凸显(2),跨学科研究类的项目申请数量将会逐渐增加。而且,面对跨学科研究型项目,以学科自身为主的研究单元,日渐暴露出研究队伍的局限性。因此,准确地界定跨学科研究项目,科学地评审跨学科研究项目,有效地管理跨学科研究项目,对跨学科研究项目予以高水平的引导,将会成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其他基金管理工作中日益重要的一项工作。

  二、跨学科研究辨析

  跨学科研究有两层涵义:一层是指从多学科角度来考察与研究课题共同相关的问题,即课题自身具有多学科性。另一层是指方法论的多样性,即可以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不同理论和方法解决共同性的问题。可见,与传统的单一学科研究相比较,跨学科研究是指研究主体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线、跨越不同研究领域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研究活动,是解决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或途径。

  但目前,在汉语学术文献中,与跨学科研究相关的提法有多种。比较常见的如“交叉学科”、“学科交叉”、“交叉学科研究”、“科际整合”或“科际研究”或“跨领域研究”、“学科际研究”等。在英语学术文献中,与跨学科研究相关的提法也有多种。这些不同的提法都涉及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学科的合作研究,但其内涵的差异较大。下文将对几种典型的有关跨学科研究的提法进行辨析(3)。

  (一)多学科研究

  多学科研究(multidisciplinary studies,MDS)指这样一种研究方式,即有一个涉及多个学科的研究主题或者问题,但各个学科采用各自的方法,完成本学科的任务,解决本学科的问题,或者实现本学科的目标;研究过程按计划推进,参与者们交流知识,相互通报研究结果,但并不整合各学科的成果,也无跨越学科边界、创造新知识和理论的目的。其特点如图1所示。

  图1多学科研究的特点

  资料来源:参考B?rbel Tress, Gunther Tress and Gary Fry的《整合研究中的概念和知识生产过程的定义》一文中的相关内容改编、绘制。

  图2 图1及图3至图6中各图标的涵义

  资料来源:同图1。

  (二)参与型研究

  参与型研究(participatory studies,PS)指:由学术型研究者和非学术型的参与者合作,共同解决一个问题。在合作过程中,学术型研究者和非学术型参与者虽然交流知识,但重点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整合他们的知识去创造新知识。PS并不一定是研究型的(research)项目或课题。单一学科研究和多学科研究都可能有非学术型的参与者加入其中。其特点如图3所示。

  图3 参与型研究的特点

  资料来源:同图1。

  (三)学科际研究

  学科际研究(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IDS)是这样的一种研究方式:它涉及若干无关联的学科,但要求这些学科在研究中打破学科界限,创造新的知识和理论,进而解决共同的目标。所谓“无关联的”是指这些学科有自成特色的研究模式(paradigm)。比如,从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中某些学科运用定性与定量方法的差别,或者分析性与解释性方法的差异,即可见其各自研究风格的区别。其特点如图4所示。

  图4 学科际研究的特点

  资料来源:同图1。

  (四)跨学科研究

  跨学科研究(transdisciplinary studies,TDS)指这样的研究方式,即它将若干无关联学科的研究者和非学术型参与者组成共同体,探讨共同关注的问题或者主题,要求不同学科方法相互渗透、借鉴和集成,创造新知识和理论。跨学科性(Transdisciplinarity)将学科际性(interdisciplinarity)和参与型方法结合为一体。其特点如图5所示。

  图5跨学科研究的特点

  资料来源:同图1。

  (五)整合型研究

  整合型研究(integrative studies,IS)的特点是:这种研究不是学科际的,就是跨学科的;在学科知识的整合中,涌现出新知识和理论。IS集中体现了学科际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优势。

  上述各研究类型之间的差异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合作的密切程度高与否,二是学科间整合程度强不强,三是所涉及到的非学术领域的成分多不多。详见图6。

  图6 各研究类型的差异比较

  资料来源:同图1。

  三、跨学科研究项目的界定-评审-管理

  如果跨学科研究辨析是认识“世界”,那么跨学科研究项目的界定-评审-管理就是服务和管理“世界”。

  (一)跨学科研究项目的界定

  ? 跨学科研究项目的定义

  一个必须将不同学科或领域的研究者及研究群体集为一体, 利用多个学科或领域的知识、方法和设备, 并且进行统一的管理才能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项目, 可称之为跨学科研究项目。

  说明:形成跨学科研究项目的根据是存在一个合适的研究问题,或者要实现的目标。所谓“合适”有两层意思。

  一层是:(1)它涉及的范围与国家目标、经济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紧密相关。(2)它涉及的范围是我国某个领域中的强项或优势, 或者能够填补我国在某个方面的空白。(3)创新程度高, 即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我国的经济建设,加快我国的社会进步。

  另一层是:这个问题或目标主要是一个多学科的问题/目标,不是某一学科的问题/目标, 或者不是技术上单一的问题/目标。一个多学科的问题/目标应该具备下列特征:(1)可用多个学科的术语传述, 而且可被相关学科的专家认可。否则,这个问题/目标便不是一个跨学科研究的问题/目标。(2)它是一个受到多学科关注的问题/目标。(3)对这个问题/目标,相关学科和领域可以进行无语境(context)障碍的沟通。

