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李向平:《信仰但不认同:当代中国信仰的社会学诠释》
  作者:李向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8-14 | 点击数:22827
 

 

  序1 从宗教理解到信仰理解

  卓新平

  在系统、深入地探究了当代中国的宗教社会学之后,李向平教授为自己立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对当代中国的信仰加以社会学的诠释,并尝试勾画出一种“信仰社会学”的基本建构。这是一项颇为艰难的任务,因此我也非常钦佩李向平教授迎难而上的勇气。其实,李向平教授思考这一问题已有较长的时间,我们之间对之亦有过简单的交流,因而对其思路略有了解。但现在拜读这些经过系统梳理的文章,大概悟出其言中深意之后,我仍有着眼中一亮、耳目一新的震动。

  当前中国人所经历的“信仰危机”是不言而喻的。人们在讨论宗教问题时的巨大分歧、鲜明对比,实质上也触及对信仰的理解。20世纪初中国新潮知识分子对“中国无宗教”的断言迄今在中国社会仍有颇大影响,不少人在心中也同意他们所说的理由。有人甚至为之更进一步,宣称正确的思想、科学的观念应该是“信念”,而不是“信仰”,认为信念关涉价值观,从而与关联世界观的信仰本质不同,主流意识形态所追求的政治主张及其科学理论体系,因而只能是信念而不是信仰。与在价值观上对“宗教”较为普遍的贬低相呼应,已有人开始对“信仰”的积极评价产生动摇。因此,不能说我们当今社会没有或已摆脱正在影响着中国精神、文化命运的“信仰危机”。

  不过,对于中国“无宗教”的认可,尚没有扩展到对中国“无信仰”的承认。值得庆幸的是,许多人在不自觉地接受上述20世纪初新潮思想家的观点,感到中国人或许不属于有作为“人类学常数”之“宗教性”的“另类”之际,内心仍在挣扎、翻腾、反抗。其无可奈何,却仍要守住底线的说法是:可以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但绝对不能说中国人没有“信仰”!

  对此,李向平教授说,“信仰”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信仰什么”、“如何信仰”。从社会学的角度,李教授所关心的乃是信仰的“公共价值”、“公共空间”,并在此看到了其问题的复杂性。此即其在本书中的“点题”,当然亦为“点睛”之笔:“信仰但不认同”。

  中国思想文化在经历漫长岁月的涤荡后仍保持住其“大一统”的存在态势,但这种“一统”目前已经是“多元一体”之状,而要真正维系这种“一体”也必须有“多元”、“开放”之态。所谓“信仰自由”不可能仅为信仰思想的自由,也要保障信仰言行的自由。因此,李向平教授不仅基于对这种“一统”、“一体”之中国“国情”、“特色”的认知而分析了信仰认同的合法性、抗拒性和规划性,也在争取达到对信仰同享、信仰共识的理解时寻求对信仰多层、多元、多样这种现状的承认。顺其思路,信仰“包容”但不必“认同”,这或许是走出当前“信仰危机”的一条出路。   信仰的多层性指信仰的不同层面,人们论及的信仰层面包括政治信仰、文化信仰、传统信仰、社会信仰、国家信仰、民族信仰、家族信仰、民间信仰、个人信仰、官方信仰、草根信仰、精神信仰、现实信仰、宗教信仰、哲学信仰、科学信仰等。不同层面的信仰有时应该是可以并行不悖的。而信仰的多元、多样性则指在同一信仰层面人们仍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目标、不同的取舍,如政治信仰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多样等等。所谓“信”是对某种尚未实现、并非真实存在的观念、理想、预设的追求、持守和忠诚;“信”是一种前瞻、一种托付、一种投身、一种冒险,故此才有“信仰博弈”,甚至“信仰之赌”的说法。在这一意义上,信仰涉及未来学、预测学的问题。

  为此,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用诗性语言来描述“信仰”乃是在黎明前“黝黑时”“触着曙光而讴歌”的“鸟儿”。由于能否达到其目的的不确定性,“信仰”的意义则更是在其选择、行动的过程本身,如哲学家克尔恺郭尔就谈到过这种“投入”之意义的“信仰的跳跃”。“信仰”表达了一种寄托、信赖和信任,而且还有着“任性”的特点。若从价值层面以旁观身份来观察、判断,则可说这种“信”有“理信”、“迷信”,有“真信”、“假信”,有“确信”、“盲信”,甚至还有“误信”、“痴信”等。在西方社会处境中,康德曾从“功能”意义上分出“实用的信仰”、“教会的信仰”和“道德的信仰”之不同。

  在“信仰什么”这一问题上,人的追求其实是很复杂的。“信仰危机”首先就在这一方面反映出来,它深刻地说明了人在追求上的“意义危机”。为此,李向平教授反复借用林毓生先生的书名来探讨“中国意义的危机”问题。当我们说中国人今天在“文化自知”、“文化自我”的意识上出现迷失,找不到自己的“身份认同”时,就是指我们的“文化意义”出了问题,有了危机。同理,“信仰什么”关键也在于这个“什么”的意义。

