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石甜]口头传统[1]在网络社区中的传播与认同
——以三苗论坛的蚩尤传说为例
  作者:石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8-09 | 点击数:21938
 

  不同空间层面的“歌手”

  在大部分没有文字的民族中,关于英雄祖先的神话传说都是依靠民间艺人或民族中的长者、智者口头相传而继承下来的。芬兰的国宝级史诗《卡勒瓦拉》起初是流浪艺人们带到全国各地,才有了四处传唱的繁荣(隆洛德,1985)。我国少数民族的三大史诗《格萨尔》、《江格尔》和《玛纳斯》也是通过民间说唱的形式在文化中兴盛不衰(尹虎彬,2009)。歌手是口头传说得以存在并延续的主力,尤其是对于无文字的民族和族群而言,口头传说的咏唱需要歌手的创作与表达,才能让族群记忆与文化为族群成员所知晓。在苗族社会里,唱诵族群历史的史歌,也是由专人负责,杨汉先称之为“唱诗人”,是“每在集会之时,此种史歌不绝于耳,及至唱至疲劳方罢”(2004:175)。这些歌手是民俗传承人,也是民间文化的主要承载者之一,也是“世代相传的文化传人”,传承人以世代相传和社区传承的扩散外传方式在“各自的民俗传播空间里发挥不可估量的传承作用”(乌丙安,2001:323)。

  传统而言,社区成员大体上是固定的,这也为口头传统的传播奠定基础。但是,网络空间的使用者不固定,即使在虚拟社区里,注册会员发帖和回复都没有固定的,任何会员只要对某个话题感兴趣,该话题不违反论坛规定的前提下他/她可以自由展开讨论。以蚩尤为标题的126个帖子,出自数个注册会员之手,他们也并无规定的责任去开展关于蚩尤传说的讨论。但是有9个帖子是用户名为“达亨嘎”的会员所发表的,其次是“鬼谷神算”,发了8个帖子;“垢九”发表了7个主题贴。网络空间对于口头传统的关注和发展依然集中在某几个人身上,虽然不再像传统社区里有固定的“歌手”出现。

  传统社会里,口头史诗的歌手一般较为年长,洛德描述他们寻找口头史诗的歌手时所遇到的一个不会读书写字、65岁的农民,被称为南斯拉夫的荷马(洛德,2004:7-8)。苗族社会里,传唱蚩尤传说和其他古歌的也大多是老者。音乐人类学家萧梅90年代在贵州黔东南州丹寨县偿卡寨采访录制苗族古歌时,为她吟诵的歌手就是寨子里两位70多岁的老人。她当时录制了三种古歌,一种是“夏多柳”,歌词反映了开天辟地、洪水滔天、苗族迁徙等故事(萧梅,2001:217)。在川苗支系中,几乎所有的神话、传说、族群史实等都编成了歌,中老年人们说唱着这些苗歌,把集体记忆和民族文化一代代口传心授地流传下来(郎维伟,1997:218)。这些传唱古歌的中老年人们,阅历丰富,“懂得苗族古俗古史、苗族诗歌格律和乐曲,所唱古歌丝丝入扣,抑扬分明”(岑应奎 ,2005:39)。可以想象的是,这些老人们走向生命的终点,也将会把相当大的一部分口头传统文化带到另一个世界里去。事实上,老人们的故去,也是口头传统失去传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网络空间里,口头史诗的传播者并无年龄的限制,甚至无法知道传播者的年龄,也无法获悉传播者的职业,有可能是中年学者,也可能是学生,也无法知道其受教育程度。在对三苗论坛进行的在线问卷调查中,49份有效问卷里,30-39岁的论坛会员占51%,其次为19-29岁年龄段的会员,占20.4%。其中,所填写的问卷数据显示,会员的职业以公务员最多,占36.7%,其次为工业和商业从业人员,均为20.4%。在49个回答中,大专毕业的受教育程度最高,为32.7%,本科毕业占28.6%。由于注册会员太多,问卷填写率太低,亦无法实施抽样问卷调查,这些数据也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就口头传统而言,以前是年龄优先,年轻人想学唱口头史诗,得先拜师学艺,获得一定的资格后才能被大家认可。而网络世界里是内容优先,加上无从查证发帖人的年龄,因此更强调口头传统的内容。

