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林富士: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林富士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2-25 | 点击数:4549
 

  在博士论文的研究取径和论述策略方面,我也跳脱了硕士论文的老路,视野变宽了,视角也较为多元。这和我在普大的学习及师友的熏陶有关,其中,受益最大的是一系列有关shamanism的著作研读。我在构思及撰写博士论文时,最让我感到困扰的是一些关键的中文词汇和观念的英译问题,尤其是全文的核心:巫。过去的汉学家或是将巫直接音译为wu,或是译为medium,或是译为shaman。我最后选择了具有争议性的shaman一词,而引发争议的源头是埃利亚德(Mircea Eliade,1907—1986年)的说法。他认为shaman的语源是通古斯语的saman,基本上是指一种专擅于“出神”或“脱魂”(ecstasy)之技的人,而根据《国语·楚语》的记载,中国巫觋的基本特质却是“降神”(神明降之),也就是所谓的“附身”或“凭灵”(possession),两者虽然都可说是沟通人神(鬼)的灵媒,但通灵的技法与方式却不相同,因此,有不少学者依循埃利亚德的定义,反对将巫觋纳入shamanism的范畴。但是,埃利亚德可能误解了通古斯语中saman的语义。例如,根据专研北亚、东北亚shaman的俄国学者史禄国(S.M.Shirokogoroff,1887—1939年)的说法,通古斯saman的主要特质其实和中国的巫觋一样,也是“降神”、“附身”。事实上,西方人类学界反对埃利亚德将“出神”(“脱魂”)视为shaman核心特质的学者还不少。日本学界则采取折中的看法,认为“附身”(“凭灵”)与“出神”(“脱魂”)这两种类型都有,有些社会以“附身”为主,有些社会则以“出神”为主,但也有同时并存者。因此,他们在使用シャーマニズム(shamanism)的时候,通常兼指“附身”与“出神”。事实上,日本的宗教学、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者,在讨论中国、韩国、日本及东南亚一代的巫觋时,绝大多数都会使用シャーマニズム(shamanism)一词,我个人也比较倾向日本学者的用法。除此之外,我还有更坚实的理由使用shaman来翻译巫觋。事实上,南宋徐梦莘(1126—1207年)《三朝北盟会编》便载:“珊蛮者,女真语,巫妪也”,而珊蛮在清朝时期又常写作萨满、萨蛮,都是saman的音译,而女真语、满语、通古斯语(Tungus language)都同属于阿尔泰语系(Altaic language)。换句话说,将巫与shaman对译的,最晚从宋代就开始了。

  无论如何,在阅读各种有关shamanism的论著过程中,我不知不觉地开阔了视野。我所处理的虽然是六朝江南的巫觋,但是,我不时会将中国台湾及东南亚、西伯利亚、东北亚,乃至美洲、非洲和欧洲的巫师,或隐或显的作为参照和对应。尤其是当我探讨巫者的鬼神世界和通神方式时,更常仰赖这种全球视野、古今对照和跨域比较,这也是我在硕士的阶段最欠缺的。

  其次,在准备“中国宗教”这个科目的学科考试时,我曾阅读不少欧美人类学家有关中国宗教的研究,而为了了解他们的立论由来及核心观念,我也进一步看了一些不同流派的人类学经典,这让我充分体会到仪式(ritual)研究对于理解一个宗教的重要性。因此,我在博士论文中特立一章,专论巫者的仪式构成元素、服饰、法器、过程、类型和功能。这也是我过去研究宗教所忽略的面向。

  更重要的是,我因此开始比较认真地思考人类学与历史学之间的关系。当时“历史人类学”(historical anthropology/anthropological history)开始蔚为风潮,主要的倡导者是法国“年鉴学派”的第三代学者,如勒高夫(J.Le Goff,1924—2014年)、勒华拉杜利(E.Le Roy Ladurie,1929—)等人,但全球各地都有其呼应者。他们或是接受“年鉴学派”的观念,或是和其本地的人类学家展开互动而开创新局。尤其是美国史学家,不仅有来自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年鉴”的刺激,也有来自美国人类学者如特纳(Victor Turner,1920—1983年)、格尔茨(Clifford Geertz,1926—2006年)等人的影响。其中,代表性的史家戴维斯(Natalie Davis,1928—)和丹屯(Robert Darnton,1939—)就任教于普大历史系。或许是受到这股风潮的影响,我的写作策略便以“故事”的“叙述”(narrative)为前导,并重视细节的描述。不过,普大的历史学家对我博士论文写作影响较大的,除了余先生之外,其实是史东(Lawrence Stone,1919—1999年),我还采借了他所说的“人群学”(prosopography)概念,将六朝江南的巫者及其信徒视为一种虚拟的“社会群体”,进行分析。

