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古老民谣又发新声 名城中山再续文脉
——岭南新民歌《咸水谣》CD专辑北京首发座谈会在京举办
  作者:《中国文化报》综合/编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05 | 点击数:12736
 

 

  

岭南新民歌《咸水谣》CD专辑北京首发座谈会现场 本报记者 卢 旭 摄

  6月24日,12首来自南海伶仃洋的新咸水歌令北京许多音乐人耳目一新。当天,咸水歌的发祥地——广东省中山市把近年来根据流传了300多年甚至更久的咸水歌而创作的作品汇辑后,在北京举办了专题座谈会。著名词作家乔羽、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傅庚辰、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王世光以及刘长安、田玉斌、田晓耕等音乐界人士出席了座谈会。这不仅是音乐界的一件盛事,也是近年来中山市开展文化名城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

  2007年,中山市制定了六大战略任务,文化中山的建设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2008年,中山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了建设文化名城的重要战略任务,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文化名城的建设,全面促进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的融合,不断增强城市的创造力、凝聚力以及影响力。为了建设文化名城,中山市委、市政府决定用3至5年时间,通过全社会的力量,投入100亿元来打造八大文化工程,包括孙中山文化工程、历史文化工程、产业文化工程、民俗文化工程、公共文化工程、国外文化工程、“三名”文化工程、生态文化工程。

  正如中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旭在座谈会上所说,文化名城建设,特别是“三名” (名家、名著、名牌)文化工程建设要有更多的本土名家、名作来支撑,这次《咸水谣》进京就是希望得到更多的指导和支持,以更好地创新民族民间艺术,使我们的文化名城根基更深,枝繁叶茂。

  咸水歌简介

  咸水歌广泛流传于珠江三角洲大沙田一带,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它是生活在大沙田地区亦鱼亦农的疍家人口传心授的口头文化,清人屈翁山的《广东新语 诗语》和《广东通志》中分别记载:“疍人亦垚唱歌、婚夕两舟相合,男歌胜则牵女衣过舟也。”“民家嫁女,集群妇共席,唱歌以道别,谓之歌堂。”明代嘉靖年间出版的《香山县志》风俗篇中记载:“醮子女,歌唱以导其情,日歌堂洒。”可见咸水歌早在明代就广为流行。咸水歌分为长短句咸水歌、大缯歌、姑妹歌、高堂歌4个种类, 表现形式通常都是男女对唱,以谈情说爱、互诉衷情为主要内容。中山坦洲是咸淡水交汇的中心地带,因而咸水歌在中山最为盛行,后来被人们称为“中山咸水歌”。2006年,中山咸水歌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专家观点·

  乔 羽(著名词作家):通过挖掘、利用本地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文艺的创作,中山在这方面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希望各个地方都能这么做,能有更多人继续发掘本地的历史资源,进行新的创作。新创作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二是发展创作新的作品,二者发展好了,就能促成我们艺术的繁荣。

  傅庚辰(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现在出现的音乐作品很多,但能够深入人心的很少,多数都是昙花一现。想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几十年前的革命歌曲能传唱至今?只有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正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去,才能唱出群众的心声;只有抱着这样的态度,我们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王世光(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创作委员会主任,著名作曲家):《咸水谣》这个作品出在群众艺术馆,这使它的群众性很强。文化馆是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场所,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公众都能参与其中共享文化建设成果,是文化馆工作的重要任务。专辑中的某些歌曲既是民歌,也有时尚元素,也可以划入流行歌曲的范围,因此,其群众的可参与性非常强。

  刘长安(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咸水谣》的创作最开始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切入的,但作品又加入了新的元素,通过创新改变了咸水谣原来用方言演唱的形式。它的一个很大的意义在于为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有益的尝试,这也提醒我们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对于挖掘、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

  田玉斌(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咸水谣》是对中山本地的音乐元素进行加工整理后的再创作,既有继承又有发扬。专辑中的歌曲可听性很强,歌词也富有生活气息。近年来,中山十分重视文化工作,在中山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我们在中山建起了全国第一个合唱基地,每两年一届的中山合唱节已举办了4届。当地合唱团的水平提高的相当快,有的一个镇就有30多个合唱团。

  田晓耕(中国音乐家协会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著名作曲家): 《咸水谣》中的作品十分成功,对这12首原创歌曲,应该有重点地推广,也可以通过合唱等各种形式进行再创作。专辑里只要有一首歌曲能走出去,就可以带动其他的歌曲流传。

