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民俗影像

首页民俗学文库民俗影像

[安定明 张伟明]《观看人类学──通过电影的文化人类学》导读
  作者:安定明 张伟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3-29 | 点击数:8365
 


  三 全书共分为十七章,每一章由内容简介、理论背景、人类学影片观摩三部分组成。作者先对每一章都给出了提纲以及该章的核心概念,便于读者在开章之前就能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大致了解,同时根据每章主旨,把上述二十一部影片穿插其中,意在通过鲜活的画面和细致的文字描述,让观众获得对这些核心文化"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下面简要介绍每一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何谓"文化人类学"? 海德认为人类学就是研究族群间的文化和体质差别, 突出了文化在本书中的核心地位。认为明确文化的含义并非看起来那么容易,如本书提到的巴厘(Bali)文化。"巴厘"(Bali)一词通常指的是一组文化特征。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地理单位-巴厘岛(Bali Island),和社会政治单位-印度尼西亚的一个省。带有不同文化的人居住在这个岛上,但同时他们也带有从当地人那儿学来的巴厘人(Balinese)的思想和习惯。他们说巴厘话,以巴厘人的方式生活,但文化在地域或政治上是不相连的。尽管有人认为巴厘人具有相当的同构型,如在女神和计算机(The Goddess and the Computer)中,典型的巴厘人都是操巴厘话,精耕稻米,具有艺术性的印度教徒。但作者并不持此种看法。他认为还有许多巴厘岛上的其他居民分属于别的文化:如爪哇人,中国人,欧洲人,澳洲人和美洲人。他们虽生活在巴厘,并掌握了一些巴厘文化,但并不能就此称他们也是巴厘人。正如格利高力o贝特森(Gregoryo Bateson)和玛格丽特o米德(Margareto Mead)在半个世纪强调的一样,即使是在巴厘人内部,存在的差异也很大。所以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或民族是仅由隶属于同一种文化的群体组成的。不过这些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国家(nation-state)在政府强力推行的共同文化理念的约束下,联合在了一起。在文化人类学中,认同文化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此文化和彼文化之间的一切联系都是协调的。文化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有条不紊的体系。文化之间的种种联系通过诸多不同的方式发生作用。 海德将人类学划分为四个领域,即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生物人类学(体质人类学)(Biological Anthropology),考古学(Archaeology),和语言人类学(Linguistic Anthropology),并从这四个领域对核心文化如巴厘文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明确文化在这些领域中的研究内容和范围。 在作者看来,具有生态观念是文化人类学的另一标志。从生态角度出发分析文化,会发现生活在其中的人和他们的文化都是环境中相互作用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环境是自然和文化的综合体,二者相互作用于对方。对此,作者以《女神和计算机》(The Goddess and The Computer)为例,做了具体说明。在该生态体系中,土地,水,水稻,青蛙和鸭子都和当地人民的生活发生着联系。文化和环境之间是相互适应的。在一定的环境中,文化要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该环境的要求,同时,文化也在改变着环境,使环境适应自己的需求。

  第二章;人类学田野工作 田野工作是海德关注的另一个焦点。人类学因其研究内容的广博,采用的田野工作有好多种,进行人类学研究的方法亦是各有不同。海德就一些基本的田野工作方法,所要研究的群体,及在不同的环境下出现的问题和有关议题,结合人类学影片进行了讨论。如A Man Called "Bee";Neighborhood Tokyo。 并对田野工作的几种形式,如个人田野工作和集体田野工作;一次性访问和长期追踪访问;以及定性和定量研究分别做了分析说明,提出了人类学家在进行研究时会遇到难以避免的人类学道德准绳问题和人类学著作的翻译准则。海德援引美国人类学协会(the 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AAA 的职业责任准则认为,如果在人类学研究过程中人类学家和研究对象之间出现误解或冲突,人类学家最基本的职责就是根据AAA的职业责任准则去解决冲突。如果问题还是不能解决,那么人类学家就得停止自己的工作。但海德同时也认为,一个群体的文化越是得到真实的反映,这个群体也就越安全。

  第三章;文化沟通 海德对文化的概念做了界定,认为文化的三个基本特征分别是;1)文化是后天学来的;2)文化是一定范围的人共享的;3)文化是人的行为意识。针对文化相对主义(Cultural Relativism)和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海德认为必须区分文化中出现的概念是专指还是中性的用语。自观(emic)和他观(etic)是帮助人类学工作者正确认识一种文化的有效方法,要理解异文化,首先得了解对该文化的客位(etic)描述。海德亲自拍摄完成的影片Dani Recess介绍了荷属新几内亚的Dani族,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Yanomamo族的部落。尽管存在着技术上的不足,但是,该片的重要意义在于反映了影视与文化之间存在的强烈的困惑。海德提出"何为游戏规则?"的质疑,并鼓励学生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找出答案。

