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吕文浩]《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潘光旦》后记、目录

[吕文浩]《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潘光旦》后记、目录

《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潘光旦》后记、目录

( 书评周刊同仁Blog 2009-04-03 06:29:58)

《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潘光旦》,吕文浩著,福建教育出版社即将出版。


吕文浩





  十几年来,我在研究工作中花费时间、精力最多的事情,就是探索潘光旦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思想的奥秘。其间,也做了一些别的题目的研究,但始终未能忘怀的是将自己多年探索的点滴心得作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感谢我所供职的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使我的学术心愿得以完成。2005年研究所将我的课题“ 潘光旦与中国早期社会学”列为重点课题,予以资助,书成之后,又批准了出版资助申请。
  我在这本书里想要讲述的,主要是潘光旦对优生学、社会学、性心理学、民族学等新兴学科的接受与认识,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思想。这本书虽以潘光旦的学术经历和社会思想为焦点,但并不希望想写成一本“潘光旦学术思想评传”之类,太突出个人作用,甚至完全为个人“树碑立传”的书。传记的内容,学术思想分析的内容,我都下过一番功夫,在本书中也都有所体现,但我的着眼点并不在于它们本身上。我的立意,毋宁说是把个人的经历与思想,看作一种特定社会历史环境的产物,同时探讨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与意义。
  这十几年的最初几年,我的目标并不明晰,用力也比较散漫。中间有几年忙于在北大社会学系攻读博士学位,补充社会学与人类学的知识与理论,毕业后又集中学习了两年英文。自2004年前后开始,我的思路逐渐明晰,将学术思路确定在研究20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一批依托于学院体制又活跃在公共思想界的人物,分析他们的言论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意义。这个思路最初的一篇论文是2005年初完成的《潘光旦的“贞节”新解》。这篇小文重新整理潘光旦从优生学、性心理学角度对“贞节”的解释,把它放在晚清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批判传统贞节观和寻求新的性道德这一较长的历史过程中,解释其历史含义。至于潘光旦的这种解说是否正确,对今天的伦理道德建设有多少参考价值,我不想多作评判,因为这已经超出了一个历史学者的基本职责范围。一个历史学者的基本任务,是从矛盾的叙述中清理出历史的真相,将其尽可能客观地呈现出来,他也可以有节制地发表一些评论性的意见,但最好只是从历史背景出发作一些必要的说明和解释。我认为,历史学者不应该把自己偏好的价值观强加于前人,或强加于读者。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鉴往知来,终究是要靠千千万万读者自己来完成的,历史学者最好在他的学术论著里对此保持缄默。
  这本书虽是这几年集中工作的结果,但前些年的积累毕竟也发挥了一些作用。我深知,对于这个题目虽有独立自得的见解,但也只是涉及了这个课题的很小一部分。如果有可能的话,我想四五年后再出本书的增订本。
  半年来的集中写作、修改书稿,时有新的收获,越发感到自己在学术上的不足。写作过程尽管很紧张,我仍尽可能抽出时间阅读前辈名家的学术论著,从中汲取灵感。写作中遇到了困惑,再去读书,真是别有一番体会,也看到了平时阅读所看不到的东西。这些新的体会有些已经体现在书稿中,但更多的想法,尚无充足的时间精力去一一落实。这本书是我以往多年工作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我愿意把它看作是我告别青年时代的象征。以后我的工作,将会逐步呈现出一种新的风格。
  修改书稿过程中,偶然与一位多年不见,曾对我谬赞过的前辈学者相见。他严厉批评我这些年写东西太少,希望我在写作、发表的过程中得到锻炼,使自己逐步成熟起来。他谈到学问时的严肃表情,以及不留情面的批评,使我大受震动,此情此景,虽已时过境迁,犹历历如在目前。希望我的工作没有辜负他的错爱。
  书稿修改即将竣事之时,忽然读到一篇短文,作者是我相识的一位在美国研究中国历史颇有成就的学者。在此文中,作者批评国内略有资历的学者之间缺乏交流,在学术作品正式发表之前缺乏足够的学界内部交流,学者自己也失去了字斟句酌的耐心。接着,他列举了西方与日本学术界重视学术交流和反复修改作品的若干例子,又使我深受触动。他对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贬一褒显然不能概括所有人,他的这一判断可能会引起争议。不过,就我所感受到的而言,我认为这篇短文所揭示的现象在国内学术界肯定是存在的。我个人承蒙一些师友看得起,被称为一个做事认真的人,但比照文中所举的例子,始有井底之蛙的感觉,自己下的功夫还差得很远。这当然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下更大的功夫,这样,学术作品才会少留下一些遗憾。
  潘光旦先生的次女潘乃穆教授多年来在资料上对我多有帮助,书稿完成后,她不顾眼疾困扰,抓紧时间通读了书稿的“大字本”,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
  王雪峰博士是我的好朋友,他对潘光旦的性教育思想以及一般的教育思想有深入研究,我们在学术上多有交流,我从中获益匪浅。本书不仅引用了他本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引用了他提供给我的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一篇硕士论文。
  感谢曾帮助我修改过书稿部分章节的一些朋友,他们是:王洪波、吴敏超、赵晓阳、刘舒曼、毕苑、杨婉蓉。另外,我的妻子雷家琼修改了绝大部分书稿,并对我时有鼓励。
  黄兴涛教授多年来一直关心我的学术成长,这本书稿选题论证时,他曾大力举荐,书稿完成之后,他又赐序于我。他的博识与敏锐,常常启发我的思考,希望以后能不断得到他的指教。
  本书原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度出版选题,因我个人做事拖沓,一拖再拖,影响了出版社有关部门的工作计划,在此深表歉意。林冠珍编审一直保持了足够的耐心,在出版环节上给予我许多通融,这本书能够以这个样子及时面世,她是幕后最大的功臣。



