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乃通先生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主要是采用AT分类法的编码体系进行编制的,
这部索引分类编码的情况是:
I、动物故事:1—299动物故事;II、普通故事:300—749神奇故事;750—849宗教故事;850—999生活故事(爱情故事);1000—1199愚蠢的魔鬼的故事;III、笑话:1200—1349傻子的故事;1350—1439夫妻的故事;1440—1524女人(姑娘)的故事;1525—1874男人(男孩子)的故事;1875—1999说谎的故事;IV、程式故事:2000—2199连环故事;2200—2299圈套故事;2300—2399其他的程式故事;V未分类的故事;2400—2499未分类的故事。
该索引的编写体例较钟敬文和艾伯华的描述更为精细,这里试举“忘恩负义的蛇再度被捉·中山狼”为例:丁先生将其情节归纳为:
I [追赶](a)国王(b)猎人或(c)凶恶的动物追赶(d)狼(e)或蛇(f)或其它凶恶的动物。另一种开头:(g)一个人或动物救出一个凶恶动物。
II [恩人](a)年青的学者(b)马或(c)另外的人或动物起了怜悯之心(d)说得追赶者不再去追赶(e)把逃亡者装在一个袋子或(f)箱子里。
III[以怨报德](a)当狼(或别的动物)脱险后,立即要吃掉救命恩人。(b)双方请动物树、人作裁判,他们站在凶兽一方,指责人们平日多么的残酷。
IV [再度被擒] 最后他们遇到(a)一个老人(b)一个猎人(c)一只兔子(d)别的动物或人,把凶兽重新装进袋子(箱子)里,弄死这忘恩负义的东西。[xxv]
后面列出了26中故事异文的详细出处。并且还将该类型故事的亚型也按上述体例列述出来。使研究者更加完整而清晰地了解中国该类型故事的面貌。艾伯华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第二大类“动物与人”中,也收有这个类型的故事,艾氏将这类故事命名为“中山狼”,并把它的情节概括为:
(1)书生救了一只要死的狼。
(2)这只狼获救后,想要吃掉它的救命恩人。
(3)狼被打死。[xxvi]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林继富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