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内容
恩施土家

2010-5-16 13:25
我与民俗学

大二上开始接触孙正国老师的《中国文化概论》,大二下接触《民间文学》,大三接触《神话学》,还跟着文学院的研究生一起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在孙老师近两年的课上,我学到了许多,特别是那种深刻的文化学思想,至今受用无穷。

        09年3月29日,前往华中师大参加台湾民间文学泰斗金荣华先生的学术讲座,同时认识了师大三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刘守华先生,陈建宪先生,黄永林先生),从此,坚定信仰,决定投靠民间文学和民俗学专业。

        师从孙老师以后,我们积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并实实在在的做一些传承活动。

        09年6月12日,我们有幸与田兆元老师,蒋明智老师,黄景春老师,柳倩月老师在荆州见面。13号晚上,我们和几位老师一行参观了荆州古城,并在13教外的巷子里和老师们同桌对饮,我记得咱总共喝了8瓶劲酒。

        2009年6月的非遗会议对荆州市的文化事业来说,一定是一个重要的起点,它意味着学术研究与政府实践的结合,这种结合的促成要归功长江大学文学院与荆州市文化局的共谋。多年来,荆州的文化保护与开发一直困扰着地方领导,怎样让荆州的文化事业拨云见日,专家支招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但是一次学术会议的作用又实在太小,它还不足以进入“某些政要”的视线,即便文化局意识到一些好的措施与方案,但也未必能引起“决策者”的重视;所以我们希望地方高校能与文化单位更加有力的联合起来,多举办这样的学术会议。一个地方的文化产业一定是在相关学科理论的支撑上发展起来的,如果忽视学术界的话语,就算它想赚再多的钱,也一定不会长远。

       2009年6月的非遗论坛对于长江大学的一批学生来说,一定也是一个重要的符号,这不仅仅是一个起点,更是一次飞跃,我们看到,在无数学者专家的指引下,一批学子用自己的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民间文化与高校的联系。我想,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这次会议影响了他们,从情感和信念上打动了青年学子。

       回想那樱花烂漫的3月,在充满人文魅力的桂子山上,几位童鞋见识了民间文学泰斗们的风采;于是在匆匆庸庸的4月,几位年轻人一合计,一个名叫“非遗协会”的社团诞生了——虽然当时的“非遗”二字曾遭到某些师生的“非议”;不过,在激情四射的6月,一次直接的心灵碰撞诞生了一批坚定的民间文化青年爱好者。

       也许,民间文化与青年的关系就是在这样一次一次“直接的心灵碰撞”中才产生出生命智慧的火花的吧。

       荆州会议后,我更加坚定了专业方向!

       作为我个人来说,能在大二就开始接触学界前辈,确实是一种幸运,而这种幸运来自于孙老师的信任与厚爱。我们每一次出去的车费住宿费都是老师掏钱(我想这点很关键,如果不是那一次华师之行,就可能没有后面这么多的故事)。记得去年每次非遗概论的课完以后,孙老师都会请我们吃饭。我不知道老师为什么会对学生这么好,也许,真的是一种缘分,转化成了一种亲情,甚至比亲情更重要的东西。

       除了老师,专业信仰的形成最大的还是依赖于论坛。不得不感谢海上风,是她拉近了我与老师们的距离,也正是因为海上风的一切,才有我们荆州相逢的缘分。

       民俗学论坛可以说是我的另一个起点,在这里,我又认识了更多的朋友。来自北京,山东,浙江,广西,武汉等等许多地方的老师学长,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鼓励,我已经深深的爱上了他们,爱上了这里的一切,我盼望着,与大家相逢的那一刻。

查看评分记录

积分 用户名 时间 理由
宝葫芦 +10 木兰山人 2010-5-16 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