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潘家恩]双面的浪漫与多维的乡愁
  作者:潘家恩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5-17 | 点击数:5554
 

  正因为这种差异性,当下中国的“乡愁”论述不宜进行简单的对错评判。如果回到本文开头所讨论的“多维”乡愁,这些包含着“农二代”“城市中产”和“资本精英”等不同角度和诉求的“乡愁”论述,一方面折射出正在积聚的集体性情绪与社会心理,其背后是复杂的城乡历史与社会经济现状——“去农/进城”正成为一种主导性趋势,随着乡村及其所承载的物、景、情的逝去,安土重迁的祖训愈发无效可笑,城市化已经成为裹挟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巨大势能。而城市自身也在大规模改造扩容中面目全非,乡愁不仅发生于某个具体乡村,其也是当前这种剧烈城市化和城市升级运动中人们普遍而又自然的反应。无论是否来自乡村,我们往往难以对这种身处其中的巨大变化无所知觉,失落和怀旧、惆怅和无奈常常复杂地纠结在一起。

  

春运期间归心似箭的人们(2012年)

  另一方面,其所表征的绝不仅是乡村困境或“农二代”的个人焦虑,同样呈现着当下主流城市发展中的内在困境——雾霾与“蜗居—蚁族”现象的同步突显不合时宜却恰逢其时地显影出“全面都市梦”之裂隙与虚幻。曾经的美好愿景与自圆其说也将捉襟见肘,与“回不去的乡村”同样真实的还包括“留不下的城市”。面对这样的严峻现实,略显浪漫简单但却饱含深情的“田园梦”可能有利于打破长久以来的城市霸权与定型化想象,成为重新发现“乡/土”价值与多样空间的难得机会。

  

电视剧《奋斗》剧照

  但这种“有效”同时又常是“有限”的,特别对于当下由“小资”“小清新”和“小确幸”等所构成的“小时代”。回到现实,只有乡村的整体性消失才可能引发“乡愁”,而在多维“乡愁”之中更具有传播力和话语权的常是中产阶级的“乡愁”论述。对于他(她)们来说,与其说是对严峻“三农问题”的改变动力,不如说更是在既有生活方式不减损状态下,对已经或正在消失的事物的怀旧与惆怅;与其说是对现实不合理“城乡关系”展开质疑和挑战,不如说是以“乡村”为名、在主流框架内十分安全且不失优雅优越的修饰与抚慰。这些想象性解决不仅携带着更加隐蔽的偏见,同时还构成了一种新的坐标与意义系统,让真正的“三农”被挤出“乡愁”论述,乡村被抽象为无“人”的风景与新的欲望空间。

  好在,对于近代以来的中国城乡来说,不仅有着关于乡村与城市的多元化论述尝试,还存在着进一步迈开双脚,解放双手的“百年乡村建设”实践。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陶行知等先贤就是其中的代表。除出发时的乡愁乡恋外,乡建实践者们还对以乡村破坏为后果的激进现代化、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教育、以脱离底层民众为常态的现代知识分子进行着深刻的批判。并以此为突破点,再生产出真正有利于乡土和大众的新知识,改造出平视“三农”的新坐标,互动出知行合一的新知识分子,进而促进包括人、财、物、价值、眼光等要素的回流与意义的重估,从根源上缓解“三农”问题与城乡对立。

  梁漱溟

  具体到笔者参与的当代乡村建设,十多年来一直努力引导大批学生“眼光向下、脚步向前”,无论下乡还是返乡,都希望可以在关注“三农”中重新塑造“自我”。除此外,当代乡建还通过包括“市民下乡”“农业进城”和“爱故乡行动”等方式,多途径地为乡愁提供一个积极且建设性的安放之地与发挥空间,并在此过程中让更多参与者改变视角,重新发现充满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乡土社会与草根民众——虽然在“掐草尖”的城市化进程中可能落败,但没有条件或闲情去悲情矫情的他(她)们,毕竟属于那片土地。广大“草根”与更为宽广的土壤融为一体,顽强坚韧地存在着,可能性和建设性一直辩证无声地存在其间。

  从个体、感性、短暂、遥望的乡愁,到集体、行动、多样、融入的乡建,既希望挑战由“悲观—乐观”、“情怯—自信”所构筑的二元对立与浪漫化想象,还希望把“我”放低放回,自省于挥之不去的自怜自恋,对精英立场所主导的价值坐标与意义系统,做出进一步改变。

  (《乡村与城市》,[英]雷蒙·威廉斯著,韩子满、刘戈、徐珊珊译,商务印书馆二〇一三年版)

(文章来源:《读书》2016年5月新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陈艳】

上一条: ·[邱国珍]区域民俗与地方性知识——《外婆门口是饶河》序
下一条: ·一位德国学者眼中的中国技术文化史
   相关链接
·[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余张妍]都市民俗学视野下对“故乡”的再检省
·[许诺]集体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苏州路径·[满俊廷]城市咖啡节:基于趣缘与业缘关系构建的都市新民俗
·[李佳南]都市传说:广州城市变迁的缩影·[黄元韬]乡愁视角下的农民工个人叙事研究
·[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刘明菊]城市化语境下中国民间信仰新样态
·[白莉 张晓玫 袁浩哲]传统村落数字乡村建设路径研究·[程瑶]城市环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孙庆忠]并轨:扎根乡村的田野工作与促进变革的行动研究·[于学斌]以乡愁文化为基调的村落景观再塑
·[梅联华]美丽乡村建设·[刘冰倩]县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中集体记忆的建构
·[李琦]城市化进程中庙会文化空间的重构·[高梦芬]主体在民: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另一种模式
·[程瑶]城市环境中的非遗保护·[徐赣丽]从乡村到城市:中国民俗学的研究转向
·[鞠熙]城市里的邻居们——北京城内“四大门”动物的生活世界·[徐赣丽]现代民俗学如何可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