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经过博物馆的收藏与实践,民俗文物完成了从寻常之物到博物馆藏品的博物馆化过程。民俗文物,固有价值由隐到显,是其在博物馆特有的保管研究与展示传播的实践中,价值客体的客观存在与价值主体(包括政府、群体和个人)的主观认识相统一的结果。山东博物馆近年举办的年画和鲁绣等民俗文物展览,通过研究、展览、教育等形式,重新构建了民俗文物与原文化时空和观众知识情感的联结,实现民俗文物价值的由隐到显和创造性转化。
关键词:民俗文物;核心价值;博物馆;隐化;显化
今天,博物馆被认为是一种以文化收藏和展示为主的公共空间和文化机构。博物馆“Museum”的拉丁词根“Muse”是缪斯女神的意思,“Museum”意为“缪斯女神的神殿”,是一个被赋予神性的经典文化艺术场所。大航海时代的探险和贸易使世界各地的文物珍品向欧洲聚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使博物馆的公共文化功能日益凸显。18、19世纪,欧洲的全球殖民扩张运动在达尔文等博物学家的参与下使欧洲成为全世界主要的文化知识和记忆的汇集地。1905年,清末状元张謇创办了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他亲自手书一副对联“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表明南通博物苑的创办宗旨就是辅助学校教育、传播科学知识。从体现欧洲王公贵族个人兴趣的收藏,到保存全世界的公共文化记忆,再到推动公共文化知识传播的现代博物馆,博物馆的成长历程与世界历史的发展紧密相连。博物馆在今天能够发展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知识储备与传播中心,不仅得益于其收藏规模的不断扩展、展览展示的专业化和公共价值的阐释说明,更得益于博物馆对其规模化藏品展开的探索研究以及随之而来的公共文化增值与知识生产。
藏品与空间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藏品通常被认为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空间用于藏品的收藏和展示。藏品是与博物馆有关知识、职能和价值的核心,是收藏保护、研究展示、社会教育等各项工作职能的基础。博物馆藏品是能够反映人类和人类环境的实物。博物馆藏品在库房中多按材质进行分类保管。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博物馆藏品体系中,“民俗文物”已被单列为一类。民俗文物作为“物”,与其物质存在的“一生”先后发生关联的主要有四类人:制造者、使用者、观看者、思考者。从日常之物到博物馆之物,民俗文物作为“物”,与原文化空间的制造者、使用者分离;与博物馆观看者、思考者的知识情感分离,让其价值经常隐而不见。博物馆通过研究、展示和出版,以及举行社会教育活动和专家学术讲座等重新建构民俗文物与原文化时空、博物馆观众的联系,实现民俗文物价值的显而易见。经过博物馆的收藏与实践,民俗文物完成了从寻常之物到博物馆藏品的博物馆化过程,其固有的价值由隐到显,是博物馆视域下作为价值客体的民俗文物与价值主体(包括政府、群体和个人)的主观认识相统一的结果。本文以山东博物馆民俗文物的相关情况为例,讨论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理解的变化,分析实现民俗文物价值由隐到显的路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