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族志/民俗志

[朝戈金]再谈口传史诗的田野作业问题
  作者:朝戈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8-25 | 点击数:8296
 

 

 我想从我的个人经验出发,当然也参考别人的田野作业实际,对史诗田野作业的具体问题做一些探讨,希望对将来某些从事史诗或者大型民间叙事研究的人有所启发。从民俗学的学科观照来说,开展得比较科学和充分的史诗田野作业,是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之前对大型民间叙事的搜集整理,更多侧重于对材料的记录,还没有更多的田野实验,而且他们的案头准备和理论预设还有一些可商讨的地方。几年前我写过个别文章,是探讨南斯拉夫的史诗田野调查和蒙古史诗调查的一些关联性问题,那里面我做了一些总结。下面我就讲十几个要点。
第一,帕里和洛德我们谈论的比较多,他们选择调查对象时不是随意的,而是带着解决特定问题的考虑——比如荷马问题——来做的。选择一个既有基督教传统又有穆斯林传统的地区对他来讲就有意义了。我们做田野时对调查对象也应该有选择。帕里要确证的是口头史诗表演中的通则,不是要解决一个文本的问题,他要解决的是大型韵文类民间叙事中的基本通则。带着这样一个想法,他就特别关注史诗的口头性质,以及与这点相联系的叙事的基本属性。需要找到一种与以往的经验范围内已经有过讨论和研究的案例之间有比较大差异的个案作为观察对象,他认为这样产生的结论会比较少受到选取相似案例导致的结果的局限性。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发现相同或相近的规律,比在相同的文化中发现相同或相近的规律要困难得多。
第二,调查的技术手段。他当时是电子录音和口述记录两种手段交互使用,发现在声学录音和口头记录之间有差异,技术手段显然影响了得到的文本的面貌。
第三,搜集程序的设定。他是以最出色的歌手为重心来做调查和记录。他认为,这些才华最为出众的传承者是完整考察该口头传统的典型形态的保证。
第四,大量的现场实验。其中一个有名的例子是有关阿夫多,他被认为是20世纪的荷马。帕里让一个叫穆敏的人唱一个阿夫多从来没有听过的歌,唱完之后让阿夫多去重复,要求他把刚才听过的歌重唱一遍。他说。而且他认为他会唱得比较好。帕里注意到其中的一个主题被拉长了,在穆敏首唱的版本里是176行,到了阿布多这里是558行。总之,最后学唱版本长度达到了6313行,是原唱本的几乎3倍。像这样的田野试验,它是带着问题进去的,设计非常精巧。为什么史诗田野作业始于这么一个学派和他们的操作和田野实践?因为他们是带着一大堆问题去的。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张海洋]社区心态史在民族志·民俗志中的重要地位
下一条: ·[庄孔韶]从人类学的田野关注谈起
   相关链接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陶子煜]当局者观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
·[陆慧玲]口头传统建档的行动模式与田野作业·[卢锐]析毫剖厘:家庭民俗学视野下的“云阳面业”家庭成员的自我民族志
·[符腾]浅论新时代民间文学田野作业 与人文理念思考·[龙圣]现实与文献:作为研究方法的田野作业的两个向度
·[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彭牧]田野中的身体:作为身体实践的田野作业
·[王杰文]表演的民族志及其伦理困境·[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喀毛措 东主才让]藏族女子成年礼”的仪式传播解读·[柏仙爱]礼俗互动传统中的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
·[孙艳艳]修行中的“身体感”:感官民族志的书写实验·[王心怡]交流实践及其文本再生产:以粉丝群体中的个体履职与秩序建构为例
·[张佳伟]再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性与田野作业方法·[陈杭勋]多点民族志视角下民间传承群体及其实践与民俗节日差异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