  在过去,口头传统除了拜师学艺以外,还有通过社区传承的方式扩散(乌丙安,2001:323),也就是在一个文化的“场域”中耳濡目染地学会与民族文化相关的种种“文化元素”。前者是许多民族的史诗流传过程中常见的,哈萨克族史诗艺人卡孜姆这样介绍自己学习演唱史诗的过程:村子里有两位史诗艺人被请到各地唱史诗,于是他就跟随着去听他们的演唱,而且都能记住。这两位艺人就把所知道的史诗以及手抄本都教给了他(乌日古木勒,2008)。就苗族社会的口头传统而言,后者的传播方式更为常见,也就是通过社区传承的方式传播到下一代以及其他区域。萧梅在采访中向一位会唱鬼师调的村民询问是否有什么特别的传承,对方回答道,就是见了,用心记了(萧梅,2001:221)。蚩尤传说亦如此,老人们也是在上一辈人的吟唱中学会这些歌词的(郎维伟,1997:218)。专业歌手或许并不以口头诵唱为职业(洛德,2004:25-27),帕里的研究表明南斯拉夫的歌手并非独特的社会阶层,他们来自贵族、商人、农民等不同的阶层。洛德列出了歌手学艺的三个阶段,听-开口唱-表演(洛德,2004:28-29),在观众面前的表演是最终检验一个歌手水平的重要方式。

  在网络社区里,注册会员发帖,即开始了其“诵唱”过程,在其他网站看到与蚩尤传说有关的信息时,转贴到社区里,则无须专门的学习和背诵。例如:

  转贴:蚩尤考(段宝林) 火塘边~文学·思想 iiib 2006-9-12

  [转载]从苗族民间传承文化看蚩尤与苗族文化精神 火塘边~文学·思想张鸿 2009-5-23

  但是总的说来,与传统社会中口头传说的传承方式不同的是,网络社区的大部分担任了“歌手”角色的会员并未有过专门的学习经历。如果说传统社会里的歌手是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将自己从老师或其它歌手那里听来的史诗依靠好的记忆能力背诵下来并在听众面前讲出来,那么网络空间的“歌手”则是将其它网站或论坛所见到的有关史诗的信息“转贴”过来,而这个“转贴”过程即为一个“虚拟念诵”的过程。例如三苗论坛的两位会员分别转贴了探讨蚩尤起源的一篇文章《蚩尤考》,该文章原本是发表于学术期刊《民族文学研究》上,但被转贴到论坛里作为一种关于蚩尤的信息而传播。而这两篇转贴的浏览量分别为678次和596次,也就是说,这两篇帖子被浏览了678次和596次,这个数字已经不少了。

  在传统社会里,口头颂唱的歌手们并不对颂唱的内容有太多评论,其颂唱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评价。但在网络空间里,转贴的会员在转贴完文本内容之后,有时也会提出自己对文本的一些看法。在一个名为《蚩尤、三苗、九黎的传说》的帖子里,发帖人转发了关于蚩尤的传说,并描述转贴的动机是“刚看站长的“君--探索蚩尤文化的另类线索”有感搜索的,苗族真是一个充满神奇的民族” 。有意思的是,发贴人是汉族[8],在回复里她说,“这辈子我要做苗家人的朋友;下辈子一定做苗家媳妇。”还有一个名为《孟获与蚩尤祭》的帖子,发贴会员“情深苗家”说,“今天不小心在网上搜到一则孟获与蚩尤有关的故事,正巧与前段时间本人所写的《从孟获的传说议他的族别》有关,所以特转载过来供各位朋友欣赏”。

