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作者:王先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23 | 点击数:15267
 

  第一,作为宏观说明社会历史理论体系的唯物史观本来就不外在于人类社会中,人的主观追求也没有跳出历史规律的界碑。这本是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在理论认识和科学实践中解决了的问题。人们一直以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在其发现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唯物史观的创立才使历史研究置于科学基础之上。这一认识曾导致”理论先行“之弊,似乎宏观史观的形成与具体的历史研究不相关联。实际上酷爱历史学的马克思从未减弱对社会史研究的兴趣:”我学的专业本来是法律,但我只是把它排在哲学和历史之次当作辅助学科来研究。“在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对于社会历史的深入研究是—个重要的学术前提。1843年后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系统阅读了有关英、法、德等国的社会历史着作,作了大量的社会史笔记,即《克罗茨纳赫笔记》。对于唯物史观而言,马克思1843年的社会史研究,具有历史碑石的意义。在马克思以后的思想发展和政治论战中,许多资料”几乎都来源于克罗茨纳赫笔记。“更为重要的是,它推动了唯物史观的形成,并使之矗立于坚实的社会史研究的学术根基之上。由此,马克思的研究方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社会历史过程的阐述代替了主要是逻辑上的反证,理论的必然性让位于事实上的可靠性[14]。

  第二,正因为马、恩宏观历史理论建立在对于社会历史研究的根基之上,它力求从”某些国家发展的特殊性后面发现历史过程的一般趋势“,从而在当代西方社会史兴起的进程中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社会史的兴起和发展作了积极贡献,马、恩宏观历史理论起着直接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西方社会史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间接的、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年鉴学派”虽然整个说来不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流派,但他们在创建和发展新史学范型中无疑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很大影响。“[15]宏观理论尤其是唯物史观理论,对于社会史研究的兴起和发展的积极影响是无可置疑的。

  因此,中国社会史学要摆脱目前这种困境,在21世纪获得突破性发展,并不仅仅取决于专题研究的开拓,而更取决于宏观理论解释体系的创新和突破。对此,唯物史观的理论意义仍不可忽视。

  (收稿日期:2003-09-16)

【参考文献】

  [1] 乔志强。中国近代社会史·序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3] 韩德强。经济学是什么?[J].读书,2001,(2)。

  [4)[5][9][13] 〔英〕A.R.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146.139.141.

  [6] 周锡瑞。把社会、经济、政治放回二十世纪中国史[J].中国学术(第一辑)。

  [7][8] 〔苏〕米罗诺夫。历史学家和社会学[M].华夏出版社,1988.97.

  [10][11[12] 德意志意识形态[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32~33.34.

  [14] 王先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史研究与唯物史观的形成[J].世界历史,1995,(5)。

  [15] 八十年代的西方史学[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78.

(本文刊于《晋阳学刊》2004年第1期,39~43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上一条: ·[胡炼刚]中国社会学史上的“燕京学派”
下一条: ·[杨倩如]史学理论视域下的“历史叙事”研究
   相关链接
·[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段友文 石怀庆]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百年回眸·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项目成果介绍
·辽宁大学成功举办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会议·[张梦瑶]新文科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专业建设的思考
·[彭伟文]“脱序”与重构:中国民间结社研究的社会史视角·[康丽]概念张力与学术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学科建设的思考
·[陈趣联]非遗难题与高校学科建设·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建设青年谈
·[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杨利慧:让高校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科建设和合作交流的重要阵地
·新文科背景下民俗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张多]基于文史传统的交叉学科实践
·[宋明艳]日本学界傩文化研究文献辑录:学者群像与成果述评·[施爱东]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共同体意识
·[黄永林 邓清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学科定位·彭伟文:《关于广东醒狮传承的社会史考察》
·“首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在复旦大学举行·首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复旦大学开班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