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康保成]戏曲术语“科”、“介”与北剧、南戏之仪式渊源
  作者:康保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09 | 点击数:40954
 
 
 
明·朱权《太和正音谱》“杂剧十二科”第一类即“神仙道化”。罗锦堂先生指出在现存161种元杂剧中有14种道教剧,并认为这与北方流行的全真教有关。[33]这虽是从题材的角度谈道教对元杂剧的影响,然而却可与“科”的术语来自道教的结论互相补证。
“介”最早用于古代仪礼中傧相一类的角色,后用于傀儡戏,再用于南戏。其间经历了从傧相角色名到赞导者之语,再到提示角色动作的变化。
提示动作的术语“科”与“介”的来源不同,或许表明它们所提示的动作亦不同。大体说来,杂剧突出旦、末,表演风格较为庄重、严肃、呆板;南戏突出净、丑,表演较为自然、诙谐、灵活。北剧、南戏表演风格的差异是与生俱来的,后来才发生渐渐趋同的态势。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杂剧的唯一来源是道教、南戏的来源就是儒家祭祀仪式和傀儡戏。首先,早在先秦,我国就有着巫、优的传统;汉代民间小戏已经形成,《东海黄公》、《公莫舞》等就是显证。再晚一些的《踏摇娘》,唐代的参军戏、变文,宋代的杂剧,金代的诸宫调,都对南戏、杂剧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我们只不过强调了以往被忽略的方面而已。其次,儒、道、佛三家合流的倾向,早在唐以前已经十分明显,而土生土长的道教,在醮仪方面往往向佛教学习。实际上,杂剧中佛教仪式的痕迹也不少。而这,则需要另文探讨了。
总之,杂剧与南戏究竟如何表演,以及它们各自的宗教仪式渊源问题,是一个有意义然而又相当复杂的问题。朱狄先生说:古希腊戏剧的结构是以原始祭礼仪式为条件的,“因此研究原始的祭礼仪式无疑对理解戏剧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34]本文尝试着用这一方法对“科”、“介”的来源及其特征作了初步探索。但推测成分甚多,决不敢自以为是。错谬之处,敬请专家、读者给予指教。
 


[1]《戏剧剖析》第二章“戏剧的本质”,罗婉华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6页。
[2]董每戡:《说剧·说“科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277页。
[3] 参拙文《论戏剧艺术的本质──角色扮演》,未刊稿。
[4] 冯沅君:《古剧说汇》,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7377页。
[5] 王季思校注《西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130页。
[6] 钱南扬:《戏文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18页。
[7] 《佛学大辞典》,文物出版社影印本,1984年版855页。
[8] 《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本,第34370371页。以下所引《道藏》均据此版本。
[9] 《道藏》第6936页。
[10]《道藏》第24754页。
[11]《道藏》第34370页。
[12]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337页。
[13]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11页。
[14]《元代杂剧艺术》222页。
[15]周贻白:《中国戏剧史》上册,中华书局1953年版210页。
[16] 彭松、于平主编《中国古代舞蹈史纲》,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139页。
[17]《元代杂剧艺术》222页。
[18]参孙贻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校点本,1987年版,2954页。
[19]参拙文《论戏剧艺术的本质──角色扮演》,未刊。
[20]胡天成:《四川省重庆市巴县接龙区汉族的接龙阳戏》,台湾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4年版158页。
[21]同上187页。
[22] 胡天成:《四川省接龙阳戏接龙端公戏之二──接龙庆坛》,台湾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5年版243页。
[23] 同上104页。
[24] 同上105页。
[25] 详参拙著《傩戏艺术源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月版第61132244页。
[26]孙楷第:《近世戏曲的演唱形式出自傀儡戏影戏考》,载《沧州集》,中华书局1965年版273页。
[27]《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第19页。
[28]吕文俊:《泉州提线木偶艺术初探》,载《南戏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464页。
[29]参王爱群:《泉腔论》,载《南戏论集》351页;吴捷秋:《梨园戏艺术史论》,台湾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4年版427页。
[30]陈纪联:《唐宋遗响,南戏支派──莆仙戏源流新探》,载《南戏论集》207页。
[31] 《中国戏曲志·福建卷》(下卷),1987年内部铅印本10页。
[32] 孙楷第:《傀儡戏考原》,载《沧州集》,中华书局1965年版232页。
[33]参罗锦堂:《论元人杂剧之分类》,载存萃学社编《宋元明清剧曲研究论丛》第一集,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79年版。
[34]朱狄:《原始文化研究》,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88年版516页。

《文学遗产》2001年第2期;又见《戏史辨》第一辑。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康保成]乡人傩与“打夜胡”
下一条: ·[施爱东]织女的身世、容貌与婚姻
   相关链接
·巴莫曲布嫫:加快构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数据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
·“绽放”永恒的诗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你好!中国”旅游推介会在巴黎举行
·“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张杨格]当代视觉文化影响下民俗学田野图像研究
·[杨吉然]滇西地区“开财门”仪式研究·[徐金龙 韩莹莹]快手短视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媒介传播
·[姚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表演艺术——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视域融合看中国保护实践的路径选择·[王京]建设中国民俗学学派
·[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