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述史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口述史

[齐小新]口述历史在美国刍议
  作者:齐小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5-11-05 | 点击数:9944
 

  三、口述历史的理论探讨

  口述历史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或左翼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产物。持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 观点的史学家们有一个虽然不很稳定的共识,也即具有马克思主义或其他社会主义思想 前提的历史观要服务于当前和未来的政治。他们最关心的是揭示阶层、性别和种族矛盾 上的深刻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更为理想的社会体系。从文化研究角度看,口述历史 的人文性同时反映在作为人文群体的口述者和史学者双方的文化背景上。如前所述,口 述历史学者十分关心教育者或知识分子在知识创新与积累中的作用。他们一方面关心社 会问题,要发掘和利用大众或多元文化成果,另一方面又明确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游离于 社会关系之外,这一认识对有效进行采访尤其重要。他们对自身社会存在有明确的认识 :自己属于中产阶级,是社会中坚力量,同时又有自身在历史调研中的局限性。

  值得注意的是,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学者多有工人文化背景,往往与采访对象有 强烈认同感。他们无疑有马克思主义注重工人阶级推动历史前进的思想,同时又要将这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其他西方人文传统结合起来。他们一方面关心工人生活,关心大众 文化,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实西方民主政治斗争体系来为自身利益服务。这也就构成 了他们围绕权力问题展开文化讨论的重要理论特点。[4](P227)从教育机构本身来讲, 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不仅关心口述历史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改良作用,也很关心如何使口述 历史的知识能够反馈到为普通人或工人利益的服务之中。他们强烈希望促成工人文化及 其社会存在对教育和知识的创新和积累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特别关注教育机构与地方社 区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社会上扩大工人阶层影响的问题。

  与此相比,美国学术界不仅将口述历史运用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上,更主要是把口 述历史理论与美国多元文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美国当前所面对的多元文化被看作是美 国历史发展的希望所在也是威胁所在。多元文化的内容既可以在西方人文传统之内,也 可以在其外。美国史学家们没有英国左翼史学家那种要使口述历史近乎纯粹地完全服务 于工人阶层的焦虑。对于被采访者,有一些人认同,有一些人则不认同,或者持保留态 度。与此同时,在大众文化层面上,有关学者毫不犹豫地运用口述历史为理解和认识现 实社会的变化、促进社会自身的交流与认识服务。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争鸣的角度出发,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学者对美国口述历 史的工作也存在非议。大家知道,有关社会分工问题,或者说,社会分工是否就是不合 理地扩大了不平等和人与人之间距离的问题,是西方历史及社会学讨论的一个重要理论 问题。社会分工问题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讨论中被看作是现当代工业化社会的弊端,它限 制了人的自由发展,从人的经济和社会存在上肯定和促成了人的不平等以及不和谐关系 。当然,也有肯定社会分工的理论,其最著名学者是西方社会学奠基者、法国人奥古斯 特·孔德(Auguste Comte,1789-1857)。(注:奥古斯特·孔德有关社会分工、尤其是 建立在性别基础上的社会分工理论在妇女研究领域受到批判。有关孔德对我国的影响, 参见郑杭生、李迎生著:《中国社会学史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与这一 理论探讨相对应,经济高度发展的美国正是精密复杂社会分工的典型代表。对多元文化 的研究是进行合理社会分工的重要依据。与此相关,美国出现了不少由政府赞助、耗资 巨额的口述历史项目。对此,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学者有如下评论:

  这类项目的关键特征是它们倾向于强化社会分工、更确切说是使社会分工更加多样化 。这里的社会分工不仅指研究主体和对象的区分,而且在研究人员中也存在着那些撰写 、思考和从理论上构架项目的人与主要管理项目者的区别。在美国这类分工的程度已经 到了如此地步,人们可以一方面设计出一个研究项目,然后再雇用一个商业公司去从事 实际操作。[4](P249—250)

  当然,美国也有缩小不平等差别的做法。当代美国女权主义历史学家们明确提出,“ 历史不可避免地关系到政治,而我们的研究就反映了我们的政治”。用美国著名社会主 义历史学者艾丽丝·凯斯乐-哈里斯(Alice Kessler-Harris)的话来说,“对于我们中 的许多人来说,历史就是探索社会变革的本质”[6](PXV)。应该看到,这里谈到的变革 思想并非指要开展突发性激烈社会运动,而是指不断就具体情况展开理论探讨和社会改 良工作。妇女史学者的工作包括紧密围绕妇女问题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和探讨,而探讨的 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认识、和寻求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方法。

  如果就此来小结一下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中心有关口述历史理论的话,其重要科学论 点有两点。

