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
  作者:张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4-04-15 | 点击数:1063
 

【人民周刊:专题报道】

  
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副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张勃
 

  
  编者按:春节从何时开始?经历过哪些历史变迁?春节和我们所说的“年”有什么区别?在祖国的不同地区有哪些民俗节庆?春节之于中华文明又有何意义?为什么能够影响世界?甲辰春节到来前夕,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国家图书馆国图讲坛推出的“春节——我们的节日”文化六讲邀请六位专家学者,围绕各自研究领域讲述春节民俗和文化,本刊采撷其中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作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春节是中华文明持续不断的典型例证。过一个春节长一岁,那么“春节”今年多少岁?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了解春节的起源与发展变迁。
 
  春节是节点也是集合
  “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变迁,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春节,积淀了十分丰富的习俗活动和文化内涵。它不仅凝聚着亿万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同时寄寓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春节的起源与“年”的概念形成密切相关,“年”的概念形成是历法进步的体现。仔细端详春节,你会发现春节具有两点鲜明特征。
  春节的第一个特征是它处于年度周期转换的节点,而其他的节日都是在某一个年度当中来展开的;第二个特征是它是多个节日的集合。
  春节的特征构成了春节的定义,决定了春节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上的春节指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在历史上又称“正月旦”“正旦”“正日”“正朝”“元辰”等。广义上的春节则指的是过年,是以年终岁首为核心、围绕年度周期转换形成的一系列节日的总和。作为年度周期转换的节点,春节是腊八、小年、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等一系列节日的集合,这是它的特殊性所在。
  历史上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不同的解释,流传广泛的一种说法是源自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年兽。
  民间传说既反映民众的情感,也寄寓着民众的价值观。但从学理上来讲,民间传说并不足以说明节日的真实来源。学术界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源于上古时期的腊祭或蜡祭(zhàjì);一种说法认为,岁终大祭和新年祈谷之礼为上古年节的雏形;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年节乃是人的生存本能的自然要求,并不需要触发特殊背景才会形成过新年的习俗。
  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国民俗学泰斗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一书中,界定了岁时节日的概念:“岁时节日,主要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的、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要更好地理解节日的起源,需要从节日的概念出发,看节日的节期何时确立、节日的习俗活动何时形成。
 
  岁首体现主观能动性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所著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写道:“年,谷熟也。”在甲骨文里,“年”字像一个弯腰背着庄稼的人。庄稼丰收的周期,形成了时间单位——年。有了年的概念,就有了年的开端,古典文献为寻找春节起源与年的开端提供了线索。
  我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尚书》首篇《尧典》里讲:“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从中可见,至少在尧的时代,已采用了阴阳合历并测定了年度周期的长度。冯时在其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天文考古学》中,通过对二里头文化遗址三期出土的一件圆形铜器和青铜钺的精妙分析,指出:《尚书·尧典》里的“历法体系得到了考古学的证明,其渊源古老甚明矣”。
  《尔雅·释天》成书于战国和两汉之间,书中提到“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从中可以看出,不同朝代关于“年”有不同的称谓。事实上,不同朝代也有不同的岁首。夏、商、周三朝分别以建寅之月(夏历一月)、建丑之月(夏历十二月)和建子之月(夏历十一月)作为自己王朝的正月,即“年始”之月。
  农业大国讲究不误农时。被称为“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天文学篇章《天官书》写道:“岁始或冬至日,产气始萌。腊明日,人众卒岁,一会饮食,发阳气,故曰初岁。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日,四时之始也。”这里的“正月旦”,就是协调阴阳确定的时间点,也是过年的时间节点。岁首的出现,是设置闰月、调和阴阳的结果。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共同价值
  了解了春节的定义、特征,还要知道几千年来过年的基本内容。
  年终祭祀、庆贺与正月之吉的行事,构成周朝过年的基本内容。年终祭祀是包括蜡祭、腊祭等在内的系列仪式,是人们对于一年辛勤做的总结性祭祀,既有对各种神灵的报答,也有对祖宗的思念和感恩。
  《礼记·郊特牲》详细记录了蜡祭的祭祀目的和祭祀对象。为了报答神灵的保佑,古人于“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飨农及邮表畷,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祭坊与水庸,事也。”意思是,天子在十二月举行大蜡,祭祀八神,感谢它们为人类的生产、生活作出贡献。甚至猫和虎都成为被祭祀的神灵,因为猫帮助吃掉危害农作物的田鼠,虎帮助吃掉危害农田的野猪。至于祭祀堤防和祭祀沟渠,也是因为它们有功于农事。祭祀时还有仪式用语,表达自己的期望,如“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意思是“希望堤防安然无事,沟渠不要漫溢;病虫害不要发生,荒草野树不要生于良田”。蜡祭的举行标志着农业生产告一段落,因而具有标志岁时生活转换的重要意义。祭祀神灵之后,接着就是宴饮。《诗经·豳风·七月》末章就反映了蜡祭后宴饮的情形:“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这是一幅热闹祥和、其乐融融的宴饮景象。
  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画面,就会明白蜡祭在古人生活中拥有多么重要的位置。《礼记·杂记下》记载,“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这段文字记录孔子和其弟子子贡的对话,描绘了蜡祭的场面让整个国家都沉浸在狂欢的氛围中,可见其意义重大。
  同蜡祭一样,腊祭也是年终之祭,祭祀对象是先祖和五祀之神。正月之吉的行事,主要是朝会,即诸侯百官朝见天子,天子则举行宴会活动,并表彰奖励诸侯百官的功劳。
  秦朝建立后,以建亥之月即夏历十月为岁首,汉初沿袭。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重新以建寅之月(夏历一月)为正月,夏历一月一日成为岁首之日,延续至今。
  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献记载表明,春节的名称、时长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例如先秦时期称为正月之吉、上日;两汉时期称为三朝、岁旦、正月旦;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为元辰、元正、岁朝、三正、三元正旦、元旦等;唐宋至清朝期间称为元日、正日、元朔、新元、元旦;近代以来称为旧历元旦、春节。
  春节是一项赓续不绝、历久弥新的文化传统。东汉崔寔《四民月令》、南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等诸多文献都记录了当时的春节形态,将这些记载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春节一直处于变化当中。然而,种种变化并没有导致春节的消失。
  春节之所以赓续不绝,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文化原因。首先,春节植根于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沃土,是中华民族的原创文化;第二,历法的长期稳定和节假制度的建立,为春节的传承提供了保障;第三,不断更新、开放包容的春节文化,为春节的传承持续赋能。
  最为重要的是,春节寄寓着物质充裕、社会和谐、精神富足的人类共同生活理想,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共同价值观,这是春节拥有几千年蓬勃生命力的原因,也是春节走向世界的原因。
 
  (本刊记者付冰冰整理,国家图书馆刘莹对本文亦有贡献)
 
 
 

  文章来源:《人民周刊》2024年第3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下一条: 无
   相关链接
·[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
·[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向柏松]疫情之后,话湖北春节
·[田兆元]就地过年与都市年俗认同的契机·[储冬爱]疫情下的团圆:何以为家?
·[毛巧晖]认同与重构:后疫情时代下民俗节日的传承与发展·[刘晓峰]成长的中国 成长的年
·[黄旭涛]节日文化的空间特点及其重建意义探讨·乌丙安:“年”和“春节”的渊源与变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