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乌丙安]“梁祝”口头遗产与“梁祝”文化空间
——以宜兴“梁祝”文化传承为例
  作者:乌丙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16 | 点击数:8639
 

  在中国学界被简称为“梁祝”的著名民间传说《梁山伯和祝英台》在口头传承的历史长河中,很早就被中国亿万民众推崇到“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的精品行列中了。他和《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并驾齐驱,构成了中国民俗文化含量最为丰厚的大扩布口头遗产,传世至今,并在民间脍炙人口,影响深远。

一、关于“梁祝”口头遗产

  任何口头传承的不胫而走,都有在文化传播中从起点到终点的线路,都有从源到流的泛化扩散历程。由于年代久远和传播面积的迅速扩大,这种线路和历程往往变得逐渐模糊起来。但是,任何口头传承的文化事象都有其自身传承的法则,它们总是伴随着文化的历史轨迹,附着在特定的文化空间,显示着它们移动演变的清晰形态。《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口头传承也不例外,它最早发源于历史上一个特定空间的人物和事件的传闻,迅速在一至二个以上地点落地生根,由民众演释成人物传记体的故事情节母题,再传开去,扩展成许多大同小异的口述版本。以后经过民间艺人的再创作,经过文人诗作、笔记、史志的文本记述的再传播,形成如今丰富的口头遗产。江苏宜兴的“梁祝”口头遗产大体上就是这样形成的。

  “梁祝”如今已经成为宜兴乃至全国对《梁山伯和祝英台》口头传承遗产的大写、缩写和特称,它已经是这项特定的口头遗产的代码符号。宜兴“梁祝”口头遗产的研究群体,以当地流传的丰富口传遗产、翔实的史料线索和城乡社区人文景观遗迹的印证,测查和认定了梁祝口头遗产在宜兴地区传承1600余年的综合活动轨迹和特点。初步查清了梁祝口头遗产在宜兴拥有的实实在在的家底,评估了它在文化史、艺术史、社会生活史以至思想史等诸多方面的价值。从文化人类学的高度辨别,我认为“梁祝”口头遗产代表着人类社会永恒意义的一种崇尚自由的文明。它的美丽动人的中国民众审美理想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它做为中国民众口传的精神文化财富可供全人类各个人种群体的成员分享,成为全人类的宝贵遗产。

  梁祝口头遗产在中国早已经构成了一个很大很大的民间传说圈,在这个圈中,梁祝口头遗产的分布状况是极其不平衡的,在大部分地区,包括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梁祝口头传承都带有借入或移入的性质。在那些地区,几乎没有把梁祝故事的基本母题直接落实到地方风物和文化遗址上进行本土化的传承历史过程。从田野作业调查的方法论出发,可以认定这些地区绝大多数属于梁祝口头遗产传播的边缘地带,这里的梁祝口头遗产显然是在梁祝口头遗产传承的中心地带辐射影响下形成的。按照民间文化圈测查的数量标准衡量,某种文化事象越是辐射传播分布的地点多,就越能证明这种文化事象在其中心地带的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越强,同时越能证明这种文化事象的多种文化元素在其中心地带密集存在,并在质量标准上会显示该文化事象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充分的文化内涵。经过细致入微的调查研究,宜兴梁祝口头遗产的抢救发掘证明,这里一千多年来一直是梁祝口头传承的中心地带之一。

  绝大多数中心地带传承的口头传说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传说的人物、事件与当地历史、地理的紧密粘附性。口头传说与本地历史、地理的粘附性,也可以被理解为是传说内容和表达形式的基本特征。这个特征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传说印证的“可信性”。提供印证的“可信性”特征是传说远比其它样式的口传故事在民俗生活中居于优势的首要特征。这种印证在任何时候都不是指历史档案与信史资料,指的是口传民俗艺术的可信依据。讲本地传说的人,通常在讲述传说同时,总是辅之以实地、实物的展示与解说,或找出可信的证据促使人们像相信正史一样相信其口头传说的真实性。宜兴梁祝口头传承就具备这种特点。宜兴梁祝传说早在古代就和魏晋南北朝历史粘附在一起,传说的主人公在传承中总是以祝英台为主的,所以,当地遗留下来许多关联着祝英台的地方风物遗迹。例如祝英台故宅地址、祝英台读书处、祝英台琴剑塚、英台井、英台陵墓以及故事中十八相送沿途的景物遗存。此外,还有梁家庄、马家庄遗址的指认传说佐证等等,都是传说粘附于地方风物的“可信”印证。所有这些印证,都有久远的口头传承历史,并不是任何现代人的人为生造。这一点是梁祝口头遗产集中传承认定的重要依据。

二、关于“梁祝”文化空间

  在探究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口头传承艺术特征时,,有必要强调指出的是,所有与梁祝传说密切相关的景物遗存“可信物”,对于口头遗产这宗最基本的重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并不需要用文献资料考证史实本身的价值和意义;相反,它的价值正在于梁祝口头遗产发展成为较为典型的梁祝文化空间,在宜兴这块文化中心地带使梁祝文化活动形态得到了充分表现。这种令人“可信”的“似是而非”的梁祝文化空间,正是梁祝口头遗产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史料的辨伪求真考证,都会有损于这宗口头遗产在精神层面的生命力从而弱化了它弥足珍贵的艺术魅力。

  在这里有一个最基本的文化遗产分类认定问题。如果做为历史人物认定梁山伯、祝英台,就会导致对祝英台故宅、祝英台陵墓、祝英台井、梁家庄遗址和马家庄遗址的文物考古发掘,因为这是认定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手段。对于保护梁祝口头传说这宗重大非物质遗产,这种文物发掘和遗址认定及其史料考证是徒劳的无意义的和完全不必要的。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丙安小屋——乌丙安空间

上一条: ·[施爱东]从梁祝传说的结尾看民间故事的生长机制
下一条: ·[黄涛]旧上海的流行语
   相关链接
·[袁歆 刘忠帆]梁祝传说书院文化景观叙事历史演化研究·[樊存常]孔孟故里山东济宁 梁祝文化保护旅游开发利用研究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朱刚]交流诗学模型及其在西部民族地区传统歌会研究中的应用
·[张晨]记忆“过往”与记忆“未来”:圩场的两种发展面向·[孙芳]大运河山东段木版年画文化空间的建构
·[李琦]城市化进程中庙会文化空间的重构·[张晨]“圩”场情感交融的历史过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地方经验
·[孙芳]画中“戏”·[萧放 贺少雅 鞠熙]文化礼堂建设的经验、问题与对策
·[黄旭涛]节日文化的空间特点及其重建意义探讨·[孟令法] “不在场的在场”:图像叙事及其对空间神圣性的确定
·[刘国臣]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保护的实践·[余仁洪 王浩威]非遗保护视角下的文化认同构建方式研究
·[尹笑非]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城市文化空间建构·[郭玲]胡集书会场域变迁与空间重构探究
·[覃琮]从“非遗类型”到“研究视角”:对“文化空间”理论的梳理与再认识·[梁起峰]文化空间视野下的晋祠庙会
·[兰玲 李文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空间建构·[孟令法]文化空间的概念与边界——以浙南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演述场域为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