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简涛]节日行为的社会系统:阿村的复活节
  作者:简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1-10 | 点击数:8387
 
 
  从复活节的节日形态看,阿村的复活节和纽村的复活节有着重大不同。这不仅是由于新教地区和天主教地区不同教派影响的原因,而且与东德地区和西德地区曾经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有关。阿村的宗教系统的节日行为那么薄弱,是与民主德国时期抑制宗教的发展,致使民众的宗教意识淡薄相关,五十年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大环境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个德东小传统。纽村的宗教系统的节日行为那么丰厚,是与南德地区天主教盛行,并且未曾中断传统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的。但是,尽管两个地区的节日行为从形态上看有着较大的差别,它们却具有相似的结构和相近的功能。
 
  如何理解这个现象呢?现实已经给了我们直截了当的回答:因为阿村和纽村的复活节都是复活节,而且都是典型的德国复活节。这个简单的事实其实蕴含了很深的道理。笔者认为,要分析和理解一个节日,关键是要抓住核心节日行为和核心节日意义。核心节日行为往往集中体现了核心节日意义。正如西蒙、韦伯、帕森斯和卢曼等社会学家所强调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系统的关系。意义伴随着所有的行为,这不必总是为人们所意识到。意义是媒介,是运用语言进行人际沟通的媒介。意义在社会中,尤其明显的是在当代社会中,成双倍、成多倍地拓展着现实。[32]阿村和纽村宗教系统的复活节核心节日行为都是耶稣的受难和复活仪式,其核心节日意义都是纪念耶稣复活。阿村和纽村民间系统的复活节核心节日行为都是家庭团聚和送复活兔、复活蛋,其核心节日意义都是欢庆春天的到来,而两地宗教系统和民间系统复活节的核心意义都是欢庆复苏和新生。纽村把部分民间节日行为吸收进宗教系统,这是宗教系统在其核心行为基础上的扩展。阿村的社区复活火、家庭复活火、河边取复活水,以及西部一些地区的举火把、滚火轮,是民间系统在其核心行为基础上的扩展。巧克力复活蛋、塑料复活蛋、超重玻璃复活蛋,商场的巨型复活蛋,这些都是复活蛋的扩展。复活节的核心行为和核心意义在当代社会中成双倍、成多倍地的拓展着现实,丰富了节日形态,扩大了节日范围。只要节日的核心行为和核心意义存在,节日就能长期存在,就能够承载这个节日的传承,承担这个节日的主要社会功能。只要节日的核心行为和核心意义存在,节日就能演变,就能扩展,而又万变不离其宗,保持这个节日的主要特性。阿村和纽村复活节核心和附加部分的对比如下:
 
  在纽村,宗教节日系统十分强大,而民间节日系统相对薄弱,诸如社区复活火和家庭复活火,民间复活水等民间节日习俗都不存在,家庭中用彩蛋装饰的复活树也很少见。无疑,这是由于强势的宗教节日系统挤压了民间节日系统的生存空间。在阿村,民间节日行为丰富多彩,而宗教节日行为比较贫乏。这或许是由于人们不去教堂而有着较多的余暇,可以更从容地筹办家庭和社区的节日活动。因为节日的时间资源是有限的,人们对于节日的精力投入也是有限的,顾此则失彼,不可能两全其美。
 
  从对阿村复活节的考察以及与德国其他地区复活节的比较中可以看出,节日的核心行为和核心意义是整个节日的基础和框架,在这个基础之上和框架之内可以适度变通,灵活增减附加行为和附加意义。节日的核心行为和核心意义犹如雪球的中心,而附加行为和附加意义犹如雪球滚动时增添或者减少的雪层。所谓节日民俗的传承,主要是节日的核心行为和核心意义的传承,而所谓节日民俗的变迁,主要是节日的附加行为和附加意义的变迁。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节日活动是一种传承文化,是从前辈接过来和对后辈传下去的习俗,是一种核心行为和核心价值的质的保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节日活动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一种群体性和社区性的社会活动,因而必须要与它所处的变化中的社会系统和社会环境相适应,并且要尽量满足变化中的社会的需求,这常常体现为附加行为和附加意义的变通,即量的演变。因为社会变迁的速度和烈度都远远大于文化变迁,因此节日民俗的衍变也往往从其外围附加部分开始。如果由于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造成附加成分与核心成分的换位,或者急剧的社会变革引发节日的核心行为和核心价值的突变,那么这个传统意义上的节日就将不复存在。
 
      (注释从略,请参考原文)
 
本文刊载于《节日研究(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7-89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谷子瑞】

上一条: ·[克里斯蒂安·布隆贝格]作为世界观和仪式的足球比赛
下一条: ·[李牧]湖北英山地区的“生死异姓”现象及传说
   相关链接
·[唐璐璐]对“非遗”与“社区”的再认识——基于“德国现代舞实践”列入非遗名录的思考·[陈亚琼]声音的书写:“理想集体”的话语表达
·[菅丰]民俗学的悲剧:学院派民俗学的世界史纵览·[包汉毅 桂书杰]德国民俗学史上的“礼俗互动”
·[吴秀杰]解析日常文化中的量化结果诸态·[乌丙安]中国占卜习俗研究在德国
·从中国民俗学百年记忆到德国经验文化学阐证·从中国民俗学百年记忆到德国经验文化学阐证
·[王霄冰]德国人的“乡愁”与家乡文化保护·一位德国学者眼中的中国技术文化史
·最早源自中国的工匠精神现在去了哪里?·德国汉学家薛凤:《天工开物》让我与中国科技史结缘
·卡舒巴 安德明:从“民俗学”到“欧洲民族学”: 研究对象与理论视角的转换·[王霄冰]浪漫主义与德国民俗学
·[王霄冰]影视中的乡土想象与国族认同·[吴秀杰]坦纳:通向历史人类学的漫长之路
·[吴秀杰]多元化博物馆视野中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保护·德国古老赶牛仪式庆贺放牧归来(组图)
·[卡舒巴]形象与想象:柏林的都市民族学·[安德明]朝向民俗学的新视角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