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何蓉]从韦伯研究的角度浅谈社会科学的理论发展
  作者:何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8-07 | 点击数:7096
 

  在这个意义上,作为社会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韦伯不仅仅代表着某种确定的方法论的立场(例如解释社会学或方法论个体主义),而且为这一学科提供了基本的研究程序与理论工具。

  对于当代的研究者来说,从经济学与社会学学术史和学科互动的角度,对历史学派、方法论之争和韦伯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梳理,为社会科学的理论建设提供了某种借鉴。中国当代的社会科学研究者们,实际上也面临着当年历史学派的两组矛盾,即外来理论与本土经验之间的矛盾,学术研究的价值立场与介入社会问题、社会政策的现实关怀之间的矛盾。而其根本问题是,如何生成社会科学的理论,怎样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既是学术史带给我们的启示,更是超越学术史、促进知识增长的起点。

  在我看来,韦伯对于社会科学的理论生成做出了具有典范意义的回答。其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具体论述的精彩卓越,而且在于他的思想的开放性,即科学知识并非教条,而以问题为导向,其论述是暂时的、有待超越的。从以下两个方面,科学可以获得持续发展的契机。

  首先,社会科学的研究与研究者所处的时代与环境密切相关,尽管要遵循一个严格的客观的研究程序,理论本身亦有其一定的逻辑,但是,研究的问题本身是在根植于既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的所谓“重大文化问题之光”的指引下提出的,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科学就会改变其观念及分析工具。

  其次,除了社会文化背景的因素之外,韦伯也将人的丰富性纳入到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从而赋予社会学更加多样的路径。韦伯认为,经济学关于人性的假设局限于“现代西方人及其经济行动”,忽视了非经济的因素的影响,例如,尽管物质利益支配着人的行动,但是,由理念因素创造出来的“世界图象”则规定了物质利益所运行的轨道和方向。换言之,人类历史上的国家、民族、宗教、法律等诸多因素共同赋予了人性以丰富的内容,这是“人的科学”所必须加以重视的方面。

  这种在严格的科学基本程序之外、对于人的客观历史环境和主观理念的强调,是韦伯异常丰富的学术内容的源泉。韦伯在其一生中,随着时代的脉动而将注意力转到多个不同的方面,他的作品被后来的各个时代的社会学诸研究领域所引证,传统的如比较社会学、资本主义的兴起、社会行动、理性化、现代性等,较晚近的如族群、女性及情感等研究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直观地表现出了韦伯思想的片断性的特征,但也引起某种疑问,即作为一位经济社会学家,韦伯从经济学一端所受到的理知的启发使得他在方法论和经验研究上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就,那么,他在社会学的一端是否亦有所建设,而不仅仅是一些缤纷如万花筒的视角?

  以本书的分析来看,韦伯实际上已经发展出了一些基本的关于社会及其诸“领域”的概念,他认为,个体生活与社会存在可以被概念化为若干独立的价值“领域”或“秩序”,例如政治、经济、审美、知性和性爱等。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各领域的自主性,而它们彼此间又有种种相互关系和多元的因果关联。例如,经济领域的劳动分工与社会等级的分化之间就存在着种种关联,宗教领域中的教义与教会组织等的变化,也会形成诸如新教伦理之类的经济伦理,或者造成现代资本主义企业家这一具备特殊个人效用函数的群体(参见本书第三、四章)。

  在这个意义上,韦伯不仅在最好的意义上继承了历史学派与奥地利学派的学术财富,而且没有受到前人的约束,发展出了具有持久影响力的独特的学术思想,当之无愧地享有社会学奠基人之一的地位。追溯这一发展历程本身,对于当代的社会科学研究者而言,亦会是一次受益匪浅的学术之旅,本书即是我在经历这一洗礼之后的汇报。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2009年8月5日第10版

上一条: ·[刘锡诚]刘守华自选集《民间故事的艺术世界》序
下一条: ·[李公明]击穿峭壁……让巨大的山泉从中涌出
   相关链接
·[高鹏程]廖泰初的教育社会学·[刘晓春]人的历史比学科更长久
·[林海聪]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早期社会调查与社会服务实践·[施爱东]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共同体意识
·[刘冰倩]县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中集体记忆的建构·[康丽]公共危机时刻的学科实践与学者自觉
·[岳永逸]为了忘“缺”的记忆:社会学的民俗学·[施爱东]中国民俗学的学派、流派与门派
·[康丽]公共危机时刻的学科实践与学者自觉·[施爱东]中国民俗学的学派、流派与门派
·[岳永逸]Folklore和Folkways:中国现代民俗学演进的两种路径·[弗里德曼]论中国宗教的社会学研究
·[吉国秀 李晓林]西塔的变迁:一个空间社会学的视角·[王玉冰]何乐益与中国岁时节日研究
·[王新艳]公共空间与群体认同: 海神庙重建的社会学意义探讨·[黄永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文化经济学阐释
· [郁喆隽]“佛系”是对“单通道社会”的暧昧抵抗·周锦章:《传统·自我·实践:转型期传统民俗文化的变迁研究》
·[顾忠华]巫术、宗教与科学的世界图像 :一个宗教社会学的考察·[陈嘉音]社会学视域下的文化解读:段子与川柳比较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