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族志/民俗志

[高丙中]人类学国外民族志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
  作者:高丙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2-28 | 点击数:9351
 
人类学的学者和学生开始认真思考到国外进行田野作业的可能性和实施方案,斯其时也。从理顺人类学本身的定位来说,人类学视野和活动空间的内敛性一直是中国人类学界的遗憾与无奈。中国的人类学前辈当然知道人类学是以世界而非限于国内为田野的。但是,多方面的历史条件制约着人类学家的选择。其一,中国的国力(课题资助能力)使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一直顾及不到把资源投到耗费不菲却不能立竿见影地解决国内急迫问题(如围绕温饱问题的物资生产与分配斗争)的人类学课题上;中国政府的外事机构就没有设计过针对自己的公民在外国的社会之中自由行动进行管理和服务的功能。其二,中国所处的现代化发展阶段的社会心态、集体意识不便于学者到国外社会开展调查研究。中国的现代化开始于并长期伴随着外来入侵造成的众多的生命牺牲和“国耻”的不断累积,国人在心理上与西方主宰的外部世界的关系是紧张的、过于敏感的。自尊与屈辱相纠缠的集体情感在缓和乃至超越之后才有利于学者到外部世界进行学术研究。国家没有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就需要在国内用意识形态凝聚人民,分类并刻板地看待外部世界,就不会鼓励学术的“求真意志”。可喜的是,这一些制约条件在过去几年都发生了转变。一些学术课题的资助能够支持到一些国家进行一周年的田野作业了。学者和学生出国已经很方便了。中国的发展水平造就了民众比较自信和平和的对外心态,奠定了接受充满差异的真实的外部世界的心理基础。
 
关于全球社会的实地调查或者国外社会的民族志研究显然已经是日益急迫的对于中国人类学界的知识需求。中国已经是国际社会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人和中国货已经扩散在全球的各个角落,并且急速地增加着占据密度,中国的时间和空间框架里都纳入了外来的大量要素。这个格局在中国孕育着对于外部世界的巨大的知识需求,在国际社会则孕育着让中国学者积极主动参与当代世界知识生产的需求。中国人与外部世界的直接接触和对于外部世界的表述大致有三个形态。传统的中华帝国有一套获得海外经验、表述海外社会的途径(如朝贡体系、宗教与文化使者)和方式(史志、小说),统治者和百姓以此轻松自信地想像外部世界。近代以来,西方所代表的外来器物和思想靠强力侵入中国社会,中国人以混合自尊和自卑、推崇和怨恨的矛盾心理想像他们的社会。现在,大量的人出国做工作性的和休闲性的旅行,在国外社会获得丰富的个人经验;另外还有更多的人与“外事”、“外贸”、“外教”、“外企”、“进出口”发生联系。在集体的想像和个人的经验之外,以参与观察为基础的对于外国真实而复杂的社会的知识就成为国民越来越急迫的需求。在国家和政府的层次,无论是长期的国际战略还是短期和局部的外交政策,都有赖于人类学民族志式的对于国际社会的深入的调查研究。
 
国内和国际的学术发展也都需要中国人类学界大力推动国外经验研究。国内一些相关的学科,如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在研究对象、议题上一直都是交叉重叠的。随着这些学科在专业化程度不断增强的趋势下彼此分工、区隔的必要成为学科发展的压力,人类学界把注意力转向国外社会、转向海外民族志,就成为一个选项。从西方人类学的立场来看,殖民主义的历史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人类学海外民族志的兴衰(Asad 1973)。对人类学在西方作为权力和知识的双中心的历史中发挥的作用的反思,使西方学者单向的国外民族志田野作业陷入知识和伦理的困境。从合作和互惠的角度思考民族志的新的可能性(Lassiter 2005),就成为国际人类学同仁谋求的一条解决之道。在知识上主动和被动的双方要合作,主体与对象、自我与他者的对立要转向互为主体。非西方的人类学家走出国门,到西方国家乃至世界各地进行实地调查,使过去人类学知识生产关系中的对象国也是知识的主体。这是世界人类学的机会,也是人类文明健康、公平发展的一个知识条件。中国,一向作为民族志的田野,现在转变为民族志实践的主体,这应该是世界人类学的振兴所需要的。当然,这是一个艰难的转变过程,“对象”不是容易成为“主体”的。但是,只要我们勇于开始,我们就会有无限的希望。
 
