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薄松年]民俗、戏曲和年画中的七夕节
  作者:薄松年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31 | 点击数:10317
 

  五

  作为戏曲艺术的《天河配》因时过境迁以致在多年辍演后的今天因缺乏剧照而无迹可寻,但在民间美术中却有相当数量表现七夕题材的艺术作品保留了下来,以在家家过年时张贴的年画中最为出色。以前每到岁末街市上就出现卖年画的摊点,挂出五颜六色的样张供人选购,而其中《天河配》的年画成为岁岁出现长久不衰的内容。

  据我所见,在南北各地的年画中牛郎织女都成为热门题材,而且各有特色,而其中对牛郎抢仙衣与织女成亲和鹊桥相会的画面出现的频率最高,也最受人欢迎。现存年画中以收藏于日本的苏州桃花坞刻印的牛郎织女鹊桥会年代最久,此画表现牛郎牵着牛在云端与织女相聚,运用了西洋铜版画排线表现明暗的技巧,是清代乾隆年间的作品,殊为难得。以精致细腻著称的天津杨柳青年画中《天河配》历年都有新样出现,其中一幅以整开大幅表现双星鹊桥团聚,背景上云海茫茫,织女凌空而下,牛郎牵牛携带儿女,鹊鸟在银河上飞舞,画上题诗一首“千里姻缘如绵连,牛郎织女到河边,鹊羽栖桥助相会,每逢七夕喜团圆”,歌颂了两人爱情的矢志不渝。

  山东潍县杨家埠年画《七月七》特别刻画牛郎率儿女与织女见面时的喜悦,这幅画的人物形象生动突出,鲜艳强烈的色彩把画面烘染成一片喜色。河南朱仙镇年画《鹊桥会》色调浑厚沉着,人物形象质朴,构图饱满,蕴含着古老的文化底蕴。近代上海胶版彩印的月份牌年画流行一时,著名画家杭稚英的《牛郎织女》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发行数十年而不衰。杨柳青有一幅《七月七夕乞巧图》,将乞巧风俗和牛郎织女故事绘于一图,上端天空中有牛郎织女喜结良缘和鹊桥相会的画面,下端则细致地表现了成群妇女们以碗盛水投针视影乞巧的生动场面,为古老的风俗留下形象的资料,非常珍贵。

  河北武强年画和山东潍县杨家埠年画以浓郁的乡土色彩著称,《天河配》年画的样式也最多,最值得重视的是有多种连环画形式的年画。有的数张为一套,武强年画的天河配组画分别画出织女下凡,牛郎之兄离家讨账、其嫂设毒计,吵架分家,天河抢仙衣,拜堂成亲,耕织度日及王母划天河的八个情节。另有四扇屏表现抢衣、拜堂、划河、鹊桥的主要情节,画面较大,人物刻画也比较细致。武强年画还有天河配八扇屏,以24个画面细致地画出哀艳故事的连贯情节,忽而天上、忽而人间,情节跌宕、生动有趣,形象而完整地再现了民间传说的全部内容,甚至是戏曲《天河配》的形象再现。

  山东杨家埠年画也有以吵架分家、天河抢衣成亲、王母划河及七月七鹊桥相会四个画面组成一套的作品。山西木版年画还做成四小幅窗画《天河配录》,艺术上也别有意趣。现存杨柳青年画中还有一套贴在炕周围的连环画,其中一幅分别描绘了牛郎追赶织女和鹊桥相会,绘稿刻印及赋色开相都很精美,是七夕年画中的上乘之作。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连环画中都有老舅分家的画面,也可看出戏曲和民间故事中富有人情味和生活气息的创作在群众中的影响。这些年画在住室中装饰一年供人欣赏,成为大人给孩子讲故事的谈资和进行审美教育的媒介。

  六

  民间剪纸和刺绣中也有一些表现天河配的作品。河北蔚县彩色剪纸塑造了故事中的多个人物角色,在天河抢衣中表现了碧莲池中织女和同伴沐浴的场景,色调柔美而富于装饰性。河北供刺绣用的枕头花样剪纸也表现了天河抢衣成亲和鹊桥相会的情节,玲珑剔透,显示出民间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巧思。建筑园林中的彩画、砖石雕刻,民间面塑和泥塑工艺中也常表现天河配的内容。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文化皆靠民俗事象传承延续,而民俗艺术是其重要载体,需要十分珍视和特别加以保存。而处于振兴民族戏曲而剧目演出又贫乏的今天,如对优秀传统剧目《天河配》加以挖掘整理,作为应节戏重新排演,应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对丰富文化生活和建设精神文明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网 2007年8月23日

上一条: ·[乌丙安]民俗日历:唤醒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
下一条: ·河灯歌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精彩碰撞
   相关链接
·《民俗研究》:2024年第5期目录·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7-8月受理)
·深切缅怀刘锡诚先生——中国民俗学会唁函·施爱东:学术工匠的个体民俗志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民俗研究》:2024年第4期目录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5-6月受理)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民俗研究》:2024年第3期目录·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3-4月受理)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4期目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