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走近民间剪纸艺人王桂英
  作者:高妙红 编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4-25 | 点击数:23598
 

  王桂英剪纸作品1

  后来,王桂英结了婚,生了孩子。不过,繁重的田间劳动和日常家务,并没有让她放弃自己的爱好。当时由于家里生活困难,她还把自己剪的纸花拿到集市上去卖,以补贴家用。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王桂英剪纸的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她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剪花样,而是开始用剪刀记录自己身边的生活,打谷、耕地、养鸡、养鸭、造房子、洗被单、姑娘出嫁、青年结婚等等,等等,一个个鲜活的农村劳动场景和生活画面,都被她用剪刀记录了下来。

  “我这就是根据我生产劳动我所干过的、见过的,我铰的都是农村的,你看也有割麦的、打场的,这都是干过的、见过的。”

  徐州剪纸艺人王桂英

  王桂英说,她的剪纸非常随意,常常是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随手拿起剪刀就剪,从来不打草稿:

  “我剪的人马马虎虎一剪子下来。人剪的都是按比例来的,我不按比例。再大的作品,我都是摸过来就铰,根本不规范。比方说,有的人胳膊比腿还粗,有的人人头小。”

  王桂英剪纸作品2

  从那以后,王桂英的剪纸作品不仅有了新的源泉,更是大胆突破了传统表现手法,突出作品的写意风格,《摊煎饼》、《粮归仓》、《猪肥人富》等等一幅幅空间布置自由放达、画面充满动感的创意作品,带着生活的纯朴,带着泥土的芳香展示在人们的面前。据说有一天,北京来的专家看到王桂英的剪纸,竟然惊呼看到了当代的“两汉遗风”、发现了中国的“马蒂斯”。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的陈开民教授甚至把王桂英的作品和十九世纪毕加索的作品相媲美。

  近几年来,王桂英创作的《打场》、《翻山芋》、《洗被单》、《农家乐》、《农村四季喜事多》等近百件作品在国内国际展出中获得大奖,多幅作品被北京等地的美术馆及国际友人收藏。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华语广播网 2009-01-03 11:09:38 

上一条: ·著名的“江格尔奇”──加·朱乃传承英雄史诗
下一条: ·为了美好的重现
   相关链接
·[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
·[徐媛]传统技艺类“非遗”中的身体研究·[孟子凡]机械参与生产的非遗传统技艺
·[胡玉福]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标准研究:以鲁锦项目为例·逾两百项中国非遗传统技艺黄山斗艳 非遗文创产品受捧
·[仵军智]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市场开拓研究·[徐仕佳]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市场、消费与身体性规训
·[孙发成]传统工艺传承中的“技艺黑箱”·第三届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黄山开幕
·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调查]环保与非遗:700年中国“皇家琉璃之乡”琉璃厂全部关闭
·倪弋:民俗怎样与法律兼容·非遗节系列报道丨中国艺:中国传统工艺新生代传承人竞技与作品展
·让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庞涛]阿拉善地毯传统技艺的调查与研究
·实施抢救性记录应遵循的原则·独守匠心的加拿大独木舟工匠
·非遗与人文图典:景德镇工匠·拓展研培计划 助力地方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