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陶立璠:我是民俗文化大厦的“一块砖”
  作者:张晓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7-04-12 | 点击数:12688
 
 
答与问
 
记者:你对成功的理解?
陶立璠:尽力。
记者:你对挫折的态度?
陶立璠:不气馁。只要不气馁,你的理想就能实现。
记者:你对赞誉的态度?
陶立璠:惧怕。做学问、做人要低调,不张扬。
记者:你在生活中的角色?
陶立璠:配角。配角可尽自己的能力去发挥,不会有压力。
记者:你最大的快乐?
陶立璠:求新。对新鲜事物永远保持好奇,是最大的快乐。16年前使用电脑是快乐;退休后,学习书画是快乐;年近古稀学汽车驾驶也是快乐……
记者:你最喜欢做的事情?
陶立璠:自驾车出行。轻松地参加各样社会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记者:对你影响最深的人?
陶立璠:鲁迅。景仰他的文风、人格。我的书桌上方一直挂着鲁迅的素描像。做学问首先是做人,学问高低是水平问题,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不能把自己当权威。别人说我是专家,我说自己是“砖头”,需要我时,我会当民俗文化大厦的一块砖。民俗文化的传承人才是专家,自己没有骄傲的资本。
记者:你的人生座右铭?
陶立璠:平和无为。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我还有一个健康的座右铭:千万别累,累了就睡。充足的睡眠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信息中心:2007-3-3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民俗学家陶立璠教授
下一条: ·一介书生 求知爱国──杨堃先生传略
   相关链接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陶立璠]我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相识、相知
·[陶立璠]风俗志、风俗史与中国特色民俗学的构建·[王德刚]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王德刚:《民俗价值论——中国当代民俗学者民俗价值观研究》·[陶立璠]耄耋之年忆丙兄
·[陶立璠]《民俗学》修订版后记·[刁统菊]女性民俗学者、田野作业与社会性别制度
·张举文 宋俊华编:《亚民俗:中美民俗学者交流的故事(第一辑) 》·[万建中]都市春节的重构与理想主义学术情结
·美国民俗学会开展“Why I'm a Folklorist”记录活动·中美文化对话,从中美民俗学者交流的故事说起
·[陶立璠]中国的成人礼与生命价值观·[陶立璠]端午节在“匠心对话,非遗投资”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陶立璠]“非遗”保护语境下的宝卷研究 ——以《鹦哥宝卷》为例·[陶立璠]冯骥才“四驾马车”与文化遗产保护
·《鹤鸣九皋:民俗学人的村落故事》讲述民俗学者田野故事·[陶立璠]概说隋唐五代时期风俗文化
·[陶立璠]宋代笔记小说对民俗学的贡献·[陶立璠]比较民俗学的话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