  第四章;生物文化模式 文化和生物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广为争论的一个话题,也是当前人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人们谈及文化时,总会把文化和种族联系在一起。而这种联系又是没有多少事实根据可以证明的。海德认为,生物模式最能反映我们对人的行为的理解。通过这一模式,纷繁的文化现象在人类所共有的生物性基础之上进行构建。尽管文化行为之间的差别迥异,但它们的生物性基础却是一致的。他把生物文化模式划分为两种基本模式,语言模式和性别模式。语言模式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即人天生具有学习语言的能力。没有任何事实证明语言带有遗传的痕迹。不能把语言的差异归因于语言操持者性格的不同;在性别模式中,不同的文化对其在物质领域的先天和后天条件进行了各种阐述。在生物意义上,一个人非男即女,但就男性和女性在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而言,性别的意义何在,如何对它进行理解,它的象征意义何在,二者之间的特点和差别又是什么,这些都和后天获得的文化类型有关。

  第五章;生产模式 在这一章中,海德对文化的适应性,及文化背景下技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做了分析。经济人类学所关注的经济问题经常是为经济学家所忽略的。文化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实就是二者间共同适应的过程。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每一种文化都因为人们的生存需要而被迫发生改变。生态体系是文化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本质。通过两部反映不同生产方式的影片,《苦瓜》(Bitter Melons)和《丹尼人的甘薯》(Dani Sweet Potatoes),海德就文化的适应性、技术、文化生态和生态体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充分地分析。 《苦瓜》(Bitter Melons)是约翰·马绍尔(John Marshall)拍摄的有关卡拉哈里沙漠的San Forager的早期作品。该片篇幅虽短,却介绍了一系列能够反映San人谋生活动的歌曲;《丹尼人的甘薯》(Dani Sweet Potatoes)是海德反映Dani族维持生计的另一部短片,该片主要反映了Dani族种植甘薯中所用的刀耕火种方法,但对Dani族抚养孩子方面也进行了介绍。

  第六章;交换:物品与服务的分配 如果个人能够完全自己自足,能够制造他(她)所需要的一切,分配就不会发生,经济就不可能出现,社会也就不会存在了。分配犹如细线一般,将社会网络中分属于不同群体的成员联系在一起。群体内部及群体之间的这种联系是以共同利益为驱动力的,而交换最终促成了这一联系的形成。社会分工的专业化使人际间依赖性增强,个人劳动的专业性越强,对社会的依赖性就越大。《盛宴》(Feast)是蒂莫斯·阿什(Timothy Asch) 和拿破仑·查冈(Napoleon Chagnon)1968年拍摄的另一部关于委内瑞拉南部Yanomamo人节日欢聚的人类学片,该片介绍了在节日欢宴过程中,主人和客人之间为了送礼和回礼发生争执的戏剧性的场面。在海德看来,尽管Dani人, San人和Yanomamo人的社会也存在着以性别和年龄为根据的专业分工,但这种劳动分工是所有社会分工中是最少的,而且是在权衡生理和心智条件的基础上产生的。

  第七章;心理与文化 生物文化模式在文化的构建中是十分重要的,心理是人类行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心理这一词涵盖了人类的种种行为和情感过程,正是这些行为和过程反映了重要的跨文化差异。而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之间交流和沟通上的单向性(one-way street)使心理学家忽略了对心理进行文化上的考虑。二十世纪二十和三十年代,人类学工作者开始在文化领域内关注心理问题。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的成名作《萨摩亚人的成年》(Coming of Age in Samoa)(1928)从文化结构方面介绍了萨摩亚青年青春期时的心理活动,她认为人格是由文化决定的,人格的差异取决于社会条件,尤其是个体发展的早期条件。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的《文化模式》(1934)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三种文化模式进行关注,描述了这三种文化模式下的人格特征。海德关注文化中的国民性及文化主旨,《如何处世》(How to Behave),是由越南电影制作人员,而非人类学家拍摄完成,在海德看来,当他们探究价值和性格的内容时,他们实际上是重新诠释了人类学。

  第八章;性特征与性别的文化结构 海德界定了性别(gender)和性()的涵义,认为性别(gender)在社会和文化中的使用如此广泛,超出了它本身仅指男性或女性的含义。民间智慧在人们对性别(gender)的思考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海德认为,揭开性行为(act of )所带来的"生理愉悦"(physical pleasure)的面纱,性()折射出潜藏于其中的权力、性别、社会结构方面的交织关系。文化之间思想和行为的巨大差异,使学者们超出了对传统的两性思考的羁绊,开始关注第三性(the third gender)对解释异文化的意义。北美印第安部落的Berdache,印度的Hijra,都是第三性在文化中的具体反映。萨比亚人(Sambia)从孩童时期的同性恋教育到青少年时期的异性恋的转变则暗示了个体文化对性()与性别(gender)的"利己"考虑。Niai:The Story of a I kung Woman是约翰·马绍尔(John Marshall)的作品,该片讲述了卡拉哈里沙漠的一位名叫Niai的San族姑娘从少女成为已婚妇女的过程,其中包含了Niai对自己的性的坦率描述。