  张卓娅(著名作曲家):《咸水谣》这部作品使我感动的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它的优美、时尚、独特和淳朴;第二是作者在当今这样一个时代、环境里,能够调遣基于生活的各种创作元素,很值得我们学习;第三是中山市对保护文化遗产做出的贡献。咸水歌本身就是中山的一个品牌,怎么把它打造成中山的精品,是一个重要的事情,现在看来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基础。

  李正思(中山市文广局副调研员):中山市委、市政府在2008年提出创建文化名城的宏伟目标,激起了全市人民的极大热情。然而,除了政府层面的大刀阔斧之外,文化人认为,必须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这便是难得可贵的文化自觉。

  其实,这种文化自觉并非一时冲动,早在2005年,郑集思作词、姚晓强作曲的大型民族新音乐《神话中国》在京城首发,就在全国同行中引起很大反响,并一举夺得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中山的其他各路文化人也纷纷操起武器,写戏的写戏,作诗的作诗,绘画的绘画……一时间,中山文坛异常活跃,进而使群众的精神文化家园硕果累累。我想,这样的文化自觉越活跃,我们的文化名城才越有基础,我们的社会才越和谐。

  崔臻和(《咸水谣》专辑曲作者):传统的“咸水歌”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上下句结构,另一种是起、承、转、合的歌谣体结构。它属于“山歌”类,曲调委婉、优美、抒情。

  在《咸水谣》专辑创作中,我主要抓住三点:一是在保留原民歌风格的基础上,采用嫁接、摘句等方式进行新的创造,如《金斗湾》、《舞醉龙》、《十万桃花》、《钓鱼仔》、《哭嫁歌新唱》;二是吸收和运用“咸水歌”的音乐元素,进行大胆的创造性的融合,如《沧海桑田》、《咸水谣》等;三是在“咸水歌”音乐的动机中寻找创作灵感,以综合、杂交的方式进行新的创作尝试,如《三月红》、《大沙田的传说》等。

  审美定位方面,我坚持在保持中华民族东方艺术优势的同时,大胆地“拿来”,与世界音乐接轨。在我看来,“咸水歌”就像一块可塑性很强的泥,就看音乐家怎么去捏,而我把它捏成了现在的“咸水谣”。

  郑集思(《咸水谣》专辑词作者):中山是一个非常独特而有魅力的地方,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山最早和西方进行交流、碰撞,它既保留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受到西风欧雨的强烈影响。有幸出生于此,我深爱我的家乡,通过创作去表现她,一直是我心中的夙愿。

  不过,在以家乡的素材进行创作时,我们应跳出家乡,站在全国、世界的高度,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来省视这一方自认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土地。在《咸水谣》的创作中,我力求做到笔下不见家乡的名,但却处处都是家乡的影。这个“影”就是一种民族情感共性的东西,是读者或听众的共鸣点。

  在我从事的文化工作中,有相当多的时间是去做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的挖掘工作,我认为,文化遗产也要给它涂抹上时代的色彩,才有另一番生命力。我在创作中把创新和保护结合起来,这种尝试也许会失去一些原生态的东西,但在失去的同时也会得到某些新的东西。与其原汁原味而永远“养在深闺人未识”,倒不如尝试进行一下“包装”,让其“出阁”。尝试不一定成功,可总得试一下,撞到南墙才回头吧。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文化传播网 2009-06-28 07:5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古籍整理出版要以规划为坐标
下一条: ·灾后“非遗”保护的成都经验
   相关链接
·[于平 张月龙]“岭南文化”语境中大型舞剧的文化想象·[袁瑾]民众的诗情:歌谣研究70年综述
·[周凯模]“岭南音乐文化阐释”的学术模式构建·[李静]学术、文艺与政治的分殊
·[施爱东]叶春生:民俗学是用脚走出来的学问·周凯模等:《岭南民俗音乐的人类学阐释》
·“中华传统民俗蕴含的神韵与智慧”和“1958年新民歌运动及其当下意义”·[毛巧晖]越界:1958年新民歌运动的大众化之路
·[乌丙安]《岭南十二枝花》序·[毛巧晖]越界:1958年新民歌运动的“大众化”之路
·叶春生:《进出蛮荒五十年》·广东举行民俗文化研究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暨岭南祠堂文化研讨会
·跟着岭南技艺大师画广彩学剪纸·[刘晓春]广东春节习俗的文化特征
·[覃乃昌]岭南文化的起源与壮族经济史·广州广府庙会定位“文化嘉年华” 弘扬岭南文化
·学者聚焦疍民文化研究 ·岭南民间信仰“众神和谐”
·传统与现代齐飞 传承共先行一色·[杨东晨]论先秦至秦汉时期岭南的民族及其经济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