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1)》

国内第一本非遗保护发展报告出版


    2011年11月30日,由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1)》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联合国教科文亚太非遗中心主任杨志、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孙若风、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张庆善、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小璞等有关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作为国内第一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该书立足于“实用性与学术性兼具”,分为总报告、分题报告、年度热点、大事记、附录五部分。其中,前三部分是针对2001年至2010年我国非遗保护的情况展开的讨论和概括,后两部分是对非遗保护相关资料的呈现。书中既有对现象的描述和数据的分析,也有对本质问题的探索;既有对非遗事象在时间纵向上的发展综述,也有对当前保护工作关涉的横向话题的观察。

    “政府主导”是我国现阶段非遗保护的重要原则。书中对此进行了论述,认为在非遗保护中,政府扮演着规则的制定者、资源的调集者、保护行动的实施者这三重角色。总报告一方面肯定了“政府主导”在现阶段保护工作中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认为正是其“全能型”的优势使全国上下在短短10年之内就形成了保护非遗的整体意识;同时也提出了政府的过度参与可能导致的“保护性破坏”,因此应该更好地发挥其作为规则制定者和资源调集者的作用,而逐渐淡化其行动实施者的功能,引导全社会更多地参与到保护当中。

    该书论述了非遗保护中最重要的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三种模式,认为生产性保护是最具争议,也是最具开发潜力的一种保护方式。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产性保护由于与经济利益密切挂钩,又可能是具有破坏性的保护方式,并且这种潜在的破坏并不因保护主体的主观愿望而不发挥作用。因此作为弥补,抢救性保护方式便显示了重要性。整体性保护则着眼于整个生态区域的文化遗产保护,而不是单一项目,区域内每一个单项加起来,就形成了整体的态势。因此,这三种保护方式应综合利用,才能制定出最佳的保护方案。

    对于当前非遗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该书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非遗保护中的民族主义情绪;二是社会浮躁风气、商业氛围对非遗保护的负面影响;三是非遗保护与研究脱节,研究成果往往不能及时被采纳。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1)》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非遗发展报告,同时就该书的定位、体例、编写方式提出了建议,并对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如何深入发展提出独到的看法。(来源:中国文化报 记者:续鸿明)

资料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http://www.ihchina.cn/inc/detail.jsp?info_id=3528
欢迎关注“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