  人类历史在“信仰什么”上不断出现“信仰的循环”,这一“什么”乃流变于神、人,灵、物,外、内,彼、此,有、无,官、民之间,使人的信仰有千差万别!其“志在道”还是“志在生”,亦有巨大反差。“志在道”表明信仰的对象有着超越性,而信者在其追求中也是“忠于一种理想”,体现出彼岸价值。这里,李向平教授向我们指出了中国儒家曾有的“天道”追求,即“替天行道”、“以道事天”、“从道不从君”。显然,这种对“天道”权威的维护乃是一种“纯粹理性”,它挑战了“王道”的权威,势必会冒很大的政治风险。如果把这种“信仰”理解为“宗教”,其“政教关系”在判断上可表述为“天下有道,即政教合一;天下无道,即政教分离”;而对其选择而言,就很可能是“天下有道,则政教合一;天下无道,则政教分离”,此即信仰的胆识和勇气。

  然而,李向平教授也坦言中国信仰多为后者,即“志尽于有生”,更多表现为一种“实践理性”;由于其不求彼岸价值,在现实此岸中则可能将“天道”遮蔽而凸显“王道”,“敬天”则悄然劣变为“忠君”。当然,历史的辩证法并不完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人类政治风云中“大道”虽“险”却仍“存”,政治权势也不一定能做到“人定胜天”,信仰的超越性在人间仍会“复魅”,而政治的“迷信”却终究会“祛魅”。例如,“法国大革命”曾以革命者的意志而造出了一种“革命宗教”,最后却没能挡住天主教的复辟。同样,“文化大革命”曾以革命的名义大搞“个人崇拜”,但是其在今天传统宗教的复兴中已经黯然失色。

  至于“怎样信仰”,人们的选择方式同样复杂多元。其信仰方式大致可分为私人信仰和公共信仰。不过,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并不可能将二者完全区分开,因此人的信仰往往是“私己”与“公己”的有机共构。从信仰作为“私人领域”来看,信仰乃是个人的“隐私”。在此,信仰在个人身上可以表现为韦伯所言之“哲学与人生智能”。信仰可以为个人提供其“内在”和“外在”超越的精神动力,促其达成“内在神圣性”和“外在超越性”,使之有一个理想的“内在自我”(私己)和“外在自我”(公己)。不可否认,信仰在此是可以让人“灵魂深处闹革命”的。然而,人的灵魂深处“另一景”是深不可测、密不可传的,或许只有“自我”才能真正“知己”。人的有限本性使人在信仰中也很难真正达到超脱和超越。每个人都可以在内心反躬自问:人能做到“上品上生、洁来洁去”吗?“神圣”乃信仰的理想,似近在咫尺却又远不可及。正因为如此,有限之人才会在信仰中找寻其心灵平静的港湾。

  这里,李向平教授所列举的“隐士”和“学者”的信仰颇值得玩味。生活中并没有旁观者,享有生命即会参与生活,因此,“空谷幽兰”、“红尘远隔”的“隐士”,只能是一种“境界”,而难以成为真正的“实践”。人类历史从来就是政治主宰的时代,尤其在现代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对人的掌控乃“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隐士”的“信仰”可以使之在“隐居”与“参政”、“清高”与“随俗”、“天命”与“使命”、“看透”与“看破”之间有更好的把握、更佳的选择,从而在“告别”或“参与”“生活”、“退出”或“身在”“江湖”中,找到一种相对心安理得的“终南捷径”。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的“禅语”,实际上也说明“隐”或“显”乃在“一念之间”;“在野”可以“参政”,“在朝”亦能“隐退”。而“学者”的信仰也多体现为一种独立精神,其思想可以天马行空,跳出社会体制之外来我行我素。这种信仰的自由、独立,使之个性张扬、无拘无束,可以“信仰而不归属”、“委身”但不献身,故而被称为信仰上的“思想游弋”者、“精神走私”犯。

  但“信仰”毕竟不全是个人“私密”之事,而更多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信仰”的更大意义在于其“公共价值”,旨在更适当地处理好“公共关系”,故而体现出“关系”的意义,尽管这种关系可能有“神人关系”或“人际关系”之不同。信仰在个人“内在”所达成的“内圣”素质,本应该以其“外在”身份彰显出来,以实现“内圣”与“外王”的统一。所以,我们关注信仰的视线应该更多地集中在公共空间,此即“信仰社会学”的意义。

