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内容
归有光

2013-11-20 20:31
【北师大读书汇】本真性与民俗主义

本“真”性?

                              

归有光



世间之事,本无所谓真,亦无所谓假;
世间之人,本无所谓有,亦无所谓无。

    我要说,人的潜能是无限的。由于我的拖延症,所以我只好在今天下午以飞速看老师规定的三篇论文,我奇迹地发现,之前看fakelore的时候,一下午看了三页,可是今天我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把剩下的看完了,因为我不查单词,快速浏览,连猜带蒙,竟然也看懂了大半。废话不说了。
    第一,在fakelore中,多尔逊提出“伪俗”这一概念,主要是针对一本书——《美国民俗宝库》所引起的巨大追捧,和狂热的对该书的模仿品。在多尔逊看来,这本书的编辑方法完全是拼贴、剪辑,完全没有田野作业,并且分类混乱,引用出处充满矛盾,毫无科学可言。然而这本书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竟然也得到了很多专业学者的认可,并且在美国出版界引起了模仿潮。多尔逊对此的分析主要基于两点:
    1、充满商业性(这个很重要)的大众文化喧嚣、躁动,以此使得出版界也同样人浮于事,盲目跟风;
    2、美国民俗学和美国民俗学者还都不够成熟。
    因此,他提出“伪俗”这一概念(还只是针对出版物而言):打着真实的民俗的旗号,而伪造的、合成的出版物。这些出版物不是经过田野调查搜集而来,而是文学家和新闻工作者的一种“再书写”,甚至“创造”。这种迎合市场趣味的“民俗写作”,甚至还衍生了double folklore,就是对别人“再书写”的“再书写”。
    无疑,多尔逊对“伪俗”持一种批判态度,至少在这篇文章里是这样,但是我不知道他后期思想有没有发生变化,我希望他坚持自我。
    第二,当我再读到本迪克斯的文章时,发现“伪俗”正是现在所说的“民俗主义”。现今很多学者都再谈“民俗主义”,且支持者居多,认为这是对学科在当下研究领域的一种拓宽,是直面当下的民俗学。我怎么觉得,我就是很难同意这种“应用民俗学”呢?近二十年来,学者们对“民俗”这一概念的探讨,多倾向于将民俗定义为“日常生活”、“生活世界”,那民俗主义是对生活的利用?大机器时代轰鸣而来,带来了新技术,也带来了“工具实用”与人情冷漠。当有一天,我们连自己的生活都加以利用时,那人类真是可悲地无以复加了。当然,我不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保守主义者。我肯定民俗学对当下的关注。现代工业社会剥夺了那些平凡灵魂仅有的一点棱角,并迫使他们成为大机器上一个个冰冷的齿轮。我们人文学者要做的还很多,出了关注,还应该有关怀。
    如果说“民俗主义”是大众文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那我们固然需要“时尚弄潮儿”去做一些有意义的探索,但我更赞赏保守派,反抗这个时代的决心和勇气,至少他们在为人类的心灵,争夺一块净土。
    而且,应用不等于滥用,但是怎么把握这个度还有待商榷,至少得是可持续发展的。
    第三,因为第一次课堂的读书汇报就是关于福柯的,他对我的影响太大了。有生之年,我好想写一篇文章(暂时这么叫吧),关于“民俗学的知识考古学”。民俗学的发展历史,只有短短的那么点时间,但是我们如果仔细从学科范式来深究的话,其中的断裂性是相当明显的。仅就这一例来说明,最早的时候,民俗学是研究“文化遗留物”,尽管之后有各种发展,但总体来说还是专注于传统,其方法也更侧重于文本等;可是这几十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传统的发明”。“传统的发明”这个概念的提出,就是对“传统”的反叛,这是两个背道而驰的概念。我不能用福柯的观点把它解释为历史的偶然,这和我学了很多年根深蒂固的马克思主义不符,但是我深深地感觉到这之间的裂痕。就从“民俗主义”来说,说得好听,是关注当下;说得不好听,就是靠民俗吃饭的这些学者们,在现在这个传统飞速消失的当下,快要失去饭碗了。于是乎,贯以学科危机之大名,开各种会议,对各种新概念、新方法加以讨论商榷。为什么出现学科危机?本迪克斯在文章里也多次提到,“民俗主义”是对学科本质的再思考。我觉得这种再思考,推翻了很多旧有的概念、方法,已经接近于重新定义了。但什么是本质呢?要按照后现代来说,根本不存在这么一个本质,世界无非是一个碎片加一个碎片。我深深倾向于这种观点。可能会有人说,我们还是跟过去有着很紧密的联系,那在我看来只是断裂得不彻底而已。随着经济社会、政治社会地飞速变化,现代视野下的民俗已经有了很浓地“再建构”的意味了,这可能也就是本迪克斯所说的,社会转型期的反思吧。

查看评分记录

积分 用户名 时间 理由
宝葫芦 +64 胡寄奴 2013-11-21 20:52 自说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