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当“爬格子”变成“敲键盘” 手稿成时代记忆?

当“爬格子”变成“敲键盘” 手稿成时代记忆?

当“爬格子”变成“敲键盘” 手稿成时代记忆?

中国新闻网 2009年09月02日 15:42 来源:解放日报




  当“爬格子”变成“敲键盘”

  手稿真成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随着电脑的风行,传统的手写方式渐行渐远。当“敲键盘”代替了“爬格子”,当厚厚的文稿纸承载的功能被一张薄薄的光盘所替代,那些见证作家们创作过程的手稿,因稀缺而显得愈发珍贵。

  近年来,对文化名人手稿的征集、保存日益受到重视,但手稿的征集却日趋艰难。除了当代作家们弃笔改用电脑写作外,有限的手稿也成为各家单位争抢的目标。“那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上海图书馆副馆长、文化名人手稿馆馆长周德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文化名人手稿真的会走向消亡,仅仅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吗?


  “一边抢,一边救”

  “我们是在抢救这些遗产。”手稿馆副馆长黄显功告诉记者,征集手稿越来越难,一方面是手稿本身数量减少;另一方面也由于近年手稿的价值上升,征集手稿的大环境发生变化,反而为征集增加了难度。“有时候,为了收集到一份手稿,可能要花几个月甚至几年”。

  上图手稿馆成立于1992年,是国内征集手稿的“先行者”之一,十多年来通过“抢救工程”征集到大量的珍贵手稿,目前馆藏手稿有2万多种,其中有茅盾、巴金、郭沫若、曹禺、陶行知等大师手稿。手稿馆除了做好征集和整理工作外,每周定时向公众开放。

  手稿馆也要树品牌

  周德明指出,现在虽然有许多图书馆或者机构意识到了征集手稿的重要性,但其中形成一套完整工作流程的并不多:“有的是零敲碎打,不过是为他们的馆藏锦上添花。”在他看来,征集手稿也要树品牌,具备一个规范的体系,发挥“品牌效应”。

  周德明表示:“征集手稿,不仅仅是为了藏,还为了用,为真正想了解、研究文化名人的人服务。”比如,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章培恒教授在上图参观《馆藏明清名家手稿展》时,惊见明代才子祝枝山含男女之情的手稿《艳体诗册》,于是把这项新发现修订入《中国文学史》,传为佳话。

  上图目前已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手稿保存体系。一份手稿从征集到手到入库,需经分类、编目、识别、入库、校对等多个步骤。周德明透露,今年10月,手稿馆或将通过大批手稿捐赠品集中入馆的契机,建立起一个属于“手稿”的品牌。

  为后人留下时代记忆

  手稿的最大价值就是用于研究。“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从手稿上一次次的修改中,不仅可以看出作者的心路历程,也可以看出当时社会思潮的变迁。一些由于当时的限制而无法公之于众的文字,也因手稿的存在得以在时过境迁后“恢复原貌”。黄显功介绍,手稿的范畴其实很广,除了创作手稿外,还包括书信、笔记、日记等,对于研究作家或特定时代均意义重大。“如果没有这些手稿,我们看到的只是成书的结果,那些创作过程没公开的内容(指书信等)就看不到了。”

  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建议当代作家学者,继续写一些手札文稿,或者在作品开头“亲笔”写上几页,以便“为这个时代多留下点珍贵记忆”。

  (记者 姜小玲 实习生 陈文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