  此外,中国的巫者在六朝时期所遭遇的竞争对手,除了士大夫之外,还有新兴的道教和佛教,换句话说,我的博士论文必须处理杨庆堃(1911—1999年)所说的“分散型宗教”(diffused religion)与“组织型宗教”(institutional religion)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在这之间所扮演的角色。这对我是个新的难题,最后是从老一辈的欧洲汉学家高延(Jan Jakob Maria de Groot,1854—1921年)、石泰安(Rolf Alfred Stein,1911—1999年)、许理和(Erik Zürcher,1928—2008年)和谢和耐(Jacques Gernet,1921—)等人的著作,获得一些经验。不过,英国史家托马斯(Keith Thomas,1933—)对于英国十六、十七世纪“通俗信仰”(popular belief)的研究,也给了我不少启示。

  留学普大,知识的成长主要来自书本。但是,师生的多元背景所汇聚的国际部落,也相当重要。就以东亚系的师生来说,华人之中就有来自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的差异,亚洲各国则有韩国人、日本人、越南人。西洋人除了美国当地之外,还有来自比利时、荷兰、法国、瑞士和英国的。校园中的学术氛围与文化冲撞,经常带给我不小的震撼。

  五、归乡(1994—2001年)

  1994年,我通过博士论文口试,取得了学位,返回史语所,展开较长期而稳定的研究工作,并于1995年升等为副研究员,2001年升等为研究员,个人的职等升迁算是相当顺遂。但是,就在这七年之间,台湾的大环境有了激烈的变化,我的学术研究兴趣与重点也因此有了一些转变。这也印证了余先生反复述说的,史学、史家与时代密不可分。

  1994年年底,民进党的陈水扁(1950—)在竞选台北市长时,喊出了“台北新故乡”的口号,感动了许多人。我虽然不沾惹政治,但也受到不小的刺激。我是云林人,从高中起就在台北读书、工作,即使扣除当兵、出国的几年,我在这个城市生活的岁月,已远超过在家乡的时间,可是,我老是觉得家在云林。在台北,像我这样的移居人口非常多,有从台湾中南部来的,有从山地部落来的,也有在1949年从大陆来的,那时候,我们的认同大多还是“祖籍”、“原乡”。阿扁的口号神似东晋南朝的“土断”,提醒许多人要认同当下生活的环境。事实上,那也是台湾“本土化运动”逐渐从政治向社会、文化扩散的关键时期。认识台湾,认识本土蔚为风潮。我也因而投入“北台湾”的宗教研究。

  不过,我的“本土”研究其实还是联系着原先的巫觋研究,只是将焦点放在台湾。厉鬼在《周礼》所建构或描述的鬼神体系中并不重要,但“祭厉”一直在中国官方宗教与民间信仰中占有一席之地,从六朝时起,厉鬼更成为巫者主要的祭拜对象,而台湾民间庙宇及童乩的主祀神明更是以厉鬼为最主。因此,我以一年的时间,搜罗各种历史资料,并以台北为主,以云林和台南为辅,进行祠庙的田野调查和童乩的仪式观察,最后完成了《孤魂与鬼雄的世界》一书,完整地描述“北台湾”厉鬼信仰的类型、源起、信徒及其与佛、道、巫三者的交涉。我一方面探索这种信仰和汉人文化圈血脉相连的关系,另一方面则剖析其与台湾的历史发展过程及特有的生态、文化、政治、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关联。这也可以说是我服膺历史人类学理念的实验之作。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敏之】

上一条: ·[风笑天]《江村经济》教我们如何做研究
下一条: ·[刘锡诚]黄石:一个被隐没的民俗学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