  转贴时,一些发贴人仅仅是关注内容,并没有给出信息来源,也就是说,没有说明是在什么网站上看到的,或仅仅是搜索引擎里发现的。三苗论坛里大量关于蚩尤传说的历史故事的帖子,就属于这类,即发贴人没有说是转自什么网站,只是在标题上写了“转贴/转载”二字。但也有帖子给出信息来源,在一个名为《要对苗族作出评价,讨论有关苗族的问题,就有必要了解蚩尤》的帖子里,发贴人“愚公之剑”明确地表示内容转发自百度百科,并解释转贴的原因,“原文很长,我只是摘录开头部分,文中的很多观点是我以前没有听说的,比如说到蚩尤与黄帝、炎帝并列,三人同为中华始祖,蚩尤不仅是苗族的祖先,也是其他很多少数民族的祖先,部分汉族的祖先也是蚩尤”。不仅仅是转贴,他还在回复里进一步表明为什么要了解蚩尤传说:

  了解历史,是为了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为我们今天的发展增加信心。在原始社会我们就能与炎黄相提并论,今天的我们只要努力,仍然能改变大部分苗族还贫穷这种局面,走上致富之路。(愚公之剑 2010-1-20)

  以祖先为荣,鞭策我们更加努力奋进。(愚公之剑 2010-1-20)

  你说得对,我们只有靠自己,我们以有这样的祖先而自豪,更能增强我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胜败是兵家常事,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宁,减少战乱,先祖们在战败后选择了离开中国的政治舞台,让后代忘记仇恨,这对于蚩尤的后代来说是个悲哀,因为他们将远离故土,到边远山区、深山老林里过与世隔绝的生活。但是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又减少了无数个回合的政治复仇战争,因为无论那一方胜出,另一方只要经过几十年或者几百年的休养生息,就可以卷土重来,而每一次战争就是一次大规模的屠杀。蚩尤部落的自主衰落,换来的是中国百姓的生活安定,这种牺牲精神更令人敬佩。(愚公之剑 2010-1-20)

  在传统方式的口头颂咏时,歌手很少面向听众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史诗;尽管当田野调查者问及原因,歌手会讲述是怎样走向说唱艺人的道路。但在虚拟社区,发贴人往往会表明自己转述信息的原因,例如在一个名为《清明祭拜蚩尤之二--运城蚩尤村》的帖子里,会员“氐水”解释说自己要去运城寻找蚩尤遗迹,所以贴出关于皇帝杀蚩尤于解的传说,以便参与寻找蚩尤遗迹的会员们能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三苗论坛 2011-5-11 13:59:0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刘锡诚]前门传说:不是单纯的风物或名胜
下一条: ·[许钢伟]壮族《嘹歌》搜集整理及研究综述
   相关链接
·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
·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王威]口头传统演述在新媒体中的互动实践·[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
·[宋赫]程式传统:曲艺艺术的审美特征·[孟琳峰]“线上世界”的神话解说实践
·[鞠熙]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口头传统类资源普查报告·[巩潇]作为交流资源的神话主义:互联网背景下神话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
·[丁影影]族群认同视野下龙南客家香火龙的传承路径研究·[朝戈金]口头传统对于人类文明赓续的意义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朝戈金教授讲授“口头传统与口头诗学”·[杨杰宏]“采风”传统与民歌研究的问题检讨
·[杨雨秋]当代互联网“姨妈神”俗信的文化解读·[杨杰宏]被表述的民歌:民歌何以被误解?
·[王威]新媒体语境口头传统的新生性发展·[孟令法]“互联网+”田野实践教学问题反思:作为方法的家庭民俗学
·[陆慧玲]口头传统建档的行动模式与田野作业·[鞠熙]口头传统类非遗资源基础研究报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