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春节“被过得不再像年” 拜年已成“礼上网来”
  作者:记者 王铁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30 | 点击数:5795
 

  为了避免出现的种种问题,中国各地政府开始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禁止燃放”、“到指定地点燃放”等政策虽然起到了很好的限制作用,却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因为人们觉得没有鞭炮的年不算过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电子鞭炮也随之诞生。虽然电子鞭炮的出现并没有完美解决鞭炮带来的种种问题,但毕竟是一种目前能够找到的最好办法。

  今年,沈阳没有对燃放烟花爆竹做出严格限制,但是人们对于燃放烟花爆竹的热情还是否高涨?从目前记者所做的简单调查来看,理性燃放已经成了社会上大部分家庭的理念,很多人已经不再会为体现春节的热闹而大量燃放爆竹,稍微意思一下即可。很多人或许会将这种理念视为一种对传统的漠视,但也应当看到,这也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一种尊重,其中的取舍没有谁对谁错。

  年货,有形到无形

  无论人们对于年货种类和年货质量的要求发生怎样的变化,不变的依然是人们对春节的那种情感和准备年货过程中的快乐。

  过年准备年货几乎是所有中国人不变的情结,“要过年了,家里年货备齐了吗?”这样的问候曾经是邻里街坊间过年前最热络的话语。但是,随着时代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样的话语却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悄然发生着变化,人们对于“年货”概念的理解也逐渐在改变。

  在计划经济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过年前准备大鱼大肉、大米白面几乎成了每个家庭的至高使命,能够买到“质优价廉”的年货甚至可以成为人们在街坊四邻面前炫耀的资本。那时的年货在人们的眼中,也许仅仅是一桌丰盛的饭菜,或者一身崭新的衣服而已。如今,好饭菜随时都可以吃到了,漂亮的衣服也不再是春节专属,按照过去的标准来看,现在的人们是真正的每天都在过大年。

  非但如此,人们对于种种过年物资的要求也开始发生了重大改变。买肉不再买厚肥膘的,蔬菜也要追求绿色的,而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特产也成为人们竞相抢购的热门货。

  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对传统年货也开始不再像以前那样热衷,这也催生了种种新型年货,利用春节长假去某地旅游、奢侈品、汽车、笔记本电脑……这些商品都开始走上人们的年货清单,大有在未来取代传统年货的趋势。

  同时,在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之后,人们也有了更高的生活追求,健康也变成人们心中最为重要的东西,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年的健身卡、按摩椅、跑步机也开始登陆人们的年货清单。虽然这种看似另类的年货还没有形成主流,但可以预见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所占比重将会越来越大。

  不管怎样,无论人们对于年货种类和年货质量的要求发生怎样的变化,不变的依然是人们对春节的那种情感和准备年货过程中的快乐。

  年夜饭也有新吃法

  一名厨师在网络上公开自己的联系方式,可以在除夕夜登门服务,可以按照雇主的要求置办年夜饭,同时也提供点菜、送菜的服务。

  年夜饭也许是中国人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一顿饭,每当春节临近,人们便开始着手准备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最初,年夜饭的准备是非常隆重的。每个家庭除了要备上丰富的年货之外,家里的上上下下、老老小小都要“动员”起来,能切的切,能洗的洗,那些没有什么“劳动能力”的人也要保证自己不给年夜饭的准备添加麻烦,而最终掌勺的人则是一家之中选出的厨艺最精的人。忙忙碌碌一晚上之后,一家人欢声笑语地在爆竹声中享有这道除夕大餐。

  但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现在人们在年夜饭上能吃到的东西,在平时的日子里也能够享用,年夜饭也从之前的“开荤”逐渐变成了吃个氛围,成了家人沟通感情的方式。既然只是一种形式,那年夜饭在哪里吃就显得不再那么重要,去饭店吃年夜饭开始成为一种时尚。

  没有准备年货的辛劳,没有全家老小的总动员,也没有恼人的饭后清理,去饭店吃年夜饭甫一出现变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于是,现在的很多人在春节前已经不再为准备年夜饭食材而发愁,而是再为去哪个饭店吃饭、订不到席位而犯愁。

  虽然去饭店吃饭成了时尚,但是很多人也不得不面对订不到席位的窘迫,而一些家庭也无法接受年夜饭在外吃的理念。面对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没有关系,因为人们已经想到了另外一种方法——年夜饭上门。

  这种方法是记者在去年浏览国内一购物网站时的发现,一名厨师在网络上公开自己的联系方式,可以在除夕夜登门服务,可以按照雇主的要求置办年夜饭,同时也提供点菜、送菜的服务。这样的新兴服务方式对于解决人们既不想受年夜饭拖累,又不愿意或者找不到饭店吃年夜饭的烦恼。

  在这篇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人们过春节方式和心态的变化并不全面,但是从这些或大或小的变化中,却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人们对于春节的理解在发生着或急或缓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一方面体现着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着人们对于传统理念的认知。或许有一天,春节真的变成了“七天假期”、“大家聚一聚”的形式主义,但依然能够希望人们将这样的形式主义保留下来,享受这种“形式主义”所带来的快乐。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辽沈晚报 2011年01月30日 17:4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彭友茂]年味儿变淡说明了啥?
下一条: ·[陈方]文化保护中哐当作响的“钱袋子”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