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傅广典]论房陵文化的构成、价值及其圈层
  作者:傅广典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2-01 | 点击数:7177
 

[摘要]地域文化研究是地域文化学的重要内容。古称房陵的湖北房县,地域文化具有独特价值。房陵文化主要由神农文化、巴山文化、诗经文化和流放文化等4种文化成分构成。这4种主要文化所辐射或覆盖的地域,形成了房陵文化圈,其地域相当于或稍大于十堰市行政区划。房陵文化是地域文化学和文化生态学研究的不可多得的范例。

[关键词] 房陵文化;构成;价值;圈层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2(2005)01-0037-03


房陵是湖北房县的古称,地处大巴山东端。之所以称为“房陵”,因为这里是山中盆地,四周高山耸立,宛若房室四壁。房陵的地域文化构成从地域文化学上看是非常少见的。这里是早期人类活动的地域,先后发现猿人遗址和新旧石器时代遗址。相传四千多年前尧的儿子丹朱被封为房邑侯来到这里,丹朱为儿子取名房陵,舜就封这里为房子国,这也是“房陵”来历的又一说。春秋时期,房陵的周边与秦、巴、楚三个大国和庸、麇、邓等几个小国相邻,这些国家的文化在这里融合,增加了本土文化构成的变异性和独特性。房陵文化的构成主要有神农文化、巴山文化、诗经文化和流放文化等4种文化成分,这4种文化成分是全国其他地域文化里所没有或少有的。

房陵文化中最基本、最原始的成分是神农文化。神农文化是房陵文化的根基。神农氏在鄂西北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斫木以耜,揉木为耒”,开创了农耕文明,在神农架搭架采药开创了医药文明。神农架在房陵辖境内,房陵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产生了农耕文明和草药文明。在今天的房县,农耕文明还有许多原始生产方式和耕作习惯的留痕。特别是在深山里,生产工具还是锄头、镢头和犁具等几千年传下来的工具样式,只是将木制换为铁制。农田建设基本无从谈起,至今还种着挂坡地。草药文明则截然不同。这里的草药文化博大精深,草药的传说和草药的民歌广为流传。历史上房县曾为楚地,但是盛行于楚的巫术在这里并不盛行。这里少有巫医,民间郎中笃信山中百草而不施巫术。绝大多数病人也同样是信草不信巫。草药改变了人的观念和信仰,这是神农文化里重要的价值成分。在房县,民间医生很多,乡乡有、村村有,而且每个村落往往都不止一个两个。就是不行医的一般的人,往往也懂得一些草药知识和医术。这里的民间医生大多并不以行医为生,他们行医不收钱,也不收礼,完完全全是为着治病救人。他们绝大多数没有行医执照,没有被国家认可的合法的医生身份,但是他们的医术非常高明,常常让现代的医院望其项背。这些民间医生把祖传的草药医术传承得炉火纯青,也把草药文化传承得至善至美。

房陵坐巴山、望秦岭,南依长江,北傍汉江,处于两江中间,也处于两大水系的边缘。这里的先民由土著居民和外来移民组成。自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带国家分布密集,东是曾立国于荆山的楚国和襄樊邓城镇一带的邓国,西是立国于雍(今陕西凤翔)的秦国,南是周武王所封的子国(也称巴子国、巴国)和位于今竹山县的庸国,北是位于今郧县的麇国。历史上房陵国属复杂而多变,西周之前房陵为彭国,西周之后房陵先是秦、楚、巴三国边陲之地,处在三个国家的夹缝之中,南部为庸国所辖,北部为麇国所辖。公元前678年,比邻房陵的邓国被楚所灭,前611年,庸国又被楚所灭,房陵属楚。战国时期房陵又被秦楚分而治之,以房陵东部的粉青河为界,东归楚、西属秦。前316年巴国并于秦,前223年秦灭楚,并置房陵县,房陵完全属秦。由此不难看出,房陵一直是多国边缘文化的融会地域,这里的文化是多样的、多变的、漂移的。所以,若以国属定义房陵的文化是秦文化、是楚文化、是巴文化,或者是秦楚文化、秦巴文化、巴楚文化,似乎都不那么妥当。以区域定义房陵的文化是长江文化或汉水文化也不确切。房陵最基础的文化、最本原的文化,应是巴山文化,是房陵人世代生活在大巴山里所形成的巴山文化,是蕴涵着秦文化、楚文化、巴文化和秦楚文化、秦巴文化、巴楚文化以及长江文化、汉水文化的巴山文化。这种巴山文化是房陵文化的底蕴。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陈立柱]龙是夏族的图腾吗?
下一条: ·[乌丙安]手工技艺的民俗故事
   相关链接
·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朱现省]社会变迁视角下“做社”习俗的演变与当代价值
·[赵甜佃]动画《鹅鹅鹅》的诗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王子尧]流动的市声:北京“杂吧地儿”的生活之籁·[王娇 柏互玖]明清方志风俗志内容的构成、分布与历史成因
·[雷紫雯 章梅芳]民间化·民族性·时代感:近代以来景泰蓝的现代转化研究·[郭烨佳]传统仪式的当代实践:泉州“普度”习俗的价值意蕴与传承路径
·[毛巧晖]2022民间文学研究:回归文学及其当代价值的探求·[夏循礼]节气本草饮食民俗文化及其时代价值
·[吴霜]两部竹笛协奏曲的民俗研究价值·[孙正国]乡村记忆、身份重构与神话资源的价值认同
·[纪秋悦]赵景深先生旧藏宝卷研究·[惠嘉]民俗学—民间文学“穷举式”语境研究的反思
·[郭海红]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民俗学研究·[孙芳]由隐到显:博物馆实践中的民俗文物价值
·[郑鑫宇]遗产地社区讲解员与传承人的互动性研究·[张玉]符号消费视野下的唐卡产业发展研究
·[张艺]汉语谚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其当代价值·[韦亮亮]广西上林县韦厥传说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