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裴玉成]阐释的可能
——读格尔兹的《文化的解释》
  作者:裴玉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2-12 | 点击数:7027
 
格尔兹在他的著作中极力强调文化体系中符号意义的共通性的存在,却没有对这个问题的另一个方面给予更多的注意。存在是否即意味着把握的可能?如果可能,是谁的可能?从这个绝对(而非相对)的角度出发,研究者和土著其实面临着同一个问题,他们即便真的知道了共通的符号稳定意义,在真正的交流和应用过程中,能确保不出差错吗?但事实又似乎并非如此。格尔兹把其中的一个方面当作了必然的前提预设而没有特别加以说明,那就是:眨眼动作所代表的符号意义或许只有被动作的发出者准确理解,即便处于同一文化背景中与其朝夕相处的旁观者,可能仍无法确切地知道这几个孩子到底在玩什么游戏,或许,一个旁观的大人只是认为他们几个眼睛里都进了沙子,对外来的文化观察者而言,发生错误的危险几率显然要比前者大得多。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把对具体的游戏或类游戏情境的情境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也纳入到我们前文所说的体系里,构筑成符号共通性意义的另一个层面,则格尔兹的说法就容易理解。毕竟,获得了关于相关符号的准确意义,并不等于对田野中的现象的理解和描述就会因此准确无误,游戏(或类游戏)情境为沟通和理解设置了另外一道障碍,只有突破了这个障碍,格尔兹所说的深描的实际效果才能显现出来。
不过,从格尔兹的另外一本著作《地方性知识》中透露出来的信息是,人类学家工作的对象是比较不可比较的文化,在承认地方性知识体系和解释话语的自主性的同时,努力寻求人对社会世界的共用符号解释媒介。(注4)用格尔兹自己的话说,就是文化模式应该致力于寻找人的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在表达上并不一致,但在特征上是鲜明的。(注5)格尔兹承认,纷乱万绪的诸多现象的杂陈之后有一个规律性的存在。这个规律性的存在,是人类学田野所要求索的真正核心,它是现象的制约,是行动的或明显或隐讳的指针,也是理解一个通体社会的关键所在。
格尔兹认为,文化形态并非静止的形态,而是一个流动的活的过程;并非一个孤立的形态,而是一个互相联系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体系。“文化形态正是在行为之流(the flow of behavior)中得到表达的”(注6)。或者说,符号性的共意本身就是在交互的行动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交互的行动过程包含了两个可能的纬度,一个是纵向的历史纬度,一个是横向的空间纬度。通过对行为的精细化描述,他认为人类学家可以借此揭示某个看似单一和孤立行动的社会意义。精细化是格尔兹不厌其烦地强调的一条原则,文化阐释的首要前提是必须对文化本身有一个相对准确和完整的具体化认识,对一个文化现象的诸多细节有准确的、全面的把握和了解,然后才谈得上明了文化现象发生的背景性知识。精细化的描述非常重要,通过这种不厌其烦的对文化各个细节的描述,我们可以超越具体的现象本身,理解各符号的意义分类和作用环境,了解文化的作用机制。
深描说的两层意思到这里已经非常清楚了,这个概念所要强调的一方面是对共通性符号意义的准确把握,另一方面是对田野现象诸细节的精细化描述。格尔兹在他的论述中并没有将这两个方面截然分开。在实际的操作层面上,能够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共通的符号意义指导描述,以描述的细节反馈对田野的深入理解,或许更符合格尔兹在这个问题上的本意。
作为一名人类学家,格尔兹更注重从人的自然进化和文化互动的发展史来展开讨论。他认为,文化不是被附加在完善的或实际上完善的动物身上,而是那个动物本身的生产过程的构成要素,是核心构成要素。(注7)文化的意义作为我们所要理解的对象的一部分从来都不能脱离主体而单独存在,因此,也不能脱离主体的意义环境被单独理解,否则,我们也就无法把握文化意义的背景,无法准确地知道文化意义的纵深脉络。
通过对文化现象的体验式的观察和理解,观察者已经可以掌握具体情境中行动者行动的意义。澜清在他的一篇关于格尔兹的深描说的批评文章中指出,格尔兹的深描方法所指向的其实是把文化(culture)作为一个文本(text)来看待,深描就是要对该文化进行解释。(注8)这可能歪曲了格尔兹的本意,格氏可能更倾向于把文化复活为具体的形象的事件来看待,而不是把它当作一个僵死的文本进行学院式的抽象分析和剥离。这里所谓的复活的意思并非是说格尔兹有野心将自己设定为所研究情境中的有机分子,假设研究者可以同其他文化的内部分子一样平等地共享文化的意义。恰恰相反,他从来都不认为研究者可以通过移情的方式体验到被研究者的情感世界,事实上,他认为也没有这个必要,研究者所要体察的不是被研究者的情感世界,而是其所在文化和特定研究领域的意义世界,这是格尔兹所一直强调的重点。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人类学评论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吴励生]在他者的意象关联性中重新建构主体性中国形象(下)
下一条: ·[刘琪]符号与实践
   相关链接
·《文化遗产》:2024年第2期目录·[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陈泳超]一则民间传说的生命旅程和文化基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
·龙年说龙“中国龙的文化阐释”·《文化遗产》:2024年第1期目录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文化遗产》:2023年第6期目录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