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07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发布

2007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发布

2007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发布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2008年11月27日
  
--------------------------------------------------------------------------------


   
      本报讯(记者袁国女)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近日发布了《2007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这是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向社会发布年度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生动活泼,总体上健康和谐,诸多领域多彩靓丽,语言资源理念逐步建立,非英语外语语种教学和汉语国际传播持续升温。
    报告指出,2007年共有来自188个国家和地区的19.6万名各类留学人员在中国境内的544所高等学校和其他教学、科研机构学习。来华留学生数量、生源国家和地区的数量均达到历史上的新高。2007年,全球开办的孔子学院已有210所,分布在64个国家和地区,教职工逾千人,开设汉语课程1200多班次,学员4.6万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办的广播孔子学院,用38种语言,向全球汉语学习者提供广播和网络视频教学。
    “小语种”热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200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报考“小语种”人数比往年增长五成甚至一倍。北京暑期“小语种”培训班招生数量,2007年比2006年增长近30%。但是,中国小语种人才培养,还不能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如在上海,目前被列为紧缺人才培训工程的非英语外语语种就有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等8种。因此,报告建议有关部门应根据国家的未来发展做好外语语种规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非英语外语语种的教育。
    此外,报告还公布了中国2007年新词语共有254条。词族化表现明显,如“~族、~客、~奴、~友、~门、~吧、~日”等均是带有后缀的词语,这些词族化的词语占了新词的27.55%。此次新词语的采集采用先机器提取、后人工干预的办法,并通过网上公布、听取群众意见等环节,最终确立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