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高丙中]发现“民”的主体性与民间文学的人民性
——中国民间文学发展70年
  作者:高丙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10-09 | 点击数:6472
 

摘要:“民间文学”既是一门现代学科,也是该学科的对象,二者共同构成一项国家事业。过去70年,民间文学作为国家事业是来自于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对于民间文学价值的现代发现,经过曲折的探索,通过民间文学发现“民”“民间”的主体性,从而把民间文学纳入国家的公民教育和共同体认同的文化工程,使普通人能够在经验上确证“人民”的个体基础,使民间文学作品通过非遗的命名成为国家的公共文化,“民”和“民间文学”都成为积极概念,现代国家建设的诸多矛盾也由此得以化解。

关键词:民间文学事业;主体性;人民性


  中国民间文学自1949年以来70年的发展,虽然是新文化运动的持续,但是也有自己的历史内涵。知识精英通过新文化运动把民间文学纳入现代国家建设的议题,但是民间文学成为国家的公共事业则是近70年来才正式展开的篇章。

  民间文学存续的社会生态在经历了中国古代的自在状态之后,在过去一百多年经历了多次灾难性的冲击,其中一些冲击当然具有当时的历史正当性,但是我们今天分析起来,大致能够发现,这些冲击大都缺失从民间文学作品主人(“民”)的角度和立场看待民间文学,大都缺失对于“民”或“民间”的尊重,由此产生的对于民间文学的否定、贬低或完全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所实施的利用,就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冲击。

  非西方国家进入现代之后的国家建设有两个最基础的工程,一是塑造国民成为公民,一是培养共同体认同。前者需要改造国民,要否定国民固有的各种传统(旧文化);后者需要肯定传统,因为传统是最有效的认同符号。1949年之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建设还有一个自身的需要,这就是需要在普通国民中发现值得肯定的精神内容,以证明他们能够担当“人民”的美誉。这是国家建设的一个真正的刚需。从我们走过的道路来看,我们解决这个刚需的一个途径是到民间文学中寻找国民的人民性证据。于此形成一个矛盾的结构,一边要否定国民的精神构成以便改造国民成为新的公民,一边要肯定国民的精神构成以便证明他们是代表历史的人民。我们70年来对于民间文学的认识与利用就被限制在这个矛盾的结构之中,有时候偏左偏右,有时候折中兼顾。其中前30年的波折要大一些,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民间文学的社会生态逐渐获得改善,特别是在近二十年里,民间文学在民族民间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义下成为被公共机构依法保护的对象,民间文学作品的传承人(“民”)成为受尊重、获礼遇的主人,流传作品的群体和社区(“民间”)被赋予特定的文化权利并因此获得实现价值和追求利益的机会,民间文学在作品的层次上不仅被视为传承人及其传承人群的技能、才华、财富,而且被视为地方、国家乃至人类的代表性文化。民间文学历尽波折,终于进入了一个相关各方都可能予以积极肯定的时代。

  民间文学研究见证了民间文学在生活实践中的现代遭遇,与对于作家文学的研究不同,民间文学的业余爱好者和从业者不仅分析作品文本,实际上还帮助产生文本(记录、整理)。民间文学学科队伍不仅是记录、见证,而且是反思,参与设计对待民与民间的制度(发挥民间文学的公共价值的制度);通过不断的创新,大幅提升民间文学研究的理论水平,促进民间文学理论走向成熟。其基本标志是找到了全面而准确地认识现代国家的民、民间与民间文学的视角、立场与方法,发现了建立正面看待、处理各方关系的理论路径和理论方案,最近二十年因缘际会,巧遇非遗保护的世界文化运动,确证了新世纪民间文学理论的时代价值。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户晓辉]新时期中国民俗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逻辑进程
下一条: ·[沈玉婵]从《长生宴》到《神话与史诗》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胡南]回到人的立场
·[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徐赣丽 张寒月]辨物居方:明代文人生活文化及其当代启示
·[林旻雯]民俗生活中的掷筊实践与衍变·[季中扬]亲在性与主体性:非遗的身体美学
·[徐赣丽]手工艺在今天意味着什么?·[岳永逸]风俗与民俗: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史学根性和民族性
·[高梦芬]主体在民: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另一种模式·[郭倩倩]民俗学的理论范式转型
·[谌骁]发现女性:女性民俗学的发展脉络及反思·[杨利慧]社区驱动的非遗开发与乡村振兴:一个北京近郊城市化乡村的发展之路
·[侯姝慧]人民性·民间性·大众化:20世纪60—80年代《故事会》理论栏目与价值研究·[王霄冰 禤颖]身体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
·[朱婧薇]媒介变迁与民间叙事的现代传承·[刘铁梁]个人叙事与交流式民俗志:关于实践民俗学的一些思考
·[万建中]“人民性”:民间文艺的核心所在·[朱婧薇]媒介变迁与民间叙事的现代传承
·[吴新锋]民为“自由”歌、学为“自由”作·走向“文化志”的人类学:传统“民族志”概念反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