  ? 跨学科研究项目的特征

  若只有合适的问题/目标,未必就能成为跨学科研究项目。因此,在具备多学科问题/目标的基础上,还必须探讨:一个跨学科研究项目应该具有哪些基本的特征。

  多个学科的研究者或研究群体结集在一个项目上,目的是为了解决共同关注的问题,完成共同关心的任务。而要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这些研究者或研究群体之间应该是互利互惠的关系,显然不能互损互耗。由此可见,一个跨学科研究项目应该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

  (1)存在互补关系。来自各个学科或领域的研究者及研究群体在知识、方法和设备上处于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互补”关系就是互益互惠关系。这种关系有助于跨学科研究项目的实施及问题的解决和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知识创新和新理论的涌现。所以,是否存在互补关系,能否互补,互补程度如何,可以作为判定跨学科研究项目的主要指标。

  (2)存在相容关系。如果互补关系是客观性指标,相容关系则是主观性指标。相容关系指项目申请者在项目申请书中是否建立了统一的语境平台( context platform)。如果没有这个共同的语境平台,研究者们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和交流中,势必会产生许多的不一致或歧义,甚至分歧。比如,在语词上、计算标准上、成果表达上等等。

  (3)队伍组成均衡。学科分布及各个学科的参加人员的数量要同其在整个项目中所担负的任务相匹配,不存在倚轻倚重的情况,即从项目整体来看,研究队伍的组成是均衡的。

  (4)边界划分清楚。即各个学科的任务划分简单、明了,边界衔接清楚,并且有相应的管理措施。

  (5)规范明确、协议清楚。各个学科的目标、目的和任务明确,行动计划清楚,责、权、利清晰;对于可能出现的困难或可能产生的争议,有相应的可行的处理原则与程序。

  (二)跨学科研究项目的归口管理

  跨学科研究项目的归口管理包括分类原则和分类方法。

  ?跨学科研究项目的分类原则

  (1)准确性原则。对一个跨学科研究项目进行分类时,必须辨明该项目的基本构成,它的结构特征,它所涉及的范围,它的文献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力求将其准确分类。具体说来就是:j明确该项目的本质特征,即它的基本构成和结构特征。k该项目涉及到哪一些学科,其性质和范围如何。l通过文献检索,确定该项目在当前国内外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可按首创、前沿等级别进行打分。

  (2)规范性原则。所谓“规范性”有两层涵义:j对于从长期的项目评审与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做法与规则,经过甄别,能够应用于跨学科研究项目评审与管理的做法与规则,应该予以保留、采用和完善。k为便于相互鉴别、交流、促进和提高,对于跨学科研究项目进行分类、评审和管理等等所采取的做法和建立的规则,应考虑国内外其他单位、部门在处理此类事情时的惯例,藉以提高相关做法和规则的通用程度。

  (3)目的性原则。便于研究工作的开展,便于项目管理,促进跨学科研究,是对跨学科研究项目进行分类的目的。

  ?跨学科研究项目的分类方法

  (1)根据项目申请者建议的归口学科进行归类。

  (2)跨学科研究项目中的多个学科之间,如果一部分是影响者,另一部分是被影响者,则应按重点被影响者归口该项目。比如,一个研究环境-人口-经济-资源-技术之间关系的项目,就可归环境经济学科受理。在这五个因素之间,环境被影响的程度最高。

  (3)若跨学科研究项目涉及多个学科或多个领域,应按重点( 或惯例) 归口该项目。比如一个研究政制-历史-经济地理-气候关系的项目,究竟归口到那一个学科,要看研究者重点探讨的是什么问题,或重点目标是解决什么任务。如果研究者的兴趣点在政制的变迁方面,则可将其归口到政治学科。

  (4)若跨学科研究项目中的各学科之间,存在一门学科(主体学科) 对其余各学科(对象学科)的关系,或者某个跨学科研究项目是将一门学科(主体学科) 的理论应用于其它学科(对象学科),则应该将项目归口于这个主体学科。比如,一个研究人口迁移机制-方言变化-区域经济增长-城市发展之间关系的项目,显然,应将其归于经济学科。

  (5)当从多门学科角度研究一个问题或为实现某个目标结集多门学科时,可在综合考虑项目申请者的意图、项目的性质、引用文献与资料的分布和内容比重等基础上,选择一个归口学科。

  (6)如果某个跨学科研究项目是将一门学科或几门学科(主体学科) 的基础理论应用于某个学科(对象学科) ,则应将该项目划归这个对象学科管理。

  (7)若跨学科研究项目中的各学科之间存在包容关系,则应按大者归口该项目。

  (8)当跨学科研究项目中的各学科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若是一因多果,可按原因归口该项目;若是多因一果,可按结果归口该项目;若是多因多果,可按本节的分类方法(5)选择一个归口学科,或进行具体分析后,另行处理。

