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17期活动计划 
(2012年1月10日,周二下午14:00-17:30) 
  
.gif)  
 
诸位同仁好! 
  1月10日是钟敬文教授逝世十周年的忌日。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将于同日继续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敬文民俗学沙龙” (第十七期),以示对钟老的怀念和对问学民俗的恪守…… 
  本次活动的讲座时间由吕微研究员主讲,具体内容如下: 
  演讲题目: 
  神话学:一门认识人的信仰-叙事实践的严格科学 
  演  讲  人:吕微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研究员) 
 
  评  议  人:杨利慧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  教授) 
      户晓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研究员) 
  主  持  人:刘铁梁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  教授) 
  时  间:2012年1月10日(周二)下午14:00~17:30 
  地  点:北京师范大学主楼7层励耘学术报告厅 
  【主要内容】 
  本次发表的主旨虽然是关于神话学学科理论的,然而同时也是关于民间文学─民俗学学术实践的。问题意识,一方面直接出自神话学学术史上代代“师承”的理论思考,另一方面也间接来自当下民间文学─民俗学实践所表达的诸多现实关怀;因而不仅仅是神话学的纯粹研究,也是当代中国学科体制下的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语境中的神话研究。因此,在回答神话学基本理论专题的同时,也面对着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现实实践课题。比如,民俗文化、民间信仰进入公民社会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是什么?在民间社会之上能否建构自由的公共空间?“俗民”作为自由的主体是如何可能的? 民间文学─民俗学在当代(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的实践,“也一定要经常作为前提浮现在表象面前”, 构成了本次发表的问题背景。于是,有心的听者完全可以将这里的“神话”一词替换为“民间文学”、“民间信仰”或“民俗”。为此,发表人将特别感谢20多年来一同共事的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界同行(恕不一一列举名字),是学界同行卓有成效的(理论和田野)工作,启发并给予了完成这个话题的灵感和信心。 
  请大家相互转告,欢迎踊跃参加! 
  敬文民俗学沙龙 
  2012年1月6日 
  
  
                  
                    文章来源:敬文沙龙 【本文责编:思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