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乌丙安]论中国北方各民族的通婚习俗
  作者:乌丙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05 | 点击数:25606
 


  在17世纪到18世纪的百年上下满蒙贵族通婚习俗发展时期,上行下效,在满族臣民中满蒙通婚结亲成为广泛实行的婚俗。首先在满洲官吏与蒙古各部官吏间建立了联姻关系。有关满蒙通婚的记载,在蒙古喀喇沁左旗罗布桑却丹于1915年始著的《蒙古风俗鉴》中做了叙述:

  “满洲人建清朝后,公主嫁给蒙古官员做夫人,蒙古各旗官员与皇族结亲,蒙古官员之间结亲事渐少,从北京娶夫人之事渐多。这是满洲皇帝占领并统治蒙古的计策。满族人把公主和格格嫁给蒙古官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蒙古官员都是成吉思汗后代,血统好,与满洲皇族结婚门当户对;另一个是当时蒙古官员强盛,有势力,有军队,与蒙古结亲,把公主格格嫁给蒙古官员便可利用亲族关系把统治蒙古大权握到手中,这是一个更为深远的谋略。因此,蒙古官员娶满族格格时,需上报朝廷,由朝廷诰封格格、公主尊号,并定赐脂粉奉禄,以此公主扬名于世。如是皇族远亲,则不称公主,只封为格格。因而蒙古地方有公主与格格之分”。“蒙古官员迎娶满族皇家公主,需依满族习俗,不用蒙古习惯。满族风俗嫁女必先相看女婿,如相中,则托媒妁命男方备办以‘如意’为代表的各种礼品及宴席一并送至女家。随后需以数千两白银筹办迎亲酒宴而娶之,别无其它。”“实际上,蒙古人并不大愿意从北京娶亲,因为从北京娶夫人花费多,蒙古旗民负担过重,官府向百姓摊派官银甚难,贫穷蒙旗不愿其官员自北京迎娶夫人。自清以来,蒙旗主为娶满族格格为夫人,在北京多有负债而出卖本旗土地者。”

  “自清以来,蒙古各旗官员大都与满族王公结亲迎娶了格格夫人。但令人怪异的是满族格格生育极少,蒙古官员往往以妾生子称大夫人所生,继承父业。”(9)

  上述记载也可以窥见清以来满蒙通婚的有关情况。揭示了北方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旗民不结亲”、“满汉不通婚”风俗的演变

  由于清政权推行了八旗制度,所以自建旗以来,旗人与非旗人的区别十分严格。满洲人都编入八旗,当然都是旗人;以后又将归附的蒙古骑兵编入八旗,称为蒙古八旗。同时将部分最早归附努尔哈赤的汉军也编入八旗。清初编入八旗的还有部分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和锡伯族。于是以北方各少数民族和部分汉族旗人为一方,以汉族绝大多数不编入旗的人为另一方,加以区别。所有在旗的旗人称不在旗的汉人为“民人”。于是在八旗中形成了一种叫做“旗民不结亲”(10)的风俗。这种风俗在满族内部又叫做“满汉不通婚”(11)这就是在八旗内部无论满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锡伯族都可以通婚,但是不可和旗外民人结亲。因为,八旗的政治、经济、军事的编制、待遇、行动、驻防,都无法和八旗以外的民人协调一致或共同生活。

  最初,北方各少数民族都沿袭传统风俗,通婚范围只在本民族内部的不同氏族或血缘较远的部族中进行。自清代以来,全面沟通了北方少数民族之间及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往来,各族之间风俗的相互影响,逐渐波及了民族通婚的发展。特别是上层贵族的民族通婚,形成一种导向,以上行下效的潮流推动了民间的民族通婚。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北方民族的传统中,等级制度很严格,蒙古族除以姓氏分氏族范围外,还在氏族之间区分贵族与平民,凡是成吉思汗大家族的亲族后裔,都被尊奉为“察干雅斯坦”,即“白骨人”的意思;依附于贵族为民的人被称为“哈喇雅斯坦”,是“黑骨人”的意思。前者多被封为各蒙古部“台吉”,后者都在各部听从使役,被称为“哈尔楚”。贵族台吉与平民哈尔楚再分成不同等级。每个蒙古部分成若干旗,每旗有亲王和公的爵位,都出于台吉,台吉是世袭贵族。又分成四个等级:王的长子为一等台吉,次子为二等台吉,三子为三等台吉,四子以下的均为四等台吉。公的长子二等台吉,余子依次降等,直到四等。台吉等级以军功升降定。通常台吉不论官职大小,台吉等级不变。台吉犯罪,革除台吉降为平民。全蒙古各部王、公及一般台吉,均为成吉思汗家族后裔,所以贵族之间通婚,在民俗传统中有“同姓是同骨,同骨不通婚”的禁忌。蒙古贵族之间通婚只能在血缘很远的贵族间进行,即本旗台吉与封地在远方的外旗台吉,宗族关系10代以远的家族间可以联姻。另一方面,本旗内平民出身因军功受赏为较高官职的氏族,也可以与台吉世家联姻,因为这种较高职位的官员事实上也成为有权势的贵族阶层。在蒙古族中没有官职的世袭台吉虽是贵族身分,但也必须尊敬官员,服从平民出身的官吏管辖。由于上述原因,通常蒙古族贵族也与满族、锡伯族、达斡尔族出身地位较高的姓氏结亲。

  据调查,自本世纪以来,呼伦贝尔盟一带蒙古人与达斡尔族人多有通婚。黑龙江省富裕县境内的蒙古人也与达斡尔族人通婚。(12)又自崇德五年(1640)起达斡尔族开始编入八旗后,达斡尔人与满族人的通婚便在八旗内部实行。据调查,本世纪初两个屯村的99对夫妻中,共有35对夫妻是民族互相通婚例,其中满族与达斡尔族结亲13对。锡伯族传统中一贯与满族通婚,成为约定俗成;但在已往满、锡二族族别未分时期,满族与锡伯族同哈拉姓氏从不通婚,如锡伯族关姓瓜尔佳氏族,则与满族关姓瓜尔佳氏不结亲。直到现在相沿成俗,两族同姓避忌成婚。在锡伯族中流行“旗民不通婚”的禁忌,较长历史中不与汉人结亲。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丙安小屋──爱屋及乌、爱乌及屋都好!

上一条: ·[周山]从黄河文化到长江文化
下一条: ·[张碧波]长白山与太伯山考论
   相关链接
·《民族艺术》:2024年第1期目录·[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
·《民族艺术》:2023年第6期目录·[邓启耀]相、义、法:民族艺术的认知与研究方法
·《民族艺术》:2023年第5期目录·[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
·[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宣炳善]顾颉刚昆仑研究的民族融合意识与传播研究范式
·[吴晓梅]符号与传统:南北盘江流域布依服饰国家叙事研究·[温秀秀]仪式文艺视域下新时代赣南采茶戏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王丽清]从民族文化融合看白族大本曲《磨坊记》的文本来源与流变·[涂亚君 东杰夫]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
·[陶子煜]当局者观·[孙正国 夏楠]大禹叙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研究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秦天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的创新传承策略探析
·[彭栓红]民族“三交”视域下云冈石窟的宗教新质素·[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路童越]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新疆各民族共同饮食理念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