  跨学科研究项目的形成大致有这几种情况:j由单一学科分化、派生而来;k由各学科交叉、渗透形成;l由各学科分化、派生,并相互交叉、渗透,进而构成跨学科研究项目;m综合、概括了多个学科的前沿问题而形成。有鉴于此,建议对跨学科研究项目的归口暂采用上述分类方法进行划分,待积累经验后,再作完善。

  (三)关于跨学科研究项目的申请书和项目评审

  ?建议对原有的项目申请书进行如下变动

  (1)标明本项目所涉到的学科代码。

  (2)标明研究者的专业所属的学科代码。

  (3)申请者建议的项目归口管理的学科代码。

  上述三个代码很可能不一致。如果不一致,应由项目分类情况确定。

  (4)在主题词栏目中标明:j跨学科研究项目(xxx)。k非跨学科研究项目(xxx)。l属于j者,主题词不少于四个。m属于k者,主题词不超过三个。这样处理,既保持了项目申请书的原状,又基本揭示了跨学科研究项目的特点,至少是反映出申请者的申请意图。

  ?跨学科研究项目的评审

  跨学科研究项目在同行专家的选择方面,与一般项目的评审比较,应该有实质性的区别。对跨学科研究项目而言的同行,应该是大同行,而非单一学科(领域)的同行。应根据项目涉及到的学科的多少,确定同行专家的选择范围。这个范围应该涵盖项目涉及到的所有学科(领域)。

  ?跨学科研究项目评审过程示意

  (1)本学科能够自行解决的跨学科研究项目。

  (2)与本学科无关的跨学科研究项目。可将这类项目提交跨学科项目协调部。

  (3)需要同其它学科协商,方可解决的跨学科研究项目。对这类项目,接受项目申请书的学科可写出提请协助解决的事由,或提出拟采用的解决办法等,提交跨学科研究项目协调部。

  (4)跨学科研究项目协调部将经过初次协商处理的项目归为两类:一类是可由各学科解决的项目,便返还相应的学科;另一类是各学科不能或难以处理的项目,可由协调部牵头召集学科联席会议,提出可行的处理措施。

  (四)设立跨学科研究项目协调部

  ?建议成立跨学科研究项目协调部

  跨学科研究项目的评审与管理比一般项目复杂,但它也具有一般项目的共性。跨学科研究项目的评审与管理既不能让一个专职机构去做,也不能同一般项目的评审、管理完全分开。因而,协调就成了管理链上必不可少的环节。协调性的工作是对管理进行管理的工作。所以,成立跨学科研究项目协调部,应该是一个适宜和可行的办法。

  ?跨学科研究项目协调部的职能

  跨学科研究项目协调部应该具有以下职能。

  (1)协调。j对于个别学科认定的跨学科研究项目,学科之间经自行协商,仍然不能妥善处理者,可提交协调部。由协调部根据该项目的情况,提出解决办法,会同各学科再商对策。经过多方努力,难以协调解决的跨学科研究项目,可提交学科联席会议,讨论解决。k学科内部不能自行解决的跨学科研究项目,也可提交协调部,由协调部提出解决办法,会同学科妥善处理这类项目。

  (2)指导跨学科研究项目的评审。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提出当前跨学科研究项目的共性和特殊性,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 以及跨学科研究项目评审中可能出现的难点和处理对策,为各学科评审、管理跨学科研究项目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

  (3)负责跨学科研究项目的咨询任务。对跨学科研究项目评审中出现的新动向,比如,疑难问题,重大的创新性项目,或者是原创性的项目等等,应及时通报,并提出处理对策。

  ?跨学科研究项目协调部的权限

  (1)跨学科研究项目将会涉及到各个学科和相关的职能机构。因此,应赋予跨学科研究项目协调部相应的召集、协调和统筹权限。

  (2)对于跨学科研究项目的评审和管理,各学科应接受协调部的协调和统筹。

  (3)协调部应将本部对于跨学科研究项目评审的处理办法、协调措施和统筹意见,特别是一些带普遍性的和新的办法及措施,向全委和职能部门领导汇报,广泛听取各学科的意见,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跨学科研究项目的界定、评审和管理水平。

  注 释

  (1)此处所言之“科学”,包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当于德语的Wissenschaften。

  (2)根据复旦大学陈其荣教授的研究,2001-2008年间,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跨学科研究成果占其获奖成果的比例达到66.7%;1901年至2008年的100多年间,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跨学科研究成果占其获奖成果的比例达到52%,超过五成。(更多内容,可参见:陈其荣,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跨学科研究,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9月。)因而,在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中,跨学科研究将会成为研究“惯例”而被广泛采用。

  (3)本节中的部分内容参考B?rbel Tress, Gunther Tress, and Gary Fry的《整合研究中的概念和知识生产过程的定义》及F. Wickson , A.L Carew, and A.W. Russell的《跨学科研究:特点、困惑和质量》。

  参考文献

  (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