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构:民俗文物价值“显”而易见
人们往往很难通过对民俗文物的直观观看来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其文化内涵。为了弥合这一文化“鸿沟”,博物馆需要结合当下语境,更主动地从观众视角来对民俗文物进行学术研究和通俗化解读,有意识地将历史、民俗文物藏品与百姓生活联系起来,策划与百姓生活关联度高的展览,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要。博物馆拣选保存的实物资料让其所承载的历史可视、可感,不仅能从今天看过去,也要能从今天展望未来。民俗文物实践路径的出发点是诠释文物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义,因此民俗文物展览的重心正从单纯重视文物陈列艺术向兼顾文物内涵阐释转变。
苏东海认为“博物馆物的意义(价值)是固有的,不过是潜在着的。博物馆不是赋予它而是发现它。博物馆物的价值的实现是价值的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统一的结果”。民俗文物的价值在博物馆特有的实践中由“隐”而不见到“显”而易见,其社会价值同时得以显现。
(一)跨学科研究
1923年,“征集关于风俗之器物,筹设一风俗博物馆”是北京大学风俗调查会计划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民俗文物的研究工作随着20世纪初中国民俗学的兴起而逐步开展。随着非遗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民俗学和文物博物馆学的研究不断深入,民俗学、文物博物馆学、民艺学、艺术学、美术学等学科开始把民俗文物作为共同的关注对象。从这种跨学科、多元化视角去解读民俗文物,有助于理解民俗文物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有助于理解民俗文物是历史、艺术、科学、情感和社会文化价值的有机整体。跨学科、多元化的民俗文物研究,对于拓展民俗文物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提升整体研究水平,都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二)多形式实践
鲁绣和年画入藏博物馆后成为地方民俗文物,同时成为一种公共文化资源;博物馆通过举办展览和讲座、出版图录、开展社教活动等多样态的实践向公众展示它们的文化价值,为社会发展提供新的精神动力。
民俗文物的价值要为价值主体所认识和需要才能实现。这种价值的实现首先取决于社会主体(包括政府、群体和个人)有这种价值需要,并认为这个价值能满足其需要。这种价值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则取决于社会需要的程度。在博物馆发挥特有的收藏、展示、研究和传播功能的过程中,民俗文物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由“隐”化“显”。
以年画为例,自2011年至今,山东博物馆以不同主题和形式在本馆、省内各级博物馆,省外恭王府博物馆、旅顺博物馆、开平市博物馆等,以及法国、波兰、德国、韩国等国外文化机构举办年画专题展览达32个,让国内外观众了解年画这一中国人特有的年文化标志,理解这种民间的大众读物和教育读本在普及历史知识和道德教育方面的作用;感受其影响民众审美心理的文化功能;欣赏其所表现的普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与热爱,以及农耕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和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立体影像。
2014年和2016年,山东博物馆的年画展先后赴法国和德国展出,借展方根据所在国观众的要求安排了进校园及观众体验印制年画的项目。为此,我们在2013年12月17日赶赴潍坊市寒亭区的杨家埠村,请“恒信义”画店印画的年画艺人手把手传授印制年画的具体过程、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判断印制年画质量好坏的标准,回来后又勤加练习,使展览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在本馆或巡展博物馆举办的年画展中,我们有时亲自示范,有时邀请杨家埠、高密等地的年画艺人为观众展示木版年画、扑灰年画的刻版、套印或手绘制作过程,并为观众提供体验机会,带走自己完成的成品。观众有了亲身参与的经历,对民俗文物的情感认识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迄今为止,我们出版了多部年画图录:《山东省博物馆藏年画珍品》《多彩生活—山东民间年画展》《神灵与祈福—山东杨家埠年画》,既有对年画藏品的文字阐释和图片展示,也有对年画的产生、制作、传播以及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革的介绍和探讨。
展览相关的讲座活动从年、年味、春节习俗、乡愁等不同角度探讨年画的发展及其与我们今天生活的关联。社教活动或者请年画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展演,或者让感兴趣的观众亲手印制年画,拉近观众与年画的距离。这些活动让博物馆收藏的民俗文物与观众的现实生活建立了联系,并嵌入民众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记忆中,增强民俗文物和博物馆的存在感,以保护共同记忆。
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城市面貌的趋同和集体记忆的消失。通过博物馆的展览、图录、讲座及社教活动,有助于唤起民众的乡土情结,维系文化身份认同,找到精神归属。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民俗文物的价值始终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断“在文化和社会的流动中被重新界定”。因此,民俗文物研究必须跳出“物”的层面,将研究视野扩展至围绕民俗文物所发生的人与物、人与人等各种关系上,尤其要特别关注不同利益主体对民俗文物的塑造、认识和利用,在探究为何“产生、发展、兴盛、衰弱、消亡”的过程中理解民俗文物的历史传承。由此突破局限于民俗文物静态描述的研究套路,使研究更具立体化、动态化。这种研究的目标不会止步于对“民俗文物为何物”的详尽介绍,而是借助民俗文物这一类“实物”来反观其所承载的文化、社会、历史、艺术。民俗文物的研究视野始于“物”,但更观照人(民俗文物的制造者、使用者及其他利益主体)、时间(特殊的历史时期或时代背景)、空间(具体地域的社会与文化)三个维度的考察,从而拓展民俗文物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