  第一,口述历史研究具有社会现实意义。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中心的学者特别强调, “一定要同时成为关注现时的历史学者”[4](P205)。他们认为传统历史研究过程被看 作是史学家与“他的证据”之间的对话过程。这种史学的致命弱点是把历史事件看成是 已经消亡并且与调研无关的存在。[4](P221)时至今日,再现过去的渠道不断增加:各 级国家机构发布的文件、教育学术界出版的专著、国家博物馆和艺术馆等的陈列内容, 影视传媒、由出版商掌握的各种历史性书刊和出版物、地方志以及各种协会和组织的出 版物和口述历史等。[4](P242)在英美,所有这些机构组织的历史态度并非和谐一致。 它们共同反映出的是一幅复杂和充满矛盾喧嚣的画面。左翼史学家有一个明确的历史态 度,那就是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关注现实社会与大众文化的发展。

  第二,与第一点密切相关,口述历史研究具有变革现实的意义。口述历史的重要性在 于它饱含“作为社会发展进程的大众记忆”[4](P242)。对于文化研究中心的学者来说 ,大众记忆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它可以成为政治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大众 记忆引起人们对过去和现实之间关系的关注,而不仅是对过去的关注。正是由于过去活 生生地存在于现实人们的记忆中,它必然能够发挥影响现实的重要作用。口述历史的这 一性质可以帮助人们去质疑现存体制中的问题,努力消除社会上阶层、性别和种族矛盾 上出现的严重问题。不仅如此,发现新的历史素材或者说历史证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 的是历史变化本身:“由当代社会事件引发的政治或理论兴趣所产生的变化,比新历史 材料的发现更能导致产生历史阐释的重大变化或历史撰写的新路子。”[4](P225)英美 的口述历史构成了关注现时和探索社会变革本质的有利工具。

  【参考文献】

  [1]BROWN,C.S.,Like It Was:A Complete Guide to Writing Oral History[M].New Y ork:Teachers&Writers Collaborative,1988.

  [2]BALL,E.,An Apache Odyssey:Indeh[M].Norman Oklahoma:University of Oklahom a Press,1980.

  [3]BUHLE,P.,Marxism in the USA[M].London:Verso,1987.

  [4]JOHNSON,R.,and MCLENNAN,G.,etc.Making Histories:Studies in History Writi ng and Politics[M].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2.

  [5]DE HART,J.S.,Oral Sources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Dispelling Old Assump tions[J].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1993,Vol.80,No.2.,P.582-95.

  [6]DUBOIS,E.C.,and RUIZ,V.L.,(ed.),Unequal Sisters;A Multicultural Reader i n US Women's History[M].New York:Routledge,1990.

  【作者简介】北京大学 外语学院英语系,北京 100871

  齐小新(1956—),女,湖北鄂城人,北京大学英语系副教授,美国研究博士。

  出处:《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3期)

        Notes on Oral History in America

  QI Xiao-xin

  Department of English,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Abstract:

        Oral sources represent popular culture and collective memory,which empower people,and are important for civic education.A historian,in order to most a ccurately and thoughtfully interpret oral sources,should do a thorough work of examining his or her own position as both interviewer and historian,and e xamining interviewee's position as a real person with on-going thoughts and emotions.Both parties are interactive within the larger social and historica l context.Oral history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network of making bet ter changes for social development.

  Keywords: American Studies/Oral History/Evidence /Cultural Studies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2004-10-24

上一条: ·[沙林]谁述历史可凭信
下一条: ·[杨雁斌]口述史学百年透视(上)
   相关链接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肖志鹏]口述史理论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言范式研究
·[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江帆]地方性知识在民间叙事中的嵌入策略及其功能
·[詹娜]口述历史与正史:言说历史的两种路径·[邹元江]昆剧“传”字辈口述史的当代意义
·[詹娜]口述历史与正史:言说历史的两种路径·杨利慧:抢救性建设京津冀大运河口述史影像库
·《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天津发布·[沙伊珂]谈论重修中国锡伯家谱之现象问题
·[孔军]个人叙事、集体叙事与知识生产·[邱国珍]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以两则口述史材料为中心
·[侯儒]赫哲族“伊玛堪”说唱家族式传承口述史研究·[中村贵]探究普通人日常生活及其背后的心意
·非遗学术大家口述史项目启动·[杨建华]日常生活:中国村落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运河记忆:在嘉兴船民的口述史中,寻找对民间生活的敬意·民间文化保护注重细节追问
·[中村贵]关于口述史在现代民俗学应用中的思考·[中村贵]现代民俗学研究中口述史方法的目的与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