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陈勤建]江南鸟(日)神话崇信的传播和衍化
  作者:陈勤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16 | 点击数:19154
 
 
老早老早时光,天地混沌,只有一条缝。不知啥时候,天外飞来一只火红火红的大鸟,在天和地的合缝处,下了老大老大的一个蛋。过了许多许多年,这个大蛋成了精灵,孕育了一个盘古。为啥叫盘古 ?因为他在蛋里双手抱着,双腿屈着,像是盘住整个身架,所以叫盘古。
盘古在蛋里渐渐大起来,受不了啦,用嘴把蛋壳慢慢啄破,就出来了。盘古长得很怪:驼峰似的头顶,大鸟样的嘴鼻,肩背还有一对翅膀,双手双腿都老长。他把啄碎的蛋壳全吃进肚里,于是见风就大。脚踏着地,头顶着天,还是伸不直腰。他嫌天地之间的合缝太窄了,就用头向上顶,用脚向下蹬,用双手向左右推。他顶一顶,天高一丈;蹬一蹬,地陷一丈;推一推,左右各宽一丈。盘古呢,还在见风长大。他仍然脚踏地,头顶天,没法子伸直腰。他不甘心,继续顶呀,蹬呀,推呀,如此一万八千年,天就极高,地就极深,盘者把天和地真正分开了。但是,盘古的气力已经用尽,不久死了,所以讲盘古活了一万八千岁。
盘古死后,灵魂飞到天上,成了雷公。他的身体各部分,分别变成了日月、星辰、风云、山川、田地、草木。{1}
 
无独有偶,金华东阳县永昌乡雅坑村老农张宣之,在讲述《盘古开天》神话故事中,也有相似的说法:
 
老早老早以前,没天,没地,没日,也没夜,通天下便像个硕大硕大的大鸡子。大鸡子里头是鸡子黄,中央是鸡子清,外头包着个石硬石硬的鸡子壳。也勿晓得是啥缘故,这鸡子黄里头孵出个盘古。盘古长着鸡的头,人的身,整个身架便像只盘笼鸡{2}在里头盘着,双脚踮着,所以叫做盘古。盘古宽宽慢慢地大起来,天地日夜勿分的生活他受勿了,便把盘着的身架伸了伸,踮{3}着的双脚蹬了蹬,直直挺挺地站起来,用手拷,用脚踢,用嘴啄,用头拱,四处乱敲乱砸,拷拷踢踢,拱拱啄啄一连弄了七七四十九日,把个鸡蛋壳砸破了,鸡子清,鸡子黄都流出来。鸡子清轻,浮在上面成为天;鸡子黄重,沉在下面变做地;鸡子壳呢,被盘古砸了个米米碎,都杂到清和黄里去了。杂在黄里的变成了岩石,杂在清里的变成了星。清里杂着两块稍微大点的碎壳,一块变做日头,一块变做月亮。从此之后便有了天,有了地,有了日,也有了夜,盘古呢,活到十万八千岁,死啦,身子变成了昆仑山,魂灵变成雷公。所以后来的雷公像,都是人的身子鸡的头呢。{4}
 
上述二则最新发现的盘古神话异文,与原三国以来文献所录的盘古神话相比较,显然有独到之处。现存的神话似乎更接近于神话的原生形态。
1997年12月21日至29日,我在浙江永嘉蓬溪村丽水青田洲头村和老竹镇上井村进行民居崇鸟(日)调查。在调查中我发现,民间建房中重要的仪式,是用鸟的变种——鸡祭祀,民间俗谓“挂金鸡”或“上金鸡”。具体形式是上梁后,立即用柏树枝、彩纸,扎一个凤凰式的大公鸡,安在正梁中间,并用一个金黄的橘子装在鸡的臀部,做要下的鸡蛋。仪式一般由木匠领班主持,祭祀七天后撤去,房主的长子将“鸡蛋”——橘子吃下。或者,木匠做主持,在梁上以大公鸡为牺牲,涂滴鸡血,口中念念有词,以求吉祥。现在,原木结构的房子不多见了,梁上挂金鸡的形式大多被涂满鸡血所替代,水泥钢梁也不例外。41岁的广播站长蔡有光先生讲,60年代初,他自己家盖房子时,就是这样的,梁上的金鸡蛋最后由他吃了。当地俗说,不挂金鸡不吉利,挂了金鸡压了邪,人丁兴旺,家业发达。
日本人吉市郊盖房“上栋祭”中的柏枝和鸟日团扇旗,与这儿的“挂金鸡”非常相似;新潟的鸟子居神明社供奉鸡神,又和江浙自古崇阳鸟——鸡习俗如出一辙。
综上所述,中国南方稻作生产激发的鸟(日)崇信和阳鸟崇拜,源远流长,在远古中国,曾盛极一时,成为族群的标志。后因部族的被迫迁移,流向四方,日本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去向。距今四五千年的良渚文化吴县草鞋山墓葬耳壶上,吴兴钱山漾遗址的彩陶上,上海福泉山出土的玉琮上,都有冠羽状凤鸟纹,所谓凤鸟,是我们后人称的,实际上就是一个五彩大公鸡的模样。这些部族原以南方为主,后出现在四方,是公元前4000年前后南中国稻作区崇奉鸟(日)信仰的帝俊部族为生存西迁、北进、东移,乘桴浮于海的流变造成的。
 
 
在四五千年前,江、浙、沪东南沿海地区,已生活着一个有数千年鸟(日)信仰传统的庞大部族联盟。
这个联盟的盟主,可能就是传说时代曾赫赫有名,《山海经》中频频提及,后来却突然消失的帝俊。
帝俊是南方部落的首领,语序称谓上首先表明了这一点。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异常语序,在上古汉语中,北方没有,唯在南方古百越族语言系统里流行。帝俊,而不称俊帝,正证明了它上袭远古南方部族语言语序的习惯。俊字,甲骨文中为“■”,头部为鸟头。其卜辞“贞爎于夋”,“贞求年于夋九年”,展示了殷商统治者对他的崇敬和祈求,对先祖太阳神鸟图腾信仰的怀念与眷恋。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山海经》中,书中直接出现帝俊的地方不下15处,并有玉泉之鸟——凤鸟相随。“惟帝俊下友”,画龙点睛,道出了凤与俊,鸟人合一的图腾实景。帝俊,是一位以凤鸟自居的人化的太阳神鸟图腾的首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乌丙安]朝鲜巫俗与满蒙巫俗的比较研究
下一条: ·[耿敬/姚华]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五猖神信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