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张晓琼]近代基督教传入对云南部分信教少数民族的文化影响
  作者:张晓琼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2-09 | 点击数:20291
 
基督教的传入和教会学校对青少年的教育,直接改变了传统婚姻制度,引起少数民族青年皈依者按基督教的要求改变本民族的婚姻观和行为。在信教地区,“公房”制和多妻制被废除,一夫一妻制在信徒中得到强化;其次是教徒必须与教友结婚,在许多地区教会还规定夫妻双方必须血缘相隔三代或五代以上方可,从而使盛行于部分少数民族中的通婚规则——必须严格遵守“丈人种”和“姑爷种”的婚姻关系开始松懈,原来的婚姻集团由于部分人信教而开始解体;其三是趋于强化的买卖婚姻受到抑制。如怒族盛行父母包办婚姻,结婚以牛为聘礼,少则四头,多则八头,贫苦青年男子常无力筹集聘礼而不能结婚成家。入教以后,由于教会要求教徒男女婚姻自由,聘礼最多不得超过一头牛而得到了青年的支持和拥护,[3]而教会的规定客观上起到了加强教会对教徒的控制和扼制买卖婚姻发展的双重作用。
由于上述民族文化组成部分的变迁而导致民族意识和民族心理的变化,是云南部分民族传统文化变迁的更为深刻的内容。它具体表现为民族认同意识的转换和民族感情、民族情绪的转移。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统一体。作为其中的一个民族或一元,任何一个民族既与中华民族认同,又在本民族内寻求认同。包含双重内涵的民族认同意识,是中华民族在民族关系上的本质规定。然而,传教士的诸种活动及异质文化的介入,逐渐影响到云南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心理,使得民族认同意识的双重内涵发生变化。
首先在同一民族中,民族成员个体之间的相互认同开始出现断裂,教徒和非教徒出现感情冲突,教徒开始背离传统,而非教徒仍忠于传统。本民族的历史、传说、神话以及各种习俗,作为民族认同之媒介在同一民族中发挥的作用遭到削弱,相反,以基督教为核心的异质文化在民族认同上发挥了日益重要的影响;其次,一些信教的少数民族个体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也出现障碍。以滇西佤族、拉祜族为例,虽然不信教者仍占多数,但他们经常表示:“汉官多年不来转一转,看看他们的子孙牛马,可见是决心不要我们了”(注:《云南边地问题研究》(下)第46页,云南昆华省立民众教育馆编印,1933年。)。流露出某些民族认同上的迷惘。当然,民族认同意识对云南信教少数民族来说,总体上仍然坚定着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并以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维系着本民族成员个体之间的凝聚力,但是这一变化至少说明基督教传教教育对于云南部分少数民族心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基督教的传播和传教教育对云南部分民族心理的影响,还表现为民族感情、民族情绪的转移。民族感情和民族情绪是民族心理的重要内容,两者又都是民族主体意识的情绪体验,前者多表现为对本民族文化的肯定取向,后者多表现为对异民族和异文化的否定取向。在基督教传入以后,两者都发生了变动。作为民族成员个体,教徒尤其是青年教徒开始拉开他们与传统文化(或本文化)之间的距离,在放弃本民族宗教文化的同时,表现出对异民族宗教文化持肯定的态度。史载:教会学校的学生“穿缅式服装,梳文明头,戴花带,穿鞋子,涂胭脂口红”。[4]从宗教信仰、婚姻观念到生活习俗,教徒的民族感情和民族情绪都发生反向变化,出现了移情。
上述由于基督教的传入及基督教传教教育的兴办,所引起的云南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变迁,表明西方异质文化已开始植入云南部分少数民族当中,但还处在量变的阶段。不论这种变迁对部分少数民族社会发展进程的客观作用如何,这种变化的终极仍然是否定民族传统文化,实现整个民族接纳和认同基督教异质文化,从而使基督教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目的相吻合,因而,其本质是直接危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的。
 
参考文献:
[1](英)B. Wear威尔.云南传教简史(1901—1916)[M].泰和平译, 云南宗教研究1994年(10):55.
[2](美)费正清,肖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3]怒族社会历史调查[Z].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118.
[4]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 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
[5](英)塞缪尔·克拉克.在中国西南部落中[M].苏大龙译.贵阳: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印,1985年11月.
[6]张坦.“窄门”前的石门坎[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45.
[7]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Z].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
[8]景颇族社会历史调查[Z].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11.
(本文原载《民族教育研究》2001年03期,第57~64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侯晓晨]北京地名“寻龙之旅”
下一条: ·[杨磊]毛南族宗法制度试析
   相关链接
·[文忠祥]沉浸交互,互补双赢: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的思考·[魏仕俊 郝祥满]人生如歌:川江号子里近代船工的三重世界
·[王丹]以校园为中心:多模态学校教育聚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生产研究·[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史晓雪]明末清初江南地区“才女”现象研究·[马知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实现途径研究
·[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雷紫雯 章梅芳]民间化·民族性·时代感:近代以来景泰蓝的现代转化研究
·[胡港]家庭教育民俗的概念、调查方法及展望·[郝佩林]地缘·社群·秩序:近代徽州地方戏与山居江南人文生态
·[高鹏程]廖泰初的教育社会学·[陈杰]中国近代期刊报纸中的盘古神话研究
·[祝鹏程]发明一种新文体:近代革命传说的生产·巴莫曲布嫫: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定义、理念及实践(讲座述要)
·[段友文 石怀庆]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百年回眸·[王丹]融入国民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实践路径研究
·[彭庆鸿]情礼交融:近代江南说书艺人“走码头”的社会交往 彭庆鸿·[孟令法]“互联网+”田野实践教学问题反思:作为方法的家庭民俗学
·[林玉惠]民众之学:中国珠算博物馆的民俗实践·《近代中国民俗资料汇编(全70册)》出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