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王青]敦煌本《搜神记》与天鹅处女型故事
  作者:王青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17 | 点击数:21313
 

注释:

[1] 其中的斯·2072,向达〈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经眼目录〉、王庆菽〈敦煌变文录校记〉、以及王重民编写的《敦煌遗书总目索引》均认为是《搜神记》残卷,刘铭恕对向达之说有所怀疑,在〈斯坦因劫经录〉(收于《敦煌遗书总目索引》)中将此书著录为“类书”,张锡厚也认为是类书残卷;其中的伯·2656,《敦煌变文录》校记、《敦煌遗书总目索引》认为是《搜神记》残卷,张锡厚则认为原卷一无卷题可征,二者文句上同句本相比也有较大差异,断定它是《搜神记》残卷证据不足,更有可能是《孝子传》之类行孝的文本。见〈敦煌写本《搜神记》考辨〉,载《文学评论丛刊》第16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页294-298。

[2] 参见王国良〈敦煌本《搜神记》考辨〉,《汉学研究》第4卷第2期(1986):页381-382。

[3] 西野贞治〈敦煌本《搜神记》につぃて〉,收入《神田博士还暦纪念论集》(1957);转引自王国良〈敦煌本《搜神记》考辨〉,页382。

[4] 〈敦煌写本《搜神记》考辨〉,载《文学评论丛刊》第16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页293。

[5] 如句本《搜神记》第5条,有:“闻虎君太子患。”“虎“本应作“虢”。王重民等,《敦煌变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页867。

[6]项楚  1986 〈敦煌本句道兴《搜神记》补校〉,《文史》第26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页248-249。

[7]第10条有:“当眼匡里一枝禾生”, 第19条有:“昔有刘义狄者”、“青州刘玄石”,22条有“李玄”等。同註6,页870、878、880、881、882。

[8] 11条有:“侯光、侯周兄弟二人”,21条有:“陈留信义人也”,同注8,页871、880。

[9] 王国良,〈敦煌本《搜神记》考辨〉,《汉学研究》4卷2期(1986),页383。

[10] [美]斯蒂·汤普森(Stith Thompson)著,郑凡等译,《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页109。

[11] 钟敬文〈中国的天鹅处女型故事〉,收入《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下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页37。

[12]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卷463,页3806。

[13]此段引文,合《荆楚岁时记》及《太平御览》所引而成,《水经注》卷三十五“江水”条引《玄中记》与此大同小异。

[14] 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卷106,页2766。

[15] 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卷95,页3011。

[16] 汪玢玲,〈天鹅处女型故事研究概观〉,《民间文学论坛》1983年第1期,页42。

[17] 陈建宪,〈论中国天鹅仙女故事的类型〉,《民族文学研究》1994年第2期,页67。

[18] 即〈“孔雀公主”故事的流传与演变〉,原载《民间文艺集刊》(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第8集,〈纵横交错的文化交流网络中的《召树屯》〉,原载《民族文学研究》1990年第1期,均收入《比较故事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页386-418。

[19] 同註16,页408-409。

[20] 东方既晓,〈《召树屯》《朗退罕》渊源新证〉,《云南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蒋述卓,《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页54-57。这其中东方既晓的工作极其关键,据我所知,是他首先发现了《六度集经》和《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中的“天鹅处女型”故事。

[21] 傅光宇,〈《召树屯》源流辨析〉,《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3期,页28。

[22] 季羡林,〈关于优喱婆湿〉,收入《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82),页380。

[23] 以上参见季羡林,《关于优喱婆湿》,作者对此一故事从《百道梵书》到《故事海》的重大转变有较详细的论述,可参看,《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页380-385。

[24] 谢远章,〈召树屯渊源考〉,《云南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页87。

[25] 同註21,页44-45。

[26] Padmanabh S.Jaini,“The Story of Sudhana and Manoharā:An Analysis of the Texts and the Borobudur Reliefs.”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Vol.ⅩⅩⅨ(1966),533-558.以上论述见贝利(H.W.Bailey)著,许章真译,〈中亚佛教时期的说讲故事〉,载于《西域与佛教文史论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页18-19。

[27] 同註6,页887。

[28] 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卷14,页338。

[29]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北京:中华书局,1965),卷90,页1563。

[30]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卷378,页1745。《独异志》引《神异经》云:“有李子昂,长七寸,日行千里;一旦被海鹄所吞,居鹄腹中,三年不死。”令人惊异的是,类似故事至今还在民间流传。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将此类故事编号为222C“矮子与鹤”,大致情节如下:七寸矮子能生存三百年,远行万里路。它们害怕并躲避鹤,因为後者常把他们吞掉。他们其实在鸟腹中也死不了,还能使鹤长寿。丁乃通发现的异文有7例。见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页21。

[31] 同註12,页3943。

[32] 参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余嘉锡《四库提要辨正》以及范宁《〈博物志〉校正後记》的相关论述。

[33] 见张凤《汉晋西陲木简汇编》二编,页51。笔者未见到此书,据张锡厚先生论文〈敦煌写本《搜神记》考辨〉转引。

[34] 同註10,页111。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欧亚学研究网 2004-11-30 21:39:0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岸本美绪]风俗与历史观
下一条: ·[刘魁立]欧洲民间文学研究中的流传学派
   相关链接
·[符腾]浅论《搜神记》民间文学的小说编成之我见·[袁瑾]民间文学的跨文本叙事
·[田雨璇]《搜神记》与《阅微草堂笔记》中的谶纬故事比较·[田永甜]论《搜神记》“李寄斩蛇”故事的复杂性
·[崔红燕]《搜神记》中灾异说之变形类故事解读·[王青]天鹅处女型故事渊源再探
·[李剑国]干宝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