目   录


导 言
一   一别卅载又逢君
二   后五四时代知识分子与思想史
第一章   家世与国内求学时代
一   诗书之家觅新知
二   西风习习温旧学
第二章   从优生学向社会学的扩展
一   西方优生运动的波澜
二   选择优生学作为专业
三   在美国学习优生学
四   兼顾社会思想的经过与原因
五   从优生学扩展到社会学的逻辑环节
第三章   潘光旦:社会学界的优生学家
一   春风化雨博雅师
二   “文化与优生学”之争
三   其他社会学界同仁反应不一
四   余 言
第四章   潘光旦对社会学的认识
一   个人与社会并重的社会观
二   社会学是一门“很切实的学问”
三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四   区分社会学与社会主义
五   余 言
第五章   潘光旦的中国民族观
一   民族:血缘与文化共同体
二   潘光旦中国民族性认识的思想渊源
三   潘光旦所见中国民族的四种病态
四   以优生学作为手段来改善民族品质
五   从两个论争看民族品质改善的不同见解
六   余 论
第六章  潘光旦关于婚姻家庭问题的见解
一   恋爱与婚姻选择的标准
二   远婚近婚与迟婚早婚
三   婚姻的可取性
四   折中家庭的意义
五   新贤妻良母论
六   生育节制本身也要受到节制
七   钟情于家庭养老

八   余论
第七章    潘光旦、霭理士与中西性文化的融会
一   学术因缘
二   霭理士在思想倾向上对潘光旦的影响
三   两点思想差异
四   “贞节”新解与五四后性道德的探讨趋势
五   选择性阐释中国性文化史
六   对当时涉性事件、言论的评论
七   余 论
第八章    潘光旦的中西文化观
一   种族竞存标准下的中国文化
二   与胡适在文化观上的两次讨论
三   “中国本位”的内涵
四   “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五   以“三才通论”分析中西文化的利弊
主要参考文献
一   论文、一般文章
二   专著、资料集
三   学位论文、博士后报告
索 引
后 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