中国从“独立自主”到融入国际社会,许多学科的学者在讨论中国的市场转型、政治改革,但是没有给予必然与这些过程相伴随的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以足够的重视。中国人类学能够进入世界,中国的社会科学才有机会成为当前世界的学术。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社会科学体制是一种双轨结构:一条轨道是学科(disciplines),一条轨道是地区研究(area studies)。研究性综合大学在组织上有一个以院系为单位的系列,还有一个以研究中心或研究所为单位的系列。前者以学术性的学科教育为本,后者以应用性的地区研究为务。教师大多兼具双重归属,一是某个学科(如人类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二是某个地区研究(如非洲研究、中国研究、南亚研究)。这种双轨结构在运行上表现了明显的比较优势。学科系列有利于学术知识的传承、积累与创新,地区研究系列则便于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专门知识服务,也便于获得资源反过来为学术与学科建设服务。美国的学术繁荣固然得益于国家实力,也得益于这一学科体制。这一体制其实不过是人类学学科特点的制度化和泛化:不仅人类学民族志研究要到国外的一个地方做,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涉及到特定社会的时候也要扎进当地做实地调查,没有这种调查的知识生产是不能被接受的。中国的社会科学要有一个大的发展的话,有必要借鉴这一双轨结构。整个社会科学的经验研究都要借鉴人类学的学术规范开展必要的海外实地调查研究。“我要研究什么就亲自去收集相应的资料”,在独立自主性上和可信性上完全不同于“我能够找到什么(二手、三手)资料就做什么研究”。中国已经生存在国际社会之中,中国的社会科学也需要借助双轨制证明自己也是以国际社会为背景的学术。
 
200412月,我们按照这种设想培养的第一个博士生通过学位论文(龚浩群2004)答辩,郑杭生教授、杨圣敏教授、景军教授、郭于华教授、麻国庆教授、王建民教授、马戎教授等答辩委员针对该文,就国外民族志对于中国人类学和社会科学的意义进行了充分的阐发,并提出了许多很重要的问题。当时是学生答辩,不是老师之间的研讨会,对于一些值得深究的问题,大家也只是点到为止。我现在就利用这个纪念人类学民族志专著问世一百年的机会用文字来回应他们的意见。
 
我对国外民族志的兴趣,首先是在考虑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年度重大项目《社会转型过程中公民身份建构的人类学实证研究:多国的比较》。本项目是要通过对多个国家的公民身份实践的实地调查,来思考中国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而又如何建设的问题。我们还要借此机会实施学科建设的一个抱负:建设更规范、更健全的中国人类学。规范要从博士生做起,他们必须使用当地语言,作为课题组的成员分别深入到多个国家(不同经济发达程度和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国家)的主流社会的基层社区,在一整年的周期里通过对于日常生活的深度观察,建立不同社会公民身份的建构方式和发展水平的若干个案。这些个案一方面作为完整的关于对象国的准确、具体的知识提供给我们的中文读者,另一方面作为比较的资料和参考的维度,为我们共同思考建设中国公民社会的问题做好资料和知识的准备。我们目前已经有三个博士生完成了对于三个国家(泰国、蒙古国、马来西亚)的特定社区的一年周期的田野作业,另外两个博士生正在印度和澳大利亚实施同样的调查,计划在20065月完成实地调查工作。我们今年就以五个规范的海外民族志田野作业、三部海外民族志专著纪念理福斯发表《托达人》一百年。
 
 
引用文献
 
 
Asad, Talal1973, Anthropology & the Colonial Encounter, Atlantic Highlands: Humanities Press International, Inc.
 
Lassiter, Luke Eric 2005, The Chicago Guide to Collaborative Ethnograph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ivers, W. H. R. 1906, The Todas, London: Macmillan.
 
Stocking, George 1995, After Tylor: British Social Anthropology 1888-1951,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龚浩群 2004,《信徒与公民——泰国曲乡的政治民族志》,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
 
原载《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2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社会学视野网 2008-08-0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成伯清]叙事与社会学
下一条: ·[文永辉]法律的民族志写作与文化批评——论中国的法律人类学研究
   相关链接
·“绽放”永恒的诗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
·[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胡蓉]浅议《天工开物》的人类学意义·[马威 哈正利]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马林诺夫斯基的现代性人类学
·[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
·[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潘宝]遗产人类学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周大鸣]三十而立——中国都市人类学的发展与展望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