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叶涛教授讲授“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牛郎织女传说研究”
  作者:于晓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3-06-21 | 点击数:10179
 

   2023年6月20日下午,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第六讲在山东大学知新楼如期开讲。本次讲座的主题为“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牛郎织女传说研究”,主讲人是山东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叶涛。讲座由儒学高等研究院刁统菊教授主持。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文学院部分师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叶涛教授从山东大学民俗学与民间文学学科建设的历史开始谈起,在民间文学博士点创设之初、民间文学研究成果相对匮乏的时期,借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风,山东沂源牛郎织女传说研究应运而生。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以及历史、文献、风物、田野等资料的丰富性使沂源牛郎织女传说研究既偶然又必然地成为了山大民间文学学科点最先确立的研究课题之一。牛郎织女传说与孟姜女传说、白蛇传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并称中国四大传说,其中牛郎织女传说是四大传说中最早被文献记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传说。早在《诗经》时代就有关于织女、牵牛星宿的神话,其后不论是汉画像石还是唐诗宋词、戏曲唱本、小说甚至信仰仪式活动中都承载着与牛郎织女传说相关的内容。记述文体的丰富性使牛郎织女传说的研究价值更为突出。然而相较其他三大传说,有关牛郎织女传说的研究却相对薄弱,且已有研究大多遵循民间文学从文本出发的传统,这也就为地方取向的“在地化”研究留出了一个空间,而叶涛教授对沂源牛郎织女传说的考察和讨论无疑是民间传说在地化研究取向的典型案例。

  本场讲座的中心内容主要围绕着流传在山东省沂源县的牛郎织女传说的调查与研究展开。据叶涛教授介绍,2005年至2008年期间他和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的师生曾在山东省沂源县开展过多次田野调查,并收集到大量碑刻、族谱等文献资料,在这些民间文献的交互参证中,初步梳理出织女洞、牛郎庙等牛郎织女传说在沂源县落地生根的过程,进而又在民间戏曲资料的基础上推理、勾勒出地方宗族组织与民间传说发生联系的逻辑,从而对民间传说的在地化做出历时性分析。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活动的兴起,在政府、学者和民众的共同参与下,牛郎织女传说又产生了新的传承与变异。不仅如此,牛郎织女传说在我国台湾以及日本、韩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都有流传,并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讲座最后,叶涛教授针对民间传说在地化的适用边界做出了分析,他认为并非所有传说都存在在地化的特征,特殊的风物或人物是传说在地化形成的必要条件,而广泛的传播为公共知识向地方性知识的转化提供了可能性,推动了传说在地化的实现,流传广泛、影响较大、历史悠久的传说也容易形成在地化的特点。针对民间文学起源这一问题,叶老师认为民间传说的起源地之争大多是地方政府或地方文化部门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结果,相比于起源地的研究,我们更应该重视对传播过程的研究。牛郎织女传说没有“起源地”,只有“流传地”,它最早源于天上的星宿神话,可以说是“起源在天上”,而在民间只能探求其流传的过程,执着于探求牛郎织女的起源地容易误入歧途。

  刁统菊教授对本场讲座进行了总结。她指出,叶老师将沂源牛郎织女传说研究与山东大学民间文学学科建设的历史联系在一起,不仅使同学们对沂源牛郎织女传说的研究历史有了更生动的认识,同时也使我们对相关学科的发展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其次,本场讲座涵盖牛郎织女传说的研究史回顾、牛郎织女传说在沂源地区的传承与发展、对民间传说在地化过程的思考以及“非遗”运动对包括民间传说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影响等问题;讲座内容可谓十分丰富,同时也给同学们留下了许多可以进一步探讨的空间,相信同学们在结合各自研究的基础上都会有进一步的收获。

  讨论环节,同学们提出民间信仰活动是否会对地方社会结构产生影响,民众在参与非遗活动中目的、角色与认识是否会发生变化,以及“在地化”在论文中的适用性等问题,叶涛教授一一做出了回应。

  本场讲座是“山东大学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的收官之作。自今年4月起,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青岛海洋大学、山东大学的六位学者先后围绕“民间叙事的形态研究”“口头传统与口头诗学”“仪式文艺的叙述策略”“故事的结构法则与编创技巧”“国际视野中的都市传说”“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等主题做了精彩的演讲,系列讲座拓宽了相关专业博硕士研究生在民间文学领域的研究视野。下学期主办方将继续组织不同主题的系列讲座,敬请期待。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陈泳超教授讲授“仪式文艺的叙事策略”
下一条: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施爱东研究员讲授“故事的结构法则与创编技巧”
   相关链接
·[陈泳超]一则民间传说的生命旅程和文化基因·[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余红艳 孟宇卿]民间传说核心景观的参与式文化再生产研究: 以“白蛇传传说”为例·[姚春敏]明清以降乐户族群在地化过程探微
·[张多]以“大遗产观”推动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格局:来自红河哈尼梯田的再在地化实践与中国经验·[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类非遗保护
·[董秀团]云南白族大本曲曲目创编与演述的“在地化”实践·[刘永发 黄清喜]村落信仰语境下民间传说的生发机制研究
·[黄景春]黄帝神话的在地化生产及其文化产业开发·[郭永平 贾璐璐]全球在地化与地方全球化: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曾瑜媛]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在地化实践思考·[黄景春 陈杰]盘古神话辨析:以古代文献为中心
·[毛巧晖]民间传说、革命记忆与历史叙事·[姚小凡]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二十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
·[王晴]乡村振兴战略下竹马会传说的遗产化实践·[屈啸宇]话语意图视角下的民间传说叙事形态
·[金媛]湖南省民间传说研究七十年·[洪哲泓]真神与凡夫
·[刘程杰]民间传说中的张三丰形象及其道教元素·[李静玮]生”“熟”之间:咖喱在中国的在地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