  第九章 传播体系 语言贯穿于人的整个思想和行为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经由语言进行传播。语言是"人之为人"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语言学家查理斯·霍克特(Charles Fo Hocket)从较为严格的意义上确定了人类语言的十六种特征。海德认为,语言只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方式之一,非口头交流如身体语言或某种象征同样传递着信息,但相同的身体语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着不同的含义,有时甚至会完全相反。例如,美国人常用来表示OK的手势在日本则表示钱,而在地中海中部却是猥亵妇女的一种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象征的意义总是在发生变化,即使在同一文化中,象征的含义因其使用阶级的不同,也带有明显的差异。萨匹尔-霍尔夫猜想(Sapir-Whorf Hypothesis)让我们看到语言和文化的作用是交互的,人们的文化活动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因此语言必定要适应文化需要;如果语言是人们了解世界的中介,那么通过对语言的研究,我们能够获得对文化的认识。文化借助语言反映,并且改造着语言;同时,语言也在改变着文化

  第十章 社会组织和亲属制度 卡尔·海德在本章中讨论了群体构成的五个原则,并指出理解社会组织的三个通则。 人类学在研究群体方面具有自己的传统,即研究亲属这个群体。早期的人类学家很早就开始注意小型社会的亲属群体的研究,最出名的当然是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的研究,然后,这个传统由英国的社会人类学派所继续,拉德克利夫o布朗在《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中就专门论述过亲属这个问题,由于英国社会人类学派的影响,人类学逐渐发展出一套比较成熟的对亲属群体的研究方法,60年代,认知人类学使用成分分析的方法大量研究亲属制度,这之后,由于人类学研究方向的改变,人类学对亲属研究的趋势转弱,人类学的亲属研究更多的是成为初学者的一种必备的学科素养而存在。 亲属群体是由同血缘,或有姻亲关系,或有收养关系的人所组成的。卡尔·海德给出了一个亲属的公式:"亲属=姻亲+血亲",这个简单的公式漏掉了因收养而形成的亲属关系,不过不妨碍我们理解亲属这个概念。 人类学主要研究两类亲属群体形式:父系血缘群体和母系血缘群体。父系血缘群体的组织原则是儿子继承父亲的全部的权利和义务,母系血缘群体的组织原则是女儿继承母亲的权利和义务。卡尔·海德举了两个例子说明父系和母系群体。一个是以父系血缘为原则的努尔人(Nuer)社会。另一个是印度尼西亚很出名的母系血缘群体Minangkabau社会。 人类学影片《努尔人》(Nuer)拍摄于1968年,该影片并没有直接反映努尔人的继嗣原则,但观者可以和需要在影片中发现这一点。 人类学的亲属研究还涉及另外一个问题,即亲属称谓。实际上,在亲属研究中,人类学最早研究的就是亲属称谓,因为每个考察亲属群体的人类学家都会很容易地发现这些亲属称谓。人类学常用一些约定俗成的符号和图表来表示亲属称谓,比如,○表示女性,△表示男性,树状表则用来说明亲属之间的关系。此外,还有其他研究的方法,比如,Krober发展出一套文化中立的亲属分析系统,认知人类学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成分分析的方法。 亲属群体是人类学的传统研究领域,但是,人类学也研究非亲属群体。在小型社会中,人类学者可能会研究以年龄为组织原则的群体,在努尔人社会中,则表现为"年龄组"的研究,参加"年龄组"的努尔人不分继嗣群体,而是根据年龄。在大型工业社会,比如美国,人们的组织原则很少根据血缘,而更多的是基于兴趣、职业、阶层的因素,这是一种志愿群体,俱乐部是这种群体的典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面向21世纪人类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王霄冰]影视中的乡土想象与国族认同
下一条: ·[雷亮中 张世文 杨志伟]民族志电影的历史及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
   相关链接
·[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朱靖江]扎根人类学田野 深耕学术土壤
·[漆凌云 杨秋丽]中国民间故事文化人类学研究述评·影视人类学的发展模式及其展望
·麻国庆 朱伟 :《文化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萧尧 陆惊呐]记录与诗意:试论影视人类学与诗学双重视域下的《路边野餐》
·[顾春军]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冥婚·[孙正国]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口头叙事媒介
·[朱靖江]田野影像笔记——影视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之道·背影:走向勒斯卡姆的另一个季节
·刘湘晨纪录片展播:鹰与人共生的传奇——纪录片《驯鹰人》·刘湘晨:用镜头呈现新疆文化多元色
·【讲座】刘湘晨:影视人类学的前沿呈现(11月18日周二下午14:00)·[马翀炜 晏雄]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产业
·刘湘晨:囿于“风情化”的新疆传达,是不够的·风景这边独好——记著名纪录片导演刘湘晨
·妖怪博士──记日本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学者小松和彦·[麻美垠]国家在场的湘西苗族赶秋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