  多元的信仰在社会上应争取和而不同、有机共构,不要因信仰在公共空间的“区隔”而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隔膜。信仰的多元也应避免信仰的冲突,而要实现信仰的和谐:虽“不认同”,却能“大同”。在公共社会之公共空间,李向平教授也洞察到一些信仰的“误读”和“隳沉”。在权力政治中,“信仰权力”被滥用,被强迫的“信仰”只能是“空洞的信仰”;在消费社会里,亦产生了“信仰消费”之错觉,“信仰”成为赚钱、谋利的道具,“拜金教”、“拜物教”悄然登场;一旦信仰被“世俗化”,俗世的欲望则会成为“信仰”。如果信仰领域成为商品市场,那么其精神理念也就嬗变为“经济神学”。

  当宗教界以“信仰”为资本而“参政”时,“信仰”因被俗界“忽悠”而不再“神圣”。与之相错位的,则是执政党中出现了少数人“不信马列信鬼神”的现象。如果仅是信仰的“转换”倒不必大惊小怪,因为至少在生死关上人们对今生与来世的关系毕竟没有想得太清楚,对“彼岸”之有无看得也不是很透彻,故而在面对这一“关”时稍一犹豫就会出现信仰的嬗变。为此,列宁的解决办法就颇为聪明,他不仅愿意吸引信教群众加入无产阶级政党,甚至还要允许信教群众的“牧者”即宗教司祭在保留其信仰的情况下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员。这种不凡气度,让我想起毛泽东在谈“统战”的精髓时之名言,即设法让我们的朋友越来越多、使我们的敌人越来越少。现在一些人已不再把马列主义作为科学方法来运用,反将其作为教条来对待,而将“马列”当“鬼神”来“敬拜”的“娱神”、“渎神”行为则更为可怕,后果亦不堪设想。

  人们过去曾纠缠于姓“资”、姓“社”,为“公”、为“私”等问题,今天又快要把“有神”、“无神”之争变成问题,而对“神圣”所指究竟为何却并不真感兴趣。以此观之,如何处理好“多元”的公共信仰与“一体”的社会结构问题,这也应是“信仰社会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面对当前体制内“信仰”被思想僵化所管死,体制外的信仰却被人随心所欲大开“方便法门”的现象,李向平教授有着全面的分析、深刻的反思,体现出其社会敏感和责任心。为了解读并“解除”中国社会所面对的“信仰危机”,李向平教授注重现实问题,凸显当下意识,而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现出一种“择善固执”的严肃认真。的确,若在理论上能弄清公共领域中“信仰的意义”,那么在实践上则可实现当今社会“信仰的和谐”。李向平教授侧重从“实践关系”中来找其“实践逻辑”,正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理论与实践之结合。

  自己这些年来缠于俗务,已经很难有机会博览群书,潜心创作;少有的阅读、写作也时常被打断,只能留下一些思想的碎片和不连贯的话语。所以,当朋友让我为其新著写序时,我是一种既害怕又想写的矛盾心态。想写的冲动在于能够要求自己去认真读书,害怕的心境是担心自己在阅读时浮光掠影,在写作中可能是班门弄斧,写不好,也说不到点子上。既然自己研究宗教,曾探讨过“宗教理解”,所以愿在此以一介“凡夫”、普通“读者”的身份来领略、欣赏李向平教授的“信仰理解”,谈点自己意识流般的“印象”和感悟,但也只能点到为止。

  我非常喜欢李向平教授犀利的学术眼光、直白的研究风格和谈吐诙谐的写作技巧,在这本书中学到了不少知识,也增长了许多实践智慧。李向平教授在其“信仰社会学”的构建中既有一针见血的现实剖析,亦有进退裕如的理论阐述;他虽以“散论”的方式来切入主题,却条理清晰、前后关联,而且通篇字字珠玑、处处妙语,给我带来了一种愉快的阅读、精神的享受。在此,我衷心祝愿李向平教授在当代中国社会信仰的重建中,充分发挥其“信仰社会学”的积极作用。

  是为序。

  2010年1月4日写于北京大雪之冬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李向平 魏扬波:《口述史研究方法》
下一条: ·陶立璠 樱井龙彦 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
   相关链接
·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
·[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
·[王晟聪 李浩昇]民间信仰组织的村庄治理参与机制·[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
·[马梦洁]明清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
·[吕树明]造神:当代民间车神信俗的实践逻辑·[刘扬]从地仙到宗教正神:民间信仰空间的多种面向
·[刘师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昆明官渡古镇土主信仰研究·[李承柳]试论汉代民间信仰的实用性特点
·[赖伟鸿]“香火”的隐忧:从身体实践到数字民俗的仪式变迁·[黄俊杰]“天灶地设”:大理古城南门城隍庙中灶的符号象征意义
·[刁统菊]当下后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陈思涵]潮汕地区祭祀仪式中的性别秩序
·[邓苗]民俗人与当代中国民俗学的人性书写·[林旻雯]民俗生活中的掷筊实践与衍变
·[段友文 贾安民]民间信仰谱系的生成演进逻辑·[张佳伟]不同性质宝卷中的叙事方式及其功能定位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